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B6101/T 216-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梧桐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B6101/T 216-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梧桐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B6101/T 216-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梧桐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B6101/T 216-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梧桐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B6101/T 216-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梧桐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B6101/T 216-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 5.0 2 0.2 0CCS B 6 16101西 安 市 地 方 标 准D B 6 1 0 1/T 2 1 6 2 0 2 4梧 桐 播 种 育 苗 技 术 规 程2 0 2 4-0 6-0 4 发 布 2 0 2 4-0 7-0 4 实 施西 安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D B 6 1 0 1/T 2 1 6 2 0 2 4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圃 地 选 择 与 整 地.15 种 子 选 择 与 处 理.16 播 种.27 苗 期 管 理.28 大 苗 培 育.29 病 虫 害 防 治.31 0 档 案 管 理.3附 录 A(资 料 性)梧 桐 主 要 病 虫 害 及 防 治 技 术.4D B 6 1 0 1/T 2 1 6 2 0 2 4I 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起 草。请 注 意 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专 利 的 责 任。本 文 件 由 西 安 市 自 然 资 源 和 规 划 局(市 林 业 局)提 出 并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西 安 市 林 木 种 苗 工 作 站、陕 西 华 通 硕 丰 园 林 景 观 工 程 有 限 责 任 公 司、西 安 市 鄠 邑区 森 林 资 源 管 理 中 心。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齐 康 学、刘 炼 红、李 练 习、李 殿 录、张 昆 朋、马 飞 浪、蔡 克 胜、殷 劭 鑫、田 吉、郑 健、张 淡、周 娟、赵 鑫。本 文 件 由 西 安 市 林 木 种 苗 工 作 站 负 责 解 释。本 文 件 首 次 发 布。本 文 件 在 实 施 过 程 中 如 有 疑 问 或 建 议,请 将 咨 询 或 修 改 建 议 等 信 息 反 馈 至 下 列 单 位:单 位:西 安 市 林 木 种 苗 工 作 站电 话:0 2 9-8 4 9 9 9 1 9 1地 址:西 安 市 鄠 邑 区 涝 店 街 办 东 保 安 村 北邮 编:7 1 0 3 0 7D B 6 1 0 1/T 2 1 6 2 0 2 41梧 桐 播 种 育 苗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梧 桐(F i r m i a n a s i m p l e x)播 种 育 苗 圃 地 选 择 与 整 地、种 子 选 择 与 处 理、播 种、苗 期管 理、大 苗 培 育、病 虫 害 防 治 和 档 案 管 理 的 要 求。本 文 件 适 用 于 梧 桐 播 种 育 苗。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T 6 0 0 1 育 苗 技 术 规 程L Y/T 2 2 8 9 林 木 种 苗 生 产 经 营 档 案3 术 语 和 定 义本 文 件 没 有 需 要 界 定 的 术 语 和 定 义。