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压实剪切试验法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B44/T 2518—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旋转压实剪切试验法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B44/T 2518—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旋转压实剪切试验法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B44/T 2518—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旋转压实剪切试验法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B44/T 2518—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旋转压实剪切试验法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B44/T 2518—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旋转压实剪切试验法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B44/T 2518—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3.080 P 66 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 2518 2024 旋转压实 剪切试验 法沥青混 合料 设计与施 工技术规 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sphalt mixtures by gyratory testing method 2024-05-11 发布 2024-08-11 实施 广东省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布 DB44/T 2518 2024 I 目 次 前言.III 引言.IV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1 4 基本 规定.2 5 原材 料.2 一 般规 定.2 沥青.2 粗 集料.3 细 集料.5 填料.5 6 配合 比设 计.6 一 般规 定.6 设 计指 标与 性能 检验.6 目 标配 合比 设计.7 生 产配 合比 设计.8 生 产配 合比 验证.8 7 施工.8 施 工准 备.8 透 层、封层、黏 层.9 铺 筑试 验路 段.10 拌和.10 运输.11 摊铺.11 碾压.11 施 工接 缝处 理.12 开 放交 通及 其他.12 8 施工 质量 管理 与检 查验 收.12 一 般规 定.12 原 材料 检验.13 施 工过 程质 量检 验.14 交 工验 收质 量检 查与 验收.15 附录 A(资料 性)旋 转压 实剪 切试验 机试 验原 理.16 附录 B(规范 性)旋 转压 实剪 切试验 法沥 青混 合料 目标 配合比 设计 方法.19 DB44/T 2518 2024 II 附录 C(规范 性)旋 转压 实剪 切试验 法沥 青混 合料 目标 配合比 设计 示例.21 附录 D(规范 性)SBS 含 量试 验方法.27 附录 E(规范 性)旋 转压 实剪 切试验 法沥 青混 合料 施工 离析快 速评 价方 法.30 DB44/T 2518 2024 I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这些 专利的 责任。本文件 由广 东省 交通 运输 厅提出 并组 织实 施。本文件 由广 东省 交通 运输 标准化 技术 委员 会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广东 华 路交通 科技 有限 公司、保 利长大 工程 有限 公司、广 东省交 通规 划设 计研 究院集团 股份 有限 公司、广 东省南 粤交 通投 资建 设有 限公司。本文件 主要起 草人:吴传 海、杨 东来、马健 萍、陈 沃浩、伍宇、吴俊 强、许 新权、胡志涛、严超、何伟杰、周 建山、胡伟、李善强、张 国民。