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13.020 CCS Z 06 3502 福建省厦门市地方标准 DB3502/T 1252024 低碳示范 区评价技 术规范 景区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low-carbon demonstration areaScenic district 2024-06-05 发布 2024-06-05 实施 厦门市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3502/T 1252024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1 4 评价 要求.1 5 等级 划分.2 6 评价 指标.2 参考文 献.8 DB3502/T 125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2020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厦 门市 环境 科学 研究院 提出。本文件 由厦门 市生 态环 境局 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厦 门市环 境 科学 研究 院、中 国科学 院 城市 环境 研究 所、厦门 蝌 蚪生 态环 保科 技有限公司、集 美大 学、厦门 理工学 院。本 文 件主 要起 草人:刘艳英、许 杰龙、黄 厔、陈森 阳、庄马 展、何月 云、杨心 怡、宋榕 荣、张燕 茹、林剑艺、任 引、黄云 凤、林建清、郑 渊茂、吴 义诚、刘昕、高 莉洁、左 舒翟、苏脂 仁、王昕 怡。DB3502/T 1252024 1 低碳示范 区评价 技术规范 景区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低 碳景 区相 关的术 语和 定义、评 价要求、等级 划分 及评 价指 标。本文件 适用 于低 碳景 区示 范区的 评价。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21084 绿色 饭店 CJ/T 164 节水 型生 活用 水器具 DB35/322 厦门 市水 污染物 排 放标 准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低碳示 范区 low-carbon demonstration area 在低碳 发展 规划、低 碳建 设、低 碳管 理、低碳 运营、资源 利用 效率、污 染物 排放等 方面 处于 领先 地位的区 域。纯自然 景观 型旅 游景 区 pure natural landscape type of tourist attractions 景区内 无常 住居 民,且以 纯自然 资源 为主 要风 景资 源和构 景要 素,满足 旅游 者出游 目的 为主 要功 能的旅游 景区。低碳景 区 low-carbon scenic spot 依据可 持续 发展 理念,通 过综合 利用 低碳 技术、低 碳管理 及增 加碳 汇等 方式 方法,实 现在 相同 行业中具有 较低 或更 低温 室气 体排放 的旅 游景 区。近零碳 景区 near zero carbon scenic spot 在评价 范围 内温 室气 体排 放总量 逐步 趋近 于零 的低碳 景 区。4 评价要 求 景区应 有效贯 彻执 行国家 和地方 有关绿 色、循环和 低碳相 关的法 律、法规、政策及 标准,近三 年内未发 生重 大安 全事 故及 重大生 态环 境违 法事 件。景区应 设有 专门 的管 理机 构,内 部管 理制 度健 全,具有完 善的 基础 设施。DB3502/T 1252024 2 景区内 应保 持自 然景 观和 文物古 迹的 真实 性和 完整 性。景区内 食品 卫生 应符 合国 家规定,整 体环 境整 洁,无污水、污 物,无乱 建、乱堆、乱放 现象。景区内污 水排 放应 符合 DB35/322 的规 定。5 等级划 分 60分(含)以上 的为 低碳 景区,70 分(含)以 上的 为近零 碳 景区,近零 碳景 区划分 为 以下 三个 等级:三星级 近零 碳景 区:90 分及 以 上;二星级 近零 碳景 区:80 分(含)90 分;一星级 近零 碳景 区:70 分(含)80 分。