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 5.0 2C C S B 2 2DB5305保 山 市 地 方 标 准DB 5 3 0 5/T 1 7 2 2 0 2 4红 细 软 水 稻 生 产 技 术 规 程2 0 2 4-0 6-1 0 发 布 2 0 2 4-0 9-1 1 实 施保 山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D B 5 3 0 5/T 1 7 2 2 0 2 4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 起 草。请 注 意 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这 些 专 利 的 责 任。本 文 件 由 龙 陵 县 农 业 农 村 局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龙 陵 县 土 壤 肥 料 工 作 站、龙 陵 县 植 保 植 检 站、龙 陵 县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 心、龙 陵 县种 子 管 理 站。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张 楼 兰、番 文 健、陈 春 芝、杨 新 志、岳 芹 湘、卢 升 连、杨 明 鏖、杨 源 丽、孙 祥厚、李 海 宏、杨 俊、张 香 构、黄 凤 芹。D B 5 3 0 5/T 1 7 2 2 0 2 41红 细 软 水 稻 生 产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红 细 软 水 稻 生 产 技 术 的 术 语 和 定 义、品 种 特 征 特 性、良 种 繁 育、种 植 环 境、栽 培 技 术、收 获 和 贮 藏。本 文 件 适 用 于 陇 川 江 流 域 烟 后 红 细 软 水 稻 的 生 产。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 4 4 0 4.1 粮 食 作 物 种 子 第 1 部 分:禾 谷 类N Y/T 3 9 3 绿 色 食 品 农 药 使 用 准 则N Y/T 8 4 7 水 稻 产 地 环 境 条 件L S 1 2 1 2 储 粮 化 学 药 剂 管 理 和 使 用 规 范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红 细 软 水 稻红 细 软 水 稻 是 从 龙 陵 本 地 冬 谷 品 种 中 选 变 异 株 经 系 统 选 育 而 成,适 用 于 陇 川 江 流 域 种 植 的 籼 型 红 米品 种。3.2早 植 烟利 用 低 热 河 谷 区 域 的 热 量 和 水 分 条 件,于 2 月 中、下 旬 移 栽 的 烟 草。3.3良 种 繁 育将 良 种 扩 大 繁 殖 用 于 大 田 生 产 用 种 的 过 程。4 品 种 特 征 特 性4.1 植 物 学 特 性D B 5 3 0 5/T 1 7 2 2 0 2 42株 高 1 0 5 c m 1 1 0 c m,穗 长 1 6.5 c m 1 8.2 c m,株 型 半 紧 凑,分 蘖 力 中 等,成 穗 率 高。易 落 粒,谷粒 细 长,糙 米 呈 红 色。4.2 生 物 学 特 性每 6 6 7 有 效 穗 2 0.5 2 2.3 万 穗、穗 总 粒 数 1 1 5 1 2 5 粒、穗 实 粒 数 9 5 1 0 5 粒、结 实 率 8 9.0%左 右、千 粒 重 2 2 g 2 3.5 g、全 生 育 期 1 6 0 d 1 7 0 d。4.3 抗 病 性抗 纹 枯 病、白 叶 枯 病,轻 感 稻 瘟 病。4.4 产 量 表 现正 常 季 节 种 植 每 6 6 7 产 量 一 般 在 4 0 0 k g 6 0 0 k g,烟 后 水 稻 种 植 时,时 间 推 迟 3 0 d 3 5 d,产 量下 降 1 0%1 5%。5 种 植 环 境5.1 产 地 环 境应 符 合 N Y/T 8 4 7 的 规 定。5.2 适 宜 区 域适 宜 陇 川 江 流 域 海 拔 1 1 0 0 1 4 0 0 m,年 平 均 气 温 1 6 1 7,年 平 均 降 雨 量 1 8 0 0 m m 1 9 0 0 m m,无 霜 区 3 0 0 d 以 上 的 区 域 作 一 季 中 稻 种 植。6 育 秧6.1 种 子 选 择选 择 经 提 纯 复 壮 后 繁 殖 的 红 细 软 良 种,种 子 质 量 应 符 合 G B 4 4 0 4.1 的 规 定。