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29.140.20 CCS K71 3502 福建省厦门市地方标准 DB3502/T 1372024 车载显示 设备用金 属卤素灯 老化试验 箱 校准方法 Calibration Method of Metal Halide Lamp Aging Test Chamber for Vehicle-mounted Display Equipment 2024-06-28 发布 2024-06-28 实施 厦门市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3502/T 137-2024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3.1 金属 卤素 灯.1 3.2 车载 显示 设备 用金属 卤素灯 老 化试 验箱.1 3.3 辐射 照度.1 4 概述.1 5 计量 特性.2 5.1 辐射 照度.2 5.2 温度.2 5.3 湿度.2 6 校准 条件.2 6.1 环境 条件.2 6.2 测量 标准 器.3 7 校 准项 目和 校准 方法.3 7.1 校准 项目.3 7.2 校准 方法.3 8 校准 结果 表述.9 9 复校 时间 间隔.9 附录 A(资 料性)校 准原始 记 录推 荐格 式.10 附录 B(资 料性)校 准证书 内 页推 荐格 式.13 附录 C(资 料性)测 量不确 定 度评 定示例.14 参考文 献.21 I DB3502/T 137-2024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厦 门市 市场 监督 管理局 提 出。本文件 由厦 门市 市场 监督 管理局 归 口。本文件起 草单位:厦门 市 计量检定 测试院、中国 计 量科学研 究院、厦门市 产 品质量监 督检验 院、福建省 计量科 学研究 院、宸鸿科 技(厦 门)有 限公 司、厦 门市标 准化研 究院、厦门 天马显 示科技 有 限公司。本文件主 要起草 人:黄 艺 滨、陈赤、阮育 娇、康 品 春、纪金 龙、吴 勇敏、廖 小华、张 哲嘉、阮少龙、洪 丽君、郭 单余、张 顶。II DB3502/T 137-2024 车 载显示 设备用金 属卤素 灯老化试 验箱校 准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 定了车 载显示 设 备用金属 卤素灯 老化试 验 箱的计量 特性、校准条 件、校准项 目和校 准方法、校 准结 果表 述、复校 时间间 隔。本 方法适 用于车 载显示 设备 用金属 卤素灯 老化试 验 箱的校准,其它 用途的 金 属卤素灯 老化试 验箱也可 参照 本方 法进 行校 准。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内 容通过 文 中的规范 性引用 而构成 本 文件必不 可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引 用文件,仅 该日期 对应的 版本 适用于 本文件;不注 日期 的引用 文件,其最新 版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JJF 15252015 氙弧 灯人 工气候 老化 试验 装置 辐射 照度参 数校 准规 范 JJF 11012019 环境 试验 设备温 度、湿度 参数 校准 规范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金属卤 素灯 金属卤 素灯 是一 种可 辐射 出光谱 范围 包含280nm 3000nm,能模 拟太 阳光 辐 射的光 源。注:金属卤素灯又叫金卤灯或金属卤化物灯。3.2 车载显 示设 备用 金 属卤 素灯 老 化试 验箱 车载显示 设备用 金 属 卤素灯 老化试 验箱是一种使 用 金属卤素 灯作为 光源,能够 模拟太 阳光 辐射、温度、湿度 等自 然环 境条 件,用于 车载 显示 设备 加速 老 化试 验的 装置。3.3 辐射照 度 受照面 单位 面积 接收 的辐 射通量,单 位为Wm-2。4 概述 车载显示 设备用 金属卤 素 灯老化试 验箱一 般由箱 体、制冷模块、加热 模块、湿度调节 模块、辐 射照度调 节模块、空 气循 环模块、显 示模块 等组 成。组成结 构 示意 图见图1。