DB44/T 2518 2024 IV 引 言 广东省 地处 亚热 带高 温、多雨地 区,高温 持续 时间 长、降 雨较 为集 中,加上 车流量 大、重载 交通 比例高等 环境 条件 的影 响,对沥青 路面 的高 温性 能和 水稳定 性能 提出 了更 高的 要求。旋转压 实剪 切试 验法 是一 种模拟 汽车 轮胎 对路 面的 作用,利用 力学 原理,以 推 理的方 法来 设计 沥 青混合料,使设 计的 沥青 混 合料剪 切强 度大 于其 所受 的剪应 力,并 使应 变控 制 在合理 的范 围内,可减 少 沥青路面 在重 载交 通下 出现 车辙、推 移、拥 包等 破坏。采用旋 转压 实剪 切试 验法 设计的 沥青 混合 料具 有 低空隙率、低 沥青 用量、高 密实度、骨 料排 列致 密等 特点,这些 因素 共同 赋予 了沥青 混合 料优 异的 路 用 性能。多年来,标 准编 制组 依托 科研攻 关对 旋转 压实 剪切 试验法 的试 验原 理、设计 指标和 技术 标准 进行 了全面研 究,得出 了一 套适 合广东 省高 温、多雨 等区 域气候 与重 载交 通特 点的 旋转压 实剪 切试 验法 沥 青 混合料设 计方 法、评 价体 系 和施工 工艺。通过 总结、归 纳最新 技术 成果,制订 出 符合广 东省 地方 特点 的 旋转压实 剪切 试验 法沥 青混 合料设 计与 施工 技术 规范,为 广东 省沥 青路 面质 量 的进一 步提 高开 辟一 条 新的途径。DB44/T 2518 2024 1 旋转压实 剪切试 验法沥青 混合料 设计与施 工技术 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基 于旋 转压 实剪切 试验 原理 设计 的沥 青混合 料原 材料、配合 比 设计、施 工、施 工质 量管理与 检查 验收 等要 求。本文件 适用 于各 等级 公路 与城市 道路 路面 沥青 混合 料的设 计与 施工。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175 通 用硅 酸盐 水泥 JTG D50 公路 沥青 路面 设 计规范 JTG E20 公路 工程 沥青 及 沥青混 合料 试验 规程 JTG E42 公路 工程 集料 试 验规程 JTG F40 公路 沥青 路面 施 工技术 规范 JTG F80 公路 工程 质量 检 验评定 标准 JTG 3450 公路 路基 路面 现场测 试规 程 JTG/T F20 公 路路 面基 层 施工技 术细 则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旋转压 实剪 切试 验机 gyratory testing machine 一种模 拟汽 车轮 胎对 路面 的作用,利 用力 学原 理,以 推理的 方法 进行 沥青 混合 料配合 比设 计的 试 验设备。平衡状 态 equilibrium state 旋转压 实剪 切试 验机 每旋 转100 转沥 青混 合料 试件 密 度变化 小于0.016 g/cm3时 的状态。设计压 强 design pressure 采用旋 转压 实剪 切试 验机 进行沥 青混 合料 设计 时设 定的垂 直压 强。机器角 machine angle 上滚轴 和下 滚轴 的连 线与 角度传 感器 垂直 时卡 盘的 倾斜角。抗剪强 度因 子 gyratory shear factor 采用旋 转压 实剪 切试 验机 测定的 沥青 混合 料剪 切强 度与理 论剪 应力 的比 值,简称GSF。DB44/T 2518 2024 2 旋转稳 定指 数 gyratory stability index 采用旋 转压 实剪 切试 验机 成型沥 青混 合料 的过 程中,最大 角应 变与 最小 角应 变的比 值,简称GSI。4 基本规 定 沥青混 合料 设计 与施 工应 遵循安 全优 质、以人 为本、生态 环保、资 源节 约的 原则。沥青混 合料 设计 与施 工应 满足质 量、施工 环境、材 料准备 等相 关要 求,保证 工期合 理。沥青混 合料 设计 与施 工宜 采用经 试验 和实 践证 明有 效的新 技术、新 材料、新 工艺。5 原材料 一般规 定 5.1.1 各种材 料运 至现 场后 应采 样进行 质量 检验,经 评定 合格后 方可 使用。5.1.2 集料的 选择 应经 过料 源调 查,宜 就地 取材。5.1.3 不同料 源、品种、规 格的 集料不 应混 杂堆 放。沥青 5.2.1 普通沥 青宜选用 A 级 70 号道路 石油 沥青,其 质量 应符合 表 1 的要求。表1 A 级 70 号道 路石 油沥 青技 术要求 指标 单位 技术质量要求 试验方法 针入度(,)针入度指数-软化点(环球法)动力黏度 延度(,)蜡含量(蒸馏法)闪点(开口式)溶解度(三氯乙烯)密度()实测记录 或 后残留物 质量损失 针入度比 延度()延度()注:老化试验以采用薄膜加热试验(TFOT)方法为准;允许采用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代 替,但必须在报告中注明,且不得作为仲裁结果。