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13.020.10 CCS Z 04 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3301/T 0455 2024 居民低碳 用能碳 减排 量核算通 则 2024-06-30 发布 2024-07-30 实施 杭州市市 场监督 管理局 发 布 DB3301/T 0455 2024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 义.1 4 核算原则.2 5 核算边界 范围和核 算流程.2 6 核算方法.3 附录 A(资料 性)相关参数 推荐值.6 DB3301/T 0455 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0 标准化 工作导 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件的 结构和起 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 件的某些 内容可能 涉及专利。本文件 的发 布机构不承 担识别专 利的责任。本文件由 杭 州市市场 监督管理 局 提出、归口并组 织实 施。本文件起草 单位:方圆标 志认证 集团浙江 有限公司、方圆标志认 证集团有 限公司、浙 江方圆检 测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国网浙 江综合 能源服务 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城 乡规划设 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杭州市质量计量科学 研究院、华数传媒 网络有限 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 人:童朱 珏、周明建、陆金忠、郑小 艳、郑帅、郝琦 玮、李臣、孙志辉、黄湘琦、童艳、曹梅军、鲍振鑫、任向英、张 巍、郑晓洁、邱 晓明、张冬、徐 慧娟、石 理碧、蒋卫 军、朱卫芬。DB3301/T 0455 2024 1 居民低碳 用能碳 减排量 核算通 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 了居民低 碳用能碳 减排量的 核算原则、核 算边界范围 和核算流 程、核算 方法等内 容。本文件适用 于居民低 碳使用电 力、天然 气等日常 使用 能源所产生 的碳减排 量的核算,居民其 他类型低碳用能所 产生的碳 减排量可 参考本文 件执行。2 规范性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中 的内容通 过文中的 规范性引 用而构成 本文 件必不可少 的条款。其中,注日 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 应的版本 适用于本 文件;不 注日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本(包括所有 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GB/T 32150 工业企 业温室气 体排放核 算和报告 通则 GB/T 33760 基于项 目的温室 气体减排 量评估技 术规 范 通用要 求 ISO 14064-2:2019 温室气体 第二部 分 项目层 级温室气体 减排和清 除增加的 量化、监 测和报告的规范及 指南(Greenhouse gases-Part2:Specification with guidance at the project level for quantification,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reductions or removal enhancements)3 术语和定义 GB/T 32150、GB/T 33760 和ISO 14064-2:2019 界 定的 以及下列术 语和定义 适用于本 文件。居民生活用 能 residents energy consumption 居民在日常 家庭生活 中消耗的 能源,主 要 包括电 力、天然气 等。居民低碳用 能 residents low-carbon energy consumption 居 民在日 常家庭 生活中 通过主 动降低电 力、天 然气等能 源消费 活动和 主动购 置高效 能家电和 厨 具而发生的低 碳使用生 活用能的 行为。基准线情景 baseline scenario 未开展居民 低碳用能 的活动情 景。注:本文 件设 定的 基准 线为 居民 生活 用能 产生 的每 人日 均碳 排放 量,并通 过实 际碳 排放 量与 基准 线情 景碳 排放 量对比,确 定两 种基 准线 情景:若 居民 实际 碳排 放量 低于 基准 线,则为 基准 线情 景1,直接 采用 每人 日均 碳排 放量 作为基 准线;若居 民实 际碳 排放 量高 于基 准线 情 景碳 排放 量,则 为基 准线 情景2,采 用“居民 实际 生活 用能 的上 一日往 前计7 日,以居 民生 活用 能的 7 日均 线 的实 际碳 排放 量”作 为基 准线。项目情景 project scenario 开展居民低 碳用能的 项目活动 情景。