4 圃 地 选 择 与 整 地圃 地 选 择选 择 光 照 充 足、地 势 平 坦、排 水 良 好、土 壤 肥 沃、p H 6.5 8.0 的 沙 壤 土 或 壤 土,且 应 符 合 G B/T 6 0 0 1的 规 定。整 地4.2.1 翻 耕初 冬 深 翻 圃 地 土 壤,深 度 2 5 c m 3 0 c m,均 匀 施 腐 熟 有 机 肥 1 5 0 0 k g/6 6 7 m2 2 0 0 0 k g/6 6 7 m2,耙平。4.2.2 土 壤 处 理结 合 翻 耕,施 7 0%的 敌 克 松 粉 剂 1 k g/6 6 7 m2 2 k g/6 6 7 m2,兑 细 土 5 0 倍 拌 匀 后 均 匀 撒 施;撒 施 3%噻 虫 嗪 颗 粒 剂 0.7 5 k g/6 6 7 m2 1 k g/6 6 7 m2。作 床南 北 走 向 作 平 床,苗 床 宽 1 0 0 c m 1 2 0 c m,长 度 根 据 圃 地 确 定,步 道 宽 2 0 c m 3 0 c m。5 种 子 选 择 与 处 理D B 6 1 0 1/T 2 1 6 2 0 2 42种 子 选 择选 当 年 成 熟、粒 大 饱 满、无 病 虫 害 的 种 子,净 度 9 0%,发 芽 率 7 0%。沙 藏 催 芽播 种 前 3 5 d 4 0 d,选 择 地 势 较 高、背 风 向 阳,地 下 水 位 低 于 1.5 m 处,挖 四 壁 垂 直 的 催 芽 坑,坑深 8 0 c m 9 0 c m,在 坑 底 部 铺 8 c m 1 0 c m 厚 湿 粗 河 沙。用 0.5%高 锰 酸 钾 溶 液 浸 种 2 h,捞 出 用 清 水冲 洗 干 净,与 消 毒 过 筛 湿 度 5 0%6 0%的 粗 河 沙 按 1:3 比 例 混 合,填 入 距 坑 口 1 0 c m 1 5 c m,插 草 束通 气,再 覆 盖 湿 粗 河 沙 与 地 面 相 平。期 间 检 查 干 湿 度 及 发 芽 状 况,当 种 子 有 4 0%以 上 露 白 即 可 播 种。6 播 种时 间3 月 下 旬 至 4 月 上 旬。条 播播 种 沟 深 3 c m 4 c m,播 幅 宽 2 0 c m 2 5 c m,种 子 间 距 3 c m 5 c m,边 播 边 覆 土,厚 度 1.5 c m 2.5 c m,镇 压。播 种 量1 3 k g/6 6 7 m2 1 5 k g/6 6 7 m2。7 苗 期 管 理灌 水播 后 灌 透 水 1 次。生 长 期 小 水 勤 浇,保 持 土 壤 湿 润。9 月 下 旬 停 止 灌 水。除 草 松 土除 草 遵 循“除 早、除 小、除 了”的 原 则。灌 溉 及 降 雨 后,及 时 松 土,深 度 3 c m 5 c m。做 到 不 伤苗、不 压 苗。施 肥5 月 上 旬 追 施 尿 素 1 次,1 0 k g/6 6 7 m2;6 月 下 旬 追 施 三 元 复 合 肥 1 次,3 0 k g/6 6 7 m2,施 肥 后 及 时 浇水。8 月 下 旬 停 止 施 肥。间 苗苗 高 5 c m 时 第 1 次 间 苗,苗 高 1 0 c m 时 第 2 次 间 苗。株 距 2 0 c m 3 0 c m。8 大 苗 培 育苗 木 移 植8.1.1 时 间D B 6 1 0 1/T 2 1 6 2 0 2 433 月 上、中 旬。8.1.2 起 苗1 年 生 苗 裸 根 起 苗,起 苗 后 修 根、捆 扎、浆 根。8.1.3 密 度株 行 距 1.0 m 1.5 m。8.1.4 移 植移 植 穴 直 径 3 0 c m 4 0 c m,穴 深 3 0 c m 3 5 c m。移 植 前 每 穴 施 有 机 肥 2 k g 5 k g,与 土 壤 混 合 均匀,“三 埋 两 踩 一 提 苗”栽 植。注:“三 埋两 踩一 提 苗”包 括三 次埋 土、两 次踩 实 以及 一次 将 苗木 向上 提起 的 过程。具 体 栽植 技术 要 点:移 植穴 直径和深度稍大于苗木根系长度,穴底和上部同宽,表土和心土分开放置,去掉石块和草根,先填细表土(一埋),把苗子放入移植穴中央,扶正,再次填入表土(二埋),当填到 1/2 处时,向上轻提苗木(一提),使窝曲的根系舒展,然后踩实(一踩),最后再填心土(三埋)于根茎 2 c m 处,踩实(二踩)即可。移 植 苗 管 理8.2.1 水 肥 管 理移 植 后 应 适 时 浇 水、松 土 除 草,苗 木 速 生 期 追 施 复 合 肥 2 5 k g/6 6 7 m2、尿 素 2 0 k g/6 6 7 m2。8.2.2 整 枝对 分 枝 点 高 度 以 下 萌 生 枝 条 及 时 抹 芽,适 时 修 剪 整 枝。