5.2.2 改性 沥青 宜采用 SBS 改 性沥青。5.2.3 SBS 改 性沥 青的 质量 应符 合表 2 的要求。DB44/T 2518 2024 3 表2 SBS 改性 沥青 技术 要求 指标 单位 技术质量要求 试验方法 针入度(,)针入度指数 软化点(环球法)运动黏度()延度(,)闪点 溶解度 弹性恢复()贮存稳定性 离析软化点差 或 后残留物 质量变化-1.0+1.0 针入度比 延度 注1:贮存稳定性指标适用于工厂生产的成品改性沥青。现场制作 的改性沥青对贮存稳定性指标可不作要求,但必在制作后,保持不间断的搅拌或泵送循环,保证使用前没有明显的离析。注2:老化试验以采用薄膜加热试验(TFOT)方法为准;允许采用 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代 替,但必须在报告中注明,且不得作为仲裁结果。5.2.4 高速公 路的 上、中面 层,一级公 路及 重交 通以 上等 级公路 上面 层,SBS 改性 沥 青宜采 用 PG76 及以上等 级,其 质 量应 同时 符合 表 2、表3 的要求。表3 改性沥 青 PG76/82-22 技术 要求 指标 试验温度 单位 技术质量要求 试验方法 平均 最高路面设计温度 或 最低路面设计温度-22 原样沥青 动态剪切,(10rad/s),kPa T0628 TFOT(RTFOT)残留沥青 T0610 动态剪切,(10rad/s),kPa T0628 PAV 残留沥青 T0630 PAV 老化温度 100 动态剪切,(10rad/s),kPa T0628 蠕变劲度,(60s),劲度模量 S-MPa T0627 蠕变劲度,(60s),斜率 m-T0627 5.2.5 沥青应 按品 种、标号 分开 存放。沥青 贮存 温度 不宜 低于 130,普通 沥青 不 应高 于 160、改性沥青 不应 高 于170。5.2.6 沥青在 贮运、使 用和 存放 过程中 应有 良好 的防 水措 施。粗集料 DB44/T 2518 2024 4 5.3.1 粗集料 应采 用石 质坚 硬、清洁、不含 风化 颗粒、近 立方体 的碎 石。5.3.2 粗集料 的质量 应 符合 表 4 的要求。表4 沥青混 合料 用粗 集料 技术 要求 指标 单位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 试验方法 上面层 中、下面层 石料压碎值%20 24 T0316 洛杉机磨耗损失%22 26 T0317 表观相对密度 T0304 吸水率%.0 1.5 3.0 T0304 坚固性%12 12 12 T0314 针片状含量(混合料)其中粒径大于 9.5mm 其中粒径小于 9.5mm%12 10 15 15 12 18 T0312 水洗法0.075mm 颗粒含量%0.8 0.8 T0310 软石含量%1 2 T0320 粗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 级 5 T0616 注:粗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达不到要求时,可掺加水泥 或抗剥落剂,使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检验达到要求。5.3.3 沥青路 面上 面层 粗集 料的 磨光值 应符 合 表5 的 要求。表5 粗集料 磨光 值 技 术要 求 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石料磨光值 T0321 5.3.4 粗集料 宜采 用反 击式 破碎 机轧制 的碎 石,其粒 径规 格应符 合 表 6 的 要求。表6 沥青混 合料 用粗 集料 规格 规格 名称 公称粒径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 分率/DB44/T 2518 2024 5 表6 沥 青混 合料 用粗 集料 规格(续)规格 名称 公称粒径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 分率/5.3.5 生产碎 石用 的原 石不 应含 有土块、杂 物,集料 成品 不应堆 放在 泥土 地上。细集料 5.4.1 高速公 路、一 级公 路细集 料应采 用机制 砂。其他等 级公路 细集料 宜采 用机制 砂,也 可采用 同母岩的石 屑。5.4.2 机制砂 应选 用石 灰岩、玄 武岩和 辉绿 岩等 碱性 或中 性石料。