1 DB3502/T 137-2024 图1 车载显 示设备 用 金属 卤素 灯老化 试验 箱组 成结 构示 意图 5 计量特 性 5.1 辐射照 度 辐射照 度特性 应满 足以下 要求:范围:400Wm-21200 Wm-2;零值误 差:不超 过1%;相对示 值误差:不 超过10%;不均匀 性:不超 过18%。5.2 温度 温度特性 应满 足以 下要 求:范围:无光照 情况 下,-40100;有光 照情 况下,20100;偏差:不 超过2.0;均匀度:不超过 2.0;波动度:不超 过0.5。5.3 湿度 湿度特 性应满 足以 下要 求:范围:20%RH 80%RH;偏差:不 超过5.0%RH;均匀度:不超过 7.0%RH;波动度:不超 过3.0%RH。注:以上指标要求不用于合格性判断,仅供参考。6 校准条 件 6.1 环境条 件 环境条 件应 满足 以下 要求:环境温 度:1535;显示模 块 制冷模 块 加热模 块 辐射照 度调 节模 块 湿度调 节模 块 空气循 环模 块 箱体 2 DB3502/T 137-2024 环境湿 度:85%RH;气压:80 kPa 106kPa;金属卤 素灯 老化 试验 箱周 围应无 强烈 振动 及腐 蚀性 气体存 在,应避 免其 他冷、热源 影响。实际工作 中,环境 条件 还应 满足测 量标 准器 正常 使用 的要求。6.2 测量标 准器 6.2.1 温度测 量标 准器 温度测 量标 准器 应满足 下列 要 求:应选用 多通 道温 度显 示仪 表或多 路温 度测 量装 置,传感器 宜选 用四 线制 铂电 阻温度 计,通道传感器 数量 不少 于 9 个,并能满 足校 准工 作需 求;测量范 围:-80 300;分辨力:不低于 0.01;最大允 许误 差:(0.15+0.002|T|),其中 T 为所 校 准点 的温 度值;测量标 准温 度传感 器的 数 量应满 足校 准布点 要求,各通道 应采 用同种 型号 规 格的温 度传 感器。6.2.2 湿度测 量标 准器 湿度测 量标 准器 应满 足下 列要求:应选用 多通 道湿 度显 示仪 表或多 路湿 度测 量装 置,通道传 感器 数量 不少 于 3 个,并 能满 足校准工作 需求;测量范 围:10%RH 100%RH;分辨力:0.1%RH;最大允 许误 差:2.0%RH;测量标 准湿 度传感 器的 数 量应满 足校 准布点 要求,各通道 应采 用同种 型号 规 格的湿 度传 感器。6.2.3 总辐射 表 校准用 总辐 射表 应满 足下 列要求:光谱范围:280nm 3000nm;测量范 围:200Wm-21400 Wm-2;分辨力:0.1 Wm-2;相对示 值误 差:不 超过5%。7 校准项 目和 校准 方法 7.1 校准项目 校准项 目包 括辐 射照 度、温度、湿 度。7.2 校准方 法 7.2.1 校准前 检查 车载显示 设备 用金属 卤素 灯老化试 验箱 应 工作 正常,无影响 性能 的机械 损伤,其铭牌 应标 出商标、型号、出厂 编号 和出 厂日 期。3 DB3502/T 137-2024 7.2.2 辐射照 度校准 7.2.2.1 辐射照 度的 零值 误差 关闭金属卤素 灯光源时,记录金属卤素 灯老化试验 箱监测仪器的 辐射照度显 示值E0,测 得 的结果记入附 录A。设 此时 的满量 程 值为E,则 计 算零 值误差 E为:E=E0/E100%.(1)式中:E 零值 误差,%;E0 金属 卤素 灯老 化试 验箱 监测 仪器 的辐 射照 度显 示值,W m-2;E 金属 卤素 灯老 化试 验箱 监测 仪器 的满 量程 辐射 照度值,W m-2。7.2.2.2 辐射照 度的 相对 示值 误差 和修正 因子 将 总辐射 表的 探测器 放置 在样品架 中心 位置。调整 探测器的 接收 面与金 属卤 素灯灯管 中心 的距离,使探测 器的 接收 面平 行于 金属卤 素灯 灯管 主轴。a)开启金属 卤素 灯老 化试 验箱 的 金属 卤素 灯光 源,预热 5min。b)重复测 量三 次,分 别记 录总辐射 表的 辐 射照 度值 1、2、3,测得 的结 果记 入附录 A。c)根据式(2),计算 平均 值 作为标 准辐 射照 度值 S。S=1+2+33(2)式中:S 标准 辐射 照度,W m-2;1、2、3 测量 的辐 射照 度,W m-2。d)计算相对示值误差E。记录金属卤素灯老化试验 箱监测仪器的辐射照度显 示值 m,计算金属卤素 灯老 化试 验箱 的相 对示值 误差 E 或修 正因子 K。相对 示值 误差 E 的计算 公式:=m S S 100%.(3)式中:相对 示值 误差,%;m 金属 卤素 灯老 化试 验箱 监测 仪器 的辐 射照 度显 示值,W m-2;S 标准 辐射 照度,W m-2。修正因 子 K 的计 算公 式:=S m.