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人参种植技术规程 第1部分:林下种植DB2205/T 3.1-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通化人参种植技术规程 第1部分:林下种植DB2205/T 3.1-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通化人参种植技术规程 第1部分:林下种植DB2205/T 3.1-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通化人参种植技术规程 第1部分:林下种植DB2205/T 3.1-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通化人参种植技术规程 第1部分:林下种植DB2205/T 3.1-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通化人参种植技术规程 第1部分:林下种植DB2205/T 3.1-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CCS B 05 2205 通化市地方标准 DB2205/T 3.1 2024 通化人参 种植技术 规程 第1 部分:林下种 植 Tonghua regulation of ginse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 Part 1:planting under the forest 2024-06-28 发布 2024-07-28 实施 通化市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2205/T 3.1 2024 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 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作 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 构和起 草规 则 的规定起草。本文件 是 DB2205/T 3 通 化人参 种植 技术 规程 的 第 1 部分。DB2205/T 3 已经发 布了 以下 部分:第 1 部分:通 化人 参 种植技 术规 程。第 2 部分:非 林地 种 植。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通 化市 农业 农村 局提出 并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吉 林人 参研究 院(吉林 省长 白山 天然药 物研 究院)、通化 师范学 院人 参学 院、通化市农 业农 村局、通 化市 人参产 业发 展服 务中 心、通化市 人参 产业 协会、通 化市林 业局、吉 林参 远 生 物科技有 限公 司、集 安市 老 参娘参 业有 限公 司、通 化 红星生 态林 业开 发有 限公 司、通化 金升 堂参 业有 限 公司、林 下参 检验 认证 有限 公司。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初 赛 君、曹志 强、杨 金海、刘 强、杜跃 中、张 玉栋、胡 秀玲、赵 玉丽、葛欣 欣 张益恺、王 延禹、王 雪、吴洋、李文 莹、金强、王 晓雪、赵永 生、肖祝 光、王新娟、郝 玉龙、娄 子恒、张武义、吴 炳礼、张 雪。DB2205/T 3.1 2024 II 引 言 通化人 参种 植技 术规 程的 制定,是为 了规 范通 化市 行政区 域内 人参 种植 领域 的技术 环节,其 目的 在于更合 理的 利用 好 政 策允 许的土 地资 源,为通 化人 参品牌 质量 的提 升奠 定基 础。DB2205/T 3 通 化人 参种植技 术规 程 拟由 2 个 部分组 成:第 1 部 分:林下 种植。主要 编写 了林 下种 植人参 用地 的环 境选 择、林地种 类选 择、林地 整 理以及林 下种 植人 参种 子种 苗选择、播种 与移 栽、生 长 期管理 等技 术内 容,目 的 在于首 先要 在林 业政 策规定的前 提下 开展 林下 种植 人参,其次 强调 林下 种植 人参各 环节 的技 术要 求。第 2 部分:非 林地 种植。主要 编写 了人 参非 林地种 植过 程中 种植 区域、产地 环境、选 地和 土壤修复 与整 理,以及 人参 非林地 种植 过程 的种 子处 理、播 种与 移栽、棚 式、田间管 理、病虫 草鼠 害 防 治和人参 采收 及档 案管 理。