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 樟树吴茱萸DB36/T 1038-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地理标志产品 樟树吴茱萸DB36/T 1038-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理标志产品 樟树吴茱萸DB36/T 1038-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理标志产品 樟树吴茱萸DB36/T 1038-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理标志产品 樟树吴茱萸DB36/T 1038-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理标志产品 樟树吴茱萸DB36/T 1038-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 C S 6 5.0 2 0.2 0C C S B 3 8DB36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 B 3 6/T 1 0 3 8 2 0 2 4代 替 D B 3 6/T 1 0 3 8 2 0 1 8地 理 标 志 产 品 樟 树 吴 茱 萸P r o d u c t o f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i n d i c a t i o n-Z h a n g s h u E u o d i a e F r u c t u s2 0 2 4-0 5-2 3 发 布2 0 2 4-1 1-0 1 实 施江 西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D B 3 6/T 1 0 3 8 2 0 2 4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产 地 范 围.15 技 术 要 求.26 检 验 规 则.37 标 识、包 装、运 输、贮 藏 及 追 溯 管 理.4附 录 A(规 范 性)樟 树 吴 茱 萸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产 地 范 围.5附 录 B(规 范 性)樟 树 吴 茱 萸 栽 培 技 术.6D B 3 6/T 1 0 3 8 2 0 2 4I I前 言本 文 件 根 据 G B/T 1.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起 草。本 文 件 代 替 D B 3 6/T 1 0 3 8 2 0 1 8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樟 树 吴 茱 萸,与 D B 3 6/T 1 0 3 8 2 0 1 8 地 理 标 志产 品 樟 树 吴 茱 萸 相 比,除 结 构 调 整 和 编 辑 性 改 动 外,主 要 技 术 变 化 如 下:a)修 改 了“范 围”(见 1,2 0 1 8 版 的 1);b)修 改 了“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见 2,2 0 1 8 版 的 2);c)修 改 了“术 语 和 定 义”的 部 分 内 容(见 3,2 0 1 8 版 的 3);d)修 改 了“技 术 要 求”中“产 地 环 境”的 部 分 内 容(见 5.1,2 0 1 8 版 的 5.1);e)修 改 了“技 术 要 求”中“质 量 指 标”部 分 指 标 要 求(见 5.5,2 0 1 8 版 的 5.6);f)修 改 了“检 验 规 则”(见 6,2 0 1 8 版 的 7);g)修 改 了“标 识、包 装、运 输 和 储 藏”,增 加 了 追 溯 管 理 条 款(见 7,2 0 1 8 版 的 8);h)修 改 了“附 录 A(规 范 性)樟 树 吴 茱 萸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产 地 范 围”(见 附 录 A,2 0 1 8 版 的 附 录 A);i)增 加 了“附 录 B(规 范 性)樟 树 吴 茱 萸 栽 培 技 术”(见 附 录 B)。请 注 意 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专 利 的 责 任。本 文 件 由 江 西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提 出。本 文 件 由 江 西 省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J X/T C 4 3)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樟 树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江 西 省 质 量 和 标 准 化 研 究 院、江 西 德 上 制 药 股 份 有 限 公司、江 西 康 万 家 中 药 制 药 有 限 公 司、江 西 宝 芝 堂 中 药 饮 片 有 限 公 司、江 西 华 星 技 术 检 测 有 限 公 司、江 西省 检 验 检 测 认 证 总 院。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黄 辉、孙 玉 平、许 芳、谢 靓、张 鹏、刘 建 文、谢 作 桦、张 海 林、彭 建 辉、张 育林。本 文 件 首 次 发 布 为:D B 3 6/T 1 0 3 8 2 0 1 8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樟 树 吴 茱 萸,本 次 为 第 一 次 修 订。