5.4.3 细集料 的质 量 应 符合 表 7 的要求。表7 沥青混 合料 用细 集料 技术 要求 指标 单位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 试验方法 上面层 中、下面层 母岩抗压强度 MPa T0221 表观相对密度 T0328 坚固性(0.3mm 部分)%T0340 0.075mm 以下含量%T0327 砂当量%T0334 亚甲蓝值 g/kg T0349 棱角性(流动时间)s T0345 5.4.4 细集料 规格 应符 合 表 8 的 要求。表8 沥青混 合料 用 细 集料 规格 规格 公称粒径 mm 水洗法通过各筛孔(mm)的质 量百分率/%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S16 03 100 80100 5580 2560 845 025 012 填料 5.5.1 填料应 采用石 灰岩 或岩浆 岩中的 强基性 岩石 等憎水 性石料 经磨细 得到 的矿粉,原石 料中的 泥 土杂质应 除净。矿 粉应 干燥、清洁,其 质量 应符 合 表9 的要求。表9 沥青混 合料 用矿 粉技术 要求 项 目 单 位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 试验方法 表观密度 t/m3 T 0352 含水量%T 0103 粒度范围%DB44/T 2518 2024 6 表9 沥青 混合 料用 矿粉 技 术要求(续)项 目 单 位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 试验方法 外观 无团粒、无结块 亲水系数 1 T 0353 塑性指数%4 T 0354 加热安定性 实测记录 T 0355 5.5.2 矿粉应 采取 有效 的防 潮措 施,以 防止 出现 结团 现象。5.5.3 搅拌设 备二 级除 尘器 回收 的 矿粉 不应 用作 填料。5.5.4 宜采用 矿料 总质 量1.0%2.0%的 水泥 作为 部分 填料 以 增强沥青 混 合料 的抗 水损 害能力。水 泥宜采用普 通硅 酸盐 水泥 或复 合硅酸 盐水 泥,其 技 术要 求 应符 合 GB 175 的 规定。6 配合比 设计 一般规 定 6.1.1 进行沥 青混合 料配 合比设 计时,应按照 目标 配合比 设计、生产配 合比 设计及 生产配 合比验 证 三个阶段 进行,确 定矿 料级 配和沥 青用 量。6.1.2 每台拌 和楼应 独立 进行生 产配合 比设计。矿 料和沥 青产地、品牌 等发 生变化 时应重 新进行 目 标配合比 和生 产配 合比 设计。6.1.3 生产配 合比的 验证 应经过 试拌,并应铺 筑试 验段,通过试 验检验 确定 生产配 合比,同时确 定 各层松铺 系数、碾 压工 艺、压实度、空 隙率 等参数,指导现 场施 工。6.1.4 当 现场 缺乏旋 转压 实剪切 试验条件 时,应对 旋转压 实剪切 试验法 所设 计沥青 混合料 的马歇 尔 指标进行 对比 试验,并 提出 旋转压 实剪 切沥 青混 合料 的马歇 尔检 验指 标要 求,以便于 施工 和监 理单 位 进 行质量控 制。设计指 标与 性能 检验 6.2.1 沥青混 合料 配合 比设 计压 强推荐 值宜 根据 表 10 选取。表10 沥青混 合料 推荐 设计 压强 项目 已知最大接地压强 未知最大接地压强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 上面层 中、下面层 设计压强 车辆最大接地压强 车辆最大接地压强 注:未知最大接地压强的情况下,长大纵坡路段及设计交通量在1000万辆以上、混合交通中等货 车比重在40%以上的路段,设计压强宜取高值。6.2.2 旋转压 实剪 切试 验 机(工 作原理 见附 录 A)采 用油 压表系 统时,机 器角 宜采 用 0.8;采 用气 压表系统 时,初始 机器 角宜 采用 2.0。6.2.3 沥青混 合料 宜采 用 骨 架密 实型级 配。6.2.4 沥青混 合料 配合 比设 计时,应采 用平 衡状 态时 确定 的最佳 沥青 用量 和标 准密 度。6.2.5 沥青混 合料 配合 比设 计技 术指标 应符 合 表11 的要求。DB44/T 2518 2024 7 表11 沥青混 合料 配合 比设 计技 术指标 试验项目 单位 设计压强 试验方法 旋转稳定值 旋转剪切系数 标准密度 实测 空隙率 沥青膜厚度 粉胶比 6.2.6 沥青混 合料 路用 性能 应符 合表 12 的 要求。