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与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规程DB5117/T 96—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高粱与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规程DB5117/T 96—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粱与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规程DB5117/T 96—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粱与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规程DB5117/T 96—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粱与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规程DB5117/T 96—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粱与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规程DB5117/T 96—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 C S 0 3.0 8 0.0 1C C S A 0 05117四 川 省(达 州 市)地 方 标 准D B 5 1 1 7/T 9 6 2 0 2 4高 粱 与 大 豆 间 套 作 种 植 技 术 规 程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i n t e r c r o p p i n g o f s o r g h u m a n d s o y b e a n2 0 2 4-0 6-0 6 发 布 2 0 2 4-0 7-0 1 实 施达 州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D B 5 1 1 7/T 9 6 2 0 2 4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栽 培 技 术.15 收 获.46 生 产 记 录 要 求.4附 录 A(资 料 性)高 粱、大 豆 常 见 病 虫 草 害 化 学 防 治.5附 录 B(资 料 性)生 产 记 录.7D B 5 1 1 7/T 9 6 2 0 2 4I 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起 草。请 注 意 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专 利 的 责 任。本 文 件 由 达 州 市 农 业 农 村 局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宣 汉 县 农 业 科 技 创 新 中 心、四 川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水 稻 高 粱 研 究 所、南 充 市 农 业 科 学院。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杨 森、杨 斌、李 远 江、刘 继 红、倪 先 林、吴 海 英、冉 军、刘 祥 英、刘 丽、孙 琳、邓 达 钊、赵 晓、王 勇、刘 丹、韩 巧、曾 鑫、彭 晓 丹、刘 兴 林。D B 5 1 1 7/T 9 6 2 0 2 41高 粱 与 大 豆 间 套 作 种 植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高 粱 与 大 豆 间 套 作 种 植 技 术 的 品 种 选 择 及 种 子 处 理、农 膜 选 择、高 粱 育 苗、整 地、移栽、播 种、施 肥、病 虫 草 害 防 治、收 获 和 生 产 档 案 的 建 立。本 文 件 适 用 于 达 州 市 行 政 区 域 内 高 梁 与 大 豆 间 套 作 的 种 植。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本 文 件。