6.2 种 子 处 理晒 种 2 d 3 d,用 防 恶 苗 病 和 干 尖 线 虫 病 的 药 剂 浸 种 4 8 h 7 2 h,在 温 度 3 0 3 2 条 件 下 催芽 露 白 后 播 种。6.3 秧 田 选 择选 择 背 风、向 阳、地 势 平 坦、排 灌 方 便、土 质 厚、肥 沃 的 菜 园 地 或 旱 地、最 好 用 菜 园 地 作 苗 床。一般 每 6 6 7 大 田 需 秧 田 2 5 3 0。6.4 秧 田 整 理 和 消 毒除 去 苗 床 杂 草,翻 犁 晒 垡,精 细 整 地;按 1.6 m 开 墒、墒 面 宽 1.2 m、沟 宽 4 0 c m、沟 深 2 0 c m。播 种前 每 1 苗 床 用 7 0%敌 磺 钠 可 湿 性 粉 剂 8 0 0 倍 液 均 匀 喷 施 或 拌 细 泥 沙 均 匀 撒 施,对 土 壤 进 行 消 毒。6.5 播 种 时 间 和 播 种 量5 月 上、中 旬 播 种,每 6 6 7 m2用 种 2.5 k g 3.0 k g。D B 5 3 0 5/T 1 7 2 2 0 2 436.6 播 种6.6.1 播 种 前 先 用 清 水 浇 透 床 土,以 床 内 土 粒 无“干 心”、床 面 无 明 水 能 起 浆 为 度。6.6.2 播 种 时 要 尽 量 播 匀(可 拌 细 土 播 种),分 墒 定 量 精 播 匀 播,一 般 每 1 播 种 6 0 g 8 0 g。6.6.3 播 后 将 种 子 轻 压 入 泥,再 用 细 泥 沙 土 盖 种 2 c m 左 右。6.6.4 盖 土 后 用 6 0%丁 草 胺 乳 油 3 3 0 4 0 0 倍 液,均 匀 喷 雾 墒 面 防 治 杂 草。6.6.5 及 时 起 拱 盖 膜,将 四 周 压 实 封 严,以 保 温 保 湿。6.7 秧 田 管 理6.7.1 播 种 至 出 苗 期 以 保 温 保 湿 为 主,当 膜 内 温 度 超 过 3 5 时 注 意 通 风 降 温,立 针 现 青 即 揭 去 内 膜。6.7.2 出 苗 至 一 叶 一 心 期 以 调 温 控 湿 为 主,促 根 下 扎,膜 内 温 度 保 持 在 2 5 以 内,通 风 炼 苗 时 需 注 意补 充 少 量 水 分。6.7.3 一 叶 一 心 至 二 叶 一 心,逐 步 通 风 炼 苗 降 湿,膜 内 温 度 保 持 在 2 0 左 右。6.7.4 一 叶 一 心,喷 施 3%广 枯 灵 水 剂 1 0 0 0 倍 液 或 7 0%敌 磺 钠 可 湿 性 粉 剂 6 0 0 倍 液 喷 雾 防 治 立 枯 病。6.7.5 二 叶 一 心,追 施 断 奶 肥,每 1 追 尿 素 5 g 1 0 g,兑 水 1 0 0 0 倍 液 均 匀 喷 雾,并 喷 清 水 洗 苗。6.7.6 二 叶 一 心 期 后 逐 步 打 开 棚 膜,加 强 炼 苗。6.7.7 移 栽 前 3 d 追 施“送 嫁 肥”,与 断 奶 肥 同 量。6.7.8 移 栽 前 1 d 2 d,用 2 0%的 三 环 唑 可 湿 性 粉 剂 8 0 0 1 0 0 0 倍 液 喷 雾,预 防 稻 瘟 病。7 大 田 栽 培 管 理7.1 整 地将 烟 杆 直 接 还 田,用 旋 耕 机、微 耕 机 等 农 机 具 整 理 田 块。7.2 施 基 肥结 合 整 地,每 6 6 7 m2施 腐 熟 农 家 肥 1 0 0 0 k g 1 5 0 0 k g 和 复 合 肥(1 0-1 0-5)2 5 k g 3 0 k g 作 基 肥。7.3 移 栽6 月 中、下 旬 移 栽。采 用 等 行 距 单 行 条 栽,规 格 株 距 1 0 c m 1 3 c m,行 距 2 3 c m 2 6 c m,每 6 6 7 m2移 栽 1 8 0 0 0 2 5 0 0 0 丛,每 丛 栽 4 6 个 基 本 苗。7.4 追 肥栽 后 5 7 天,每 6 6 7 m2施 尿 素 5 k g 8 k g 作 分 蘖 肥。烟 后 水 稻 一 般 不 施 穗 肥,确 需 施 用 的 视 田 间 长势 每 6 6 7 m2施 尿 素 3 k g 5 k g。7.5 水 浆 管 理浅 水 插 秧,插 后 保 持 3 c m 4 c m 水 层。分 蘖 期 保 持 浅 水 灌 溉,栽 后 3 2 d 3 5 d 达 到 有 效 茎 蘖 数 8 0%时,根 据 苗 情 撤 水 晒 田,孕 穗 期 保 持 6 c m 7 c m 水 层。抽 穗 期 间 保 持 5 c m 7 c m 水 层,灌 浆 至 成 熟期 间 歇 灌 水。7.6 病 虫 草 害 防 治7.6.1 农 业 防 治D B 5 3 0 5/T 1 7 2 2 0 2 447.6.1.1 水 旱 轮 作,减 少 病 源 基 数 及 降 低 越 冬 幼 虫 和 蛹 基 数。7.6.1.2 清 除 田 间 杂 草 和 烤 烟 病 株,减 少 病 源 基 数。7.6.1.3 稻 田 养 鱼,形 成 食 物 链,清 除 田 间 杂 草,减 少 虫 害。