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甘子主要病虫害监测及防治技术规程DB5305/T 157-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余甘子主要病虫害监测及防治技术规程DB5305/T 157-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余甘子主要病虫害监测及防治技术规程DB5305/T 157-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余甘子主要病虫害监测及防治技术规程DB5305/T 157-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余甘子主要病虫害监测及防治技术规程DB5305/T 157-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余甘子主要病虫害监测及防治技术规程DB5305/T 157-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 C S 6 5.0 2 0C C S B 6 5DB5305保 山 市 地 方 标 准D B 5 3 0 5/T 1 5 7 2 0 2 4余 甘 子 主 要 病 虫 害 监 测 及 防 治 技 术 规 程2 0 2 4-0 6-1 0 发 布 2 0 2 4-0 9-1 1 实 施保 山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D B 5 3 0 5/T 1 5 7 2 0 2 4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 起 草。请 注 意 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专 利 的 责 任。本 文 件 由 保 山 市 林 业 和 草 原 局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保 山 市 林 业 和 草 原 技 术 推 广 站、中 国 科 学 院 昆 明 植 物 研 究 所。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蒋 华、许 建 初、黄 佳 聪、罗 存 贞、吴 建 花、李 碧 琳、杨 晓 霞、张 炜。D B 5 3 0 5/T 1 5 7 2 0 2 41余 甘 子 主 要 病 虫 害 监 测 及 防 治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余 甘 子 病 虫 害 监 测 及 防 治 的 术 语 定 义、监 测 方 法、防 治 技 术、防 效 评 估。本 文 件 适 用 于 余 甘 子 病 虫 害 监 测 及 防 治。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T 8 3 2 1.3 农 药 合 理 使 用 准 则(三)L Y/T 2 0 1 1 林 业 主 要 有 害 生 物 调 查 总 则L Y/T 2 5 1 6 林 业 有 害 生 物 监 测 预 报 技 术 规 范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余 甘 子 主 要 病 虫 害指 由 病 原 微 生 物 和 有 害 昆 虫 寄 生 危 害,引 起 余 甘 子 树 体 长 势 衰 弱、果 实 品 质 和 产 量 降 低,对 余 甘 子生 产 造 成 损 失 的 各 种 病 虫 生 物 因 子 的 总 称。3.2周 年 防 治指 以 年 度 为 周 期,根 据 余 甘 子 不 同 生 长 期 病 虫 害 的 发 生 特 点 及 其 生 长 环 境 因 子 的 相 互 关 系,实 施 阶段 性 的、有 针 对 性 的 病 虫 害 综 合 防 治 和 预 防 措 施。