表12 沥青混 合料 路用 性能 要求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道路石油沥青 改性沥青 浸水残留稳定度 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 浸水飞散损失 动稳定度 次 动稳定度 次-低温弯曲 渗水系数 上面层 中、下面层 目标配 合比 设计 6.3.1 应根据 结构 层的 层位 和厚 度,选 择沥 青混 合料 的类 型。6.3.2 沥青混 合料 的矿 料级 配应 符合 表 13、表 14 的 要求。表13 密级配 沥青 混合 料(AC)级配范 围 级配 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 分率(%)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AC-25 100 AC-20 AC-16 95 100 69 85 52 69 28 42 20 33 17 27 12 22 9 17 7 13 4 8 AC-13 95 100 60 75 28 42 18 34 14 25 10 18 8 15 6 12 4 8 表14 密级配 沥青 稳定 碎石(ATB)级配 范围 级配 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 分率(%)37.5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ATB-30 100 90100 7090 5372 4466 3960 3151 2040 1532 1025 818 514 310 26 ATB-25 100 90100 6080 4868 4262 3252 2040 1532 1025 818 514 310 26 DB44/T 2518 2024 8 6.3.3 应对进入 拌 和场 的各 种矿 料取样,进 行筛 分和 密度 试验。6.3.4 应按附 录 B 确 定优 选的 矿 料配合 比和 最佳 沥青 用量。6.3.5 应按最 终确定 的矿 料配合 比和设 计沥青 用量 进行沥 青混合 料的性 能检 验,其 各项性 能应符 合 表12 的 要求,目 标配 合比 设 计示例 可参 考附录 C。生产配 合比 设计 6.4.1 拌和楼 的振 动筛 配置 宜根 据沥青 混合 料的 规格 按 表15 选 用。表15 拌和楼 振动 筛的 等效 筛孔 类型 筛孔尺寸()标准筛 2.36 4.75 9.5 13.2 16 19 26.5 31.5 振动筛 34 67 1112 1516 1819 2224 2830 35 6.4.2 生产配合比设 计 时,应 从拌 和 楼 各 热料 仓 的 集料 进行 取 样,生产 配 合 比合 成级 配 应 符 合表 16的 要求。表16 生产配 合比 合成 级配 符合 性要求 筛孔尺寸()合成级配与目标配合比级配差值()6.4.3 根据设计 的 矿料 配比,取 目标配 合比 设计 的最 佳油 石比 OAC、OAC0.3%等 3 个油石 比,拌制 沥青混合 料进 行试 验,并按 附录 B 选定 最佳 油石 比。6.4.4 生 产 配 合比 确 定的 最佳 油石 比 与 目标 配 合比 确定 的最 佳 油 石比 之 差不 宜超 过0.1%,空 隙 率相差不宜 超过0.2%。如 超出 规定,应分 析原 因,重新 进行生 产配 合比 设计。6.4.5 按最终 确定的 矿料 配合比 和最佳 油石比 拌制 沥青混 合料,进行沥 青混 合料性 能检验,其各 项 性能应符 合 表 12 的要求。生产配 合比 验证 6.5.1 生产配 合比 验证 分试 拌和 试铺两 个阶 段。6.5.2 拌和楼 试拌时 的矿 料加热 温度、沥青加 热温 度、冷 料仓进 料比例 及进 料速度 等各项 参数按 正 常生产状 态进 行设 置。6.5.3 试拌后 的沥青 混合 料应进 行旋转 压实剪 切试 验验证,并进 行沥青 含量、筛分 试验。沥青混 合 料矿料级 配应 符合 表 16 的 要 求。6.5.4 根据试 拌的 结果,允 许对 生产配 合比 进行 微调,但 最佳沥 青用 量的 调整 幅度 不宜超 过0.1%。6.5.5 试拌确 定的生 产配 合比应 通过铺 筑试验 路验 证,检 验沥青 混合料 在生 产过程 中的稳 定性及 和 易性。6.5.6 应根据 质量 控制 要求 确定 生产配 合比 在施 工中 容许 偏离标 准配 合比 的波 动范 围。7 施工 施工准 备 7.1.1 铺筑沥 青层 前,应检 查下 承层的 质量,下 承层 不符 合要求 的不 应铺 筑沥 青面 层。DB44/T 2518 2024 9 7.1.2 沥青混 合料 施工 温度 宜根 据表 17 确 定。