(4)4 DB3502/T 137-2024 式中:修正 因子,无 单位;S 标准 辐射 照度,W m-2;m 金属 卤素 灯老 化试 验箱 监测 仪器 的辐 射照 度显 示值,W m-2。7.2.2.3 箱体的 辐射 照度 不均 匀性 金属卤 素灯老 化试 验箱的辐 射照 度不均 匀性 测试方 法采用 三点法。测 量位置1、2、3 的位置 示意 图见图2。测 量位 置应 位于 样 品放置 有效 区域 内,且均 匀分布。图2 金属卤 素灯 老化 试验 箱辐 射照度 不均 匀性 测量 点分 布图(三点 法)按上图 放置 探测 器,设定 金属卤 素灯 老化 试验 箱的辐 射 照度 值,开启 运行。稳 定5 min 后 开 始测试,测得每 个测 量位 置点 的辐 射照度 值,求出 最大 辐射 照度 max和最小 辐射 照度 值 min。根据式(5)计算 车载 显示设备用金 属卤 素灯 老化 试验 箱 的辐 射 照度 不均 匀性:=(max min max+min)100%.(5)7.2.3 温度、湿 度校准 7.2.3.1 温度、湿 度校 准点 温度、湿度 校准 点一般 根 据用户需 要选择 常用的 温 度、湿度 点进行,或选 择 金属卤素 灯老化 试验箱使用 范围 的下 限、上限 和中间 点。式中:辐射 照度 的不 均匀 性,%;max 最大 辐射 照度 值,W m-2;min 最小 辐射 照度 值,W m-2。5 DB3502/T 137-2024 7.2.3.2 测量点 位置 传感器应 布置 在金属 卤素 灯老化试 验箱 工作空 间的3个不同层 面上,称为 上、中、下3层,中 层为通过工 作空间 几何中 心的 平行于 底面的 校准工 作面,各布 点位置 与金属 卤素 灯老化 试验箱 内 壁 的距离为 金属卤素灯老化 试验箱工作空间各边长的1/10,遇风道时,此距离 可加大,但不应超过500mm。如果 金属 卤素灯 老化试 验箱 带有样 品架时,下层 测量 点可布 放在样 品架上 方10mm 处。传感器测量 点 布放位置 也可 根据 用户 实际 工作需 求进 行布 置。7.2.3.3 测量点 数量 温度传 感器 测量 点用1、2、3 数字 表示,湿 度传感 器 测量 点用A、B、C 字 母表 示。金 属卤 素灯老 化试 验箱容积 小于 等于2m3时,温度 测量 点为9 个,湿 度测 量点3 个,温度 点5、湿 度点O 位于 金属 卤素 灯老 化 试验箱 工作 空间 中层 几何 中心处,如 图3 所 示。图3 金属卤 素灯 老化 试验 箱容积 小 于等于 2m3布 点 示意图 金 属卤 素灯 老化试 验箱 容积 大于2m3时,温度 测量 点为15 个,湿度测 量点4个,温度 点15、湿度 点O位于 金属 卤素 灯老 化试验 箱 工 作空 间中 层几 何中 心处,如图4所示。图4 金属卤 素灯 老化 试验 箱容积 大于 2m3布点 示意图 上层 1A 2 4 3 下层 6 7 9 8B 中层 15O 5 12 11 14 13C 门 门 门 10 上层 1A 2 4 3 下层 6 7 9 8B 中层 5O 门 门 门 6 DB3502/T 137-2024 7.2.3.4 温度校准 按照7.2.3.1、7.2.3.2规定 布 放温度 传感器,将 金属卤 素灯老 化试验 箱设 定到校 准温度,开启 运行。金属卤 素灯 老化 试验 箱达 到稳定 状态 后开 始记 录各 测量点 温度,记 录时 间间 隔为2 min,30 min 内 共记录16 组 数据,或根据 金属 卤素灯 老化试 验箱运 行状 况和用 户校准 需求确 定时 间间隔 和数据 记录次 数,并在原 始记 录和 校准 证书 中进行 说明。温度稳定 时间以 说明书 为 依据,说 明书中 没给出 的,一般按 以下原 则执行:温度达到 设定值,30 min 后 可 以 开始 记录数 据,如 箱内 温度 仍未稳 定,可按 实际 情况 至多延 长30min,温度 达到 设定值 至开始记录 数据 所等 待的 时间 不超过30 min。如果在规 定的温 定时间 之 前能够确 定箱内 温度已 经 达到稳定,也可 以提前 记 录,测得 的结果 记入附录A。稳定时间须以 金属卤 素灯老化试验 箱达到稳定 状态为主要判 断标准,应 在金属卤素灯 老化试验箱达到 稳定 状态 后才 开始 进 行校 准。7.2.3.4.1 温度数 据处 理 7.2.3.4.1.1 温度偏 差 max=max S.(6)min=min S.(7)式中:max 温度 上偏 差,;min 温度 下偏 差,;max 各测 量点 规定 时间 内测 量 的最 高温 度,;min 各测 量点 规定 时间 内测 量 的最 低温 度,;S 金属 卤素 灯老 化试 验箱 的 设定 温度,。