资源描述
I C S 6 5.0 2 0C C S B 1 64420中 山 市 地 方 标 准D B 4 4 2 0/T 3 6 2 0 2 3橙 带 蓝 尺 蛾 防 治 技 术 规 程T e c h n i c a l c o d e o f p r a c t i c e f o r c o n t r o l o f M i l i o n i a b a s a l i s W a l k e r2 0 2 3-1 1-0 3 发 布 2 0 2 4-0 1-0 3 实 施中 山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D B 4 4 2 0/T 3 6 2 0 2 3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监 测 调 查.15 防 治 技 术.26 防 治 效 果 检 查.3附 录 A(资 料 性)橙 带 蓝 尺 蛾 形 态 特 征 及 生 物 学 特 性.4附 录 B(资 料 性)橙 带 蓝 尺 蛾 调 查 表.6D B 4 4 2 0/T 3 6 2 0 2 3I 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起 草。请 注 意 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专 利 的 责 任。本 文 件 由 中 山 市 自 然 资 源 局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中 山 市 林 业 有 害 生 物 防 治 检 疫 站、中 山 市 城 市 园 林 管 理 中 心、中 山 市 南 区 街 道 农业 服 务 中 心、中 山 市 五 桂 山 街 道 农 业 服 务 中 心。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陈 志 云、王 玲、孔 达 卿、李 东 文、刘 学 弋、梁 国 伟、刘 有 添、徐 广 宇、高 昊 尊、杨 春 龙、莫 羡。本 文 件 为 首 次 发 布。D B 4 4 2 0/T 3 6 2 0 2 31橙 带 蓝 尺 蛾 防 治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橙 带 蓝 尺 蛾(M i l i o n i a b a s a l i s W a l k e r)的 监 测 调 查、防 治 技 术、防 治 效 果 检 查 等技 术 要 求。本 文 件 适 用 于 罗 汉 松、竹 柏 等 罗 汉 松 科 植 物 上 橙 带 蓝 尺 蛾 的 监 测 和 防 治。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T 8 3 2 1(所 有 部 分)农 药 合 理 使 用 准 则L Y/T 2 0 1 1-2 0 1 2 林 业 主 要 有 害 生 物 调 查 总 则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橙 带 蓝 尺 蛾 M i l i o n i a b a s a l i s W a l k e r又 名 黄 带 枝 尺 蛾、罗 汉 松 尺 蛾、橙 带 丹 尺 蛾,隶 属 鳞 翅 目(L e p i d o p t e r a)尺 蛾 科(G e o m e t r i d a e)蓝 尺 蛾 属(M i l i o n i a W a l k e r),在 我 国 主 要 分 布 于 广 西、海 南、广 东、福 建、台 湾、江 西 等 地,以 幼虫 为 害 罗 汉 松(P o d o c a r p u s m a c r o p h y l l u s T h u n b e r g)和 竹 柏(P o d o c a r p u s n a g i T h u n b e r g)等 罗 汉 松科(P o d o c a r p a c e a e)植 物。