6 评价指 标 指标体系 低碳景区 评价 指标体 系包 括5 个一 级指标 和21 个 二级 指标,二 级指 标包括1个约 束性指标 和20个一般性指 标,约束 性指 标为 近零碳 景区 必须 达标 指标,不参 与指 标打 分,其它 各 指标分 值之 和为100分(不含加分 项),具 体指 标及 得分见 表1。表1 低碳景 区验 收评 价指 标体 系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单位 评分标准 分值 备注 1 碳排放控制指标 人均碳排放量 tCO2e/人 纯自然景观型景区0.0002;其它景区0.03 约束性 景区内无植被覆盖或者景区内景观大部分属于人工造景的景区使用其它景区指标 2 单位营业收入 碳排放量 tCO2e/万元 纯自然景观型景区0.2tCO2e/万元;其它景区0.3tCO2e/万元 3 不收费的景区该项指标得满分 3 碳补偿率%纯自然景观型景区50%;其它景区30%6 4 能源利用 指标 景区全电厨房 普及率%纯自然景观型景区90%;其它景区50%4 景区碳排放核算边界范围内有酒店的使用其它景区指标 70%纯自然景观型景区90%;30%其它景区50%2 纯自然景观型景区70%;其它景区30%0 5 节水器具普及率(R)%R 100%5 80%R 100%3 R 80%0 6 可再生能源路灯占比(R)%R 90%6 60%R 90%3 其余 0 DB3502/T 1252024 3 表1 低碳景 区验 收评 价指 标体 系(第 2 页/共3 页)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单位 评分标准 分值 备注 7 能源利用指标 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R)%R 60%5 20%R 60%3 0 R 20%1 R 0 0 8 厨余垃圾资源化率(R)%R 90%4 50%R 90%2 R 50%0 9 景区营运新能源车辆占比(R)%R 90%5 60%R 90%3 R 60%0 10 绿色出游率(R)%R 85%5 绿色出游率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调查周期不得少于一个月,调查对象应随机抽取,调查问卷份数不得少于500份。85%R 50%3 50%R 0 1 R 0 0 11 景区低碳建设指标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R)%R 100%6 12 景区内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率%纯自然景观型景区90%其它景区70%6 如景区内所有建筑符合国家相关建筑节能标准,该项指标得满分。80%纯自然景观型景区90%60%其它景区70%3 其余 0 13 充电桩停车位占比(R)%10%R 5 5%R 10%3 0 R 5%1 R 0 0 14 景区内碳汇能力提升工程 近三年内景区内碳汇能力有提升 4 15 景区内林地、草地、绿地占地比例%纯自然景观型景区80%;其它景区50%5 50%纯自然景观型景区80%;30%其它景区50%3 纯自然景观型景区50%;其它景区30%0 DB3502/T 1252024 4 表1 低碳景 区验 收评 价指 标体 系(第 3 页/共3 页)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单位 评分标准 分值 备注 16 景区低碳建设指标 雨水利用工程 景区有雨水利用工程 4 17 景区低碳运营指标 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景区有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 6 18 推行绿色低碳商品 景区有推行绿色低碳产品 5 19 景区垃圾清洁行动 景区有推行垃圾清洁行动 6 20 景区低碳管理指标 低碳管理机制 景区有设置低碳管理组织机构和编制实施方案 4 21 低碳宣传 景区有进行低碳宣传活动并至少设有1条低碳宣传设施的游览线路且低碳宣传设施的间距不应超过500米。6 景区有进行低碳宣传活动 3 22 加分项 绿色饭店或绿色餐饮企业 景区内每增加一个绿色饭店或绿色餐饮企业加3 分,总分不超过15分 15 指标计 算方 法 6.2.1 人均碳 排放 量 6.2.1.1 人均碳 排放 量指 景区 内二 氧化碳 年排 放总 量与 景区 年度接 待游 客总 人数 的比值。