7.2.3.4.1.2 温度均 匀度 金属卤 素灯 老化 试验 箱在 稳定状 态下,工 作空 间各 测量点30 min内(每2 min 测 试 一次)每 次测量中实测 最高 温度 与最 低温 度之差 的算 术平 均值。u=(max=1 min)/.(8)式中:u 温度 均匀 度,;max 各测 量点 在第 i 次测得 的 最高 温度,;min 各测 量点 在第 i 次测得 的 最低 温度,;测量 次数。7.2.3.4.1.3 温度波 动度 金属卤 素灯 老化 试验 箱在 稳定状 态下,工 作空 间各 测量点30 min内(每2 min 测 试 一次)实 测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 的一 半,冠以“”号,取全部 测量点中变化量的最 大值 作为温度波动度校准 结果。7 DB3502/T 137-2024 f=max(max min)/2.(9)式中:f 温度 波动 度,;max 测量点 j 在 n 次测 量 中的最 高温 度,;min 测量点 j 在 n 次测 量 中的最 低温 度,。7.2.3.5 湿度校准 按照7.2.3.1、7.2.3.2规定 布 放湿度 传感器,将 金属卤 素灯老 化试验 箱设定 到 校准 的湿度,开启 运行。金属卤 素灯 老化 试验 箱达 到稳定 状态 后开 始记 录各 测量点 湿度,记 录时 间间 隔为2 min,30 min 内 共记录16 组 数据,或根据 金属 卤素灯 老化试 验箱运 行状 况和用 户校准 需求确 定时 间间隔 和数据 记录次 数,并在原 始记录 和校准 证书 中进行 说明。湿度稳 定时 间以说 明书为 依据,说明 书中没 有给出 的,一 般 按以下原 则执 行:湿度 达到 设定值,30 min 后可以开 始记录 数据,如 箱内 湿 度仍 未 稳定,可 按实 际情况至多 延长30 min,湿度 达到 设定 值至 开始记 录数 据所 等待 的时 间不超 过60 min。如果在 规定 的稳 定时间之前 能够 确定 箱内 湿度 已经达 到稳 定,也可 以提 前记录,测得 的结 果记 入附 录A。7.2.3.5.1 湿度数 据处 理 7.2.3.5.1.1 湿度偏 差 max=max S(10)min=min S(11)式中:max 湿度 上偏 差,%RH;min 湿度 下偏 差,%RH;max 各 测量 点规 定时 间内 测量的 最高 湿 度,%RH;min 各 测量 点规 定时 间内 测量的 最低 湿 度,%RH;S 金属 卤素 灯老 化试 验箱 的 设定 湿度,%RH。7.2.3.5.1.2 湿度均 匀度 金属卤 素灯 老化 试验 箱在 稳定状 态下,工 作空 间各 测量点30 min 内(每2 min 测 试 一次)每 次测量中实测 最高 湿度 与最 低湿度 之 差的 算术 平均 值。u=(max=1 min)/.(12)式中:u 湿度 均匀 度,%RH;max 各测 量点 在第 i 次测得 的 最高 湿度,%RH;min 各测 量点 在第 i 次测得 的 最低 湿度,%RH;测量 次数。8 DB3502/T 137-2024 7.2.3.5.1.3 湿度波 动度 金属卤 素灯 老化 试验 箱在 稳定状 态下,工 作空 间各 测量点30 min内(每2 min 测 试 一次)实 测最高湿度与最低湿度之差 的一 半,冠以“”号,取全部 测量点中变化量的最 大值 作为湿度波动度校准 结果。f=max(max min)/2.(13)8 校准结 果表 述 校准结 果以 校准 证书(或 校准报 告)的形 式给 出。校准证 书至 少应 包括 下列 信息:标题:“校准 证书”;实验室 名称 和地 址;进行校 准的 地点(如 果与 实验室 的地 址不 同);证书或 报告 的唯 一性 标识(如编 号),每 页及 总页 数的标 识;客户的 名称 和地 址;被校对 象的 描述 和明 确标 识;进行校 准的 日期,如 果与 校准结 果的 有效 性和 应用 有关时,应 说明 被校 对象 的接收 日期;如果与 校准 结果 的有 效性 和应用 有关 时,应对 抽样 程序进 行说 明;对校准 所依 据的 技术 规范 的标识,包 括名 称及 代号;本次校 准所 用测 量标 准的 溯源性 及有 效性 说明;校准环 境的 描述;校准结 果及 测量 不确 定度 的说明;对校准 规范 的偏 离的 说明;校准证 书或 校准 报告 签发 人的签 名、职务 或等 效标 识,以 及签 发日期;校准结 果仅 对被 校对 象有 效的声 明;未经实 验室 书面 批准,不 得部分 复印 证书 或报 告的 声明。9 复校时 间间 隔 车载显示设备用金属卤素灯老化试验箱的复校时间 间隔建议为1 年。