形 态 特 征 及 生 物 学 特 性 参 见 附 录 A。3.2一 级 侧 枝 t h e f i r s t-o r d e r l a t e r a l b r a n c h e s直 接 从 树 木 主 干 上 长 出 的 侧 枝。3.3失 叶 率 d e f o l i a t i n g p e r c e n t a g e单 株 树 冠 上 被 橙 带 蓝 尺 蛾 取 食 的 叶 量 占 单 株 树 冠 上 全 部 叶 量 的 百 分 比。4 监 测 调 查4.1 踏 查在 橙 带 蓝 尺 蛾 幼 虫 为 害 期,每 隔 1 5 d 调 查 1 次。选 择 不 同 林 龄、不 同 立 地 条 件 等 有 代 表 性 罗 汉 松、竹 柏 种 植 地 进 行 踏 查,每 隔 5 0 0 m 选 取 有 代 表 性 的 寄 主 树 种 进 行 观 察,观 察 树 上 是 否 有 橙 带 蓝 尺 蛾 幼 虫出 现。踏 查 面 积 应 不 小 于 寄 主 面 积 的 1 0%。将 踏 查 结 果 填 入 橙 带 蓝 尺 蛾 幼 虫 踏 查 记 录 表,相 关 表 格参 见 附 录 B。D B 4 4 2 0/T 3 6 2 0 2 324.2 标 准 地 调 查4.2.1 标 准 地 设 置踏 查 发 现 橙 带 蓝 尺 蛾 幼 虫 发 生 时,设 立 标 准 地 进 行 详 细 调 查。标 准 地 的 总 面 积 不 少 于 调 查 地 总 面 积的 5%。每 块 标 准 地 选 取 不 少 于 3 0 株 寄 主 树 作 为 标 准 株,寄 主 树 少 于 3 0 株 的 应 全 部 设 置 为 标 准 株。4.2.2 调 查 方 法在 标 准 地 内 采 用 双 对 角 线 法 逐 株 调 查。每 株 标 准 株 按 东 南 西 北 4 个 方 向 在 上 下 树 冠 层 各 选 取 1 条 一级 侧 枝 作 为 样 枝,调 查 8 条 样 枝 的 总 虫 口 数 量,点 数 树 上 的 一 级 侧 枝 总 数,按 式(1)计 算 出 标 准 株 虫口 数 量,并 记 录 每 株 标 准 株 的 失 叶 率。将 调 查 结 果 填 入 橙 带 蓝 尺 蛾 标 准 地 调 查 记 录 表,相 关 表 格 参见 附 录 B。(1)式中:Dp标准株虫口数量,单位为头;Dh8 条样枝的总虫口数量,单位为头;Nf一级侧枝总数,单位为条。4.3 危 害 程 度 及 成 灾 标 准4.3.1 危 害 程 度参 照 L Y/T 2 0 1 1-2 0 1 2,橙 带 蓝 尺 蛾 危 害 程 度 划 分 为 轻 度 危 害、中 度 危 害 和 重 度 危 害 3 个 等 级,危 害程 度 分 级 标 准 见 表 1。表 1 橙 带 蓝 尺 蛾 危 害 程 度 分 级 标 准危害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失叶率(x)0 x 2 0%2 0%x 5 0%x 5 0%4.3.2 成 灾 标 准寄 主 植 物 失 叶 率 6 0%以 上。4.3.3 发 生 面 积 统 计发 生 面 积 是 指 橙 带 蓝 尺 蛾 对 寄 主 植 物 造 成 轻 度 以 上 的 危 害 面 积。发 生 面 积 轻 度 危 害 面 积+中 度 危 害 面 积+重 度 危 害 面 积。调 查 结 果 汇 总 填 入 橙 带 蓝 尺 蛾 幼 虫 发 生 情 况 汇 总 表,相 关 表 格 参 见 附 录 B。