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栽培技术规程DB 6108/T 71—2023.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甘薯栽培技术规程DB 6108/T 71—202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甘薯栽培技术规程DB 6108/T 71—202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甘薯栽培技术规程DB 6108/T 71—202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甘薯栽培技术规程DB 6108/T 71—202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甘薯栽培技术规程DB 6108/T 71—202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C C S B 2 3DB6108榆 林 市 地 方 标 准DB 6 1 0 8/T 7 1-2 0 2 3甘薯栽培技术规程2 0 2 3-1 1-2 8 发 布 2 0 2 3-1 2-2 8 实 施榆 林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D B 6 1 0 8/T 7 1 2 0 2 31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 起草。本 文 件 由 榆 林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院 提 出。本 文 件 由 榆 林 市 农 业 农 村 局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榆 林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院、绥 德 县 农 业 技 术 服 务 中 心、陕 西 绿 源 生 态 农 业 开 发 有 限公 司、榆 林 郝 哥 薯 业 有 限 公 司。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方 玉 川、张 春 燕、汪 奎、高 祥、吕 军、高 青 青、黄 绥 平、贾 满 荣、刘 治 国、冯瑞 瑞、王 久 国、宋 兆 静、牛 新 华、尚 武 平、贺 海 军、任 树 岗、李 小 娟、王 巧 飞、李 艳、郝 永 康、管 姗 姗、孙 丽 婷、张 巍、侯 静、宋 永 红、石 玲 艳、夏 国 栋、高 保 卫、张 媛 媛、王 毛 毛、陈 丽 娟。本 文 件 由 榆 林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院 解 释。本 文 件 首 次 发 布。联 系 信 息 如 下:单 位:榆 林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院电 话:0 9 1 2-3 3 5 9 6 5 7地 址:陕 西 省 榆 林 市 榆 阳 区 上 郡 南 路 1 4 号邮 编:7 1 9 0 0 0D B 6 1 0 8/T 7 1 2 0 2 32甘 薯 栽 培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甘 薯 品 种 及 种 薯 选 择、育 苗、栽 培、收 获 与 贮 藏 等 内 容。本 文 件 适 用 于 榆 林 市 甘 薯 栽 培。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 7 4 1 3 甘 薯 种 苗 产 地 检 疫 规 程G B/T 8 3 2 1 农 药 合 理 使 用 准 则N Y/T 4 9 6 肥 料 合 理 使 用 准 则 通 则N Y/T 5 2 5 有 机 肥 料N Y/T 1 2 0 0 甘 薯 脱 毒 种 薯N Y/T 3 3 3 9 甘 薯 储 运 技 术 规 程N Y/T 5 0 1 0 无 公 害 农 产 品 种 植 业 产 地 环 境 条 件3 术 语 及 定 义本 文 件 没 有 需 要 界 定 的 术 语 和 定 义。4 品 种 及 种 薯 选 择4.1 品 种 选 择根 据 不 同 用 途,选 择 适 宜 本 地 种 植、高 产 优 质、抗 病 性 强、商 品 性 好 的 优 良 品 种。