目的在 于合 理利 用政 策允 许的土 地资 源、规 范各 环 节技术 要点,为通 化人 参 品牌质量 的提 升奠 定基 础。DB2205/T 3.1 2024 1 通 化人参 种植技术 规程 第 1 部分:林下种 植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通 化人 参林 下种植 的环 境选 择、林地 选择、林地 整理、种 子种 苗选择、播 种与 移栽、生长期 管理、采 收、运输 与贮存 及档 案管 理。本文件 适用 于通 化人 参林 下种植 的全 过程。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3095 环境 空气 质量 标 准 GB 5084 农田 灌溉 水质 标 准 GB/T 14848 地 下水 质量 标准 GB 15618 土壤 环境 质量 农用地 土壤 污染 风险 管控 标准(试行)GB/T 18765 2015 野山 参鉴定 及分 等质 量 GB/T 22531 2015 野山 参人工 繁衍 护育 操作 规程 GB/T 22532 2015 移山 参鉴定 及分 等质 量 NY/T 393 绿色 食品 农药 使用准 则 NY/T 798 复合 微生 物肥 料 中华 人民 共和 国药 典(2020 版)一 部 3 术语和 定义 GB/T 18765、GB/T 22531、GB/T 22532 界定 的以 及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通化人 参 ginseng of tonghua 在通化 市行 政区 域内,利 用非林 地、林 地生 态资 源 开展人 参种 植的 产品,人 参林下 种植 包括 生态 种植、仿 野生 栽培。3.2 生态种 植 ecological planting 在保持 生态 系统 稳定 的基 础上,遵 循生 态 学 和生 态 经济学 原理,采用 清洁 化 生产、绿 色防 控等 生态培育措 施种 植人 参,保证 人参的 质量 和安 全,实现 生态经 济良 性循 环的 人参 生态培 育模 式。3.3 仿野生 栽培 imitating wild cultivation 在生态 条件 相对 稳定 的自 然环境 中,根据 人参 生长 发育习 性及 其对 生态 环境 的要求,遵 循自 然法 则和规律,模 仿人 参野 生环 境和自 然生 长状 态,再现 人参与 外界 环境 良好 生态 关系的 生态 培育 模式。3.4 郁闭度 canopy density DB2205/T 3.1 2024 2 郁闭度 指森 林中 乔木 树冠 遮蔽地 面的 程度,是 反映 林分密 度的 指标,是 以林 地树冠 垂直 投影 面积 与林地面 积之 比,以十 分数 表示,完全 覆盖 地面 为 1。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0.20(含 0.20)以上的为郁闭林(0.20 0.69 为中度郁闭,0.70 以上为密郁闭),0.20(不含 0.20)以下为疏林。3.5 自然屏 障 vegetation level in forest 乔木、灌木 等在 森林 内垂 直分布 所形 成的 层次。来源:GB/T 22531 2015,3.7 3.6 林下山 参 ginseng under forest 播种在 山林 野生 状态 下自 然生长 的人 参,习称“籽 海”,生长 15 年以 上后 俗称“野山 参”。来源:中华 人民 共和 国药典(2020 版)一 部,人参 项下 3.7 移山参 transplanted wild ginseng 移栽在 山林 中具 有野 山参 部分特 征的 人参。来源:GB/T 22532 2015,3.1 4 环境选 择 4.1 地理位 置及 相关 条件 吉林省 通化 市行 政区 域内 适合人 参生 长的 森林 地带,包括生 态系 统原 生境 森林 和人工 干预 形成 的 森林。4.2 空气质 量 应符合 GB 3095 的 规定。4.3 水源质 量 应符合 GB 5084 和 GB/T 14848 的规 定。4.4 土壤质 量 应符合 GB 15618 二 级以 上质量 标准,同 时满 足 GB/T 22531 的规 定。5 林地选 择 5.1 林地选 择 5.1.1 要求 选择乔 木在 20 年以 上,远离村 落,不受 干扰、破坏,未被 污染 的森 林地 带,根 据森林 种类 及林 间、灌木间 可利 用的 土地 空隙 的形状 及大 小,设计 出人 参生态 种植 及仿 野生 栽培 的森林 空间。