DB3301/T 0455 2024 2 碳减排量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reduction 基于基准线 排放情景 温室气体 排放的减 少量量化。来源:ISO 14064-2:2019,3.1.7,有 修改 4 核算原则 相关性 碳减排量核 算所需的 数据以一 户家庭为 主体,同一 用 能数据仅计 算一次,避免 重复计 算。涉及基准线核算的所 有数据应 定期更新,更新周 期应不超 过1 年。完整性 核算所需数 据应包括 指定区域 内居民日 常生活电 力、天然气等能 源的消耗 量数据,各种能源 消耗量数据应分别 统计。一致性 核算过程中 应保持方 法和程序 的前后一 致性,以 确保 数据的准确 性。准确性 应尽可能减 少偏差和 不确定性。安全性 在核算居民 低碳用能 碳减排量 时,应采 用数据安 全防 护措施,以 确保居民 用能数据 的安全。5 核算边界范 围和核算 流程 温室气体种 类范围 本文件核算 的温室气 体种类仅 包含二氧 化碳(CO2)。核算边界范 围 核算边界范 围为杭州 市行政区 域内的居 民家庭住 宅。核算内容 以居民家庭 住宅为核 算边界,核算其低 碳使用电 力、天然气等能 源相比基 准线情景 的用能情 况所产生的碳减排 量。核算流程 居民低碳用 能碳减排 量核算流 程主要包 括:a)低碳用能行 为和排放 源识别;b)基准线情景 和项目情 景识别;c)基准线情景 碳排放量 和项目情 景碳排放 量核算;d)碳减排量核 算;e)碳减排量核 算结果与 评估。DB3301/T 0455 2024 3 核算流程见 图 1。图1 核算流程 6 核算方法 活动水平数 据获取 6.1.1 数据收集内 容及方法 6.1.1.1 数据收集内容主 要为居民 生活使用的 电力、天然 气等 能源的消耗量,以及电力、天然气等 能源消耗量对 应的周期。6.1.1.2 核算数据采 用电力公 司、燃气 公司统计 数据。6.1.2 数据时间要 求 应收集最近连续3个月到12 个月的数据,优先使 用最 近连续12 个月的 平均水平 数据。为引 导用能较多 的居民低 碳用能,对于 居民实际 用能产 生的碳排 放量 高于基准 线情景 碳排放 量的,鼓 励居民 和自 身“上一日往 前计7日的 7日均 线实际 碳排放量”做 比较,获得 碳减排量。碳排放量计 算 6.2.1 基准线情景 碳排放量 6.2.1.1 基准线情景 1 下,居 民用能产 生的碳排 放量等 于一定 区域一定时 期内消耗 的各种能 源总量分别乘以对应 的排放因 子,按式1 计算。0=(1)式中:能源种 类;0一定区 域范围一 定时期内 居民用能 产生的碳 排放 量(tCO2);第 种能源的消耗 量,单位 为104Nm3或MWh;DB3301/T 0455 2024 4 第 种能源的碳排放因子,电力排放因子参考 附录A表A.2,化石燃料对应的碳排放量按式2计算。=4412(2)式中:化石燃 料 种类;化石燃 料 的低位发热量(GJ/104Nm3);化石燃 料 的单位热值含碳 量(tC/GJ);化石燃 料 的碳氧化率(%)。6.2.1.2 化石燃料的 低位发热 量、单位 热值含碳 量、碳氧 化率 参考附录 A 表 A.1。6.2.1.3 每人日均碳排放 量等于一 定区域范围 一定时期内 居民 用能产生的碳排 放总量除 以该区域范 围该时期内常 住居民总 人数。按 式 3 计算:=0 106(3)式中:居民用 能产生的 每人日均 碳排放量(gCO2);0 一定区 域范围一 定时期内 居民用能 产生的碳 排放 总量(tCO2);一定区 域范围一 定时期内 居民总人 数。6.2.1.4 基准线情景2 下,居 民生活用 能所产生 的每人日 均碳 排放量按式4 计算:=106 7 17(4)式中:居民生 活用能产 生的每人 日均碳排 放量(gCO2);一定区 域范围一 定时期内 居民某一 天生活用 能产 生的碳排放 量(tCO2),其中n=1、2、3、4、5、6、7;R 一定区域 范围一定 时期内 居 民家庭总 人数。6.2.2 项目情景碳 排放量 项目情景下,居民用 能产生的 碳排放量 按式5计 算:=106(5)式中:能源种 类;项目情 景下居民 用能产生 的碳排放 量(gCO2);第 种能源 的排放因子,电力排放因子参考 附录A 表A.2,化石燃料对应的碳排放因子按式2计算;第 种能源的消耗 量,单位 为104Nm3或MWh;R 居民家庭 总人数。6.2.3 碳减排量计 算 居民 低碳 用 能碳减排 量按式6计 算:=(6)DB3301/T 0455 2024 5 式中:能源种 类;居民低碳 用能产 生碳减排 量(gCO2);当 0时,即为碳减排 量;当 0时,碳减排量为0;基准线 情景下居 民用能产 生的碳排 放量(gCO2);项目情 景下居民 用能产生 的碳排放 量(gCO2)。DB3301/T 0455 2024 6 附录A(资料性)相关参数推 荐值 A.1 常用化石燃 料相关参 数缺省值 见表 A.1。表A.1 常用化石燃 料相关参 数缺省值 燃料 品种 单位 低位 发热 量(GJ/104Nm3)单位 热值 含碳 量(tC/GJ)碳氧 化率(%)天然 气 104Nm3 389.31 0.0153 99 A.2 电力排放因 子缺省值 见表 A.2。表A.2 电力排放因 子缺省值 名称 单位 排放 因子(tCO2/MWh)电力 MWh 采用 浙江 省或 华东 地区 最新 电力 排放 因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