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 决定 复校 时间 间隔。式中:f 湿度 波动 度,%RH;max 测量点 j 在 n 次 测量中 的 最高 湿度,%RH;min 测量点 j 在 n 次 测量中 的 最低 湿度,%RH。9 DB3502/T 137-2024 附录A(资料 性)校准原 始记 录推 荐格 式 委托单 位 仪器名 称 温度 湿度 制造厂 型号规 格%RH 校准地 点 记录编 号 出厂编 号 证书编 号 校准使 用的 主要 测量 标准 器 名称 测量范 围 不确定 度/准确 度等 级/最大允 许误 差 证书编 号 证书有 效期 1 辐射 照度 1.1 零值 误差:;1.2 相对 示值 误差 设定值 Wm-2 实测值 Wm-2 相对示值 误差/%或修正 因子 测量不确 定度 Urel,k=2 1.3 辐 射照 度不均 匀性 测量位 置 1 2 3 辐射照 度/(Wm-2)最大辐 射照 度/(Wm-2)最小辐 射照 度/(Wm-2)箱体的 辐射 照度 不均 匀性/%10 DB3502/T 137-2024 2.温度 温度设 定值:单位:次数 实测温 度值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最大值 最小值 上偏差 下偏差 均匀度 波动度 测量不确 定度U,k=2 11 DB3502/T 137-2024 3.湿度 湿度设 定值:%RH 单位:%RH 次数 实测湿度 值 O A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最大值 最小值 上偏差 下偏差 均匀度 波动度 测量不确 定度U,k=2 4.温度 传感 器、湿度 传感器 布 点示 意图 校准日期 年 月 日 校准员 核验员 备 注 上层 1A 2 4 3 下层 6 7 9 8B 中层 5O 门 门 门 12 DB3502/T 137-2024 附录B(资料 性)校准证 书内 页推 荐格 式 校准结 果:1 辐射 照度 1.1 零值 误差:;1.2 相对 示值 误差 设定值 Wm-2 实测值 Wm-2 相对示值 误差/%或修正 因子 测量不确 定度 Urel,k=2 1.3 辐 射照 度不均 匀性 测量位 置 1 2 3 辐射照 度/(Wm-2)最大辐 射照 度/(Wm-2)最小辐 射照 度/(Wm-2)箱体的 辐射 照度 不均 匀性/%2 温度 设定值 上偏差 下偏差 均匀度 波动度 测量不确 定度U,k=2 3 湿度 设定值%RH 上偏差%RH 下偏差%RH 均匀度%RH 波动度%RH 测量不确 定度U,k=2 13 DB3502/T 137-2024 附录C(资料 性)测量不 确定 度评 定示 例 本 附录 对车载 显 示设备 用金属 卤素灯 老化 试验箱 的辐射 照度、温度、湿度 的测量 结果进 行不确定 度评 定。C.1 辐射 照度不 确定 度评定 C.1.1 校准 方法 将 总辐 射表的 探 测器放 置在样 品架中 心位 置。调 整探测 器的接 收面 与金属 卤素灯 灯管中 心的距离,使 探测 器的 接收 面平行 于金 属卤 素灯 灯管 主轴。C.1.2 不确 定度 评定 的测 量模 型 辐射 照度 的修 正因 子的 测 量模 型为:=s m.(C.1)辐射 照度 的相 对示 值误 差 的测 量模 型为:=m s m 100%.(C.2)式中:修正 因子,无 单位;相对 示值 误差,%;m 金 属卤 素灯 老化 试验 箱监测 仪器 的 辐射 照度 显示 值,Wm-2;s 标准 辐射 照度,Wm-2;不 确定 度来源 包 括:标 准器的 量值溯 源不 确定度,标准 器的测 量重 复性,标准器 的安装 与装调,金属 卤素 灯老化 试 验箱的辐射 照 度不 稳 定性,金属 卤素 灯老 化试验 箱 的 辐 照不 均匀 性,标准器 的余弦 误差,标准 器的非线 性误差,杂散 辐射 的 影响 等。C.1.3 相对 标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C.1.3.1 标准 器的 量值 溯源 引入的 相对 标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1 根据标 准器的上级溯 源证书,rel=8.00%(=2),故标准器 量值溯源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 度分 量为:1=4.00%。14 DB3502/T 137-2024 C.1.3.2 标 准器 的测 量重 复性 引 入的 相对 标 准不 确定 度分量 2 在光 源稳 定工 作后,设定辐 射照 度值 为 830 Wm-2,用标 准器 进行 10 次重 复 测量,测 量数据 如表 C.1。