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DB54/T 0382-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DB54/T 0382-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DB54/T 0382-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DB54/T 0382-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DB54/T 0382-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DB54/T 0382-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CCS B 0554西 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DB54/T 03822024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2024-06-24发布 2024-07-24实施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4/T 03822024I目 次前言.II1 范围.32 规范性引用文件.33 术语和定义.34 机械配置.45 种子.46 机械耕整地.47 机械播种.58 田间管理.69 联合收获.810 晾晒.811 秸秆处理.812 档案管理.8附录A(资料性)小麦生产常用机型一览表.9附录B(规范性)小麦投入品生产质量安全跟踪与生产操作档案.10DB54/T 03822024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勇、段鹏、班洪光、金凯、范瑞英、张海芳、达娃群卓、尹中江、梁莎、张永鹏、常子惠、黄鹏程、彭君、石斌、杨小俊、焦国成。DB54/T 038220243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机械配置、种子、机械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联合收获、晾晒、安全仓储、贮藏、机具的保养和存放等技术环节的主要内容,规范主要机械化作业技术与作业质量指标。本文件适用于西藏自治区主要河谷农区小麦全程机械化的作业生产,其他相似生产条件地区可参考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GB/T 20790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技术条件GB/T 21016 小麦干燥技术规范GB/T 29402.1 谷物和豆类储存 第1部分:谷物储存的一般建议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739 谷物播种机械作业质量NY/T 995 谷物(小麦)联合收获机械作业质量NY/T 1229 旋耕施肥播种联合作业机 作业质量NY/T 2085 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NY/T 2274 缓释肥料 效果试验和评价要求NY/T 2845 深松耕 作业质量 NY/T 3015 机动植保机械 安全操作规程NY/T 4421 秸秆还田联合整地机 作业质量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JB/T 5117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 技术条件JB/T 13544 微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DB54/T 0048 无公害食品 冬小麦生产技术规程DB54/T 0049 无公害食品 春小麦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DB54/T 038220244种肥同播播种时,通过机械将化肥施入种子下方或行间一定深度的播种方式。3.2扎扭在早春农田解冻时,先采用浅耕细耙措施,再浇灌早春水,为农田中的野燕麦等杂草种子的萌发创造条件,诱发杂草种子发芽。待杂草长出2片3片叶子时,再采用深耕深翻的方式,闷死杂草幼苗的除草措施。4机械配置4.1机械配置原则a)选择安全可靠、技术成熟,能适应西藏特殊地理地貌的机具;b)农机具的安全性能指标、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对农机具的有关要求;c)农机具的操作者应经过专业培训,大型农机具操作者应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5种子通过农机农艺的融合,提高农业生产率,优选良种,且适宜于机械化作业的小麦品种。5.1品种选择选择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且适宜西藏种植的小麦品种,优先选择由种子公司经过精选、包衣处理后种子。选择自留种的,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播种前种子要进行去杂去劣、精选、晾晒。择晴天进行晾晒,晾晒时间3d4d。并按要求,用种子处理剂、壮苗拌种剂等机械拌种。5.2种子质量小麦种子的纯度、净度、水分含量等质量要求应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种子的发芽率不低于95%。5.3机械化处理种子5.3.1.1种子精选用种子精选机选择大粒饱满、均匀、无霉变的优质种子,去除瘪粒、破粒、杂色籽粒及其他杂物。