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93.080 CCS P 66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9612024 代替 DB41/T 19612020 公路工程 工业废渣 复合再生 材料稳定 土施工技术规 范 2024-05-31 发布 2024-08-30 实施 河南省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41/T 19612024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1 4 材料.1 5 复合 再生 材料 稳定 土组成 设 计.3 6 施工 技术 要求.6 7 施工 质量 管理 与验 收.9 DB41/T 1961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本文件 代 替DB41/T 19612020 公路工程工业废渣复合再生材料稳定土施工技术规范,与 DB41/T 19612020 相比,除结构 调整 和编 辑性 改动 外,主 要技 术变 化如 下:a)更改了 本文 件的 适用 范围(见1,2020 版的 1);b)更改了工 业工 业废 渣复 合再 生 材料 技术 要求(见 4.1,2020 年版 的4.1);c)更改了土 的塑 性指 数要 求(见表3,2020 年 版的表2);d)更改了 工业 废渣 复合 再生 材料可稳 定处 理的 土的 类型(见 4.2.4,2020 年 版的 4.2.4);e)删除了 复合 再生 材料 稳定 土组成 设计 中工 业废 渣复 合再生 材料 适用 范围 的相 关内容(2020 年版的5.1.1);f)更改了 铺 筑底 基层 时,复 合再生 材料 稳定 土的 无侧 限抗压 强度 要求(见 5.3.2,2020 年版的5.3.2);g)更改了工业废 渣复 合再生 材料用 于二级 及二 级以下 公路底 基层时 的 最 小剂量 要求(见表 9,2020 年 版的 表8);h)更改了 工业 废渣 复合 再生 材料稳 定土 路 拌法 施工 工艺 流 程图(见 6.6.1,2020 年 版的 6.6.1);i)更改了 工业 废渣 复合 再生 材料稳 定土 路 拌法 施工 拌和 工艺 流程(见6.6.5,2020 年版的6.6.5、6.6.6);j)更改了 施工 质量 管理 与验 收时,原 材料 的 检验 要求(见 7.1,2020 年 版的 7.1);k)更改了 施工 质量 管理 与验 收时,复 合再 生材 料稳 定土的检验 要求(见7.2,2020 年版的7.2.1)。本文件 的某 些内 容可 能涉 及专利,本 文件 的发 布机 构不承 担识 别专 利的 责任。本文件 由河 南省 交通 运输 厅提出 并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河南 省 交通规 划设 计研 究院 股份 有限公 司、河南 许信 高速公 路 有限 公司、中国 建筑第七 工程 局有 限公 司、河南豫 申高 速公 路有 限公 司、焦 作百 奥恒 新 材料 有限 公 司、长安 大学、河南省固废材 料道 路工 程循 环利 用重点 实验 室。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王笑 风、李 平、吕维 前、尉晓 雪、李 帅、张慧 鲜、王振 军、危 鹏、褚付 克、胡光胜、李立 元、刘 建飞、侯 明业、朱颖 灿、赵 亚婷、张 晓果、徐兴 博、王 红磊、马 百赞、王飞、刘瑞 奇、刘柳。本文件 于2020年 首次 发布,本次 为第 一次 修订。DB41/T 19612024 1 公 路工程 工业废渣 复合再 生材料稳 定土施 工技术规 范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工 业废 渣复 合再生 材料 稳定 土施 工的材 料、复 合再 生材 料稳 定土 组 成设 计、施工技术要求、施工 质量 管理 与验 收。本 文件适用 于 各等 级 公路的 工业废 渣复合 再生材 料 稳定土路 基和二 级及以 下 公路的工 业废渣 复合再生材 料稳 定土 底 基层 施工,其他 道路 施工 可参 照使用。