6.2.1.2 景区碳 排放核 算边 界以景 区管理 组织机 构所 管辖的 景区边 界范围 为物 理边界,碳排 放源的 计算主要 包括 景区 内能 源活 动(包括 化石 燃料 燃烧 造 成的直 接排 放及 外购 电力 蕴含的 间接 排放)、土地 利用变化 和林 业、废弃 物处 理产生 的温 室气 体排 放(包括二 氧化 碳、甲烷 和氧 化亚氮),同时 考虑 景 区 内植物碳 汇的减 碳作 用。二 氧化碳 排放总 量核 算以 省级温 室气体 清单 编制指 南(试 行)和2006 年IPCC 国 家温 室气 体清 单指南 为主 要参 考依 据。6.2.1.3 人均碳 排放 量按 照公式(1)计 算:人均碳排放量=景区二氧化碳年排放总量景区年度接待游客总人数(1)6.2.2 单位营 业收 入碳 排放 量 6.2.2.1 单位营 业收入 碳排 放量指 景区二 氧化碳 年排 放总量 与景区 年度营 业收 入的比 值。景 区年度 营业收入 以企 业上 报税 务部 门的数 据为 依据。6.2.2.2 单位营 业收 入碳 排放 量按 照公 式(2)计 算:单位营业 收入 碳排 放量=景区二 氧化 碳年 排放 总量景区年 度营 业收 入(2)6.2.3 碳补偿 率 DB3502/T 1252024 5 6.2.3.1 碳补偿 率指景 区通 过生态 固碳、碳交易、碳 封存等 方式抵 消自身 产生 的二氧 化碳的 量占景 区二氧化 碳排 放总 量的 百分 比。6.2.3.2 碳补偿 率按 照公式(3)计算:碳补偿率=(景区抵消 自身 产生 的二 氧化 碳的 量景区内二 氧化 碳排 放总 量)100%(3)6.2.4 景区全 电厨 房普 及率 6.2.4.1 景区全 电厨 房普 及率 指景 区内全 部使 用电 器的 厨房 数量与 景区 内总 厨房 数量 的百分 比。6.2.4.2 景区全 电厨 房普 及率 按照 公式(4)计 算:景区全电 厨房 普及 率=(景区内 全电 厨房 数量景区内 总厨 房数 量)100%(4)6.2.5 节水器 具普 及率 6.2.5.1 节水器 具普及 率指 景区内 公共设 施使用 节水 器具数 量占景 区内公 共用 水器具 总数量 的百分 比。6.2.5.2 节水器 具应符合 CJ/T 164 的规定。6.2.5.3 节水器 具普 及率 按照 公 式(5)计 算:节水器具 普及 率=景区内公 共设 施节 水器 具数 量景区内公共 用水 器具 总数 量100%(5)6.2.6 可再生 能源 路灯 占比 6.2.6.1 可再生 能源路 灯占 比指景 区内可 再生能 源路 灯数量 占景区 内未有 树荫 或其他 物遮挡 总路灯 数量的百 分比。6.2.6.2 可再生 能源 路灯 占比 按照 公式(6)计 算:可再生能 源路 灯占 比=景区内可再 生能 源路 灯数 量景区内未有 树荫 或其 他物 遮挡 总路 灯数 量100%(6)6.2.7 可再生 能源 消费 占比 6.2.7.1 可再生 能源 消费 占比 指景 区内可 再生 能源 消费 量占 景区内 能源 消费 总量 的百 分比。6.2.7.2 可再生 能源 消费 占比 按照 公式(7)计 算:可再生能 源消 费占 比=景区内可 再生 能源 消费 量景区能源 消费 总量100%(7)6.2.8 厨余垃 圾资 源化 率 6.2.8.1 厨余垃 圾资源 化率 指景区 内餐厨 垃圾、园林 废弃物 资源化、无害 化的 量占景 区内厨 余垃圾 总产生量 的百 分比。6.2.8.2 厨余垃 圾资 源化 率按 照公式(8)计 算:厨余垃圾 资源 化率=景区厨余 垃圾 资源 化量景区内 厨余 垃圾 总产 生量100%(8)6.2.9 景区营 运新 能源 车辆 占比 6.2.9.1 景区营 运新能 源车 辆占比 指景区 内营运 的新 能源车 辆数量 占景区 所有 营运车 辆数量 的百分 比。6.2.9.2 景区营 运车 辆主 要指 景区 自有的 游览 观光 车及 工具 车辆等。6.2.9.3 景区营 运新 能源 车辆 占比 按照公式(9)计 算:DB3502/T 1252024 6 景区营运 新能 源车 辆占 比=景区内营 运的 新能 源车 辆数 量景区所有 营运 车辆 总数100%(9)6.2.10 绿色出 游率 6.2.10.1 绿色出 游率 是指 景区 内接 待游客 在厦 门市 内通 过绿 色出行 方式(包 括但 不仅 限于步 行、自 行车、公 共交 通工 具、新能 源 汽车、新能 源网 约车)到 达 景区的 人数 占景 区年 度接 待游客 总人 数的 百分 比。6.2.10.2 绿色出 游率 按照 公 式(10)计算:绿色出游 率=在厦门市 内通 过绿 色出 行方 式到 达景 区的 年度 游客 总人 数景区内年度 接待 游客 总人 数100%(10)6.2.11 生活垃 圾分 类收 集率 6.2.11.1 生活垃 圾分 类收 集率 指景 区分类 收集 的生 活垃 圾量 占景区 生活 垃圾 总产 生量 的百分 比。