表 C.1 多次重 复测 量的 辐射 照度 数据表(n=10,单 位:Wm-2)830 822 823 835 840 838 824 819 832 836 多次 重复 测量 的相对 标 准偏差 为:=(i)2=1 1 100%0.90%当取 三次 测量 数据 的平均 值 作为 校准 结果 时:2=3=0.52%C.1.3.3 标 准器 的安 装与 装调 引 入的 相对 标 准不 确定 度分量 3 标准 器的 安装 与装 调引入的 相对 标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3=1.00%。C.1.3.4 金属 卤素 灯老 化试 验箱的 辐射 照度不 稳定 性引入的 相对 标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4 在 稳 定的 金属 卤素 灯 光源 照射 下,测量 条件 固 定,每隔 1min,记 录金属卤 素灯 老化 试验 箱的 辐射照 度显示 值 i(i=1,2,10),计算 多次测量 的相对 标准偏 差,即 为金 属卤素 灯老化试验箱 的辐射 照 度不稳 定性引 入的 相对 标 准不 确定 度分量 4。测量 数据 如表 C.2。表 C.2 金属 卤素灯 老 化试 验箱 的 辐射 照度不 稳 定性 数据 表(n=10,单位:Wm-2)835 823 821 838 836 834 824 815 829 843 4=(i)2=1 1 100%1.07%C.1.3.5 金属 卤素 灯老 化试 验箱的 辐照 不均 匀性 引 入的 相对 标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5 由于 金 属卤 素灯 老化 试验箱 的辐照 不均 匀性引入 的 相对 标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5=2.00%。C.1.3.6 标准 器的 余弦 误差 引入的 相对 标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6 由于 标准 器 的余弦 误差 引 入的 相对 标 准不 确定 度分量 6=2.00%。C.1.3.7 标准 器的 非 线性 误差 引 入的 相对 标 准不 确定 度分量 7 由于 标准 器的 非线 性误 差 引入 的相对 标准 不确 定度分 量 7=1.00%。15 DB3502/T 137-2024 C.1.3.8 杂散 辐射 引 入的 相对 标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8 由于光路 的 不完善,来自周围环境中的杂散辐射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8=1.00%。C.1.4 合成 相对 标准 不确 定度 合成 相对 标准 不确 定度 的 各分 量如表 C3 所示。表 C.3 相对 标准 不确 定度分量汇总 表 相对标准 不确定度分量 符号 不确定 度来源 相对标准 不确 定度%1 标准器 的量 值溯 源 4.00 2 标准器 的测 量重 复性 0.52 3 标准器 的安 装与 装调 1.00 4 金属卤 素灯 老化 试验 箱的 辐射照 度 不稳 定性 1.07 5 金属卤 素灯 老化 试验 箱的 辐照不 均匀 性 2.00 6 标准器 的余弦 误差 2.00 7 标准器 的非线 性误差 1.00 8 杂散辐 射 1.00 以 上各 不确 定度 分量 不相关,因 此合 成相 对标 准不确 定度 c计 算如 下:c=28=1=5.33%C.1.5 相对 扩展 不确 定度 取 k=2,本次 校准 测 量结果 的相 对扩 展不 确定 度为:rel=c 11%。C.2 温度 不确 定度 评定 C.2.1 被校 对象 金属 卤素 灯老 化试 验箱,温度 设定 分辨 力:0.1,校准 点:温度30。C.2.2 测量 标准 器 标准温度传感器,温度指示分辨力:0.001;测量时带修正值使用,温度不确定度U=0.04,k=2。C.2.3 校准 方法 按 照本 方法对 温 度的校 准要求,将标 准温 度传感 器按要求 布 置。金 属卤素 灯老化 试验箱 温度 设定 值:30,开启 运 行。金属 卤素 灯老 化 试验箱 达到 设定 温度 值并稳 定 后开始 记录 金 属卤16 DB3502/T 137-2024 素灯老 化试 验箱 的温 度及 各布点 温度,记 录时 间间 隔为2 min,30 min内共记 录16组数 据。