4 监 测 方 法4.1 踏 查4.1.1 踏 查 方 式林 内 随 机 踏 查。4.1.2 踏 查 内 容4.1.2.1 观 察 植 株 叶 片、果 实、枝 条、主 干、根 部 等 组 织 是 否 出 现 变 色、萎 蔫、干 枯、腐 烂 等 症 状。D B 5 3 0 5/T 1 5 7 2 0 2 424.1.2.2 观 察 树 体 病 部 是 否 有 黑 点、粉 末、水 渍、流 胶 等 病 症。4.1.2.3 观 察 树 体 各 部 位 组 织 是 否 有 被 啃 食,枝 干 表 面 是 否 有 洞 孔、坑 道,树 冠 至 主 干 基 部 及 地 表 层是 否 有 虫 体、虫 卵、虫 茧(蛹)、粪 便 或 分 泌 物 等 痕 迹。4.1.3 采 集 与 记 录采 集 病 虫 标 本、编 写 标 签、拍 摄 照 片,踏 查 数 据 按 本 文 件 附 录 A 表 A.1 内 容 录 入。4.2 标 准 地 调 查4.2.1 踏 查 中 发 现 余 甘 子 树 体 发 生 病 虫 害,应 设 置 标 准 地 进 行 调 查。4.2.2 标 准 地 设 置 及 调 查 方 法 按 L Y/T 2 5 1 6 规 定 执 行。4.2.3 病 虫 害 发 生 程 度 划 分 按 L Y/T 2 0 1 1 规 定 执 行。4.2.4 标 准 地 调 查 数 据 按 本 文 件 附 录 A 表 A.2 内 容 录 入。4.2.5 病 害 特 征 分 级 和 代 表 值 见 本 文 件 附 录 B。4.3 设 备 调 查4.3.1 粘 虫 板3 5 月 花 期 和 果 实 发 育 期,林 间 悬 挂 黄 色 粘 虫 板,监 测 果 蝇 羽 化 期 及 高 峰 期。4.3.2 测 报 灯3 4 月、6 9 月,林 间 安 装 虫 情 测 报 灯,重 点 监 测 咖 啡 豹 蠹 蛾、蛀 斑 螟、透 翅 蛾、黄 羽 毒 蛾、簔 蛾、棕 色 鳃 金 龟 等 蛀 干 类 和 食 叶 类 害 虫 羽 化 时 间 及 高 峰 期。4.3.3 诱 捕 器5 月 下 旬 9 月 下 旬,林 间 开 阔 地、林 缘 处 悬 挂 诱 捕 器,重 点 监 测 天 牛 类、吉 丁 虫 类、小 蠹 虫 类、象甲 类 等 蛀 干、蛀 果 害 虫 羽 化 时 间 及 高 峰 期。4.3.4 数 据 录 入设 备 调 查 数 据 按 本 文 件 附 录 A 表 A.3 内 容 录 入。4.4 种 类 识 别余 甘 子 主 要 病 虫 害 种 类 识 别 见 本 文 件 附 录 C。5 防 治 技 术5.1 防 治 原 则坚 持“预 防 为 主、科 学 监 测、综 合 防 治”的 原 则,以 农 业 防 治、生 物 防 治、物 理 防 治 为 主,化 学 防治 为 辅,实 施 周 年 防 治。5.2 防 治 方 法5.2.1 植 物 检 疫严 格 对 余 甘 子 种 苗 繁 育 基 地、母 树 林、集 贸 市 场 等 场 所 进 行 检 疫。D B 5 3 0 5/T 1 5 7 2 0 2 435.2.2 农 业 防 治5.2.2.1 选 择 地 势 高、排 水 良 好、土 质 疏 松 的 地 块 造 林。5.2.2.2 播 种 或 造 林 前 应 对 种 子、苗 木、土 壤 消 毒,清 理 地 面 杂 草、枯 枝、腐 叶。5.2.2.3 种 植 良 种 壮 苗,科 学 抚 育、增 强 树 势,及 时 清 除 枯 枝、落 叶 及 落 果。5.2.2.4 秋 季、冬 季 至 翌 年 春 季,刮 除 主 干 老 翘 树 皮、病 虫 斑 后,采 用 商 品 涂 白 剂 涂 白 主 干 9 0 c m 1 2 0 c m 以 下 部 位。5.2.2.5 结 合 整 形 修 剪,剪 除 病 虫 枝 和 果 实,集 中 烧 毁 或 深 埋 处 理。5.2.2.6 及 时 清 除 蛀 干 害 虫 幼 虫 及 虫 卵。5.2.2.7 树 冠 下 铺 设 白 布,震 落、收 集、捕 杀 象 甲 类 成 虫。5.2.2.8 深 耕 翻 土,暴 晒 杀 死 金 龟 子 类 的 幼 虫。