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5749 生 活饮 用水 卫生标 准 JGJ 63 混凝 土用 水标 准 JTG 3420 公路 工程 水泥 及水泥 混凝 土试 验规 程 JTG 3430 公路 土工 试验 规程 JTG 3432 公路 工程 集料 试验规 程 JTG 3441 公路 工程 无机 结合料 稳定 材料 试验 规程 JTG/T 3610 公 路路 基施 工技术 规范 JTG F80/1 公路 工程 质量检 验 评定 标准 第 一册 土 建工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工业废 渣复 合再 生材 料 以粒化高 炉矿 渣、钢渣、电 石 渣、粉煤 灰、工业 副产 石 膏等 一般 工业 固体 废物 为 原材 料,添加激发材料,经加 工磨 细制 成的 复合材 料。3.2 复合再 生材 料稳 定土 在土中 掺入 一定 比例 的工 业废渣 复合 再生 材料 和水,经充 分拌 和得 到的 复合 稳定土。3.3 水稳系 数 标准养 生6 d加1 d浸 水 养护的稳定 土试 件无 侧限 抗压 强度与 同 龄期 标准 养生 试件 的 无侧 限抗 压强度的比值,以 百分 数表 示。4 材料 DB41/T 19612024 2 工业废 渣复 合再 生材 料 4.1 4.1.1 工业废 渣复 合再 生材 料分为 I 型和 型。I 型属于 水硬性 胶凝 材料,适 宜稳定 塑 性指 数17 的土;型属 于非 水硬 性胶 凝材料,适 宜稳定 塑性 指数 12 26 的土。所用 工业废 渣 复合 再生 材料 类型应根据复 合再 生材 料稳 定土 的强度 试验 结果 确定。4.1.2 I 型 工业 废渣 复合 再生 材料 技 术要 求应 符合表 1 的 规定。表1 型工 业废 渣复 合再 生材 料技术 要求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外观 均匀一致,不应有结块 观察法 凝结时间a 初凝 min 180 JTG 3420 T 0505 终凝 min 实测值 细度(45 m 方孔筛筛余)%30.0 JTG 3420 T 0502 含水率%5.0 JTG 3441 T 0801 a 当凝结时间超过24 h,检测结 果可记录为24 h。4.1.3 I 型工 业废 渣复 合再 生材 料若进 行 3 d、7 d、28 d 胶砂强 度检 测,应 按 JTG 3420 的 规定 进行,报告记 录实 测值。4.1.4 型工业 废渣 复合 再生 材料 技 术要 求应 符合表 2 的 规定。表2 型工 业废 渣复 合再 生材 料技术 要求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外观 均匀一致,不应有结块 观察法 凝结时间a 初凝 min 180 JTG 3420 T 0505 终凝 min 实测值 细度(0.15 mm 方孔筛的筛余)%20.0 JTG 3441 T 0814 有效氧化钙加氧化镁含量%20.0 JTG 3441 T 0813 含水率b%5.0 JTG 3441 T 0801 a 当凝结时间超过24 h,检测结 果可记录为24 h。b 在不影响复合再生材料稳定土性能和施工情况下,可适当放宽含水率要求。土 4.2 4.2.1 土的检 验项 目应 包括 含水 率、颗 粒分 析、塑性 指数、有机 质和 硫酸 盐含 量等。4.2.2 土的技 术要 求应 符合 表 3 的规定。DB41/T 19612024 3 表3 土的技 术要 求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含水率%实测记录 JTG 3441 T 0801 颗粒分析 满足级配要求 JTG 3432 T 0302 塑性指数a 26 JTG 3430 T 0118 有机质含量%5 JTG 3432 T 0336 硫酸盐含量%0.5 JTG 3432 T 0341 a 应测定0.075 mm以下材料的塑 性指数。4.2.3 当土的 含水 率高 于最 佳含 水率5 个百 分点 时,应进 行晾晒 处理。4.2.4 工业废 渣复 合再 生材 料可 用于稳 定黏土、粉土、砂 土、湿陷 性黄 土、弱/中 膨 胀土等。水 4.3 4.3.1 符合GB 5749 要 求的 饮用 水可直 接作 为路 基、底基 层材料 拌和 与养 生用 水。4.3.2 拌和与养 生采用 非饮 用水 时,应 进 行水 质检 验,技术 要 求应 符合表 4 的规 定。表4 非饮用 水技 术要 求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pH 值 4.5 JGJ 63 Cl-含量 mg/L 3500 SO2-含量 mg/L 2700 碱含量 mg/L 1500 可溶物含量 mg/L 10000 不溶物含量 mg/L 5000 其他杂质 不应有漂浮的油脂和泡沫及明显的颜色和异味 4.3.3 养生用 水可 不检 验不 溶物 含量,其他 指标 应符 合 表4 的规定。