表17 沥青混 合料 的正 常施 工温 度范围 工 序 正常施工温度范围()测量部位 号道路石油沥青 改性沥青 沥青加热温度 沥青加热罐 集料加热温度 热料提升斗 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 运料车 混合料最高温度(废弃温度)运料车 混合料贮存温度 出料后降低不超过 贮存罐及运料车 摊铺温度 摊铺机 初压开始温度 摊铺层内部 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 路表面 开放交通时的路表温度 路表面 注:气温 30 时取低限,30 时 取高限。透层、封层、黏 层 7.2.1 透层 7.2.1.1 沥青下 面层 施工 前,基层 应喷洒 透层 油。当遇 到气 温低 于10、大风、即 将 降雨的 任一 情 况时,不 应洒 透层 油。7.2.1.2 根据基 层类型 选择 渗透性 好的液 体沥青、乳 化沥青 等作透 层油,其用 量应根 据基层 表面致 密情况通 过试 洒确 定,宜为(0.81.2)kg/m2。7.2.1.3 透层油 喷洒后 通过 钻孔或 挖掘确 认透层 油渗 入基层 的深度,对柔 性基 层的渗 入深度 不宜小 于10mm,对于 半刚 性基 层不 宜小 于 3mm,并 与基 层联 接为整 体。7.2.1.4 透层油 宜采用 智能 型沥青 洒布车 一次喷 洒均 匀,使 用喷嘴 宜根据 透层 油的种 类和粘 度选择 并保证均 匀喷 洒。透层 油洒 布不到 的位 置应 进行 人工 补洒。7.2.1.5 透层油 洒布后 的养 生时间 随透层 油的品 种和 气候条 件由试 验确定,确 保液体 沥青中 的稀释 剂全部挥 发,乳化 沥青 充分 渗透且 水分 蒸发。7.2.2 封层 7.2.2.1 沥青下 面层施 工 前,基层 应洒布 沥青并 在其 上撒布 碎石形 成下封 层。下封层 应采用 同步碎 石封层,施工 宜采 用智 能型 同步碎 石洒 布车 一次 均匀 洒布。当遇 到气 温低 于 10、大 风、即将 降雨的 任一情况 时,不应 进行 下封 层施工。7.2.2.2 下封层 施工 前,下承 层表 面应干 燥、清洁 无浮 尘。7.2.2.3 下封层 用普 通沥 青、改性 沥青应 符合 表1、表2 的 要求。7.2.2.4 下封层 用集料 应采 用石质 坚硬、清洁、不含 风化颗 粒的碎 石。宜 选用 反击式 破碎机 轧制的 碎石,公 称粒 径4.759.5mm 的 集料。集料 中小 于0.075mm 颗 粒含 量不 应大 于0.8%,当粉 尘含 量较 大时 可通过沥 青拌 和楼 进行 除尘。为增 强碎 石的 黏结 效果,可采 用 0.2%0.3%的 沥青对 碎石 进行 预拌。7.2.2.5 下封层 用普 通 沥 青应 加热 至(155 165),改 性 沥青宜 加热 至(165175)。DB44/T 2518 2024 10 7.2.2.6 沥青和 碎石 洒布 量应 符合 表 18 的规 定。表18 下封层 材料 规格 及用 量 下封层类型 沥青 集料 名称 洒布量()规格()撒布量 改性沥青 碎石 改性沥青 覆盖 70%80%普通沥青 碎石 普通 沥青 覆盖 70%80%7.2.2.7 下封层 宜在 沥青 铺装 施工 前(12)d 内 进行 施工,施工结 束后,立即 进行 封 闭管理,确保 后期不被 污染。7.2.2.8 下封层 洒布 作业 完成 后,宜用轻 型轮 胎压 路机 均匀 碾压 12 遍,每次 碾压 重 叠 1/3 轮宽,碾压应做 到两 侧到 边,确保 有效压 实宽 度,碾压 完毕 后封闭 交通。7.2.3 黏层 7.2.3.1 沥青面 层之间 应喷 洒黏层 油。路 缘石、雨水 口、检 查井等 构造物 与新 铺沥青 混合料 接触的 侧面,也 应喷 洒黏 层油。7.2.3.2 黏层沥 青宜 选择 改性 乳化 沥青,用量 不宜 少 于0.4 kg/m2,其规 格和 质量 应符 合 JTG F40 的要求。7.2.3.3 黏层油 应采 用沥 青自 动洒 布车喷 洒,洒 布速 度和 洒 布量保 持稳 定,气 温低 于 10 时 不得 喷洒黏层油。7.2.3.4 黏层沥 青宜在 沥青 层施工 当天喷 洒,待 乳化 沥青破 乳、水 分蒸发 完成 后铺筑 沥青层,确保 黏层不受 污染。铺筑试 验路 段 7.3.1 沥青混 合料 各面 层施 工开 始后,应先 铺筑 试验 路,每种方 案试 验路 铺筑 长度 不宜少 于 300m。7.3.2 在试拌 工作 未达 到预 定要 求前,不应 进行 试铺。7.3.3 经检验 合格 的试 验路 应作 为正常 路段 使用。拌和 7.4.1 沥青混 合料生 产应 采用配 备信息 化采集 系统 的间歇 式拌和 设备,拌和 过程中 能够实 现逐盘 采 集材料用 量、拌和 温度 等信 息,可 实时 在线 检查 矿料 级配和 油石 比。7.4.2 正式生产 前应 对 拌 和设备 冷料仓 的上料 速度 进行标 定,保 证拌和 设备 生产过 程中不 等料、不 溢料,并 定期 对拌 和 设 备性 能 进行 校核。