5.2.3 物 理 防 治5.2.3.1 3 5 月,田 间 悬 挂 粘 虫 板 或 糖 醋 液 诱 集 瓶,诱 杀 果 蝇、蚜 虫 等 的 成 虫。5.2.3.2 3 9 月,田 间 悬 挂 黑 光 灯 或 5 0 0 W 高 压 汞 灯 诱 杀 鳞 翅 目(木 蠹 蛾、透 翅 蛾、毒 蛾、尺 蛾、螟蛾、小 卷 蛾 等)和 鞘 翅 目(金 龟 子 类)成 虫。5.2.3.3 5 9 月,田 间 悬 挂 信 息 素 诱 捕 器 诱 杀 天 牛 类、吉 丁 虫 类、小 蠹 虫 类 成 虫。5.2.4 生 物 防 治5.2.4.1 天 敌 保 护 及 利 用保 护 利 用 寄 生 蜂、猎 蝽、瓢 虫、草 蛉、胡 蜂、螳 螂 等 寄 生 性、捕 食 性 天 敌 昆 虫 和 鸟 类,田 间 释 放 管氏 肿 腿 蜂、跳 小 蜂、金 小 蜂 等 天 敌 昆 虫 持 续 控 制 蛀 干 类、蚧 壳 虫 类 害 虫 种 群 密 度。5.2.4.2 应 用 生 物 类 药 剂使 用 苏 云 金 杆 菌、白 僵 菌、绿 僵 菌 等 对 天 敌 伤 害 性 低 的 生 物 药 剂。5.2.5 化 学 防 治5.2.5.1 药 剂 选 择 按 照 G B/T 8 3 2 1.3 规 定 执 行。优 先 选 择 使 用 植 物 源、微 生 物 源、矿 物 源 等 环 境 友 好型 低 毒 农 药,提 倡 使 用 微 囊 悬 浮 剂、微 乳 剂 等 长 效 缓 释 型 农 药,禁 止 使 用 剧 毒、高 毒、高 残 留 农 药。同种 药 剂 一 年 内 不 能 使 用 超 过 三 次。5.2.5.2 主 要 病 虫 害 化 学 防 治 方 法 见 本 文 件 附 录 D。6 防 效 评 估6.1 评 估 方 法6.1.1 按 4.2 标 准 地 调 查 方 法,在 预 防 区 设 置 2 3 块 固 定 标 准 地 进 行 防 治 前 后 指 标 调 查。6.1.2 病 害 防 治 效 果 评 估 在 防 治 后 1 4 d 2 1 d 进 行 1 次。6.1.3 虫 害 防 治 效 果 评 估,常 规 药 剂 在 施 药 后 2 4 h、4 8 h、7 2 h、7 d 1 0 d 各 进 行 1 次,生 物 制 剂在 施 药 后 1 0 d 1 5 d 进 行 1 次,天 敌 生 物 在 释 放 后 3 个 月、6 个 月、9 个 月 各 进 行 1 次。6.2 评 估 内 容病 情 指 数 减 轻 率 和 虫 口 减 退 率。评 估 结 果 按 附 录 A 表 A.4 内 容 录 入。D B 5 3 0 5/T 1 5 7 2 0 2 44A A附 录 A(资 料 性 附 录)余 甘 子 主 要 病 虫 害 监 测 调 查 记 录 表表 A.1 踏 查 记 录 表县名称:乡镇名称:调查面积:调查时间:踏查点名称中心地理坐标面积(6 6 7 m2)林分组成 病虫害名称危害部位危害程度标本编号照片编号备注 经度纬度海拔表 A.2 标 准 地 调 查 记 录 表病虫名称标准地编号调查总株数病害 虫害感病株数发病率各级株数 病情指数有虫株数受害株率虫口数量虫口密度 I I I I I I I V V注:受害株率=(调查有虫株数/调查总株数)1 0 0%虫口密度=调查总活虫数/调查总(株/枝/果)数发病率=调查病株(枝、叶、果)数/调查总株(枝、叶、果)数 1 0 0%病情指数=(各病级株数 该病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 最高病级代表值)1 0 0%D B 5 3 0 5/T 1 5 7 2 0 2 45表 A.3 设 备 监 测 调 查 记 录 表监测设备:粘虫色板 测报灯 诱捕器设置时间:主要监测对象:监测地点:省 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地名经度(E):纬度(N):海拔(m):设备编号 采集时间 害虫种类 数量 负责人签字表 A.4 防 治 效 果 评 估 记 录 表防治对象: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总株数病害 