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喷洒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技术规程DB31/T 1497-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无人机喷洒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技术规程DB31/T 1497-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无人机喷洒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技术规程DB31/T 1497-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无人机喷洒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技术规程DB31/T 1497-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无人机喷洒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技术规程DB31/T 1497-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无人机喷洒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技术规程DB31/T 1497-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CCS B 16 31 上 海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1/T 14972024 无人机喷洒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controlling forest pest by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praying 2024-07-05发布 2024-11-01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1/T 14972024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体要求.1 5 作业前准备.2 6 作业实施.3 7 作业后维护.3 8 效果评估.4 9 数据记录与整理.4 附录 A(资料性)有害生物调查表.5 附录 B(资料性)飞行安全避让区统计表.6 附录 C(资料性)水敏纸测试方法.7 附录 D(资料性)喷雾质量检测表.8 附录 E(资料性)作业监控记录表.9 附录 F(资料性)飞防效果验收(评估)表.10 参考文献.11 DB 31/T 1497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上海市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林学会、上海市林业总站、啄木鸟有害生物防治(上海)有限公司、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上海市金山区林业站、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阳阳、王焱、张岳峰、刘璐璐、许光乾、林莹、耿薏舒、李秋雨、沈远东、王海、黄广育、谢学锋、马俊、高筱琳、季汤健。DB 31/T 14972024 1 无人机喷洒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无人机喷洒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总体要求,以及作业前准备、作业实施、作业后维护、效果评估和数据记录与整理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地区利用无人机喷洒进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2475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LY/T 2024 轻型直升机喷洒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技术规程 LY/T 2516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无人机喷洒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praying 利用无人驾驶的植保设备喷施农药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作业过程。避让区 buffer zone 避免防治对象周边敏感区域产生次生灾害和环境损害而划定的不能进行无人机喷洒作业的安全间隔区。4 总体要求 防治组织和人员 应具备无人机飞行操控相关资质,并熟悉作业属地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无人机 4.2.1 喷洒作业无人机 应具备在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注册登记证明,具有飞行控制系统及喷洒系统,喷洒系统应配备双泵。4.2.2 调查作业无人机 DB 31/T 14972024 2 应具备在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注册登记证明,具有飞行控制系统及拍摄系统。起降点 应地势开阔,净空条件良好,无遮挡物和障碍物,无行人和车辆通过。宜靠近采水点,远离信号塔、高压线等信号或磁场干扰源。安全要求 4.4.1 药剂选择 药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选用药剂符合GB/T 8321、GB 12475的要求;添加抗蒸发、快速沉降、减少漂移、增强附着力、加速延展、增强渗透性的辅助添加剂;使用的农药留样1 年。4.4.2 避让区划定 应综合考虑敏感区域调查结果、气象条件、飞行高度等周边环境因素,划定合适的避让区。4.4.3 宣传告知 作业前和作业时,应警示和告知,防止无关人员误入造成伤害。5 作业前准备 基本要求 5.1.1 在管制空域作业或飞行作业真高大于30 m,应获得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5.1.2 每次作业前,检查测试无人机性能。5.1.3 根据不同林地状况、防治要求、防治对象、为害程度等因素确定施药量。5.1.4 掌握防治前后气候条件和气象信息。作业前调查 5.2.1 作业前应对作业区域边界、作业区域面积进行勘查确认,核实地势、地貌、林地结构,防治对象为害程度,并记录(格式参见附录A)。5.2.2 应复查核实作业区域避让区和避让物,并记录(格式参见附录 B)。5.2.3 在作业区域内,按照LY/T 2516选择样株,并做标识。作业设计 5.3.1 航线规划 应以作业区域林缘线为边界或起止线。依据水敏纸测定的有效幅宽规划作业航线,水敏纸测定方法见附录C。