5.1.2 生态种 植 DB2205/T 3.1 2024 3 选择坡 度 5 25 的东 坡、东 北、东 南、西 坡或 西北坡,林 地空 间较 大、光照充 足,土壤 自然 生态系统 较好,有 高、中层 自然屏 障,郁闭 度在 0.20 0.70 之 间,林木 生长 比 较规整,适 宜于 整理 的人工商品 林地,该 模式 适宜 种植移 山参。5.1.3 仿野生 栽培 选择坡 度 530,自 然生态 系统完 好,有高、中层自 然屏障,郁 闭度 0.50 0.90,林木间 空隙宽度 较大,林 下灌 木层 比较稀 疏的 林地,该 模式 适宜种 植林 下山 参。5.2 林地规 划 通化人 参林 下种 植活 动应 与种植 地区 的生 态承 载力 相适应、相 协调,应 符合 林 地保护 管理 相关 规 定和要求,合 理划 定功 能分 区,有 条件 的可 进行 规模 化建设。6 林地整 理 6.1 要求 在通化 人参 林下 种植 整地 过程中,禁 止砍 伐树 木,保持植 物生 态系 统自 然性 和完整 性。6.2 生态种 植 通化人 参林下 生态 种植可 进行适 度土地 整理,改善 土壤条 件,整 地深 度应参 照有关 规定不 超过 20 cm。整地 过程 中可 采取 作 业保护 和水 土保 持措 施,避免造 成土 壤污 染和 水土 流失,适 宜做 等高 线排 水沟。整 地时,参 土可 以选 用土壤 改良 菌剂 和土 壤矿 质调节 剂进 行土 壤杀 菌和 土壤微 生态 调整。6.3 仿野生 栽培 通化人 参林 下仿 野生 栽培 整地过 程中 可清 除枯 枝、干草,低洼 处做 好排 水沟,保持 林下 不积 水,同时防止 水土 流失 和土 壤污 染。仿 野生 栽培 林下 人参 禁止整 地,人参 生长 期间 也不对 土壤 进行 耕作 管理。7 种子、种苗 选择 7.1 种子 7.1.1 通化人 参仿野 生栽 培宜选 择“长 脖”“圆 膀 圆芦”“二马 牙”等 园参 农家品 种培育 的野山 参 种子,生 态种 植在 选择“长 脖”“圆膀 圆芦”“二马 牙”的 基础 上也 可以 选择 农家品 种“大马 牙”。7.1.2 选择的 种子 应确 定品 种,确认地 块,监督 采收,监 督洗籽 和催 芽,确保 种子 准确无 误。7.2 种苗 通化人 参林 下生 态种 植所 选择的 种苗“长 脖”“圆 膀圆芦”“大马 牙”“二 马牙”等园 参农 家品 种培育的 野山 参种 苗,各年 生均可。8 播种与 移栽 8.1 播种 8.1.1 播种时 间 DB2205/T 3.12024 4 春播:4 月 中旬 至下 旬,土壤解 冻后。伏 播:8 月 中旬至 下旬。秋 播:10 月 上旬至 封冻 前。8.1.2 播种方 法 8.1.2.1 仿野生 栽培 播种 8.1.2.1.1 点播 以点播 器或木 棍扎 眼方式 播种,株行距 15 cm 15 cm 或每 平方 米 40 株,每 孔 1 粒 种子,覆土深度 3 cm 4 cm,播后 盖 落叶。8.1.2.1.2 穴播 使用农 用工具 刨坑 播种,株行距 15 cm 15 cm 或 每平方 米 40 株,每孔 1 粒种子,覆土 深度 3 cm4 cm,播后 盖落 叶。8.1.2.1.3 条播 在地面 刨沟,沟 深 5 cm 6 cm,单种 株距 15 cm 20 cm,沟与 沟间 距 25 cm,覆土 后用 脚轻 踩,不能出 现坑 洼,回覆 落叶,保持 地面 原状。8.1.2.2 生态种 植播 种 8.1.2.2.1 点播 以点播 器扎 眼方 式播 种,株行距 5 cm 15 cm,每 孔 1 粒种 子,覆土 深度 4 cm 5 cm。8.1.2.2.2 条播 在畦面 搂沟,沟 深 5 cm 6 cm,单种 株距 4 cm 6 cm,沟 与沟 间距 15 cm,覆土后 用脚 轻踩,不能出现 坑洼,保 持畦 面平 整。8.2 移栽 8.2.1 要求 即起即 栽,避免 种苗 日晒 和风干。参 苗需 要转 运时,应用 纸箱 包装,摆 放层 数不超 过 10 层,上 面应盖少 许参 土或 苔藓,避 免风稍,转 运时 长不 超过 3 小时。8.2.2 移栽时 间 移栽时 间在 每年 春天 4 月末 5 月初 化冻 后人 参出 苗 前和 10 月 中旬 到 11 月 上旬,土壤 封冻 前完成。8.2.3 移栽方 法 8.2.3.1 地势平 坦地 块 使用农 具搂 沟,一般 采用 斜栽方 法,芦头 向上,距 地 4 cm 5 cm,参 体与 地 面夹角 30 45,株行距 一般 为(8 cm 10 cm)(15 cm 25 cm),覆土 轻压。8.2.3.2 坡度较 大地 块 DB2205/T 3.1 2024 5 坡度大 于 20 的地 块,使 用农用 工具 搂沟,一 般为 顺地内 倾平 栽,芦头 向下,距地 4 cm 5 cm,参体与 地面 夹角 30 左 右,株行 距一 般为(8 cm 10 cm)(15 cm 25 cm),覆 土轻 压。