虫害感病株数发病率各级株数 病情指数有虫株数危害株率活虫数量虫口密度 I I I I I I I V V防治前防治后病情指数减轻率%虫口减退率%注:病情指数减轻率(%)=(防治前病情指数-防治后病情指数)/防治前病情指数1 0 0%虫口减退率(%)=(防治前虫口密度-防治后虫口密度)/防治前虫口密度1 0 0%D B 5 3 0 5/T 1 5 7 2 0 2 46B B附 录 B(资 料 性 附 录)余 甘 子 病 害 分 级 标 准表 B.1 余 甘 子 枝、叶 病 害 分 级 标 准病级 发病程度 代表数值I 枝条、叶片发病率 a=0 0I I 0 a 3 0%1I I I 3 0%a 5 0%2I V 5 0%a 8 0%3V a 8 0%4表 B.2 余 甘 子 果 实 病 害 分 级 标 准病级 发病程度 代表数值I 果实发病率 b=0 0I I 0 b 5%1I I I 5%b 3 5%2I V 3 5%b 6 0%3V b 6 0%4表 B.3 余 甘 子 主 干 病 害 分 级 标 准病级 发病程度 代表数值I 病斑宽度占发病部位树干周长比 c=0 0I I 0 c 1 0%1I I I 1 0%c 3 5%2I V 3 5%c 5 0%3V c 5 0%4表 B.4 余 甘 子 苗 木 病 害 分 级 标 准病级 发病程度 代表数值I 苗木枝叶萎蔫或枯死 d=0 0I I 0 d 1 0%1I I I 1 0%d 5 0%2I V d 5 0%3D B 5 3 0 5/T 1 5 7 2 0 2 47C C附 录 C(资 料 性 附 录)余 甘 子 主 要 病 虫 害 识 别 图黑 粉 病 图 C.2 炭 疽 病图 C.3 煤 污 病 图 C.4 褐 腐 病图 C.5 软 腐 病 图 C.6 黑 疔 病D B 5 3 0 5/T 1 5 7 2 0 2 48图 C.7 疮 痂 病 图 C.8 枯 梢 病图 C.9 枝 枯 病图 C.1 0 干 腐 病 症 图 C.1 1 膏 药 病D B 5 3 0 5/T 1 5 7 2 0 2 49图 C.1 2 叶 褐 斑 病图 C.1 3 花 叶 病 毒 病 图 C.1 4 立 枯 病图 C.1 5 红 铜 吉 丁 虫D B 5 3 0 5/T 1 5 7 2 0 2 41 0图 C.1 6 桔 斑 簇 天 牛图 C.1 7 咖 啡 豹 蠹 蛾D B 5 3 0 5/T 1 5 7 2 0 2 41 1图 C.1 8 兴 透 翅 蛾图 C.1 9 麻 楝 蛀 斑 螟图 C.2 0 长 盾 蝽 图 C.2 1 缘 蝽D B 5 3 0 5/T 1 5 7 2 0 2 41 2图 C.2 2 锡 兰 玻 壳 蚧 图 C.2 3 堆 蜡 粉 蚧图 C.2 4 埃 及 吹 绵 蚧 图 C.2 5 考 氏 白 盾 蚧图 C.2 6 桃 蚜 图 C.2 7 油 桐 尺 蛾图 C.2 8 乌 桕 黄 毒 蛾 图 C.2 9 簔 蛾(袋 蛾)D B 5 3 0 5/T 1 5 7 2 0 2 41 3图 C.3 0 黄 羽 毒 蛾图 C.3 1 暗 黑 鳃 金 龟 危 害 状 图 C.3 2 异 径 小 卷 蛾 危 害 状图 C.3 3 果 蝇 危 害 状 图 C.3 4 果 核 象 鼻 虫 危 害 状D B 5 3 0 5/T 1 5 7 2 0 2 41 4D D附 录 D(规 范 性 附 录)余 甘 子 主 要 病 虫 害 的 化 学 防 治 方 法表 D.1 主 要 病 害 症 状 及 化 学 防 治 方 法病害种类危害部位症状 防治方法锈病果实、叶初期在叶面散生小圆点,逐步隆起呈灰褐色疱斑,破裂后形成灰褐色斑块。后期果实病部产生棕黑色粉末,呈溃疡状,凹陷。4 5 月喷雾 2 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 2 0 0倍液或 1 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1 5 0 0 倍液,1 0 1 5 d 喷 1 次,连喷 2 3 次。