4.2 种 薯 选 择选 用 无 病 虫 危 害,薯 形 符 合 品 种 特 征,种 薯 纯 度 9 7.0%,薯 块 整 齐 度 8 0.0%,单 薯 重 在 1 0 0 g 2 0 0 g,薯 皮 光 滑 无 侧 根 的 薯 块 作 种 薯。种 薯 质 量 符 合 N Y/T 1 2 0 0 的 规 定、外 地 引 进 种 薯 检 疫 符 合 G B 7 4 1 3的 规 定。5 育 苗5.1 育 苗 方 式利 用 已 建 的 温 室 或 蔬 菜 大 棚 进 行 育 苗。D B 6 1 0 8/T 7 1 2 0 2 335.2 种 薯 消 毒洗 净 薯 块,用 5 0%甲 基 托 布 津 可 湿 性 粉 剂 6 0 0 倍 液 浸 5 m i n 或 用 5 2 5 4 温 水 在 恒 温 下 浸 薯 1 0 m i n或 用 5 0%灭 菌 灵 可 湿 性 粉 剂 6 0 0 倍 液 浸 5 m i n。5.3 适 时 排 种春 薯 栽 插 前 4 5 d 左 右,床 温 升 至 2 0 以 上 时 进 行 排 种。排 种 应“大 小 分 开,头 尾 相 连,上 平 下 不平”,排 种 量 1 5 k g/2 0 k g/。5.4 浇 水、覆 土、盖 膜排 种 后 先 盖 灌 缝 土 再 浇 透 水,浇 水 后 覆 2 c m 3 c m 细 土,在 苗 床 上 搭 建 塑 料 小 拱 棚。5.5 苗 床 管 理5.5.1 温 度具 体 方 法 见 附 录 A。5.5.2 水 肥 管 理排 种 后 浇 足 底 水。采 一 茬 苗 后 立 即 浇 水,做 到 高 温 期 水 不 缺,低 温 炼 苗 时 水 不 多。追 肥 时 应 轻 施、匀 施。5.6 剪 苗当 薯 苗 高 度 达 2 5 c m 时,即 可 剪 苗。剪 口 要 离 床 土 2 c m 3 c m。剪 苗 应 选 茎 蔓 粗 壮、叶 色 浓 绿、浆 汁 多、无 病 虫 害 的 薯 苗,苗 长 2 3 c m 2 7 c m(或 5 个 6 个 节)。6 栽 培6.1 选 地应 选 择 地 势 平 坦、土 层 深 厚、通 气 性 好、前 茬 为 禾 本 科 作 物 或 豆 科 作 物 的 地 块,产 地 环 境 符 合 N Y/T5 0 1 0 的 规 定。6.2 整 地 施 肥整 地 前 每 6 6 7 施 有 机 肥 1 5 0 k g 2 0 0 k g 或 充 分 腐 熟 的 农 家 肥 2 0 0 0 k g 3 0 0 0 k g,尿 素 1 5 k g,过 磷 酸 钙5 0 k g,硫 酸 钾 3 0 k g,深 翻 3 0 c m 以 上。有 机 肥 符 合 N Y/T 5 2 5 的 规 定,化 肥 符 合 N Y/T 4 9 6 的 规 定。6.3 起 垄采 用 窄 垄 单 行 或 宽 垄 双 行 的 方 式 种 植。窄 垄 单 行 种 植 垄 距 6 0 c m,垄 高 2 0 c m 2 5 c m,株 距 3 0 c m 3 3 c m;宽 垄 双 行 垄 距 9 0 c m,株 行 距 3 0 c m 3 3 c m,垄 高 2 0 c m 3 0 c m。垄 平 垄 直。6.4 适 时 栽 插6.4.1 栽 插 时 期1 0 c m 地 温 稳 定 达 到 1 7 时 及 时 栽 插,宜 在 5 月 中、下 旬 至 6 月 上 旬 栽 插。D B 6 1 0 8/T 7 1 2 0 2 346.4.2 栽 插 密 度每 6 6 7 栽 插 3 5 0 0 株 4 5 0 0 株。6.4.3 栽 插 方 法采 用 斜 插 法,要 求 表 土 以 下 5 c m 6 c m 深 处 水 平 位 置 上 有 4 节 5 节,茎 尖 斜 出,使 种 苗 呈“L”形。6.5 地 膜 覆 盖6.5.1 地 膜 规 格选 择 宽 1 2 0 0 m m 2 0 0 0 m m,厚 0.0 1 m m 0.0 1 2 m m 的 地 膜。6.5.2 覆 膜地 膜 平 贴 垄 面,膜 边 用 泥 土 压 紧 压 实。薯 苗 栽 插 后 及 时 破 膜 放 苗,破 膜 后 用 湿 土 封 好 膜 孔。6.6 田 间 管 理6.6.1 查 苗 补 苗定 植 后 5 d 7 d 查 苗 补 苗,补 苗 要 在 下 午 或 傍 晚 进 行。6.6.2 灌 溉移 栽 后 浇 足 定 根 水,栽 后 2 5 d 4 0 d 浇 灌 定 型 水,茎 叶 盛 长 期 保 障 定 量 水。6.6.3 追 肥薯 块 膨 大 时,叶 面 喷 洒 0.5%的 尿 素 和 0.3%磷 酸 二 氢 钾 水 溶 液,连 喷 2 次 3 次。