7.4.3 沥青混 合料拌 和时 间应根 据具体 情况经 试拌 确定,达到沥 青均匀 裹覆、无花 白料。普通沥 青 混合料每 盘的 拌和 时间 不宜 少于 50 s,其中 干拌 时间 不宜少 于 5 s,改性 沥青 混 合料拌 和时 间延 长 5 s10 s。7.4.4 沥青混 合料 首盘 拌和 时,应 将拌和 设备 预 热至 设定 温度,待集 料温 度满 足要 求后加 沥青 拌和。7.4.5 拌和设备 应 配有 二级 除尘 装置,回收 粉尘 不得 用于 沥青混 合料,宜 直接 用废 粉罐回 收。7.4.6 拌和设备 宜 配置 保温 性能 好的成 品储 料仓,贮存 过 程中混 合料 温降 不应 大 于10,且不 能有 沥青滴漏。普 通沥 青混 合料 的贮存 时间 不得 超 过72h;改性 沥青 混合 料的 贮存 时间不 宜超 过 24 h。7.4.7 应定期 检查 拌和 设备 热料 仓矿料 组成 情况,保 证生 产稳定。正 常生 产时 宜每 天进 行 1 次热 料 筛分。若 混合 料生 产出 现异 常,应 采用 检查 拌和 楼筛 网有无 破损、堵 孔等 方法 查找原 因。7.4.8 拌和设备 每个 台班 拌和结 束时应 逐盘打 印出 每盘的 材料用 量及沥 青混 合料总 量,并 按 JTG F40DB44/T 2518 2024 11 进行沥 青混 合料 生产 质量 及铺筑 厚度 的总 量检 验。总量检 验数 据有 异常 波动 时,应 立即 停止 生产。运输 7.5.1 沥青混 合料 运输 车辆 数量 应根据 运输 距离、摊 铺速 度确定,摊 铺机 前方 宜有 不少 于 5 辆运 料 车等候卸 料,以确 保现 场连 续摊铺。7.5.2 运料车 应采用 厚苫 布严密 覆盖,卸料过 程中 仍继续 覆盖直 到卸料 结束。在气 温较低 时运料 车 车厢侧面 应加 装保 温层,确 保沥青 混合 料温 度符 合 表17 的 规定。7.5.3 应在运 输车四 壁和 底部涂 刷隔离 剂,并 在运 输车距 离车底 三分之 一位 置处,设置温 度检测 孔,混合料 装车 前和 运输 到现 场摊铺 前分 别对 混合 料温 度进行 检测。7.5.4 卸料过 程中,运料 车在 摊 铺机前(10 30)cm 处 停 住,运料 车不 应撞 击摊 铺 机。卸料 过程 中运料车应 挂空 档,靠摊 铺机 推动前 进。7.5.5 运输到 摊铺 现场 的沥 青混 合料,如温 度不 符合 要求 或遭雨 淋,应作 废弃 处理。7.5.6 沥青混 合料 出料 装车 时,车辆应 分 5 次移 动装 料,避免沥 青混 合料 离析。摊铺 7.6.1 沥青混 合料 摊铺 宜采 用一 台摊铺 机全 幅摊 铺作 业,也可采 用两 台摊 铺机 梯队 并机摊 铺作 业。7.6.2 采用并 机梯 次摊 铺时,摊 铺机宜 为同 一或 性能 相近 的机型,确 保铺 筑均 匀。7.6.3 在沥青 路面主 线连 续摊铺 时应采 用熨平 板固 定式摊 铺机,在匝道、服 务区以 及加宽 路段可 使 用伸缩式 摊铺 机摊 铺。7.6.4 下面层 宜采 用导 线控 制高 程的方 式进 行摊 铺,中、上 面层宜 采用 非接 触式 平衡 梁控制 摊铺 厚度。7.6.5 当使用 两台 摊铺 机摊 铺时,两台 摊铺 机应 有一 定的 搭接宽 度,搭接 宽度(510)cm,避 免出 现缝痕,两台 摊铺 机前 后距 离不宜 超 过10m。7.6.6 应调好 螺旋布 料器 两端的 自动料 位器,并使 料门开 度、链 板送料 器的 速度和 螺旋布 料器的 转 速相匹配。螺 旋布 料器 内料 位高度 宜在 全宽 度范 围内 保持一 致,减少 离析。7.6.7 道路石 油沥 青混 合料 的摊 铺速度 宜控 制在(13)m/min,改性 沥青 混合 料的 摊 铺速度 宜控 制在(23)m/min,可 根据 拌 和楼的 产量、施 工机 械配 套情况 及摊 铺厚 度、摊铺 宽度予 以调 整,做到 均匀、连续摊 铺。7.6.8 运料车 辆在卸 料更 换时应 保证摊 铺机料 斗不 脱料,减少摊 铺机在 摊铺 过程中 收斗,仅在料 斗 内沾附较 多沥 青混 合料 时方 需收斗,收 斗后 应立 即连 接满载 的运 料车 向摊 铺机 内喂料。7.6.9 面层压 实前,不 宜人 工反 复修整。7.6.10 当摊铺 时遇 雨、下层潮 湿、气温 低于 10 任一 情况 时,不 应进 行摊 铺工 作,对未经 压实 即遭雨淋的 沥青 混合 料应 全部 清除,更换 新料。碾压 7.7.1 沥青路 面碾 压应 配备 足够 数量的 压路 机,对于 双向 四车道 高速 公路 应配 备3 台 12t14t 的双钢轮振动 压路 机或 振荡 压路 机、3 台26t30t 的 轮胎 压路机 及 1 台小 型压 路机(压 边)进 行碾 压作 业。双向四车 道以 上高 速公 路,宜按车 道的 比例 增加 压路 机的数 量。