黑粉病果实病部呈圆形黑斑,最初由灰色薄膜包住,后期开裂露出大量黑色粉末状孢子堆,发病后期黑斑逐步扩大,果实病部凹陷形成一层黑色粉末状膜。2 3 月喷雾 3 B 5 B 石硫合剂。6 7 月喷雾 7 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 0 0倍液或 5 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 0 0 倍液,1 5 d 喷 1 次,连喷 2 3 次。炭疽病果实病初果面具淡黄色斑点,后期呈黑褐色圆斑、凹陷,附着黑色分生孢子盘,呈轮纹状排列。病健交界明显,伴有赤褐色外圈,随着病斑扩大,果实发黑溃烂。4 6 月喷雾 7 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 0 0 倍 液 或 5 0%多 菌 灵 可 湿 性 粉 剂 1 5 0 0倍 液。8 1 0 月 喷 雾 1 0%多 抗 霉 素 1 5 0 0倍液进。1 5 d 喷 1 次,连喷 2 次煤污病果实、枝、叶病初在枝条、叶片、果实等病部呈放射状黑色霉斑,后期逐步扩散形成黑色煤状膜层,并散生大量黑色分生孢子器。发病初期以防虫为主,参考表 A.2 锡兰玻壳蚧防治方法。发病盛期喷 5 0%乙霉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 0 0 倍液;1 0 d 喷 1 次,连喷 2 3 次。褐腐病果实发病初期果实病斑赤褐色,稍凹陷,病斑上散生小黑点。发病后期果实病部呈褐色凹陷腐烂斑块,病部小黑点呈均匀分布,天气潮湿时产生粉红色胶液。4 7 月喷雾 7 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 0 0 倍 液 或 5 0%多 菌 灵 可 湿 性 粉 剂 1 5 0 0倍液,1 5 d 喷 1 次,连喷 2 次。软腐病果实发病初期果实表面出现黄褐色病斑,果皮开裂,呈水渍状。中期病果表面裂缝呈现灰白色绒状菌丝,并逐步形成黄绿色点状霉变,后期果实组织软化逐步干缩腐烂。4 6 月 喷 雾 7 0%甲 基 硫 菌 灵 可 湿 性 粉 剂或 5 0%多菌灵可湿性粉 1 0 0 0 倍液,1 5 d喷 1 次,连喷 2 次。黑疔病果实病斑多位于果柄周围,发病初期果皮出现黄褐色至黑褐色小点,随后逐步扩大呈不规则形黑色斑块,病斑周围具淡褐色晕圈,边缘呈放射状。4 6 月喷雾 5 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 5 0 0倍液,1 5 d 喷 1 次,连喷 2 次。疮痂病果实、叶初期病部呈水渍状,逐渐变为红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后期多个病斑融合成不规则的疮痂状,病斑周围果皮龟裂。5 6 月喷雾 8 0%波尔多液 7 0 0 倍液 或 7 5%百 菌 清 可 湿 性 粉 剂 8 0 0 倍 液,2 0 d 喷 1次,交替使用,连喷 3 次。D B 5 3 0 5/T 1 5 7 2 0 2 41 5病害种类危害部位症状 防治方法枝枯病结果枝、主枝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达到一定程度时枝条萎蔫,病部溃烂,皮层脱离开裂,枝条逐渐失水、干缩、枯死,病健交界处及枯枝表面散生黑色凸起的分生孢子座。2 3 月喷雾 3 B 5 B 石硫合剂。枯梢病发育枝、脱落枝病初在距离枝梢尖端 3 5 c m 处产生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发病后枝梢尖端由上而下发黄、干枯、卷缩,与健康部位有明显界限。发病后期枝条干枯死亡。2 3 月喷雾 3 B 5 B 石硫合剂。干腐病主干、主枝病初树干皮层变色稍有凹陷或开裂,呈水渍溃疡裂斑,布满黑褐色分生孢子器。后期病部扩大四周龟裂腐烂,严重时可致植株干枯死亡。刮除病部组织,涂抹 4 5%晶体石硫合剂 3 0倍液。