5 复合再 生材 料稳 定土 组成 设计 一般规 定 5.1 复合再 生材 料稳 定土 的各 项性能 指标 试验 应按JTG 3441的 规定 执 行。压实度 要求 5.2 5.2.1 用于填 筑路 基时,压 实度 应符合 表 5 的规 定。DB41/T 19612024 4 表5 复合再 生材 料稳 定土 路基 压实度 要求 填筑部位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 压实度/%高速、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上路床 0 0.3 96 95 94 下路床 轻、中等及重交通 0.30.8 96 95 94 特重、极重交通 0.31.2 上路堤 轻、中等及重交通 0.81.5 94 94 93 特重、极重交通 1.21.9 下路堤 轻、中等及重交通 1.5 93 92 90 特重、极重交通 1.9 5.2.2 用于铺 筑底 基层 时,压实 度应符 合 表6 的规 定。表6 复合再 生材 料稳 定土 底基 层压实 度要 求 公路等级 压实度/%稳定中、粗粒土 稳定细粒土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95 93 强度要 求 5.3 5.3.1 用于填 筑路 基时,复合 再生 材料 稳定 土的 最小承 载比 应 符合表 7 的规 定。表7 复合再 生材 料稳 定土 最小 承载比 要求 填筑部位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 最小承载比 CBRa/%高速、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b 上路床 0 0.3 8 6 5 下路床 轻、中等及重交通 0.30.8 5 4 3 特重、极重交通 0.31.2 上路堤 轻、中等及重交通 0.81.5 4 3 3 特重、极重交通 1.21.9 下路堤 轻、中等及重交通 1.5 3 2 2 特重、极重交通 1.9 a 最小承载比是根据路基不同填筑部位压实度要求确定的浸水 96 h 试件CBR b 三、四级公路铺装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应采用二级公路的规定。5.3.2 用于铺筑 底基 层时,复合 再生材 料稳 定土 的无侧 限抗 压 强度 应符 合表 8 的规 定。DB41/T 19612024 5 表8 复 合 再生 材料 稳定土 7 d 无侧限 抗压 强度 要求(代 表值)公路等级 材料类型 7 d 无侧限抗压强度/MPa 极重、特重交通 重交通 中等、轻交通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I 型 2.5 2.0 1.0 型 0.50.7a a 低限用于塑性指数小于 7 的黏 性土,且低限值宜用于二级以下公路;高限用于塑性指数大于 7 的黏性土。水稳定 性要 求 5.4 复合再 生材 料稳 定土 的水 稳系数 不应小 于80%。材料组 成设 计要 求 5.5 5.5.1 根据公 路等 级、应用 层位 和交通 荷载 等因 素综 合确 定材料 组成 设计 的技 术要 求。5.5.2 材料组 成设 计包 括原 材料 检验、室内 试验 和施 工参 数确定 三部 分,其设 计流 程见 图1。确定技术标准 当地材料特点确定稳定材料原材料检验 室内试验 施工参数确定结合料检验被稳定材料检验其他材料检验确定结合料剂量确定合理含水率确定最大干密度结合料最佳掺量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图1 材料组 成设 计流 程 5.5.3 采用JTG 3430 规 定的 重型击 实 方法,确定 混合 料最 大干密 度和 最佳 含水 率。5.5.4 材料组 成设 计时,应 选择 不少 于 5 个工 业废 渣复 合 再生材 料剂 量,分别 确定 各剂量 下混 合料 的最佳含 水率 和最 大干 密度。5.5.5 工业废 渣复 合再 生材 料的 最小剂 量应 符合 表9 的规 定。