D B 3 6/T 1 0 3 8 2 0 2 41地 理 标 志 产 品 樟 树 吴 茱 萸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樟 树 吴 茱 萸 的 术 语 和 定 义、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产 地 范 围、技 术 要 求、检 验 规则、标 识、包 装、运 输、贮 藏 及 追 溯 管 理。本 文 件 适 用 于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樟 树 吴 茱 萸 的 生 产、加 工、流 通、检 验,亦 适 用 于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樟 树 吴茱 萸 的 产 权 保 护 和 管 理。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T 1 9 1 包 装 储 运 图 示 标 志G B 3 0 9 5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标 准G B 5 0 8 4 农 田 灌 溉 水 质 标 准G B/T 8 3 2 1 农 药 合 理 使 用 准 则(所 有 部 分)G B 1 5 6 1 8 土 壤 环 境 质 量 农 用 地 土 壤 污 染 风 险 管 控 标 准G B/T 1 8 4 5 5 包 装 回 收 标 志N Y/T 1 2 7 6 农 药 安 全 使 用 规 范 总 则L Y/T 2 3 3 4 吴 茱 萸 栽 培 技 术 规 程S B/T 1 1 1 8 2 中 药 材 包 装 技 术 规 范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药 典 2 0 2 0 年 版 四 部 通 则 0 2 1 1:药 材 和 饮 片 取 样 方 法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药 典 2 0 2 0 年 版 四 部 通 则 0 2 1 2:药 材 和 饮 片 检 定 通 则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药 典 2 0 2 0 年 版 四 部 通 则 0 5 1 2: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药 典 2 0 2 0 年 版 四 部 通 则 0 8 3 2:水 分 测 定 法(第 二 法)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药 典 2 0 2 0 年 版 四 部 通 则 2 3 0 1:杂 质 测 定 法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药 典 2 0 2 0 年 版 四 部 通 则 2 3 0 2:灰 分 测 定 法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药 典 2 0 2 0 年 版 四 部 通 则 2 2 0 1:浸 出 物 测 定 法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药 典 2 0 2 0 年 版 四 部 通 则 2 3 2 1:铅、镉、砷、汞、铜 测 定 法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药 典 2 0 2 0 年 版 四 部 通 则 2 3 3 1:二 氧 化 硫 残 留 量 测 定 法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药 典 2 0 2 0 年 版 四 部 通 则 2 3 4 1:农 药 残 留 量 测 定 法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樟 树 吴 茱 萸 Z h a n g s h u E u o d i a e F r u c t u s在 附 录 A 范 围 内 生 产 的、符 合 本 文 件 要 求 的 吴 茱 萸 药 材。4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产 地 范 围D B 3 6/T 1 0 3 8 2 0 2 42地 理 标 志 产 品 樟 树 吴 茱 萸 的 产 地 范 围 限 定 于 国 家 知 识 产 权 行 政 主 管 部 门 根 据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保 护 规定 发 布 的 批 准 公 告 中 的 产 地 范 围,即 江 西 省 樟 树 市 现 辖 行 政 区 域,见 附 录 A。5 技 术 要 求5.1 产 地 环 境5.1.1 选 址 要 求在 附 录 A 樟 树 吴 茱 萸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产 地 范 围 内,选 择 海 拔 1 0 0 0 m,土 质 疏 松、肥 沃,排 水 良 好,土 层 厚 度 3 0 c m,p H 值 6.0 7.0 的 地 区 种 植。5.1.2 环 境 质 量 要 求应 选 择 在 生 态 环 境 良 好,无 污 染 源 或 不 受 污 染 源 影 响 或 污 染 物 浓 度 控 制 在 允 许 范 围 内 的 农 业 生 产 区域,空 气 符 合 G B 3 0 9 5 二 类 区 要 求,土 壤 符 合 G B 1 5 6 1 8 要 求,灌 溉 水 符 合 G B 5 0 8 4 要 求。5.2 栽 培 技 术见 附 录 B。5.3 采 收5.3.1 采 收 时 间 与 标 准一 般 在 七 月 下 旬 至 八 月 上 旬,当 果 实 饱 满 并 呈 青 绿 转 为 黄 绿 色 即 可 采 收。