6.2.11.2 生活垃 圾分 类收 集率 按照 公式(11)计 算:生活垃圾 分类 收集 率=景区分类 收集 的生 活垃 圾量景区内生活垃 圾总 产生 量100%(11)6.2.12 景区内 既有 建筑 节能 改造 率 6.2.12.1 景区内既有建 筑节能改 造 率指对景区内 不符合国 家 相关建筑节能 标准的既 有 建筑实施节 能改造建 筑数 量占 景区 内可 进行节 能改 造的 既有 建筑 数量的 百分 比。6.2.12.2 景区内 既有 建筑 节能 改造 率按照 公 式(12)进 行计 算:景区内既 有建 筑节 能改 造率=景区内既 有建 筑节 能改 造数 量景区内 可进 行节 能改 造的 既有 建筑 总数 量100%(12)6.2.13 充电桩 停车 位占 比 6.2.13.1 充电桩停车位 占比指景 区 内充电桩停车 位数量占 景 区总停车位数 量的百分 比,充电桩停 车位应具 有提 高充 电桩 停车 位利用 率的 相关 管理 制度。6.2.13.2 充电桩 停车 位占 比按 照公 式(13)计 算:充电桩停 车位 占比=景区充 电桩 停车 位数 量景区总停 车位 数量100%(13)6.2.14 景区内 碳汇 能力 提升 工程 6.2.14.1 景区内 碳汇能 力提 升工程 指近三 年内制 定专 项方案,通过 植树造 林、墙体绿 化、屋 顶绿化、林相改 造等 方式 方法 巩固 提升景 区综 合碳 汇能 力。6.2.14.2 景区内碳汇能 力提升工 程 应以遵循森林 植被的自 然 演替规律,加 强现有林 地 保护和林业 建设,保 护生 物多 样性 为原 则,采 用科 学的 方法,合理 地进行 森林 保护 和培 育。6.2.15 景区内 林地、草 地、绿 地占地比 例 景 区 内林 地、草地、绿 地 占地比 例指 景区 内林 地、草地、绿地 等所 有植 被的 垂直投 影面 积和 占 景区总用地 面积 的百 分比,按照 公 式(14)计 算:景区内林 地、草地、绿地 占地 比例=景区内林 地、草地、绿地 等所 有植 被的 垂直 投影 面积景区总用 地面 积100%(14)6.2.16 雨水利 用工 程 DB3502/T 1252024 7 雨水利 用工 程指 景区 内有 进行雨 水收 集利 用的 工程。6.2.17 禁止使 用一 次性 塑料 制品 禁止使 用一 次性 塑料 制品 是指景 区内 酒店、餐 饮及其 他 营业 商店 不得 使用 一次 性 塑料 制品(包 括 可降解一 次性 塑料 制品)。6.2.18 推行绿 色低 碳商 品 推行绿 色低 碳商 品指 景区 应以低 碳为 主题,在 景区 营业商 店内 推行 低碳 旅游 商品专 卖区,低 碳旅 游商品原 则上 应取 材于 当地 资源,突出 环保 性、实 用 性,商 品包 装应 简单、安 全、无 污染,也可 推行 国 家级绿色 设计 产品、绿 色产 品认证 的产 品和 具有 碳标 识商品。6.2.19 景区垃 圾清 洁行 动 景区应 建立 相应 激励 机制,倡导 文明 旅游,鼓 励游 客参与 景区 低碳 行动,及 时清理 回收 垃圾,如 通过游客 回收 垃圾 换取 纪念 品等方 式方 法,杜绝 游客 在景区 内乱 丢乱 扔现 象。6.2.20 低碳 管理 机制 景区应 设置 专门 低碳 管理 组织机 构并 制定 实施 方案(可与 其他 组织 机构 合署 办公)来负 责景 区低 碳事宜,管 理组 织机 构应 人员 职责明 晰,分 工合 理;每 年 制定相 关景 区低 碳工 作具 体方案 并落 实相 关资 金,具体实 施相 关低 碳项 目,并每年 开展 总结 和提 升。6.2.21 低碳宣 传 景 区 应对 景区 工作 人员、游 客 开展 低碳 宣传 和培 训,倡导 游客 树立 低碳 旅游意 识,尽量 减少 个人 不必要的 碳排 放量,鼓 励游 客自带 饮用 水,抵制 过度 包装商 品、不乱 丢垃 圾、拒绝浪 费食 物,减少 一 次 性餐具使 用,减少 垃圾 产生 量等。6.2.22 绿色饭 店及 绿色 餐饮 企业 绿色 饭店及绿色 餐饮企业指景 区内符合GB/T 21084 的规 定并获得绿 色饭店及绿色 餐饮企业标 识的饭店及 餐饮 企业。DB3502/T 1252024 8 参考文 献 1 省级 温室 气体 清单 编 制指南(试 行)2 2006 年IPCC国家 温室气 体 清单 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