表9 工业废 渣复 合再 生材 料的 最小剂 量 结构层 公路等级 最小剂量/%路基 各等级公路 3 底基层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4 5.5.6 根据试 验确 定 的最 佳含 水率、最大 干密 度及 压实 度要 求 成型 标准 试件,进行 CBR 试验或 7 d 无侧限抗 压强 度试 验。平行 试验的 最少 试件 数量 应符 合表 10 的规 定,试验 结果的 变 异系 数大 于表 中规定DB41/T 19612024 6 值时,应重 做试 验或 增加 试件数 量。表10 平行试 验的 最少 试件 数量 偏差系数 10%10%15%15%20%试件数量 细粒土 6 9 中粒土 6 9 13 粗粒土 9 13 5.5.7 土或工业 废渣 复合 再生 材料 的技 术指 标发 生变 化时,应重 新进 行材 料组 成设 计。6 施工技 术要 求 一般规 定 6.1 6.1.1 复合再 生材料 稳定 土用于 各等级 公路路 基时 可采用 路拌法 施工,用于 二级及 以下公 路底基 层 时应采用 厂拌 法施 工。6.1.2 复合再 生材 料稳 定土 施工 期的日最 低气 温应在 5 以 上,且 不应 在雨 天施 工。6.1.3 施工应遵守国家环 境保护 的有关法律法规,施工过程 环境保护、文明 施工应符合 JTG/T 3610的相关 规定。试验段 铺筑 6.2 6.2.1 复合再 生材 料稳 定土 施工 前,应 铺筑 试验 段,确 定施 工 工艺 及质 量控 制措 施。6.2.2 试验段 应选择 地 质条 件、断面形 式等 具有 代表 性的 地段,长度 应不 小于 200 m。准备下 承层 6.3 6.3.1 下承层 表面 应平 整、坚实、界面 粗糙、结 构完 好。6.3.2 按JTG/T 3610 的相 关规 定 对下承 层进 行验 收,验收 合格方 可铺 筑上 层。施工放 样 6.4 施工测 量应 符合JTG/T 3610的相 关规 定。取土 6.5 6.5.1 取土应 根据 设计 要求,结 合土地 规划、环 境保 护、公路建 设要 求进 行。6.5.2 取土应 将树 木、草皮 和杂 土等杂 物清 除干 净,并筛 除土中 的超 尺寸 颗粒。路拌法 施工 6.6 6.6.1 施工工 艺流 程 路拌法 施工 包括 备料、摊 铺与整 形、布料 等工 序,具体工 艺流 程见 图2。DB41/T 19612024 7 备料摊铺与整形布料拌和碾压 图2 路拌法 施工 工艺 流程 6.6.2 备料 6.6.2.1 计算材 料用 量,方 法如 下:a)根据各 路段 铺筑 层的 宽度、厚度 及预 定的 干密 度,计算各 路段 需要 的用 土量;b)根据取 土场 土样 的含 水率 和运料 车辆 的吨 位,计算 每车料 的堆 放距 离;c)根据铺 筑层 的厚 度和 干密 度及结 合料 剂量,计 算工 业废渣 复合 再生 材料 的单 位面积 用量。6.6.2.2 当路肩 用料 与稳 定土 层用 料不同 时,应采 取培 肩措 施。6.6.3 摊铺与 整形 6.6.3.1 土的摊 铺长 度宜 根据 工程 进度计 划控 制,满足 次日 施工需 求。6.6.3.2 通过试 验确 定土 的松 铺系 数,人 工摊 铺时,松 铺系 数也可 按 表 11 选 用。表11 混合料 松铺 系数 推荐 值 材料名称 松铺系数 复合再生材料稳定风化砂 1.301.35 复合再生材料稳定土 1.531.58 6.6.3.3 每层最 大压 实厚 度不 宜 大于 30 cm,顶 面最 后一 层压 实 厚度 不 应 小于 10 cm。6.6.3.4 摊铺土 时,应将 土块、超 尺寸颗 粒及 其他 杂物 拣除,如土 中有 较多 土块,应 进行粉 碎。6.6.3.5 摊铺完 成后应 采用 平地机 整形,直线段 由两 侧向路 中心刮 平,平 曲线 段由内 侧向外 侧刮 平,整形后 应达 到规 定的 坡度 和路拱。6.6.3.6 整形过 程中,控制 车辆 通行。6.6.4 布料 6.6.4.1 土 摊 铺完成 1 d 2 d 内应进 行 工业 废渣 复合 再生 材料 布 料,实际 用量 宜高 于室 内 试验 确定剂量0.5 1.0 个百 分点。6.6.4.2 可采用 人工布 料或 机械撒 布。人 工布料 时,采用工 业废渣 复合再 生材 料在土 层上布 置网 格,网格尺 寸宜 为1 m1 m,在网格 内摆 放工 业废 渣复 合再生 材料,并 用刮 板均 匀摊开。6.6.5 拌和 6.6.5.1 采用专 用稳定 土拌 合机拌 和,随 时检查、调 整拌和 深度,拌和深 度应 达到稳 定层底 并侵 入 下承层5 mm10 mm,通 常应 拌 和两 遍以 上。6.6.5.2 拌和含 水率 宜高 于最 佳含 水率1 2 个 百分 点,必要时 宜 采用 喷管 式洒 水车 补充 洒 水。洒水 后,应及时 再次 进行 拌和。