G B 4 4 0 4.1 粮 食 作 物 种 子 第 1 部 分:禾 谷 类G B 4 4 0 4.2 粮 食 作 物 种 子 第 2 部 分:豆 类G B/T 8 3 2 1(所 有 部 分)农 药 合 理 使 用 准 则G B 1 3 7 3 5 聚 乙 烯 吹 塑 农 用 地 面 覆 盖 薄 膜D B 5 1 1 7/T 4 5 宣 汉 糯 红 高 粱 生 产 技 术 规 程D B 5 1 1 7/T 6 7 达 州 市 大 豆 玉 米 带 状 复 合 种 植 技 术 规 程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高 粱 间 作 大 豆 i n t e r c r o p p i n g s o r g h u m w i t h s o y b e a n高 粱、大 豆 分 行 或 分 带 同 时 种 在 同 一 地 块,共 生 期 较 长 的 一 种 种 植 方 式。3.2高 粱 套 作 大 豆 s o r g h u m i s i n t e r p l a n t e d w i t h s o y b e a n在 高 粱 生 长 中 后 期 的 种 植 大 豆 的 一 种 种 植 方 式,共 生 期 较 短。4 栽 培 技 术4.1 品 种 选 择 及 种 子 处 理D B 5 1 1 7/T 9 6 2 0 2 424.1.1 品 种 选 择根 据 当 地 气 候 特 点,因 地 制 宜 地 选 择 经 国 家、省 审(认)定 的 高 粱、大 豆 品 种,种 子 质 量 应 分 别 符合 G B 4 4 0 4.1、G B 4 4 0 4.2 的 要 求。宜 选 择 株 高 较 矮、抗 倒 伏 的 高 粱 品 种,耐 荫 性 强、抗 倒 伏 的 大 豆 品 种。4.1.2 种 子 用 量每 6 6 7 需 备 常 规 高 粱 种 子 0.2 k g 0.3 k g,杂 交 高 粱 种 子 0.3 k g 0.4 k g。4.1.3 种 子 处 理高 粱 种 子 播 前 晒 种 6 h 8 h,拌 种,晾 干 待 播。每 6 6 7 需 备 大 豆 种 子 3 k g 4 k g。大 豆 播 种 前 选 择 大 豆专 用 种 衣 剂 进 行 包 衣。使 用 农 药 应 符 合 G B/T 8 3 2 1 的 要 求。4.2 农 膜 选 择农 膜 应 符 合 G B 1 3 7 3 5 的 要 求。4.3 高 粱 育 苗4.3.1 整 地 做 床应 按 照 D B 5 1 1 7/T 4 5 要 求 执 行。4.3.2 育 苗 播 种 及 苗 床 管 理应 按 照 D B 5 1 1 7/T 4 5 要 求 执 行。高 粱 移 栽 后,苗 床 农 膜 回 收。4.4 整 地深 翻 整 地,施 入 基 肥,深 挖 排 水 沟。4.5 移 栽、播 种4.5.1 高 粱 移 栽叶 龄 5 叶 6 叶 时 移 栽。D B 5 1 1 7/T 9 6 2 0 2 434.5.2 间 套 种 植 规 格高 粱 每 窝 栽 双 株,高 粱 行 距 4 0 c m,大 豆 行 距 4 0 c m,高 粱 大 豆 间 距 6 0 c m。常 规 高 粱 品 种 每 6 6 7 种植 2 5 0 0 窝 3 0 0 0 窝,杂 交 高 粱 品 种 每 6 6 7 种 植 3 0 0 0 窝 3 5 0 0 窝。常 规 高 粱 与 大 豆 的 行 比 宜 为 2:4,杂 交 高 粱 与 大 豆 的 行 比 宜 为 2:3。4.5.3 大 豆 播 种4.5.3.1 适 宜 播 期春 大 豆 间 作 高 粱 宜 在 3 月 下 旬 4 月 播 种 大 豆,夏 大 豆 套 作 高 粱 宜 在 5 月 下 旬 7 月 播 种 大 豆。4.5.3.2 播 种 方 式人 工 打 窝 点 播 或 机 直 播,窝 距 1 0 c m。4.5.3.3 间 苗 定 苗大 豆 出 苗 后,应 及 时 进 行 查 苗 补 苗,每 窝 留 1 株。4.6 施 肥4.6.1 高 粱 施 肥4.6.1.1 基 肥每 6 6 7 施 有 机 肥 5 0 0 k g 1 0 0 0 k g。4.6.1.2 提 苗 肥育 苗 移 栽 后 5 d 7 d 内,每 6 6 7 施 尿 素 5 k g 7 k g,并 结 合 除 草 浅 中 耕 培 土。4.6.1.3 拔 节 肥拔 节 前,每 6 6 6.7 施 总 含 量 4 5%复 合 肥(N-P 2 O 5-K 2 O=1 5-1 5-1 5)2 0 k g 3 0 k g,结 合 进 行 第 二 次 中 耕、除 草 和 培 土。4.6.1.4 穗 肥幼 穗 分 化 期,每 6 6 7 施 总 含 量 4 5%的 复 合 肥(N-P 2 O 5-K 2 O=1 5-1 5-1 5)3 k g 5 k g。D B 5 1 1 7/T 9 6 2 0 2 444.6.2 大 豆 施 肥应 按 照 D B 5 1 1 7/T 6 7 要 求 执 行。4.7 病 虫 草 害 防 治坚 持“预 防 为 主、综 合 防 治”的 植 保 方 针,优 先 采 用 农 业、物 理 和 生 物 防 治 的 措 施,辅 以 化 学 防 治。化 学 防 治 方 法 见 附 录 A。农 药 使 用 应 符 合 G B/T 8 3 2 1 的 规 定。5 收 获高 粱 穗 子 上 中 部 籽 粒 变 红 变 硬 后,抢 晴 采 收。夏 播 大 豆 的 地 块,及 时 收 割 高 粱 秸 秆。大 豆 收 获 应 按 照 D B 5 1 1 7/T 6 7 要 求 执 行。