9 生长期 管理 9.1 要求 9.1.1 种植区 域实行 封闭 式管理,设置 围栏,围栏 内严禁 播种各 种农作 物和 进行采 伐、放 山、放 牧、狩猎等 行为;禁 止 游 人及 家畜、禽进 入种 植区 域;加强区 域山 体、水土 保护,严禁 采石、采砂、采 土 及占用溪 水、河道 等作 业;防止区 域内 各种 危害 生物 的自然 繁殖。9.1.2 病虫害 防治以 预防 为主,物理防 治优先,生 物防治 为辅,禁止使 用化 学农药。鼠害 可采用 埋 设地箭、夹、笼、压板 等器 械捕捉。9.2 生态种 植 9.2.1 可清除 杂草,适时 灌溉,低洼易 涝区根 据需 要设置 排水设 施,排 水沟 宜等高 线设计。生态 种 植可根据 森林 郁闭 度情 况,采用树 间拉 网的 形式 调节 光线。可依 据人 参营 养需 求特性 和土 壤肥 力等 因素,可科学 施用 植物 源生 物有 机肥、碳基 肥和 生物 液体 肥,优先 使用 经国 家批 准的 菌 肥及中 药材 有机 专用 肥,优化施 肥种 类、时间、数 量与施 用方 法,避免 土壤 因长期 使用 肥料 而造 成退 化,禁 止施 用化 学肥 料 及 有害物质 超标 的肥 料,生态 种 植整地 过程 中所 使用 的微 生物肥 料应 满足 NY/T 798 的规 定。9.2.2 生态种 植应充 分利 用生态 系统的 自我调 控能 力,因 地制宜,选用 自然 调控防 治、物 理防治、生物防治 等绿 色防 控技 术。土 壤消毒 可采 用日 晒法,人 参 病害可 采用 生物 农药 防控,生物农 药应 符合 NY/T 393 的 规定。9.3 仿野生 栽培 9.3.1 可清除 杂草,在 严重 旱、涝情形 下,可适 当节 水灌 溉和设 置排 水,禁止 使用 一切外 援肥 料。9.3.2 仿野生 人参 栽培 过程 中的 有害生 物防 控要 遵循 绿色 植保理 念和“预防 为主,综 合防控”的原 则,以物理 防治、生 物防 治为 主。9.3.3 不应使 用化 学合 成制 剂。9.3.4 物理防 治。对 于昆 虫可采 用黑光 灯诱杀、粘 虫板(纸)、电击法、电 子驱虫、隔离 网等物 理 方法;对 于病 害可 采用 温汤 浸种、翻晒 土壤、密 度调 控等简 单方 法,及时 去除 病株 病 叶,避免 重复 侵染。9.3.5 生物防 治。对 于昆 虫可采 用天敌、生物 农药、趋避 剂、趋 避植物、诱 生植物 等;对 于病害 可 采用抗病 品种、生 物农 药、特异性 伴生 植物 等。10 采收 10.1 采收参 龄 仿野生 栽培 的通 化野 山参 的采收 参龄 为 15 年 以上,生态 种植 的通 化人 参一 般 6 年14 年。10.2 采收时 期 9 月中 下旬,参 叶变 黄,以越冬 芽饱 满时 为宜。10.3 仿野生 栽培 人参 采收 DB2205/T 3.1 2024 6 10.3.1 单支采 收 首先将 人参 周围 的杂 物清 理干净,铺上 油布 或塑 料 布,先用 参签 子拨 开芦 头 周围的 土,顺 着芦 头往下挖,直至 人参 挖出 为止。10.3.2 连片采 收 采收时,宜 从一 侧开 始,将人参 起净,不 准使 用大 型机械 设备 采参。10.4 生态种 植人 参采 收 采用人 工采 收的 形式,用 镐头或 三齿 镐刨 土采 参。10.5 采收后 土壤 复原 人参采 收后 应将 林地 土壤 摊平压 实,避免 水土 流失。11 运输与 贮存 11.1 运输 运输的 工具 应清 洁、卫生、干燥、无 异味;运 输时 应防雨、防 曝晒,小 心轻 放;不 得与 有毒、易 污染物品 混装、混 运。11.2 贮存 应贮存 堆放 在清 洁卫 生、通风、无异 味的 库房 中,推荐采 用半 地下 室,地面 为硬土 层。库房 内温 度应保持 在 0 5,相对湿 度 60%以上,定 期 检查人 参的 贮存 情况。12 档案管 理 建立种 植档 案,详细 记录 通化人 参的 产地、种 植环 境、种 植方 式、管 理模 式、病虫 鼠害 防治、生长年限、播种 或移 栽日 期、采收日 期及 产品 流向 等信 息,详 见附 录 A。DB2205/T 3.1 2024 7 A A 附录A(资料 性)通化人 参林 下种 植档 案记 录表 通化人 参林 下种 植档 案见 表 A.1。表A.1 通化人 参林 下种 植档 案 项目 记录内容 产地 产地名称、地理位置、海拔 基地名称 登记或注册名称 种植环境 气候、空气、水源、土壤、抽样方式和抽样量、检测时间、检测单位:大气分析 水源分析 土壤分析 种植方式 种子来源 管理模式 病虫鼠害防治 位负责人(签字):责任人(签字):日 期: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