6.6.5.3 拌和后,混 合料 应均 匀一 致,无 离析 现象。DB41/T 19612024 8 6.6.6 碾压 6.6.6.1 以工业 废渣 复合 再生 材料 的初凝 时间 作为 施工 控制 时间。6.6.6.2 初压采 用重型 压路 机在 全宽 范 围内 进行 前静 后振 碾压 一 遍;复压 碾压 次数 宜为 68 遍,碾压速度宜 先慢 后快,前两 遍宜 为 1.5 km/h 1.7 km/h,以后 宜为 2.0 km/h 2.5 km/h;终压 速度 宜为4 km/h。6.6.6.3 在直线 段和 不设 超高 的平 曲线段,宜 从两 侧路 肩向 路中心 碾压,且 轮迹 应重 叠 1/2 轮 宽。6.6.6.4 碾压过 程中,稳 定土 表面 应始终 保持 湿润,如 水分 蒸发过 快,应及 时补 洒少 量的水。6.6.6.5 碾压结 束前,应对 局部高 出部分 采用平 地机 终平,纵坡、路拱和 超高 应符合 设计要 求;对 局部低洼 之处,不 再找 补。厂拌法 施工 6.7 6.7.1 一般规 定 稳定细 粒土 集中 拌和 时,土块应 粉碎,最 大粒 径应 不大于15 mm。6.7.2 拌和与 运输 6.7.2.1 拌合机 的生 产能 力应 与摊 铺机的 摊铺 能力 相匹 配,调试所 用设 备,保证 设备 运转正 常。6.7.2.2 当天气 炎热 或运 距较 远时,拌和 含水 率应 适当 增加,宜高 于最 佳含 水 率 12 个百分 点。6.7.2.3 拌和后 的复 合再 生材 料稳 定土应 尽快 运送 到摊 铺现 场,运 送过 程中,运 料车 应进行 覆盖。6.7.3 摊铺 应采用 摊铺 机连 续摊 铺。使用两 台摊 铺机 并排 摊铺 时,前后 间距宜 不大 于10 m,且两 个施 工 断面纵向应重 叠30 cm 40 cm。6.7.4 碾压 碾压工 艺参 照6.6.6。6.7.5 接缝处 理 6.7.5.1 分两幅 施工 时,纵缝 应垂 直相接,不准 许斜 接。6.7.5.2 同日施 工的 相邻 工作 段的 衔接处 理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前段拌 和整 形后,宜 留 5 m 8 m 不碾 压;b)后段施 工时,应 在 前段未 压部分 撒布适 量工 业废渣 复合再 生材料 后 重新 拌 和,并 与后 段一起碾压。6.7.5.3 施工缝 处理 符 合下 列规 定:a)在已碾 压完 成的 复合 再生 材料稳 定土 层末 端,挖一 条宽约 30 cm 横 贯铺 筑层全 宽 的槽,直至下承层 顶面。形成 与路中 心线垂 直且 竖直 向 下的断 面,并 放两根 与压 实厚度 等厚、长为 全 宽一半的 方木 紧贴 垂直 面,见图3;b)用原挖 出的 材料 回填 槽内 其余部 分;c)第二天 邻接 作业 段拌 和后 除去方 木,用混 合料 回填;d)靠近方 木未 能拌 和的 部位,采用 人 工补 充拌 和;e)整平时,接 缝处 的稳 定材 料应较 已完 成断 面高 出 约50 mm;f)新混合 料碾 压过 程中,应 将接缝 修整 平顺。DB41/T 19612024 9 标引序号说明:1 稳定材料层;2 素 土层。图3 横向接 缝处 理示 意图 养生及 交通 管制 6.8 6.8.1 用于路 基分 层施 工时,不 需 专门的 养生 期,下层 碾压 完成后,可 以立 即铺 筑上 一层。6.8.2 上路床 或底 基层 施工 完成 后,应 及时 养生,养 生期 宜不少 于 7 d。6.8.3 养生可 采取洒 水养 生、薄 膜覆盖 养生、土工 布覆盖 养生等 方式,宜结 合工程 实际情 况选择 适 宜的方式。6.8.4 养生期 间,应控 制车 辆通 行。7 施工质 量管 理与 验收 原材料 检验 7.1 7.1.1 工业废渣复合再生材料进场检测,相关技术指标 应 满足 表 1 或表 2 的 要求。用于路基时,检测频率为 每500 吨1 次;用于底 基 层时,检测 频率 为 每 200 吨 1 次。料源 变 化时,应 重新检 测。7.1.2 土的检验 项目 和 要求 应符合 表12 的规 定。表12 土的检验 项目 和要 求 检验项目 目的 频度 检验方法 含水率 确定原始含水率 每天使用前测 2 个样品 JTG 3441 T 0801/T 0803 液限、塑限 确定塑性指数,审定是否符合规定 每种土使用前测 2 个样品,使用 过程中每 2000 m3测2 个样品 JTG 3441 T 0118 JTG 3430 T 0119 颗粒分析 确定级配是否符合要求,确定材料配合比 每种土使用前测 2 个样品,使用 过程中每 2000 m3测2 个样品 JTG 3430 T 0115 有机质和硫酸盐含量 确定土是否适宜于用工业废渣复合再生材料稳定 对土有怀疑时做此试验 JTG 3430 T 0151/T 0153 复合再 生材 料稳 定土 混 合料 检验 7.2 7.2.1 复合再 生材 料稳 定土 混 合料 检验 项目 和 要求 应符 合表 13 的 规定。