膏药病主干、主枝病部产生一块紧贴树干表皮的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厚膜状菌体,酷似贴了膏药。子实层平铺在枝干上,表面平滑,厚而隆起,发病后期病斑龟裂,病部组织开裂干枯。参考干腐病防治方法。褐斑病叶病初叶片产生褐色小圆斑,边缘明显呈红褐色,病期病斑扩大,中部暗灰色,密布小黑点,即病原的分生孢子器,后期叶片发黄、脱落。5 6 月喷雾 5 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1 0 0 0倍液。花叶病毒病叶叶部病斑鲜黄色,叶片呈黄绿斑驳的花斑,色彩鲜艳,叶片病斑不坏死、不干枯,但叶片会提早脱落。5 6 月、8 9 月分别喷雾 5%辛菌胺醋酸盐水剂或 3 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 1 0 0 0 倍液 1 次。立枯病苗木根部、茎基部幼苗出土后茎基部变成褐色,呈水渍状,病部溢缩萎蔫腐烂,苗木茎、叶萎蔫、枯萎,但不倒伏;根部伴有白色棉絮状物菌丝缠挂,即病原的菌丝体或菌核。播 种 前 土 壤 喷 雾 5 0%多 菌 灵 可 湿 性 粉 剂8 0 0 倍 液 或 8 0%代 森 锰 锌 可 湿 性 粉 剂 6 0 0倍液,0.5%1%硫酸铜溶液浸种 1 h 2 h。苗期喷雾 1 5%噁霉灵水剂 1 0 0 0 倍液。D B 5 3 0 5/T 1 5 7 2 0 2 41 6表 D.2 主 要 虫 害 症 状 及 化 学 防 治 方 法害虫种类危害部位症状 防治方法桔斑簇天牛主干、侧枝幼 虫 环 绕 木 质 部 向 树 干 基 部 蛀 食,引 起 侧 枝 或 整株枯死,每 1 5 c m 2 0 c m 向外蛀食 1 个排粪孔,新 鲜 虫 粪 乳 白 色。成 虫 啃 食 主 干、枝 条 树 皮 获 取营养。3 5 月 幼 虫 危 害 盛 期 从 排 粪 孔 注 射 4.8%高氯 甲维盐微乳剂 5 0 倍液或棉球蘸 5 0%敌敌畏乳油原液堵塞虫孔。6 9 月成虫扬飞期喷雾 1.8%阿维菌素乳油 1 5 0 0 倍液,每隔 2 0 d 喷 1 次,连喷 3 次。红铜吉丁主干幼 虫 钻 蛀 于 主 干 韧 皮 部 和 木 质 部 之 间。剥 开 树 皮可 看到 宽形 暗褐 色不 规 则坑 道,老熟 幼 虫 4 5 角向上蛀食木质部 8 c m 1 0 c m,用木屑堵住形成蛹室。同桔斑簇天牛防治方法。咖啡豹蠹蛾主枝幼虫钻蛀 2 3 年生枝条,每 5 c m 1 0 c m 向外啃食 1 个排粪孔,受害枝干萎蔫、干枯死亡。5 7 月羽化产卵高峰期,喷雾 2 0%氰戊 辛硫磷乳油 1 5 0 0 倍液 1 次。药剂注射同桔斑簇天牛防治方法。兴透翅蛾主干以 幼 虫 蛀 食 主 干 木 质 部 和 韧 皮 部,被 害 韧 皮 部 呈“凸”形或“云朵”形,中部有 1 个 4 m m 5 m m直径的虫孔通向木质部。同咖啡豹蠹蛾防治方法。麻楝蛀斑螟主干幼 虫 蛀 食 主 干 韧 皮 部,多 在 1.5 m 以 下 树 干 及 粗枝危害,常见 2 5 条在同一区域蛀食,蛀食坑道连 片 不 规 则,伴 有 树 脂 或 液 体 流 出,后 期 树 皮 开裂干枯。4 6 月、8 1 0 月 在 植 株 受 害 部 位 涂 刷5 0%二 溴 磷 乳 油 2 0 0 倍 液 或 3 0%吡 虫 啉 微乳剂 5 0 0 倍液。长盾蝽 果实以 成 虫 或 若 虫 刺 吸 果 实 汁 液,果 实 表 皮 呈 针 状 斑点,引起果实发育不良、果肉质量变差。2 3 月喷雾 3 B 5 B 石硫合剂 1 次。6 9 月 喷 雾 1.8%阿 维 菌 素 乳 油 1 5 0 0 倍液 1 次。大金蝽 果实、叶以 成 虫、若 虫 刺 吸 果 实 和 叶 片 汁 液,导 致 果 实、叶片发育不良,严重时引起落果。同长盾蝽防治方法。缘蝽 嫩枝以 成 虫、若 虫 刺 吸 新 发 枝 条 端 部 5 c m 1 0 c m 部位,致枝条端部枯萎、干枯死亡。2 4 月喷雾 1 0%阿维毒死蜱乳油 1 5 0 0倍液或其他广谱性杀虫剂 1 次。