7.6.2 生 物 防 治创 造 有 利 于 天 敌 的 生 存 条 件,利 用 赤 眼 蜂 等 天 敌 以 虫 治 虫。7.6.3 物 理 防 治使 用 杀 虫 灯、性 诱 剂 诱 杀 害 虫。人 工 捡 拾 福 寿 螺 及 其 卵 块,田 间 进 出 水 口 设 网 拦 截,阻 止 蔓 延。7.6.4 化 学 防 治7.6.4.1 农 药 施 用 应 符 合 N Y/T 3 9 3 的 规 定。7.6.4.2 分 别 于 秧 田 期、分 蘖 期、始 穗 期 防 治 稻 瘟 病、稻 曲 病,同 时 做 好 稻 螟 虫、稻 飞 虱 的 综 合 防 治。7.6.4.3 防 治 方 法 按 本 文 件 附 录 A 执 行。7.7 冷 害 预 防7.7.1 在 水 稻 生 产 后 期,应 关 注 天 气 预 报,如 遇 秋 寒 危 害 要 及 时 灌 深 水 层 保 温 防 寒 促 抽 穗。7.7.2 在 寒 流 到 来 之 前,喷 施 植 物 生 长 调 节 剂,提 高 抗 寒 能 力,促 进 水 稻 早 抽 穗 和 安 全 齐 穗。8 收 获 与 贮 藏8.1 收 获蜡 熟 末 期 及 时 收 获。人 工 收 获 损 失 率 2%;机 械 收 获 损 失 率 3%,破 碎 率 2%,含 杂 率 3%。运 输工 具 应 清 洁、干 燥、有 防 雨 设 施,严 禁 与 有 毒、有 害、有 腐 蚀 性、有 异 味 的 物 品 混 运。8.2 贮 藏8.2.1 含 水 量 低 于 1 4.0%的 稻 谷 及 时 精 选 后 在 避 光、常 温、干 燥 的 场 所 贮 藏,注 意 通 风、防 潮、防 虫、防 鼠。8.2.2 严 禁 与 有 毒、有 害、有 腐 蚀 性、易 发 霉、发 潮、有 异 味 的 物 品 混 存。8.2.3 贮 藏 场 所 消 毒、熏 蒸 所 用 药 剂 应 符 合 L S 1 2 1 2 的 规 定。D B 5 3 0 5/T 1 7 2 2 0 2 45A A附 录 A(规 范 性)红 细 软 水 稻 病 虫 害 化 学 防 治 方 法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和方法纹枯病分蘖 后期 病丛 率达 1 5%即施 药防 治,可选 用 3 0%苯甲 丙环 唑 3 0 0 0 5 0 0 0 倍液 喷雾、1 2.5%氟环唑 2 0 0 0 2 4 0 0 倍液喷雾;孕穗期丛发病率达 1 0%时,用 3 0%苯甲 丙环唑乳油 2 4 0 0 3 0 0 0倍液喷药。发病初期连续防治 2 3 次,间隔 7 d 1 0 d。稻瘟病苗瘟在三叶期,叶瘟在分蘖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在始穗期。选用以下药剂防治:4 0%稻瘟灵 8 0 0 1 0 0 0 倍液喷雾、4 5%硫磺 三环唑 2 0 0 3 0 0 倍液喷雾或 7 5%三环唑 2 0 0 0 3 0 0 0 倍液喷雾。稻瘟病以预防为主,重病区连续喷药 2 次,间隔 7 d 1 0 d。齐穗后禁止喷药。白叶枯病发 病 初 期,选 用 3 0%噻 菌 铜 5 0 0 7 0 0 倍 液 喷 雾、2 0%叶 枯 唑 4 0 0 5 0 0 倍 液 喷 雾、5 0%氯 溴 异 氰尿酸 1 0 0 0 1 5 0 0 倍液喷雾等进行防治。发病初期连续防治 2 3 次,间隔 5 d 7 d。稻曲病始穗期选用 4 3%戊唑醇 3 0 0 0 3 5 0 0 倍液喷雾、7 5%肟菌 戊唑醇 2 5 0 0 3 0 0 0 倍液喷雾或 2 4%腈苯唑悬浮剂 2 0 0 0 3 0 0 0 倍液喷雾防治。连续喷药 2 次,间隔 7 d 1 0 d。稻飞虱稻飞虱百丛虫量达 1 0 0 0 头防治指标,可选用 2 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 4 0 0 0 5 0 0 0 倍液喷雾、5 0%吡蚜酮 2 0 0 0 3 0 0 0 倍液喷雾或 1 0%噻嗪酮乳油 1 0 0 0 倍液喷雾防治。水稻全生育期均可发生,按发生情况防治。收割前 2 5 d 禁止用药。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纵 卷 叶螟)选用 4 0%氯虫 噻虫嗪 3 0 0 0 4 0 0 0 倍液喷雾、2 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2 0 0 0 3 0 0 0 倍液喷雾或 2 5%唑磷 毒死蜱乳油 1 0 0 0 倍液分别于分蘖期、孕穗期和始穗期喷雾防治枯心苗和白穗。释放赤眼蜂连续 3 次,间隔 3 d。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