6 生 产 记 录 要 求应 建 立 高 粱、大 豆 生 产 全 程 质 量 追 溯 制 度,生 产 档 案。生 产 记 录 应 包 括 农 事 记 录、购 买 记 录 和 使 用记 录,见 附 录 B。D B 5 1 1 7/T 9 6 2 0 2 45附 录 A(资 料 性)高 粱、大 豆 常 见 病 虫 草 害 化 学 防 治高 粱、大 豆 常 见 病 虫 草 害 化 学 防 治 见 表 A.1。表 A.1 高 粱、大 豆 常 见 病 虫 草 害 化 学 防 治品种 病虫草害名称 防治适期 推荐使用农药 备注高粱病虫害 播种咯菌腈 精甲霜灵、苯醚 咯 噻虫等种子包衣草害 芽前 精异丙甲草胺乳油 芽前除草虫害蚜虫蚜株率超过 5%时抗蚜威、噻虫嗪、氯氟氰菊酯等交替使用螟虫类 幼虫低龄期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甲维氯氰、甲氰菊酯等交替使用草地贪夜蛾 幼虫低龄期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 等交替使用病害纹枯病 发病初期苯醚甲环唑、速克灵等防治 1 2 次,间隔 7 1 0 d。炭疽病 发病初期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等防治 2 3 次,间隔 7 1 0 d。锈病 发病初期 三唑酮、苯醚甲环唑 防治 2 3 次,间隔 1 0 d。真菌性叶斑病(包括煤纹病、豹纹病、大斑病、紫轮纹病、紫斑病等)发病初期甲基硫菌灵、苯菌灵、溴菌腈、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防治 2 3 次,间隔 7 1 0 d;药剂任选其一、交替使用,兼防兼治。大豆病虫害 播种福 克、咯菌腈 精甲霜灵、苯醚 咯 噻虫等种子包衣草害芽前 精异丙甲草胺乳油 芽前除草苗后精喹禾灵乳油+氟磺胺草醚等定向喷雾虫害大豆卷叶螟1%2%卷叶危害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等防治 2 次,隔 7 1 0 d。蚜虫蚜株率超过 5%时啶虫脒或吡虫啉 交替使用D B 5 1 1 7/T 9 6 2 0 2 46表 A.1 高 粱、大 豆 常 见 病 虫 草 害 化 学 防 治(续)品种 病虫草害名称 防治适期 推荐使用农药 备注大豆虫害豆秆黑潜蝇 高效氟氯氰菊酯、吡虫啉等。喷雾防治。斜纹夜蛾氟虫双酰胺 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等。喷雾防治。豆英螟 盛花期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等。2 3 次喷雾防治。缘蝽类氟虫双酥胺 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等。喷雾防治。病害根腐病 发病初期 多菌灵、精甲霜 锰锌、丙环唑等。.喷雾防治。霜霉病 发病初期 百菌清、福 克等。喷雾防治。锈病 发病初期福美双、甲霜灵、代森锌、百菌清喷雾防治。喷雾防治 3 4 次,间隔1 0 d。花叶病毒病 发病初期 菌毒清、香菇多糖、甾烯醇等。喷雾防治。同时及时防治蚜虫。灰斑病发病初期;始荚期至盛荚期。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多菌灵胶悬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防治 2 3 次,间隔 1 0 d。D B 5 1 1 7/T 9 6 2 0 2 47附 录 B(资 料 性)高 粱、大 豆 常 见 病 虫 害 化 学 防 治B.1 农 事 操 作 记 录农 事 操 作 记 录 见 表 B.1表 B.1 农 事 操 作 记 录单位名称:种植年度:地块编号:高粱品种:种植面积 大豆品种:日期 农事活动 操作者签名注:农事活动包括整地、播种、锄草、施肥、打药、收获等。D B 5 1 1 7/T 9 6 2 0 2 48B.2 农 业 投 入 品 购 买 记 录农 业 投 入 品 购 买 记 录 见 表 B.2。表 B.2 农 业 投 入 品 购 买 记 录单位名称:购买日期投入品名称(有效成分、剂型)数量(吨、千克、瓶、袋、件等)包装规格注册商标生产企业批号/生产周期登记证书(号)销售单位经办人签字注:农业投入品包括种子、农药、肥料、农膜、添加剂、保鲜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D B 5 1 1 7/T 9 6 2 0 2 49B.3 农 业 投 入 品 使 用 记 录农 业 投 入 品 使 用 记 录 见 表 B.3。表 B.3 农 业 投 入 品 使 用 记 录单位名称:使用日期投入品名称(有效成分、剂型)数量(吨、千克、瓶、袋、件等)包装规格注册商标生产企业批号/生产周期登记证书(号)销售单位施用作物及用途记录人注:施用作物及用途记录施用作物名称,防治病虫名称,肥料记录施肥方式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