DB41/T 19612024 10 表13 复合再 生材 料稳 定土 混合 料检验 项目 和 要求 检验项目 目的 频率 检验方法 重型击实试验 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材料发生变化时 JTG 3441 T 0804 CBR(路基)确定非整体性材料是否适宜做路基或底基层 材料发生变化时 JTG 3430 T 0134 无侧限抗压强度(底基层)整体性材料配合比试验及施工期间质量评定 每次配合比试验 JTG 3441 T 0805 延迟时间 确定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密度、CBR 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确定施工允许的延迟时间 工业废渣复合再生材料品种变化时 JTG 3430 T 0134 JTG 3441 T 0805 绘制 EDTA 标准曲线 对施工过程中工业废渣复合再生材料剂量有效控制 工业废渣复合再生材料品种变化时 JTG 3441 T 0809 7.2.2 施工过 程质 量检 验项 目与 频率应 符合 表14 的规 定。表14 施工过 程检 验项 目与 频率 项目 检验时间 频率 检查方法 压实度 碾压后 每一作业段或不大于 2000 m2测 6 处以上 灌砂法 高程 碾压后 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每 20 m 测1 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20 m测 1 个断面,每个断面测3 5 点 水准仪 厚度 碾压后 每 1500 m22000 m2 测6 个点 挖验 宽度 碾压后 每 40 m 测 1 处 量测 平整度 碾压后 每 200 m 测2 处,每处连续测10 次 3 米直尺或多轮仪 横坡度 碾压后 每 100 m 测3 处 水准仪测量计算 7.2.3 施工完 成后,复 合再 生材 料稳定 土施 工质 量应 符合 表15 的规 定。表15 复合再 生材 料稳 定土 施工 质量标 准 类别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高速、一级公路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路基 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密度法:每压实层每 200 m 测2 处 弯沉/0.01 mm 不大于设计验收弯沉值 落锤式弯沉仪:每一双车道评定路段不少于40 点 纵断高程/mm+10,-15+10,-20 水准仪:中线位置每 200 m 测2 点 中线偏差/mm 50 100 全站仪:每 200 m 测 2 点,弯 道加 HY、YH两点 宽度/mm 满足设计要求 满足设计要求 尺量:每 200 m 测4 点 平整度/mm 15 20 3 米直尺:每 200 m 测2 处,每 处 测 5 次 横坡/%0.3 0.5 水准仪:每 200 m 测2 个断面 边坡 满足设计要求 尺量:每 200 m 测4 点 DB41/T 19612024 11 表15 复合 再生 材料 稳定 土施工 质量 标准(续)类别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高速、一级公路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底基层 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密度法:每 200 m 每压实层测2 处 平整度/mm 15 3 米直尺:每 200 m 测2 处,每处测 5 次 厚度/mm 代表值-12 钻芯取样:每 200 m 测2 点 合格值-30 纵断高程/mm+5,-20 水准仪:每 200 m 测2 个断面 强度/MPa 满足设计要求 7d 无侧限抗压强度:每2000 m2测 1 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