5 防 治 技 术5.1 防 治 原 则以 发 生 程 度 作 为 防 治 指 标,轻 度 发 生 时 结 合 营 林 措 施、物 理 防 治 等 防 治 措 施,利 用 生 物 药 剂 及 天 敌等 进 行 绿 色 防 控;中 度 发 生 及 以 上 时,在 预 测 预 报 基 础 上,及 时 使 用 生 物 药 剂 或 高 效 低 毒 药 剂 进 行 绿 色防 控。fhp8NDD D B 4 4 2 0/T 3 6 2 0 2 335.2 防 治 措 施5.2.1 营 林 措 施规 划 营 造 多 树 种 的 混 交 林,避 免 营 造 纯 林。在 初 春 季 节 深 翻 寄 主 树 下 土 壤,收 集 表 土 中 的 蛹 进 行 集中 处 理。结 合 寄 主 树 修 枝,剪 除 有 虫 枝。5.2.2 物 理 防 治在 幼 虫 初 孵 盛 期 采 用 突 然 撞 击 树 干 的 方 式,捕 杀 吐 丝 下 垂 和 散 落 在 地 上 的 幼 虫。对 橙 带 蓝 尺 蛾 幼 虫发 生 数 量 较 少 的 植 株 可 用 竹 竿 搅 动 枝 叶,让 幼 虫 跌 落 地 上 集 中 捕 杀;较 矮 的 植 株 可 直 接 人 工 捕 杀 幼 虫。在 成 虫 发 生 期 用 捕 虫 网 人 工 捕 杀 成 虫。5.2.3 药 剂 防 治防 治 药 剂 可 选 用 2%甲 氨 基 阿 维 菌 素 苯 甲 酸 盐 微 乳 剂 1 5 0 0 倍 液,或 1 0%高 效 氯 氟 氰 菊 酯 悬 浮 剂 2 0 0 0倍 液,或 1.2%烟 碱 苦 参 碱 乳 油 5 0 0 倍 液,或 5%氯 虫 苯 甲 酰 胺 悬 浮 剂 1 5 0 0 倍 液,或 1 6 0 0 0 I U/m g苏 云 金 杆 菌 可 湿 性 粉 剂 5 0 0 倍 液 等 药 剂,不 同 作 用 机 理 的 药 剂 交 替 使 用。药 剂 防 治 按 照 G B/T 8 3 2 1(所有 部 分)和 相 关 公 告 的 规 定 执 行。6 防 治 效 果 检 查根 据 不 同 防 治 药 剂 确 定 防 治 效 果 检 查 时 间,化 学 防 治 药 剂 为 施 药 后 7 d,生 物 防 治 药 剂 苏 云 金 杆 菌为 施 药 后 1 0 d 1 5 d。在 每 个 防 治 区 设 3 个 防 治 效 果 检 查 标 准 地,每 标 准 地 面 积 为 1/1 5 h m2。在 标 准地 内 选 择 样 株 和 样 枝 及 调 查 虫 口 数 量 的 方 法 按 4.2 的 要 求 进 行,调 查 防 治 前 和 防 治 后 样 株 的 虫 口 数 量。防 治 前 和 防 治 后 的 虫 口 密 度 按 式(2)计 算,虫 口 减 退 率 按 式(3)计 算。(2)式中:D 虫口密度,单位为头每株(头/株);Dh总虫口数量,单位为头;Nt调查总株数,单位为株。(3)式中:Dp虫口减退率,%;Db防治前虫口密度,单位为头每株(头/株);Da防治后虫口密度,单位为头每株(头/株)。%1 0 0ba bpDD DDthNDD D B 4 4 2 0/T 3 6 2 0 2 34附 录 A(资 料 性)橙 带 蓝 尺 蛾 形 态 特 征 及 生 物 学 特 性A.1 形 态 特 征A.1.1 成 虫触 角 丝 状 具 纤 毛,体 表 蓝 紫 色 具 金 属 光 泽。翅 展 4 9.0 m m 6 6.5 m m,翅 面 蓝 黑 色 具 金 属 光 泽,前翅 中 央 及 后 翅 后 缘 有 1 条 宽 的 橙 带,后 翅 近 外 缘 有 5 个 7 个 黑 色 近 圆 形 斑,斑 点 沿 翅 端 弧 形 排 列。其形 态 特 征 见 图 A.1。