一 级公 路可 参 照执行,其他 等级 公路 应 根据路面 宽度 配置 碾压 设备,但应 保证 压实 度。7.7.2 应选择 合理的 压路 机组合 方式及 碾压步 骤。初压应 在混合 料不产 生推 移、开 裂等情 况下尽 量 在较高温 度下 进行。通 过铺 筑试验 路段 选择 合理 的压 路机组 合方 式及 初压、复 压、终 压的 碾压 步骤,以 达到最佳 碾压 效果。7.7.3 碾压应 按 紧跟、慢 压、高 频、低幅 的 原则进 行,初 压、复压 宜控 制在30 m 范 围内,压 路机 应以缓慢 而均 匀的 速度 碾压。压路 机的 碾压 速度 应符 合表 19 的 要求。DB44/T 2518 2024 12 表19 压路机 碾压 速度(单 位:km/h)碾压阶段 钢轮压路机 轮胎压路机 振动 压路机 初压(静压或振动)复压(振动)终压 7.7.4 沥青混 合料 路面 的碾 压终 了温度 应符 合 表17 规定。终压以 消除 轮迹 为主,应 使用静 力双 轮压 路机或关 掉振 动的 振动 压路 机并紧 跟在 复压 后进 行。7.7.5 碾压作 业时,应调 节好钢 轮压路 机的喷 水量,喷水 至雾化 状即可 或调 节成自 动间歇 式喷水,不出现 漫 流现 象。7.7.6 轮胎压 路机 上应 装有 自动 涂油装 置,在轮 胎压 路机 碾 压作业 过程 中对 胶轮 进行 自动适 量涂 油(植物油:水=1:2 1:3),防止沥 青混 合料 粘轮。不 应使用 柴油、机 油等 作为 压路机 隔离 剂。7.7.7 压路机 不 应在 未碾 压成型 的路段 上转向、调 头、加 水、停 留、左 右移 动、突 然刹车 和从刚 碾 压完毕的 路段 进出。7.7.8 当天碾 压完成 尚未 冷却的 沥青混 合料面 层上 不应停 放一切 施工设 备,振动压 路机在 已成型 的 路面上行 驶时 应关 闭振 动。7.7.9 压路机 宜安装 智能 碾压监 控设备,实现 实时 监控碾 压速度、遍数,防 止混合 料欠压 和过压,保证路面 碾压 的均 匀性。施工接 缝处 理 7.8.1 纵向施 工缝,由 并机 梯次 摊 铺产生 的纵 向热 接缝,应 采 用松铺 斜接 缝,已摊 铺部 分 留下(10 20)cm 宽 暂不 碾压,作 为后 摊 铺部分 的高 程基 准面,再 由压路 机跨 缝碾 压,以消 除缝迹。7.8.2 横向施 工缝 宜采 用平 接缝,做到 紧密 黏结,充 分压 实,连 接平 顺。先 用 3 m 直尺检 查端 部平 整度,以 平整 度 3 mm 为标 准,切除 端部 平整 度大 于 3 mm 的路 面部 分,在竖 切面 上涂抹 改性 乳化 沥青,继续摊铺 时,摊 铺机 熨平 板 从接缝 处起 步摊 铺,碾 压 时用钢 轮压 路机 进行 横向 压实,从 先铺 面层 上跨 缝 逐渐移向 新铺 面层,接 缝碾 压完毕 再纵 向碾 压新 铺面 层。7.8.3 上、下 层横 缝应 错 开1 m 以上,中、上面 层横 向施 工缝应 远离 桥梁 伸缩 缝 20 m 以外,以 确保 伸缩缝两 边铺 装层 表面 的平 顺。7.8.4 接缝接 缝应 用3 m 直 尺检 查平整 度,确保 平整 度符 合要求。开放交 通及 其他 7.9.1 沥青混 合料 路面 应待 摊铺 层完全 自然 冷却,混 合料 表面温 度低 于 50 后,方 可开放 交通。7.9.2 铺筑好 的沥 青层 应严 格控 制交通,做 好保 护,保持 整洁,确保 不被 污染。8 施工质 量管 理与 检查 验收 一般规 定 8.1.1 沥青路 面施 工应 严格 控制 沥青用 量、施工 温度 和碾 压工艺,保 证压 实度。8.1.2 沥青应 具有 产品 质量 检验 单。产 品到 场后,应 按照 规 定取样 检验,不 应以 样品 的 质检报 告代 替。8.1.3 沥青路 面如 出现 花白 或 油汀,应 分析 原因,检 查 沥青用 量、加热 温度、拌 和时间 等。DB44/T 2518 2024 13 原材料 检验 沥青面 层施 工过 程中,应 按照 表20规定 的 检查 项目 与频度,对原 材料 进行 检 验,其质 量应 符合 本文件规定 的技 术要 求。表20 原材料 检 测 项目 和频 度 材料 检查项目 检查频度 粗集料 外观 每 不少 于 次 颗粒组成(筛分)针片状颗粒含量 软石含量 每 不少 于 次 密度 吸水率 与沥青黏附性 压碎值 洛杉矶磨耗值 磨光值 细集料 颗粒组成(筛分)每 不少 于 次 砂当量 亚甲蓝值 密度 矿粉 含水率 每 不少于 次 亲水系数 含量 外观 随时 密度 普通沥青 针入度 每车 次 软化点 延度 密度 动力黏度 后延度 含蜡量 改性沥青 针入度 每车 次 软化点 延度 弹性恢复 储存稳定性 后延度 分级试验 含量 每车 次 注:SBS含量检测方法详见附录D,SB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