精选后的种子纯净度95%,破损率2%,千粒重提高2 g3 g。5.3.1.2种子包衣用种子包衣机对种子进行包衣,质量要求符合GB/T 15671的相关规定。包衣完成后,须放置阴凉处超过24小时,方可播种。6机械耕整地6.1耕整地准备DB54/T 0382202456.1.1耕整地冬小麦,在土壤宜耕期进行耕整,一般为每年的9月中下旬,对需要进行秸秆还田或者灭茬的地块,选择秸秆还田机或者翻转旋耕机进行灭茬或秸秆还田处理,其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4421的规定。6.1.2扎扭春小麦,在早春农田解冻时,进行扎纽处理,扎纽间隔时长为15d25d。6.2整地方法6.2.1深耕细耙春小麦的种植,需要在在冬前对地块进行深耕细耙,使土壤疏松。精细晒垡,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6.2.2耕翻整地对前茬作物的根茬较硬,没有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播种前需要对地块进行耕翻整地。常用的耕翻整地机械有铧式犁、圆盘犁、旋耕机和松土犁等,需用大中型拖拉机牵引,根据土壤的比阻,作业的耕深等条件选配不同的动力装置。6.2.3浅耕灭茬对实施过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应采用浅耕灭茬的方式,对秸秆进行匀撒处理或者平整地表,以确保机械播种的质量。6.3耕整地机械6.3.1铧式犁杂草丛生的地块,需用铧式犁翻耕土壤或破碎土块。耕地深度20cm25cm,用110马力180马力的大型拖拉机作为动力对土地进行翻耕作业。6.3.2深松机土壤板结的地块,需用深松机破除板结的土壤、疏松土壤。耕作深度在25cm以上,用7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作为牵引动力进行田间作业。打破地块的犁底层,每隔3年5年对地块进行深翻或者深松。6.3.3旋耕机用于旋碎土块,平整地表,同时切碎杂草和埋于地底的根茬。旋耕深度不小于8cm,需用7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配套旋耕机对地块进行耕、耙作业。6.4耕整地质量6.4.1质量要求耕地的深浅应均匀一致,不漏耕,不重耕。耕翻后土壤碎土率高,地表平整,能够满足机械播种需要。6.4.2整地指数DB54/T 038220246耕作前,地块土壤的含水率应控制在15%25%;旋耕的深浅应均匀一致,深度8cm,稳定率 80%;耕作后地表的平整度 5%,碎土率在50%以上。7机械播种7.1播种机具7.1.1播种机播种深度为3cm5cm,行距18cm25cm,配套动力不低于15马力,工作效率应达到产品说明书的质量指标;种子破损率、下种量、行距偏差量等技术指标应满足基本的农艺要求。7.1.2一体机提倡选用集旋耕、施肥、播种和覆土一体化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深度为5cm7cm,行距18cm25cm,配套动力不低于15马力,工作效率应达到产品说明书的质量指标;种子破损率、下种量、行距偏差量等技术指标应满足基本的农艺要求。7.2播种时间播种期的选择遵循如下原则:a)冬小麦,拉萨、山南、昌都一带以10月初播种为宜,日喀则等地 9月下旬播种为宜,林芝等地10月中旬播种为宜。b)春小麦,当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5,地表解冻5cm6cm时,即可播种。拉萨、山南以3月底到 4月初为宜;日喀则等地5月初为宜。7.3机械播种7.3.1播种机调试采用机械条播的方式进行播种,播种之前要对播种机进行调整,调试完成后要求下种均匀,播量精准,杜绝漏播和重播的现象,播种深度为3cm5cm。播种完成后,进行适量的镇压。提倡采用带有镇压装备的播种机,一次性完成灭茬、旋耕、施肥、覆土等联合一体的播种模式。7.3.2机械播种量每亩播种量15kg17.5kg,可根据海拔高度,播种时土壤的商情、土壤的质地、整地的质量以及种子的发芽率,适当的增减播种量。7.4机械播种质量小麦播种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739的有关规定。8田间管理8.1机械灌溉8.1.1灌溉原则小麦进行灌溉应符合以下规定:DB54/T 038220247a)根据土壤墒情酌情冬灌,冬小麦,11月下旬浇灌越冬水,并及时松土,防止土壤板结;b)出苗期应加强水分管理,注意保商、保湿;c)在小麦生长期应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返青期、拔节期及时浇头水,灌浆期浇透灌浆水。8.1.2灌溉设施设备满足基本的农艺性要求。8.1.3方法a)减少地面灌溉,降低土壤盐碱,优先选择喷灌。d)电力供应有保障的地区,优先选用电动机作为动力,降低作业成本。c)电力供应无保障的地区,选择内燃机作为配套动力,优先选用离心泵,便捷高效。8.2机械施肥8.2.1施肥原则小麦进行施肥应符合以下规定:a)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b)施肥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1229中的相关规定。c)小麦缓施肥可以基肥的形式一次性施入缓释肥,缓释肥的使用应符合NY/T 2274的规定。d)可根据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针对性的对地块增施微量元素。8.2.2施基肥有机肥采用撒肥车一次性施入地块,化肥选择种肥同播的播种作业方式。8.2.3施追肥选用小型拖拉机配套谷物条播机装化肥行间追肥,或采用水肥一体机将水、肥、农药一次性施入地块。8.3机械植保8.3.1植保的原则机械植保应遵循以下原则:a)选用的除草剂、农药应选用新型农药品种,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药剂。