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用能企业单位指标综合效能评估导则DB15/T 3462—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重点用能企业单位指标综合效能评估导则DB15/T 3462—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重点用能企业单位指标综合效能评估导则DB15/T 3462—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重点用能企业单位指标综合效能评估导则DB15/T 3462—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重点用能企业单位指标综合效能评估导则DB15/T 3462—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重点用能企业单位指标综合效能评估导则DB15/T 3462—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27.010 CCS F 10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3462 2024 重点用能 企业 单位 指标综合 效能评估 导则 Guidelines for comprehensiv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unit indicators of key energy-using enterprises 2024-06-14 发布 2024-07-14 实施 内蒙古自 治区市 场 监督管理 局 发 布 DB15/T 3462 2024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评 估条 件和 范围.2 5 综 合效 能评 估指 标体 系.2 6 重 点用 能企 业综 合效 能 评估方 法.2 7 综 合效 能评 估程 序.4 8 综 合效 能评 估报 告表.5 附录A(资 料性)重点 用能企 业单 位指 标综 合效 能评估 报告 表.6 DB15/T 3462 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 定起草。本文件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工 业和信 息化 厅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鄂尔 多 斯市工 业和 信息 化综 合行 政执法 支队、鄂尔 多斯 市 工业发 展促 进中 心、内蒙古自 治区 工业 节能 监察 保障中 心、乌海 市工 业节 能监察 保障 中心、包 头市 工业和 信息 化综 合行 政 执 法支队、内蒙 古科 技大 学、呼伦贝 尔市 能源 管理 综合 行政执 法支 队、巴彦 淖尔 市工业 节能 监测 中心、阿 拉善盟节 能监 测中 心、通 辽 市工业 和信 息 化 综合 行政 执法支 队、内 蒙古 节能 协 会、内蒙 古自 治区 产品 质 量检验研 究院、鄂 尔多 斯职 业学院、内 蒙古 伊东 东研 科技有 限公 司、内蒙 古建 亨能源 科技 有限 公司。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王 晓 东、王建 平、张 国军、哈 斯其劳、王海 军、李 广宇、李 海广、张靖 媛、张波、广琦、金 梁、越佳 琦、纪 新波、高 雪梅、王 艋、钟 利丹、刘 瑞霞、周 宇、张 雁兵、国 庆、徐强、李星雨、徐东 昇、白子 明、蔡宇伟、任 利朋、高 蓉。DB15/T 3462 2024 1 重 点用能 企业单位 指标综 合效能评 估 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重 点用 能企 业单位 指标 综合 效能 评估 的评估 指标、评 估方 法、评估程 序。本文件 适用 于 同 一行 业(产 品)内的 重点 用能 企业 单位指 标综 合效 能的 评估。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4754 国 民经 济行 业 分类 GB 17167 用能 单位 能源 计量器 具配 备和 管理 通则 GB 18613 电动 机能 效限 定值及 能效 等级 GB 20052 电力 变压 器能 效限定 值及 能效 等级 GB/T 23331 能 源管 理体 系 要 求及 使用 指南 GB 24500 工业 锅炉 能效 限定值 及能 效等 级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综合效 能评 估 comprehensiv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由相互 联系、相 对独 立、互相补 充的 系列 指标,按 照设定 的基 准和 条件,进 行量化 计算 或结 论性 评价。单位产 品综 合能 耗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for unit output of product 评估期 内,重点 用能 企业 综合能 耗与 合格 产品 产量 的比值。