6.7 病 虫 草 害 防 治病 虫 草 害 种 类 及 防 治 方 法 见 附 录 B,农 药 使 用 符 合 G B/T 8 3 2 1 的 规 定。7 收 获 与 贮 藏7.1 收 获甘 薯 达 到 商 品 成 熟 期 时 即 可 收 获。7.2 贮 藏7.2.1 贮 藏 前 处 理薯 块 人 工 分 拣 后,在 透 气、避 光、干 燥 的 通 风 储 藏 库 内 常 温 放 置 1 d 2 d,之 后 转 移 至 冷 库 进 行 保 存,冷 库 设 置 温 度 为 1 2 1 5,空 气 相 对 湿 度 为 8 5%9 0%。其 余 按 N Y/T 3 3 3 9 的 有 关 规 定 执 行。7.2.2 贮 藏 期 间 管 理应 根 据 甘 薯 的 生 理 活 动 特 点 及 外 界 的 变 化 规 律,采 取 相 应 的 措 施,以 调 节 温 度、湿 度 为 主,其 具 体管 理 方 法 见 附 录 C。D B 6 1 0 8/T 7 1 2 0 2 35附 录 A(规 范 性)甘 薯 育 苗 床 温 度 管 理 方 法A.1 甘 薯 育 苗 床 温 度 管 理 方 法甘 薯 育 苗 床 温 度 管 理 方 法 见 表 A.1。表 A.1 甘 薯 育 苗 床 温 度 管 理 方 法时期 要点 管理 方法前期(排薯齐苗)高温催芽排薯前预热苗床至 3 0,排薯后升温到 3 5 3 7,保持 3 d 4 d,然后降到 3 2 3 3。中期(齐苗后)平温长苗齐苗后,床温逐渐降至 2 5 2 8,苗间温度最高不超过 4 0,揭膜不宜过猛。后期(采苗前 5 7 d)低温炼苗 采取降温蹲苗,防止徒长,逐渐揭膜炼苗,床温保持 2 0 2 5。D B 6 1 0 8/T 7 1 2 0 2 36附 录 B(资 料 性)病 虫 草 害 化 学 防 治 建 议 用 药 种 类 及 方 法B.1 病 虫 草 害 化 学 防 治 建 议 用 药 种 类 及 方 法病 虫 草 害 化 学 防 治 建 议 用 药 种 类 及 方 法 见 表 B.1。表 B.1 病 虫 草 害 化 学 防 治 建 议 用 药 种 类 及 方 法病虫 草种类 防治 时期 防治 方法黑斑病、根腐病育苗前用5 0%代森 铵水 剂 3 0 0 倍液 或 5 0%甲基 硫菌 灵可湿 性粉剂 8 0 0 倍液 或 1 0%多菌灵可湿粉剂3 0 0 倍液浸薯种1 0 m i n。移栽前用5 0%甲基 硫菌 灵可湿 性粉剂 1 5 0 0 倍液 或用 5 0%多菌 灵可 湿性粉 剂 8 0 0 倍液浸蘸薯苗基部1 0 m i n。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蝼蛄栽插前每 亩 用 5%涕 灭 威 颗 粒 剂 2 k g 3 k g 或 5%丁 硫 克 百 威 颗 粒 剂 3.6 k g 5.4 k g穴施覆土。蚜虫、叶螨、甘薯天蛾封垄前每 亩 用 1 0%吡 虫 啉 可 湿 性 粉 剂 1 0 g 2 0 g 或 0.5%阿 维 菌 素+5 5.7%快 螨 特3 0 0 0 倍液喷雾,连喷2 次3 次。甘薯蚁象 封垄期每亩 可用 2.5%敌百 虫粉 剂 1.5 k g 2 k g 撒施 或 5 0%杀螟 松 1 0 0 0 倍液 叶面 喷雾2 次3 次。茴麻、反枝苋、刺儿菜、黄花蒿、马唐栽插前杂草幼苗3 叶5 叶期进行,用1 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或1 2.5%氟吡甲禾灵乳 油或 5%精 喹禾 灵乳 油 0.0 5 L/6 6 7 0.0 6 L/6 6 7,加 水 3 0 L/6 6 7 5 0 L/6 6 7 配成药液喷施。D B 6 1 0 8/T 7 1 2 0 2 37附 录 C(规 范 性)甘 薯 育 苗 床 温 度 管 理 方 法C.1 甘 薯 育 苗 床 温 度 管 理 方 法甘 薯 育 苗 床 温 度 管 理 方 法 见 表 C.1。表 1 甘 薯 育 苗 床 温 度 管 理 方 法时期 要点 管理 方法前期(立冬一大雪)通风降温排湿 库温控制在 1 3 1 5,相对湿度保持在9 0%以下。中期(大雪一立春)保温防寒 温度不低于 1 0,保持1 2 1 4,做好防寒保温。后期(立春一出库)稳定库温及时通风换气晴天中午打开门窗、通气孔,进行通风、换气、排湿,并同时排出库内的C O2,下午关闭门窗,库温持续保持在 1 1 1 3。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