图 A.1 成 虫A.1.2 卵长 卵 圆 形,长 1.0 m m 1.6 m m,宽 0.6 m m 1.0 m m;初 产 时 白 色,后 转 为 绿 色、红 色,近 孵 化 时为 红 褐 色。不 同 时 期 的 卵 形 态 特 征 见 图 A.2。图 A.2 不 同 时 期 的 卵A.1.3 幼 虫初 孵 幼 虫 体 长 约 3.3 m m 4.0 m m,头、胸 部 浅 褐 红 色,体 背 和 腹 面 为 墨 蓝 色;腹 部 前 半 部 灰 白 色,后 半 部 呈 灰 红 色。老 熟 幼 虫 体 长 3 6.5 m m 4 6.0 m m;头 部、前 胸 背 部 及 腹 面 橙 色,侧 面 有 黑 斑;各 腹 节的 背 线 后 缘 有 较 大 的 白 斑;各 节 的 背 面 和 腹 面 各 分 别 有 7 道 呈 直、弯、点 和 不 规 则 小 斑 的 白 色 横 线。其形 态 特 征 见 图 A.3。D B 4 4 2 0/T 3 6 2 0 2 35图 A.3 幼 虫A.1.4 蛹红 褐 色,纺 锤 形;长 2 2.0 m m 2 8.5 m m,头 顶、各 腹 节 后 缘 黑 褐 色。其 形 态 特 征 见 图 A.4。图 A.4 蛹A.2 生 物 学 特 性A.2.1 生 活 史橙 带 蓝 尺 蛾 在 广 东 省 中 山 市 1 年 发 生 三 代,以 蛹 在 土 壤 中 越 冬。3 月 成 虫 出 现,3 月 下 旬 5 月 上 旬为 第 一 代,5 月 上 旬 6 月 下 旬 为 第 二 代,7 月 上 旬 1 0 月 为 第 三 代,5 月 7 月 为 幼 虫 危 害 高 峰 期,6 月 8 月 世 代 重 叠 严 重。A.2.2 习 性成 虫 为 日 行 性 蛾 类,喜 产 卵 于 树 皮 缝 隙,卵 的 排 列 无 明 显 规 律,卵 历 期 平 均 6.5 d。幼 虫 共 5 龄,初 孵 幼 虫 沿 树 干 向 上 爬 至 植 株 顶 端 吐 丝 形 成 圆 形 丝 质 网,聚 集 在 网 内 取 食 嫩 叶 和 嫩 梢;3 龄 后 分 散 到 各枝 条 上 取 食,取 食 完 叶 片 后 还 可 咬 食 嫩 枝 皮 层;随 着 龄 期 增 大 开 始 取 食 老 叶,直 至 整 株 叶 片 取 食 干 净,幼 虫 遇 惊 即 吐 丝 下 垂,幼 虫 历 期 平 均 2 4.8 d。老 熟 幼 虫 吐 丝 下 垂 或 沿 树 干 爬 至 地 面,在 树 冠 投 影 范 围内 的 浅 土 层 收 缩 化 蛹,蛹 期 历 期 平 均 7.1 d。成 虫 羽 化 后 次 日 在 林 内 交 尾、产 卵,成 虫 寿 命 历 期 平 均 5.1d。每 世 代 平 均 历 期 为 4 3.5 d。D B 4 4 2 0/T 3 6 2 0 2 36附 录 B(资 料 性)橙 带 蓝 尺 蛾 调 查 表表 B.1 橙 带 蓝 尺 蛾 幼 虫 踏 查 记 录 表面积单位:h m2踏查日期 踏查地点名称 寄主名称 寄主面积 监测面积 发生状况 设样地调查建议 备注合计注 1:地点为镇、村、绿地、公园或者道路名称。注 2:发生状况分为:无发生、有发生。注 3:设样地调查建议:根据踏查结果提出是否应设样地调查和在何地设样地调查。表 B.2 橙 带 蓝 尺 蛾 标 准 地 调 查 记 录 表调查地点:寄主名称:寄 主 面 积(h m2):有 虫 面 积(h m2):地点名称 标准树号 虫态 虫口数量(头)失叶率(%)危害程度 备注合计平均表 B.3 橙 带 蓝 尺 蛾 幼 虫 发 生 情 况 汇 总 表面积单位:h m2地点名称 寄主名称 寄主面积 监测面积发生面积合计 轻度 中度 重度合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