b)田间喷洒药剂时,应在风力较小时进行,3级以上风速或风向不定时禁止作业。c)植保机应用的技术规范应遵循NY/T 3015的要求。d)植保无人飞机应用时应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8.3.2植保机具8.3.2.1背负式机动喷雾器背负式机动喷雾器的使用应遵循NY/T 1225 的规范要求。8.3.2.2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的操作规范以及操作技术应遵循JB/T 13854的规范要求。DB54/T 0382202488.3.2.3植保无人机植保无人机机应用的技术规范应遵循NY/T 3213的要求。8.3.3化学防控小麦的病虫草害防治:春小麦参照DB54/T 0049执行,冬小麦参照DB54/T 0048执行。9联合收获9.1联合收割机联合收割机的喂入量不低于0.6kg/s,配套动力不低于12马力,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损失率控制在2%以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9.2收获时期收获时期应遵循以下原则:a)收获时期应在小麦完全成熟或者到达蜡熟末期,籽粒含水率应小于25%。b)地表无明显的积水,地块中没有自然脱落的籽粒。c)无大片倒伏现象。9.3收获作业质量收获作业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a)对联合收割机收获作业,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995的相关规定。b)对喂入量小于1.5kg/s的微型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应符合JB/T 13544的相关规定。c)对喂入量大于1.5kg/s的微型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应符合JB/T 5117的相关规定。d)对半喂入量的联合收割机,技术条件应符合GB/T 20790的相关规定。10晾晒小麦收获后应及时进行晾晒,小麦种子色泽、气味、含水率等指标应符合GB/T 21016的相关规定。11秸秆处理可用割捆机将秸秆打捆,存储。12贮藏分类存放在清洁、避光、干燥、通风、无污染场所,存放场所应有防潮、防虫、防霉烂、防鼠等功效。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有异味的物品混存。进行仓库消毒所用药剂应符合国家食品卫生安全的有关规定。13档案管理DB54/T 038220249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后,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如整地、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药品时,须做好记载,详细内容参见附录 B。生产档案应妥善保存。14机具保养与存放作业季结束后,按照使用说明书,对所有机械进行全面检查,做好维修保养;一切工作结束后,停进农机库。DB54/T 0382202410A A 附 录 A(资料性)小麦生产常用机型一览表序号 农艺需求机械 推荐机具 机具型号 配套功率(kw)生产率5XFS-7.5SB 9.8 7.5t/h种子精选机5XFS-7.5SC 9.8 7.5 t/h5BY-2 1.7 2 t/h5BY-5A 5 4.5 t/h1 种子处理机械种子包衣机5BY-5B 5 2.3 t/hF3-40 66.2-88.3液压翻转犁F4-44 88.3-117.7K3-35 51.5-66.2小型单向犁K4-35 66.2-88.3圆盘犁 1LY(F)-325 36.8-40.5 5.62亩/小时IS-230 73.5-99.2 24-31亩/小时深松机IS-250 91.9-110.2 26.5-34亩/小时1GKN-200 44.1-58.8 6亩/小时2 耕整地机械旋耕机1GKN-300 88.3-110.3 8-14亩/小时旋播施肥机 2BFG-4/8-200 40.4-51.5 0.27-1.00hm/h3 播种机械免耕播种施肥机 2BMG-4/7(220A)47.8-58.8 0.27-1.00hm/h4 施肥机械 撒肥车 HS-1000 36.8-73.6 800kg/h背负式机动喷雾器 3WFB18-3 1.2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3WPZ-700 36.8 5 植保机械植保无人机 T50 4 6L/minTB80 90.0 8kg/s6 收获机械 联合收割机TE80 90.0 8kg/sB B DB54/T 0382202411附 录 B(规范性)小麦投入品生产质量安全跟踪与生产操作档案表B.1 投入品 生产质量安全跟踪档案田块序号 面积 使用日期 品名 剂型 生产厂家 施用方法 施用量 记录人12注1:投入品按照化肥或者农药填写。注2:面积计量单位按照亩填写。注3:剂型按照颗粒、粉末、液体填写。注4:施用方法按照人工撒播、人工喷播、机械撒播、机械喷播填写。注5:施用量计量单位按照化肥用kg,农药用g或者mL填写。注6:投入后及时记载。表B.2 机具 生产操作档案田块序号 面积 操作日期 操作内容 完成情况 公里数 记录人12注1:机具按照拖拉机其他机具填写。注2:面积计量单位按照亩填写。注3:操作内容按照实际工作内容填写,可填翻地、整地、施肥、播种等。注4:完成情况按照已/未完成填写。注5:千米数按照工作开始及结束时公里表上的数量记录。注6:使用后及时记载。表B.3 常见农机具 调研档案农机具品牌 型号 配套动力 生产效率 质量评价 记录人注:评价标准可分为优、中、差三个等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