5.3.2 采 收 方 法宜 在 晴 天 时 将 果 穗 成 串 摘 下。5.4 加 工5.4.1 干 燥采 收 后,应 立 即 摊 开 晾 晒 至 干,切 勿 堆 积。或 烘 干,温 度 不 得 超 过 4 0,并 经 常 翻 动。5.4.2 去 杂干 燥 后 进 行 脱 粒,除 去 枝、叶、果 柄 等 杂 质。5.5 质 量 要 求5.5.1 感 官 指 标感 官 指 标 应 符 合 表 1 的 规 定。D B 3 6/T 1 0 3 8 2 0 2 43表 1 感 官 指 标项 目 指 标 检 测 方 法外观果 实 呈 圆 球 形 或 五 棱 扁 球 形,粗 糙,顶 端 有 五 角 星 状 的 裂 隙,多闭 口,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质硬而脆,无枝梗、无杂质、无霉变。通 过 目 测、刻 度 尺 测、手 握、鼻 闻 和 口 尝 等 方 法 进 行 测 定粒径/m m 2.5 3.5色泽 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气味 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5.5.2 理 化 指 标理 化 指 标 应 符 合 表 2 的 规 定。表 2 理 化 指 标项 目 指 标 检测方法杂质/%7.0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 0 2 0 版四部通则2 3 0 1 杂质检查法水分/%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 0 2 0 版四部通则0 8 3 2 水分测定法第二法总灰分/%1 0.0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 0 2 0 版四部通则2 3 0 2 灰分测定法浸出物/%3 0.0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 0 2 0 版四部通则2 2 0 1 浸出物测定法吴茱萸碱(C1 9H1 7N3 O)和吴茱萸次碱(C1 8H1 3N3 O)的总量/%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 0 2 0 版四部通则0 5 1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柠檬苦素(C2 6H3 0O8)/%0.2 05.5.3 安 全 卫 生 指 标应 符 合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药 典 2 0 2 0 年 版 四 部 通 则 0 2 1 2 药 材 和 饮 片 检 定 通 则 及 国 家 对 同 类 产 品 的 其他 相 关 规 定。按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药 典 2 0 2 0 年 版 四 部 通 则 2 3 2 1、2 3 3 1 及 2 3 4 1 等 测 定 法 测 定。6 检 验 规 则6.1 组 批同 一 产 地、同 期 采 收、同 一 方 法 加 工 的 樟 树 吴 茱 萸 作 为 一 个 检 验 批 次。6.2 取 样 方 法按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药 典 2 0 2 0 年 版 四 部 通 则 0 2 1 1 药 材 和 饮 片 取 样 方 法 的 规 定 执 行。D B 3 6/T 1 0 3 8 2 0 2 446.3 判 定 规 则可 允 许 有 2 0%的 样 品 粒 径 实 测 值 与 要 求 指 标 差 为 0.5 m m。检 验 结 果 全 部 符 合 标 准 者,则 该 批 为 合格。否 则,在 同 一 批 次 中 加 倍 抽 取 样 品 复 检 一 次,若 复 检 结 果 仍 有 指 标 不 符 合 标 准 规 定 的,则 判 定 该 批产 品 为 不 合 格。7 标 识、包 装、运 输、贮 藏 及 追 溯 管 理7.1 标 识7.1.1 标 志包 装 储 运 图 示 标 志 按 G B/T 1 9 1 规 定 执 行,并 且 符 合 G B/T 1 8 4 5 5 的 规 定。7.1.2 地 理 标 志 专 用 标 志地 理 标 志 产 品 樟 树 吴 茱 萸 产 地 范 围 内 生 产 者 按 照 本 文 件 生 产 并 符 合 本 文 件 要 求 的 产 品,如 需 使 用“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专 用 标 志”,需 向 樟 树 市 知 识 产 权 行 政 主 管 部 门 提 出 申 请,经 省 级 知 识 产 权 行 政 主 管 部门 初 审 合 格,上 报 国 家 知 识 产 权 局 核 准 后,方 可 使 用 樟 树 吴 茱 萸“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专 用 标 志”,地 理 标 志专 用 标 志 的 使 用 应 符 合 地 理 标 志 专 用 标 志 相 关 管 理 要 求。7.1.3 标 签产 品 应 附 标 签,标 明 品 名、基 原、批 号、规 格、产 地、数 量 或 重 量、采 收 日 期、包 装 日 期、保 质 期、追 溯 标 志、企 业 名 称 等 信 息。标 签 要 醒 目、整 齐,字 迹 应 清 晰、完 整、准 确。7.2 包 装包 装 应 符 合 S B/T 1 1 1 8 2 要 求。7.3 运 输运 输 工 具 或 容 器 应 具 有 较 好 的 通 气 性,以 保 持 干 燥。尽 量 缩 短 运 输 时 间。不 得 与 其 他 有 毒、有 害 物质 混 装 混 输。运 输 期 间 防 止 发 生 混 淆、污 染、异 物 混 入、包 装 破 损、雨 雪 淋 湿 等。