锡兰玻壳蚧嫩梢、枝芽、花芽、果实以 若 虫、雌 成 虫 固 定 刺 吸 危 害 嫩 梢、脱 落 枝、叶柄等部位,造成枝条生长缓慢或萎蔫干枯。2 3 月喷雾 3 B 5 B 石硫合剂 1 次。4 1 0 月 观 察 到 1 龄 2 龄 若 虫 活 动 时,及时喷雾 7 0%吡虫啉 水分散粒剂 1 0 0 0 倍液,或 3 0%噻虫嗪悬浮剂 1 5 0 0 倍液,或4 0%啶 虫 毒 死 蜱 乳 油 1 0 0 0 倍 液,交 替使用,间隔期 1 5 d。堆蜡粉蚧嫩梢、枝芽、花芽、果实以 若 虫 和 成 虫 聚 集 堆 积 吸 食 汁 液,引 起 花 枝、果枝 无 法 抽 枝、落 花 落 果、枝 条 干 枯 等,严 重 时 植株长势衰弱甚至死亡。同锡兰玻壳蚧防治方法。D B 5 3 0 5/T 1 5 7 2 0 2 41 7害虫种类危害部位症状 防治方法埃及吹绵蚧嫩梢、枝芽、花芽、果实以若虫和雌成虫在枝条或嫩梢上刺吸汁液危害。同锡兰玻壳蚧防治方法。考氏白盾蚧主 干、枝、叶、果实以 成 虫 和 若 虫 停 留 固 定 在 植 株 主 干、枝 条、叶 片和 果 实 上 刺 吸 汁 液,出 现 树 皮 干 枯 脱 落、叶 片 发黄枯萎、果实发育不良等症状。2 3 月刮除主干密集虫体,涂抹 2 0%石灰乳或 4 5%晶体石硫合剂 3 0 倍液。其他时期同锡兰玻壳蚧防治方法。桃蚜 枝、叶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嫩梢和嫩叶上刺入吮吸汁液,被 害 枝 条 发 黄 萎 蔫 枯 死,叶 片 发 黄 干 枯 脱 落。影响枝芽、花芽分化。3 4 月喷雾 7 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1 5 0 0倍液 1 次。黄羽毒蛾叶、花幼 虫 取 食 叶 片 和 花 瓣,严 重 时 树 冠 光 秃,树 势 衰弱。3 4 月、7 9 月喷雾 2 5%灭幼脲悬浮剂 15 0 0 倍 液 或 2.5%高 效 氯 氟 氰 菊 酯 乳 油 20 0 0 倍液,2 0 d 喷 1 次,连喷 2 次。乌桕黄毒蛾叶、花幼 虫 取 食 叶 片 和 花 瓣。叶 片 被 取 食 呈 缺 刻 状,受惊时会吐丝下坠地面。同黄羽毒蛾防治方法。茶簔蛾叶、嫩枝、果皮以 幼 虫 取 食 叶 片 和 小 枝 皮 层,发 生 严 重 时 叶 片 吃光树冠光秃,枝稍挂满护囊,影响植株生长。3 5 月,于晴天傍晚喷雾 7 0%吡虫啉水分散 粒 剂+1 0%甲 氨 基 阿 维 菌 素 苯 甲 酸 盐 水分散粒剂 1 0 0 0 倍液。白囊簔蛾叶、嫩枝、果皮以 幼 虫 取 食 叶 片、嫩 梢 或 剥 食 细 枝、果 实 皮 层,致树冠光秃。同茶蓑蛾防治方法。油桐尺蛾叶、花以 幼 虫 取 食 叶 片 或 花 呈 空 洞 或 缺 刻 状,低 龄 幼 虫主 要 取 食 叶 片 背 面 叶 肉 呈 刻 点 状;成 熟 幼 虫 能 够取食光叶片。同黄羽毒蛾防治方法。暗黑齿爪鳃金龟叶、根以 成 虫 夜 间 成 群 取 食 危 害 叶 片 致 树 冠 光 秃。幼 虫在 1 3 年生幼树土壤层中取食根部,严重时幼树发黄枯萎死亡。2 3 月用 5 0%辛硫磷乳油 2 0 0 倍液或 4.8%高氯甲维盐微乳剂 1 0 0 倍液灌根。果蝇 果实成 虫 于 幼 果 期 至 近 熟 期 用 产 卵 器 刺 入 果 皮 产 卵,果 皮 有 针 刺 状 小 黑 点,幼 虫 孵 化 后 在 果 实 内 部 蛀食果肉,果实表面完好,内部腐烂发黑。5 7 月 喷 雾 2.5%溴 氰 菊 酯 乳 油 2 0 0 0 倍液,2 0 d 喷 1 次,连喷 2 次。果核象鼻虫果实、果核、种子以成虫钻蛀果实,产卵于果实内,幼虫蛀食果肉、果 核 及 种 子,导 致 果 实 内 部 发 黑 腐 烂,切 面 可 见黄褐色虫粪,种子丧失萌发能力。5 7 月成虫期及交尾高峰期,喷雾 5 0%杀螟松乳油 1 0 0 0 倍液或 2.5%溴氰菊酯乳油2 0 0 0 倍液,视虫情防治 1 3 次。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