计算各 温度测 试点30 min 内 测量 的最高 温度 与设定 温度的 差值,即为 温度上 偏差;各测试 点30 min内测量 的最 低温 度与 设定 温度的 差值,即 为温 度下 偏差。由 于上 偏差与 下 偏差不 确定度 来源和 数值 来源相 同,因 此本方 法仅 以温度 上偏差 为例进 行不确定 度评 定。C.2.4 测量 模型 C.2.4.1 温度 上偏 差公 式 max=max S.(C.3)式中:max 温度 上偏 差,;max 各测 量点 规定 时间 内测 量 的最 高温 度,;S 金属 卤素 灯老 化试 验箱 设 定温 度,。不 确定 度来源:被校对 象测量 重复性 引入 的标准 不确定 度分量,标 准器分 辨力引 入的标 准不确定 度分 量,标准器 修 正值引 入的 标准 不确定 度 分量,标准 器的 稳定性 引 入的标 准不 确定 度分量。C.2.5 标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C.2.5.1 测量 重复 性引 入的标 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C.2.5.1.1 温度 测量 重复 性 引入的 标准 不确 定度 1 在30 校准 点重 复测量10次,标准 偏差s 为:=(i)2=1 1=0.03 则 1=0.03。C.2.5.2 标准 器分 辨力 引入的 标 准不 确定 度分 量 C.2.5.2.1 标 准器 温度 分辨力 引 入的 标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2 标准器温度分辨力为0.001,不确定度区间半宽0.0005,服从均匀分布,则分辨力引入的标 准不 确定 度分 量:2=0.00053 0.00 C.2.5.3 标准 器修 正值 引入的 标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C.2.5.3.1 标 准器 温度 修正值 引 入的 标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3 标准器 温度 修正 值的不 确定度U=0.04,k=2,则标准 器温 度修正 值 引入的 标准不 确定 度分量:3=0.042=0.02()C.2.5.4 标准 器稳 定性 引入的 标 准不 确定 度分 量 C.2.5.4.1 标 准器 温度 稳定性 引 入的 标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4 本标准器相邻两次校准温度修正值最 大变化0.10,按均匀分布,由此引入的标准不确 定度分量:4=0.103=0.06()17 DB3502/T 137-2024 C.2.6 标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汇总 表 标 准不 确定 度分 量汇总 表 见表C.4。表C.4温度 上偏 差校 准标 准不 确 定度分 量汇 总表 标准不 确定度分量 符号 不确定 度来 源 标准不 确定 度 1 温度测 量重 复性 0.03 2 标准器 温度 分辨 力 0.00 3 标准器 温度 修正 值 0.02 4 标准器 温度 稳定 性 0.06 C.2.7 合成 标准 不确 定度 C.2.7.1 温度 上偏 差校 准合成 标 准不 确定 度 c计算 由于 1、2、3、4相互 独立,则合 成标 准不 确定 度 c为:c=12+22+32+42=0.07()C.2.8 扩展 不确 定度 取包 含因 子k=2,温 度 上偏差 扩展 不确 定度 为:=c=0.14()0.1()C.2.9 不确 定度 报告 不确 定度 报告 见表C.5。表C.5 金属卤 素灯 老化 试验 箱温 度校准 不确 定度 报告 校准温 度/30 温度上 偏差 max/0.5 温度上 偏差 扩展 不确 定度U/(k=2)0.1 C.3 湿度 不确 定度 评定 C.3.1 被校 对象 金属 卤素 灯老 化试 验箱 湿度 设定 分辨 力:1%RH,校 准点:湿度60%RH。C.3.2 测量 标准 标准湿度传感器,湿度指示分辨力:0.1%RH;测量时带修正值使用,湿度不确定度U=1.0%RH,k=2。C.3.3 校准 方法 按 照本 方法对 湿 度偏差 的校准 要求,将标 准湿度 传感器 按要 求布 置。金属 卤素灯 老化试 验箱湿度设 定值:60%RH,开启运行。