7.4 贮 藏包 装 后 的 产 品 应 置 于 室 内 阴 凉 干 燥 的 仓 库 贮 藏,远 离 有 毒、有 异 味、有 污 染 的 物 品,并 配 有 防 虫、防 鼠、除 湿 装 置。定 期 检 查,防 止 虫 蛀、霉 变、腐 烂 等 的 发 生。不 同 批 次 产 品 分 区 存 放。7.5 追 溯 管 理生 产 经 营 主 体 宜 建 立 产 品 质 量 追 溯 系 统,记 录 种 植、加 工、贮 藏、运 输 等 生 产 全 过 程 的 关 键 信 息,相 关 信 息 保 留 3 年 以 上。D B 3 6/T 1 0 3 8 2 0 2 45附 录 A(规 范 性 附 录)樟 树 吴 茱 萸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产 地 范 围樟 树 吴 茱 萸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产 地 范 围 见 图 A.1。图 A.1 樟 树 吴 茱 萸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产 地 范 围 图D B 3 6/T 1 0 3 8 2 0 2 46附 录 B(规 范 性 附 录)樟 树 吴 茱 萸 栽 培 技 术B.1 选 种 与 育 苗B.1.1 选 种宜 选 用 来 自 樟 树 吴 茱 萸 道 地 主 产 区 的 高 产 优 质 疏 毛 吴 茱 萸 E v o d i a r u t a e c a r p a(J u s s.)B e n t h.v a r.b o d i n i e r i(D o d e)H u a n g。B.1.2 育 苗采 用 扦 插 育 苗 繁 殖 或 伤 根 分 蘖 繁 殖。育 苗 应 符 合 L Y/T 2 3 3 4 的 相 关 规 定。B.2 定 植B.2.1 整 地坡 度 1 5 以 下 平 缓 坡 地 直 接 开 穴 栽 种,坡 度 1 5 以 上 坡 地 沿 等 高 水 平 线 挖 定 植 穴,穴 大 小 以 直 径 5 0c m,深 5 0 c m 为 宜。B.2.2 定 植 密 度定 植 密 度 应 不 大 于 5 6 株/亩。B.2.2.1 定 植 时 间1 1 月 至 翌 年 3 月,落 叶 后 至 萌 芽 前 进 行。B.2.3 施 肥施 入 底 肥,每 年 施 有 机 肥 3 0 0 0 k g/h m2,或 复 合 肥 0.2 k g/株。B.2.4 定 植 方 法定 植 前 苗 木 先 用 5 0 m g/k g 萘 乙 酸 等 生 根 剂 配 制 的 泥 浆 蘸 根,然 后 将 苗 木 放 于 穴 中,盖 细 土 压 实,浇透 定 根 水。定 植 后 定 期 检 查 成 活 情 况,发 现 死 株 要 及 时 补 栽。B.3 整 形 修 剪B.3.1 定 形 修 剪采 取 自 然 开 心 型 整 形,等 幼 苗 长 至 5 0 c m 时 打 顶,由 侧 芽 长 出 2 个 二 级 枝,待 二 级 枝 长 至 1 0 c m 3 0 c m时 再 打 顶,每 个 二 级 枝 上 留 2 个 侧 芽 长 出 三 级 枝,待 三 级 枝 长 2 0 c m 3 0 c m 时 再 打 顶,生 成 四 级 枝,次 年成 为 结 果 母 枝。侧 芽 去 弱 留 强,以 内 膛 通 透、分 布 均 匀 为 原 则。B.4 田 间 管 理D B 3 6/T 1 0 3 8 2 0 2 47B.4.1 中 耕 除 草应 适 时 中 耕 除 草,中 耕 时 宜 浅 不 宜 深。B.4.2 追 肥每 年 宜 追 肥 2 次 3 次,采 用 浅 沟 施 肥。第 一 次 在 早 春 3 月 萌 芽 前,施 用 腐 熟 的 有 机 肥,幼 树 施 肥 量2 0 k g/株,成 年 树 施 肥 量 2 5 k g/株 3 0 k g/株。第 二 次 在 5 月 开 花 结 果 期,施 用 钙 镁 磷 肥 和 氯 化 钾,幼树 施 肥 量 为 各 0.5 k g/株,成 年 树 施 肥 量 增 加 至 0.6 k g/株 0.8 k g/株。第 三 次 在 1 1 月 左 右 落 叶 后,施用 腐 熟 有 机 肥,幼 树 施 肥 量 为 1 0 k g/株,成 年 树 施 肥 量 增 加 至 1 0 k g/株 1 5 k g/株。B.4.3 病 虫 害 防 治B.4.3.1 防 治 原 则预 防 为 主、综 合 防 治,优 先 采 用 农 业、物 理、生 物 防 治 措 施。使 用 农 药 应 符 合 G B/T 8 3 2 1、N Y/T 1 2 7 6的 有 关 规 定,优 先 选 用 高 效 低 毒 生 物 农 药 和 植 物 源 农 药,不 得 使 用 禁 限 用 农 药。B.4.3.2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樟 树 吴 茱 萸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 方 法 见 下 表。表 B.1 樟 树 吴 茱 萸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 方 法病虫害名称 危害的症状 防治方法锈病 危害叶片,造成大量落叶,严重时引起整株枯死。冬季修剪、清园。及时清沟排水,降低园地湿度,保持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喷施杀菌剂。煤污病 危害叶片、枝梢及果实。及时防治引起煤污病的介壳虫、粉虱、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褐天牛 危害主干和主枝。5 6 月份成虫出蛰活动初期,对树盘、枝干喷药,杀灭褐天牛成虫或刚孵化幼虫。发现褐天牛蛀孔危害,对着有新鲜木屑有蛀孔喷药杀幼虫。6 8 月份经常检查树干,用小刀刮除虫卵及幼虫。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