8.2.3 补 苗对 未 成 活 的 移 植 苗 及 时 补 栽。9 病 虫 害 防 治遵 循“预 防 为 主、综 合 防 治”原 则。主 要 病 虫 害 及 防 治 方 法 见 附 录 A。1 0 档 案 管 理应 按 照 L Y/T 2 2 8 9 的 规 定 执 行。D B 6 1 0 1/T 2 1 6 2 0 2 44A A附 录 A(资 料 性)梧 桐 主 要 病 虫 害 及 防 治 技 术梧 桐 主 要 病 虫 害 及 防 治 技 术 见 表 A.1。表 A.1 梧 桐 主 要 病 虫 害 及 防 治 技 术病虫害名称 主要症状 防治措施白绢病感病后根茎部或茎基部皮层逐渐变成褐色坏死,严重的皮层腐烂导致苗木生长不良、叶片变小变黄、枝梢节间缩短、枝叶凋萎,严重会导致全株枯死。在潮湿条件下,受害的根茎表面或近地面土表覆有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后期渐变为淡黄色至黄褐色,以后变茶褐色。a)加强管理,注意水肥平衡。对感病较轻的苗木,可挖开根茎处土壤,晾晒根茎数日或撒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发病严重的植株及时清理,并做好土壤消毒。b)在发病初期可用1%硫酸铜液浇灌病株根部,或每 6 6 7 m2用 2 0%甲基立枯磷乳油 5 0 m l,加水 5 0 k g,每 1 0 d喷 1 次。猝倒病幼苗刚出土后,未木质化,病原菌侵入根茎部,被侵染处变褐色,出现水渍状腐烂,苗木迅速倒下。仲春开始侵染,初夏及夏末、初秋危害最为严重,幼苗期内也极易遭受侵染。a)在发病初期,拔除病苗集中处理后,向幼苗基部喷洒7 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 0 0 0 倍液或 2 5%百菌灵 8 0 0 倍 1 0 0 0 倍液,也可用草木灰、石灰(8:2)混匀后撒于幼苗基部。b)病害始见时,喷施 7 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 0 0 倍液,或 7 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 0 0 倍液,或 5 8%甲霜灵 锰锌可湿性粉剂 5 0 0 倍液进行防治,每 7 d 喷 1 次。木虱若虫、成虫在梧桐叶背或幼嫩枝干上吸食树液,破坏疏导组织,导致叶面萎缩、叶片脱落、枝梢枯萎、树势衰弱。若虫分泌的白色棉絮状蜡质物,将叶面气孔堵塞,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且分泌物中含有糖分,常招致霉菌寄生,诱发煤污病。a)物理机械防治:为害期向木虱聚集部位喷洒清水,冲掉白色蜡质絮状物和虫体。冬季结合修剪,清除园内杂草、落叶。b)化学防治:休眠期,向树干、枝条喷施 9 9%矿物油乳油 5 0 倍 1 0 0 倍液,或 6 5%石油乳剂 8 倍液。若虫初孵期和成虫羽化盛期,选用具有触杀、内吸作用的杀虫剂,如 5%吡虫啉乳油 1 5 0 0 倍 2 0 0 0 倍液,或 1.8%阿维菌素乳油 3 0 0 0 倍 5 0 0 0 倍液,或 1.2%烟碱 苦参碱乳油 1 0 0 0 倍 1 5 0 0 倍液,交替轮换、复配使用。棉大卷叶螟幼虫卷叶成圆筒状,在叶苞内取食,虫粪排在卷叶内,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叶片悉数受害或吃光,形成植株发展不良。a)用手将卷叶内的幼虫和蛹捏死。b)幼虫发生期,喷 5%烟碱类杀虫剂 2 0 0 0 倍 3 0 0 0 倍液或 2 5%苯甲酰脲类杀虫剂 3 0 0 0 倍 4 0 0 0 倍液,每 7 d 1 0 d 喷 1 次。刺蛾低龄幼虫取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下上表皮,致叶片呈不规则黄色斑块,被害叶成网状;幼虫长大后把叶食成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致使秋季二次发芽,影响树木生长和发育。a)物理防治:秋冬季人工挖虫茧烧毁。幼虫群集为害时,摘除虫叶,人工捕杀幼虫。b)化学防治:幼虫 3 龄前可用 1.2%苦烟乳油 8 0 0倍 1 0 0 0 倍液,2 5%灭幼脲悬浮剂 1 5 0 0 倍 2 0 0 0 倍液等。幼虫大面积发生,可喷施用 2 0%速灭杀丁 2 0 0 0 倍 3 0 0 0 倍液,5 0%辛硫磷乳油 1 0 0 0 倍 1 5 0 0 倍液,2 0%菊杀乳油 1 0 0 0 倍 1 5 0 0 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