金属卤素灯老化试验箱 达到设定湿度值并稳定后 开始记录金属卤 素灯 老化 试验 箱的湿 度 示值 及各 布点 湿度 示值,记 录时 间间 隔为2 min,30 min内共记 录16 组数据。计算各湿度测试点30 min 内测量的最高湿度值与设定湿度的差值,即为湿度上偏差;各 湿度 测试 点30 min 内测量 的最 低湿 度值 与设 定湿度 的差 值,即为 湿度 下偏差。由 于上 偏差与 下 偏差不 确定度 来源和 数值 来源相 同,因 此本方 法仅 以湿度 上偏差 为例进 行不确定 度评 定。18 DB3502/T 137-2024 C.3.4 测量 模型 C.3.4.1 湿度 上偏 差公 式 max=max S.(C.4)式中:max 湿度 上偏 差,%RH;max 各 测量 点规 定时 间内 测量的 最高 湿 度,%RH;S 金属 卤素 灯老 化试 验箱 设定 湿 度,%RH。不 确定 度来源:被校对 象测量 重复性 引入 的标准 不确定 度分量,标 准器分 辨力引 入的标 准不确定 度分 量,标准器 修 正值引 入的 标准 不确定 度 分量,标准 器的 稳定性 引 入的标 准不 确定 度分量。C.3.5 标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C.3.5.1 测量 重复 性引 入的标 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C.3.5.1.1 湿度 测量 重复 性 引入的 标准 不确 定度 1 在60%RH 校准 点 重复测 量10 次,标准 偏差s 为:=(i)2=1 1=0.17%RH 则 1=0.17%RH。C.3.5.2 标准 器分 辨力 引入的 标 准不 确定 度分 量 C.3.5.2.1 标 准器 湿度 分辨力 引 入的 标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2 标准 器湿度分辨 力为0.1%RH,不 确 定度 区间 半宽0.05%RH,服 从均 匀分 布,则 分辨力 引入的标准 不确 定度 分量:2=0.05%3 0.03%RH C.3.5.3 标准 器修 正值 引入的 不 确定 度分 量 C.3.5.3.1 标 准器 湿度 修正值 引 入的 标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3 标准器湿度修正值 的不确定度U=1.0%RH,k=2,则标准器湿度修 正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 度分量:3=1.0%2=0.5%RH C.3.5.4 标准 器稳 定性 引入的 标 准不 确定 度分 量 C.3.5.4.1 标 准器 湿度 稳定性 引 入的 标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4 本 标准 器相 邻两 次校准 湿度 修 正值 最大 变化0.5%RH,按 均匀 分 布,由 此 引入 的标 准不 确定度分量:4=0.5%3=0.29%RH C.3.6 标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汇总 表 标准 不确 定度 分量 汇总 表 见表C.6。19 DB3502/T 137-2024 表C.6湿度 上偏 差校 准标 准不 确 定度分 量汇 总表 标准不 确定度分量 符号 不确定 度来 源 标准不 确定 度 1 湿度测 量重 复性 0.17%RH 2 标准器 湿 度分 辨力 0.03%RH 3 标准器 湿 度修 正值 0.5%RH 4 标准器 湿 度稳 定性 0.29%RH C.3.7 合成 标准 不确 定度 C.3.7.1 湿度 上偏 差校 准合成 标 准不 确定 度 c计算 由于 1、2、3、4相互 独立,则合 成标 准不 确定 度 c为:c=12+22+32+42=0.60%RH C.3.8 扩展 不确 定度 取包 含因 子k=2,湿度上偏差 扩展 不确 定度 为:=c=1.2%RH C.3.9 不确 定度 报告 不确 定度 报告 见表C.7。表C.7 金属卤 素灯 老化 试验 箱湿 度校准 不确 定度 报告 校准湿度/%RH 60 湿度上 偏差 max/%RH-0.2 湿度上 偏差 扩展 不确 定度U/%RH(k=2)1.2 20 DB3502/T 137-2024 参考文 献 1 DIN 75220-1992 Ageing automobile components in solar simulation units 2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