单位产 品水 耗 water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 评估期 内,重点 用能 企业 生产单 位产 品需 要从 各种 水源提 取的 新水 量。工业增 加值 能耗 energy consumption of industrial added value DB15/T 3462 2024 2 评估期 内,重点 用能 企业 能源消 费总 量与 工业 增加 值的比 值。工业增 加值 碳排 放量 carbon emission of industrial added value 评估期 内,重点 用能 企业 产生单 位工 业增 加值 所排 放的二 氧化 碳量。4 评估条 件和 范围 纳 入 综 合效 能 评估 的 企业在 评 估 期内 应 处于 正 常生产 状 态。开 展 综合 效 能评估 并 划 分效 能 等级 的企业应 属于 同一 行业 或生 产同一 产品。5 综合效 能评 估指 标体 系 综合效 能评 估指 标体 系构 成 本文件 综合 效能 评估 指标 体系由 定量 指标 和定 性指 标构成。定性指 标构 成 由重点 用能 企业 落实 能源 与碳排 放管 理制 度、落实 计 量器具 配备 制度、执 行机 电 设备能 效提 升制 度、落实节 能降 碳目 标制 度、建立能 源与 碳排 放管 理制 度指标 构成。定量指 标构 成 由重点 用能 企业 单位 产品 综合能 耗、单 位产 品水 耗、工业增 加值 能耗、工业 增 加值碳 排放 量指 标构成。6 重点用 能企 业综 合效 能评 估方法 重点用 能企 业综 合效 能 评 估评分 规则 重点用 能企 业综 合效 能评 估运用2项 一级 指标、9 项 二级指 标开 展评 估,采 用 百分制,最终 得分 为重点用能 企业 在评 估期 内定 性和定 量指 标评 价得 分后 加权计 算的 总和,具 体评 分规则 见表1。表1 重点用 能企 业综 合效 能评 估评分 规则 序号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描述 满分值 评分规则 1 定量指标 0.65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41 对于颁布国家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的行业: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及以上得 41 分,介于标杆水平以下及基准水平以上得 35 分(包括基准水平),否则不得分;对于未颁布国家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的行业,但颁布国家或地方能耗限额标准的行业:达到能耗限额 一级能效指标值的得 41分,达到二级能效指标值的得 35 分,达到三级能效指标的得25 分,否则不得分;对 于 未 颁 布 国 家 重 点 领 域 能 效 标 杆 水 平 和 基 准 水 平 以 及 能 耗 限 额 标准的行业:达到评估区域 行业企业 前 5%水平以上(含)得 41 分,处于前 6%20%水平(含)得 35 分,处于前 20%40%水平(含)得 30分,处于前 40%80%水平(含)得 25 分,否则不得分。DB15/T 3462 2024 3 表1 重点 用能 企业 综合 效 能评估 评分 规则(续)序号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描述 满分值 评分规则 2 单位产品水耗 27 达到自治区行业用水定额领跑值得 27 分,达到先进值 得 18 分,达到通用值的得 9 分,否则不得 分。3 工业增加值能耗 18 达 到 地 区 工 业 增 加 值 标 杆 水 平 或 者 评 估 区 域 行 业 企 业 前 5%以内(含)得 18 分,标杆水平以下 或处于前 5%20%水平(含)得 14分,处于前 20%40%水平(含)得 10 分,处于 前 40%80%水平(含)得 5 分,否则不得分。4 工业增加值碳 排放量 14 达到评估区域的行业企业前 5%水平以内(含)得14 分,处于前5%20%水平(含)得 10 分,处于 前 20%40%水平(含)得6 分,处于 40%80%水平(含)得3 分,否则不得分。5 定性指标 0.35 落实能源、碳排放管理制度 21 设立节能、碳排放管理专门机构的得 3 分;配备有中级职称 及以上的节能、碳排放管理人员的得 3 分;积极开展节能降碳管理 工作,其中每提供一项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的得 3 分,最高得 15 分,否则不得分。6 落实计量器具配备制度 19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满足 GB 17167 规定的进出用能单位、进 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配备要求的得 10 分,只满 足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配备要求的得 6 分,只满 足进出用能单位配备要求的得 2 分;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满足要求 的得 9分,否则不得分。