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01.040.65 CCS B 21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21792024 改良茶园土壤的大豆品种选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soybean varieties selection for soil improvement in tea garden 2024-05-09发布 2024-08-09实施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5/T 2179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福建农林大学提出。本文件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和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FJ/TC 2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廖红、李欣欣、许锐能、钟永嘉、葛名海。DB35/T 21792024 1 改良茶园土壤的大豆品种选用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改良茶园土壤的大豆品种选用方法、测定指标和方法、养分高效大豆品种判定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改良茶园土壤的大豆品种选用;改良酸性土壤果园的大豆品种选用,参考本文件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 20287 农用微生物菌剂 LY/T 1228 森林土壤氮的测定 NY/T 1121.2 土壤检测 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 1121.6 土壤检测 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 1121.7 土壤检测 第7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NY/T 1299 农作物品种试验与信息化技术规程 大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养分高效大豆 nutrient efficient soybeans 具有高效吸收利用养分和高效固氮的能力,在减少肥料投入条件下,能够获得较高的生物量、不减产的大豆品种。4 选用方法 试验地选择 土壤检测方法应按附录A进行。试验地土壤肥力应在表1的范围内。表1 土壤肥力范围 pH值 有机质 mg/kg 有效磷 mg/kg 碱解氮 mg/kg 4.55.5 30 50 100 DB35/T 21792024 2 试验种子 4.2.1 种子选择 通过品种审定的大豆品种。4.2.2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2要求。不应对种子包衣处理。对比试验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个小区种植面积不少于20 m2,小区行数不少于4行,密度1.1万株/亩1.6万株/亩,试验地周围设立不少于4行的保护区(行)。播种和田间管理 4.4.1 施肥量 当pH值在5.05.5,每亩施20 kg25 kg的钙镁磷肥;当pH值小于5.0,每亩施40 kg50 kg的钙镁磷肥。4.4.2 施肥方式 肥料结合整地一次施入或整地后沟施。4.4.3 拌种 所有大豆品种(含对照)在播种前拌种大豆根瘤菌剂,根瘤菌剂质量应符合GB 20287要求。4.4.4 播种期 当地气温稳定超过15 时为宜,春大豆播种期为2月到4月,夏大豆播种期在5月到7月。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抢晴播种。4.4.5 播种方法 采用穴播方法。4.4.6 田间管理 按照NY/T 1299的规定执行。5 测定指标和方法 田间农艺性状记载 从播种至收获期,记载大豆品种的生育期、植株形态、结荚习性、分枝数、籽粒品质及抗病虫等特征。根瘤数测定 在大豆初荚期(R4期)时对大豆有效根瘤数(直径大于2 mm)统计,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抽选10株大豆测定其有效根瘤数。DB35/T 21792024 3 生物量测定 在鼓粒完成期(R5期)对大豆品种的地上部生物量进行测定,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抽选10株大豆测定其鲜重指标,并根据种植密度折合成每亩鲜重产量。收获和计产 按照NY/T 1299的规定执行。6 养分高效大豆品种判定标准 根瘤数 每个试验品种都应以对照品种有效根瘤数(直径大于2 mm)为标准,选用品种平均单株有效根瘤菌数高于对照品种10以上。生物量 每个试验品种都应以对照品种生物量为标准,选用品种平均生物量高于对照品种10以上。DB35/T 21792024 4 附录A(规范性)土壤检测分析方法 种植前后对开展试验的试验地土壤进行采土分析,判断土壤肥力状况。土壤样品采集应遵循“随机”“等量”“多点混合”三个原则,取0 cm40 cm的土壤进行检查。试验地土壤分析方法见表A.1。表A.1 土壤检测分析方法 序号 检测项 检测分析方法 标准编号 1 pH值 采用玻璃电极法测定 NY/T 1121.2 2 有机质 采用外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进行测定 NY/T 1121.6 3 有效磷 采用钼锑钪比色法测定 NY/T 1121.7 4 碱解氮 采用碱解扩散法进行测定 LY/T 122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