5.3.2 航速设定 DB 31/T 14972024 3 航速应控制在2 m/s5 m/s,保持匀速飞行,均匀喷洒。5.3.3 飞行高度设定 在平原地区作业,无人机距离林木冠层之间的垂直高度为2 m5 m。在山地与坡地作业,无人机距离林木冠层之间的垂直高度为2 m10 m。5.3.4 喷头号码确定 喷头号码的选择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喷头号码与树高及郁闭度的关系 林木高度 郁闭度 喷头号码 15 m 0.7 03 15 m 0.7 04 15 m25 m 0.7 04 15 m25 m 0.7 05 25 m-05 6 作业实施 药液配制 6.1.1 不应使用河水、井水等富含矿物质的水配药。6.1.2 应根据农药使用规定与为害程度配制药液,符合GB/T 8321、GB 12475的要求。6.1.3 按照作业设计要求装载药液。喷洒 6.2.1 无人机喷洒过程中,应对喷洒系统药液输出流量、无人机距离林木冠层相对高度和无人机飞行路径进行精准控制。6.2.2 无人机喷洒系统药液输出流量误差应控制在5%。6.2.3 存在以下情况时,应及时修正防治作业:遇雷雨或风速大于5.4 m/s时,停止作业;风速小于或等于5.4 m/s时,作业航线向来风一侧偏 1 m10 m;施药后4 h8 h遇雨复飞补防。6.2.4 无人机喷洒作业适宜环境温度为15 30。环境温度 30 35 时,可使用抗蒸腾助剂调节、改变喷头型号及雾滴的粒径调节、选择夜间作业三种方式避免温度限制。环境温度超过 35 时,应停止作业。6.2.5 飞防作业过程中,按LY/T 2024的检测方法,对施药覆盖率、施药区雾滴点密度均匀性变异系数进行监测,并填写检测表(格式参见附录 D)。施药覆盖率应大于或等于 95%,施药区雾滴点密度均匀性变异系数应小于或等于60%,喷施率误差控制在5%。7 作业后维护 DB 31/T 14972024 4 7.1.1 作业后,应对配药设备、无人机及喷洒部位进行清洗。7.1.2 剩余药液和农药废弃包装容器的处理,应符合 GB 12475的规定。7.1.3 防护设备用毕,应及时清洗、维护,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地方。7.1.4 作业结束后应及时做好现场记录(格式参见附录 E)。8 效果评估 评估范围 应包含无人机飞防过的全部区域。重点是作业前标记样株。防效评估 应开展防效评估,记录评估结果(格式参见附录F)。9 数据记录与整理 所有数据均应记录准确、完备,存档期3年。农药配制与飞行作业全过程的监控数据应自动记录并可回查、回溯。DB 31/T 14972024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有害生物调查表 有害生物调查表见表A.1。表A.1 有害生物调查表 有害生物名称:调查时间:年 月 日 调查人员签字:调查地点 林木 调查株数 受害株数 受害株率%发生程度 发生历期(发生虫态)备注 轻 中 重 B DB 31/T 14972024 6 附 录 B(资料性)飞行安全避让区统计表 飞行安全避让区统计表见附录B.1。表B.1 飞行安全避让区统计表 街道(乡镇)村 年 月 日 填表人:编号 避让区 坐标 面积(亩)种养殖户 经纬度 东 西 南 北 a飞防避让区主要包括养殖区(桑蚕、蜜蜂、虾、蟹、鱼等)、有机经济作物(蔬菜、水果、菱角、莲藕等)种植区、水源保护地、医院、学校、村庄及特殊单位等,对于其他未列明的特殊养殖物种或不清楚飞防对其影响的物种可咨询技术人员。DB 31/T 14972024 7 B C 附 录 C(资料性)水敏纸测试方法 C.1 水敏纸密封保存,保持干燥。C.2 测试宜在上方无遮挡物的空旷地,天气晴朗,风力小于2级,空气湿度 30%80%,无其他水雾干扰的条件下进行。C.3 水敏纸固定在距离地面1.5 m2 m水平处。直线布设间距 0.5 m,长度不少于幅宽的 2 倍,中心点布设醒目标记物。水敏纸由中心点向两侧依次布设并使用铅笔在其背面进行编号。C.4 测试时,无人机对准中心点,航线与水敏纸垂直,高度距离水敏纸 2 m5 m匀速飞行。C.5 无人机距离水敏纸30 m处开始喷洒,一次性飞越水敏纸上方,飞越水敏纸 30 m 后停止喷洒,确保全喷幅采样。C.6 喷洒结束后,无人机不宜再次飞越或接近水敏纸,防止扬尘等污染水敏纸。C.7 喷洒结束后,20 min30 min收集水敏纸,使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或其他专业仪器对水敏纸上的雾滴信息进行分析,填写测试结果。一般每平方厘米15个20个雾滴为有效测试。C.8 布设和收集水敏纸时工作人员佩戴手套和口罩,防止污染水敏纸。C.9 统计符合防治质量标准的水敏纸数量,计算出无人机的有效幅宽。C.10 为减小雾滴飘移产生的误差,测试至少重复 3次,取平均值。DB 31/T 14972024 8 C D 附 录 D(资料性)喷雾质量检测表 喷雾质量检测表见附录D.1。表D.1 喷雾质量检测表 街道(乡镇)村 喷洒时间:年 月 日 样点 测试卡 体积中径(m)雾滴覆盖密度(个/cm2)变异系数CV(%)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注:雾滴覆盖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沉积的雾滴数量,以植物表面上每平方厘米覆盖多少个雾滴来表示。调查人:DB 31/T 14972024 9 D E 附 录 E(资料性)作业监控记录表 作业监控记录表见附录E.1。表E.1 作业监控记录表 日 期 天 气 飞防地区 机 型 机 号 起降点 启动(落地)时间 喷头型号及配比 有效载液量 公斤/架次 确定作业面积 亩/架次 架次 药剂 加药量 起飞时间 降落时间 返回时余药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合计 当天共飞行 架次,合计面积 亩 注:记录现场发生影响飞防进度的异常情况,包括天气、空管、突发安全事件等。甲方签字:乙方签字:DB 31/T 14972024 10 E F 附 录 F(资料性)飞防效果验收(评估)表 飞防效果验收(评估)表见附录F.1。表F.1 区飞防效果验收(评估)表 验收(评估)时间:年 月 日 街道(乡镇)林木 标准地 调查面积(亩)调查株数(株)病(虫)株率(%)虫口密度(病情指数)保叶率(%)备注 DB 31/T 14972024 11 参 考 文 献 1 GB/T 18676/ISO 10625 植物保护机械 喷雾机(器)喷头 标识用颜色编码 2 GB/T 25415 航空施用农药操作准则 3 LY/T 168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4 LY/T 2011 林业主要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5 LY/T 2518 喷雾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技术规程 6 MH/T 1026 飞机施用农药规范 7 NY/T 1533 农用航空器喷施技术作业规程 8 DB23/T 2949 植保无人飞机水稻精准施药技术规程 9 DB36/T 1518 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病虫草害操作技术规程 10 DB63/T 2099 植保无人机安全操作技术规范 11 DB3208/T 182 无人机飞防植保操作技术规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