7 执行机电设备能效提升制度 21 在网运行变压器能效水平全部达到 GB 20052 中1 级能效标 准的得7 分,未全达到1 级以上水平 但全部达到 2 级能效标准的得5 分,未全达到 2 级以上水平但全部 达到 3 级能效标准的得3 分,否则不得分;在役电动机能效水平全部符合 GB 18613 中 1 级能效标准的 得 7分,未全达到 1 级以上水平但 全部达到 2 级能效标准的得5 分,未全达到 2 级以上水平但全部达 到 3 级能效标准的得3 分,否 则不得分;在役工业锅炉全部符合 GB 24500 中 1 级能效标准的 得 7 分,未全达到 1 级以上水平但全部达到2 级能效标准的得5 分,未全 达到 2级以上水平但全部达到 3 级能 效标准的得 3 分,否则不得分。8 落实节能、降碳目标制度 21 能 够 按时 完成 政 府下 达或 企 业自 定 的节 能目 标 任务 X 120%得 11分,120%X 110%得8 分,110%X 105%得6 分,105%X 100%得 3 分,否则不得分;能 够 按时 完 成 政 府下 达或 企 业自 定 的降 碳目 标 任务 Y 120%得 10分,120%Y 110%得8 分,110%Y 105%得6 分,105%Y 100%得 3 分,否则不得分。9 建立能源、碳排放管理制度 18 按照 GB/T 23331 建立能源管 理体系并通过认证或者各项能源、碳排放管理制度健全的得 18 分,每缺少一项制度的扣 5 分,缺三项制度以上的不得分。注1:表中X 指落实节能目标完成率,表中Y 指落实降碳目标完成率;注2:当企业评估期内生产多种产品时,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水耗以外的指标可采用全厂指标数据。DB15/T 3462 2024 4 计算方 法 重点用 能企 业单 位指 标综 合效能 评估 得分 应按 照公 式(1)计 算:G=4=1 0.65+0.355=1(1)式中:G 重点 用能 企业 单 位指标 综合 效能 评估 得分;i 定 量指 标中 二级 指标的 项数;j 定 性指 标中 二级 指标的 项数;iG 第 i 项 定量指 标 综合效 能评 估得 分;jG 第j 项定 性指 标综 合效能 评估 得分。重点用 能企 业综 合效 能评 估结果 按照GB/T 4754 规定 的行 业分类,对行 业内 的重 点 用能企 业得 分进 行排 序,按照得 分情 况划 分企 业效能等 级,具体 如 表2。表2 重点用 能企 业综 合效 能等 级 重点用能企业综合效能等级 A 类 B 类 C 类 D 类 单位指标综合效能水平 得分90 分 90得分80 分 80得分60 分 得分60 分 7 综合效 能评 估程 序 评估启 动 7.1.1 成立评 估组,至 少二 人组 成,其 中一 人担 任评 估组 组长,负责 总体 的评 估工 作。7.1.2 评估组 的成 员应 为来 自 于 节能降 碳领 域的 专家。7.1.3 评估组 应明 确评 估行 业和 评估期。评估实 施 7.2.1 书面评 估 评估组 应对 提供 的资 料进 行初步 评价,确 定其 是否 达到评 估所 需要 的基 本要 求。提 供的 资料 满足 评估要求 后,按照 重点 用能 企业综 合效 能评 估方 法进 行评估。7.2.2 现场评 估 现场评 估包 括如 下内 容:a)召开见 面会:双方 人员 介 绍,确定 评估 行业、评 估 期等事 宜,重 点用 能企 业 按照要 求提 供评 估材料;b)查阅材 料:评估 组查 阅各 类评估 材料,包 括支 撑材 料;c)访谈相 关人 员;d)现场考 察相 关工 艺、设施;DB15/T 3462 2024 5 e)按照重 点用 能企 业综 合效 能评估 方法 进行 评估,对照 各项指 标,进 行打 分计 算,形成评 估结 论;f)召开评 估总 结会,与 被评 估企业 负责 人沟 通评 估结 果、确 认评 估结 论。由评 估 组 组长 陈述 本 次评估发 现问 题。8 综合效 能评 估报 告表 评估组 应编 制综 合效 能评 估报告 表(见 附 录 A),内 容应包 括重 点用 能企 业基 本信息、各项 定量 指标、定 性指 标的 得分 情况、存在 的问 题及 评估 结论。DB15/T 3462 2024 6 A A 附录A(资料 性)重点用 能企 业单 位指 标综 合效能 评估 报告 表 重点用 能企 业单 位指 标综 合效能 评估 报告 表见 表A.1。表A.1 重点 用能 企业 单位 指标 综 合效能 评估 报告 表见 表 一、企业概况 企业名称 评估期 工业总产值 工业增加值 行业(产品)生产装置 投产时间 设计产能 实际产量 二、单位指标综合效能评估情况 定量指标(权重65%)序号 二级指标 得分情况 存在问题 1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2 单位产品水耗 3 工业增加值能耗 4 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 得分小计 定性指标(权重35%)1 落实能源、碳排放管理制度 2 落实计量器具配备制度 3 执行机电设备能效提升制度 4 落实节能降碳目标制度 5 建立能源、碳排放管理制度 得分小计 总分 综合效能评估结论 评估机构(盖章)评估人员签字 附件材料清单 时间: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