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坝白蚁防治管理规范DB3301/T 0204—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堤坝白蚁防治管理规范DB3301/T 0204—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堤坝白蚁防治管理规范DB3301/T 0204—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堤坝白蚁防治管理规范DB3301/T 0204—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堤坝白蚁防治管理规范DB3301/T 0204—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堤坝白蚁防治管理规范DB3301/T 0204—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93.160 CCS P 55 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3301/T 0204 2024 代替DB3301/T 02042018 堤坝白蚁 防治管 理规 范 2024-06-30 发布 2024-07-30 实施 杭州市市 场监督 管理局 发 布 DB3301/T 0204 2024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 义.1 4 基本要求.2 5 预防.2 6 检查.2 7 危害等级 评定.4 8 治理.6 附录 A(资料 性)管理范围.8 附录 B(资料 性)粘土掺食 盐防治技 术.9 附录 C(资料 性)堤坝白蚁 治理方法.11 附录 D(资料 性)堤坝白蚁 检查方法.14 附录 E(资料 性)记录表格、标识牌 示要求.15 附录 F(资料 性)堤坝白蚁 危害评定 表.19 DB3301/T 0204 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0 标准化 工作导 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件的 结构和起 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3301/T 0204 2018 堤坝白 蚁防治 管理 规范,与DB3301/T 0204 2018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 辑性改动 外,主要 技术变化 如下:a)更改了文件 的范围(见第 1 章,2018 年 版的第 1 章);b)更改了规范 性引用文 件(见第2 章,2018 年版的 第 2 章);c)增加了“堤 坝白蚁危 害”“堤 坝蚁患区”“堤坝 蚁源 区”“泥线、泥被”术语(见 3.1、3.2、3.3、3.6);d)删除了“蚁巣”“蚁路”“蚁道”“泥线”“泥 被”“通气孔”“排 泄物”“炭 棒菌”“菌 圃”“鸡枞菌”“三 踏菌”“鸡枞 花”“堤坝工 程蚁患区”“堤坝 工程蚁 源区”“粘土 掺食盐防 治技术”术语(见 2018 年版 3.1 3.5、3.7 3.16);e)更改了“基 本要求”(见第 4 章,2018 年版的 第 4 章);f)增加了“5.1 建设期 预防、5.2 运行期预 防”(见第5 章,2018 年版的第5 章);g)第 6 章“检 查”增加 了“定期 普查”相 关内容(见第6 章,2018 年版的第6 章);h)更改了第 7 章“危害 等级评定”的评定 时间、评 定要 求和危害等 级评定标 准等内容(见 7.1、7.2、7.3,2018 年版 的第 7 章);i)更改了“堤 坝白蚁检 查记录表”(见附 录 E,2018 年 版的附录 D);j)第 8 章“治理”新增了“治理方 案”“治理实 施”的 相关内容,更改了“特别 注意事项”(见第 8 章,2018 年版的 第 8 章)。请注意本文 件的某些 内容可能 涉及专利。本文件 的发 布机构不承 担识别专 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杭 州市林业 水利局提 出、归口 并组织实 施。本文件起草 单位:杭 州市河道 与农村水 利管理服 务中 心(杭州市 水利水电 工程质量 安全管理 服务中心)、杭州 新建白蚁 防治有限 公司。本文件主要 起草人:杨志祥、叶利伟、何晓锋、楼淑君、陈妍曙、吴佳杰、陆一奇、何晴、钱学诚、朱剑翀、厉 文彬、陈 海丹、李 渭清、葛 洪升、陈 亚月、程文冲。本文件及其 所代替文 件的历次 版本发布 情况为:2018 年首次 发布为 DB3301/T 0204 2018;本次为第一 次修订。DB3301/T 0204 2024 1 堤坝白蚁 防治管 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 了堤坝白 蚁防治的 基本要求、预防、检查、危害等级 评定、治 理等。本文件适用 于土石坝 水库山塘、土质堤 防、土质 海塘 等堤坝白蚁 的防治。2 规范性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中 的内容通 过文中的 规范性引 用而构成 本文 件必不可少 的条款。其中,注日 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 应的版本 适用于本 文件;不 注日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本(包括所有 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GB/T 50768 白蚁防 治工程基 本术语标 准 GB/T 51253 建设工 程白蚁危 害评定标 准 SL 176 水 利水电工 程施工质 量检验与 评定规程 SL 189 小 型水利水 电工程碾 压式土石 坝设计规 范 SL 223 水 利水电建 设工程验 收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50768、GB/T 51253 界定 的以及下 列术语和 定义 适用于本文 件。堤坝白蚁危 害 termite damage on dam 因白蚁危害 导致堤坝 挡水功能 降低或丧 失的现象。来源:GB/T 51253 2017,2.0.6,有 修改 堤坝蚁患区 termite-damaged area of dam 规定范围内 可能存在 白蚁危害 的堤坝主 体部分及 周边 区域。来源:GB/T 51253 2017,2.0.7,有 修改 堤坝蚁源区 termite-happened area of dam 规定范围内 可能存在 白蚁并发 生转移,影响堤坝 主体 安全的区域。来源:GB/T 51253 2017,2.0.8,有 修改 蚁情 termite condition 堤坝主体部 分及周边 区域可能 存在的白 蚁种类、白蚁 活动迹象与 分布、白 蚁危害程 度等状况 的总和。来源:GB/T 51253 2017,2.0.6,有 修改 分飞孔 flight hole 在白蚁分群 季节里,巢内发育 成熟的长 翅繁殖蚁 从巢 内爬出地面 进行移殖 分飞专用 的孔道。来源:GB/T 50768 2012,7.2.3,有 修改 DB3301/T 0204 2024 2 泥线、泥被 mud line,mud sheet 白蚁离巢到 地面活动 时,由工 蚁从土中 搬出均匀 的小 土粒与其唾 液混合筑 成薄层泥 皮掩体,呈条状为泥线,呈 片状为泥 被。4 基本要求 堤坝工程白 蚁防治应 坚持预防 为主、防 治结合、综合 治理、安全 生态的原 则。采取白蚁防 治措施,应不影响 工程安全、人员安 全及 环境安全。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的研究与 应用。堤坝工程白 蚁防治药 物的使用 应高效低 毒,对人 畜无 害,符合国 家环保要 求。蚁害导致的 工程险情 征兆发生 时,应立 即启动相 应的 应急方案。堤坝工程管 理单位或 责任主体 应及时将 堤坝白蚁 防治 单位的履约 信用情况 上报相关 职能部门。5 预防 建设期预防 5.1.1 新建、改建、扩建或 除险加固 堤坝工程 时,应将 白蚁 防治列入工 程设计、施工和验 收的范围。5.1.2 列入水利基 建工程的 白蚁预防 项目应按 建设项目 管理 规定组织施 工和质量 控制。5.1.3 在新建、改建、扩建及除 险加固堤坝 工程施工前,应 对堤坝基础进行 场地的清 理,清理的 对象主要为含有 木质纤维 素的物质,如不能 清理的应 进行 药物预防处 理。5.1.4 堤坝建设项目主 体工程施 工前,应对 堤坝工程周 边地 区白蚁危害情况 进行检查 和处理,一 般应包括工程主 体或拟建 工程位置、工程管 理范围(见附 录 A)。5.1.5 堤坝建设项目需 要取土填 土时,应对 土源地白蚁 危害 情况进行检查。取土前,对存在白蚁 危害的土体进行 彻底治理。土源地 白蚁危害 严重,无 法满 足彻底治理 要求时,应变更取 土场地。5.1.6 在完成前期处理 的基础上,新建、改 建、扩建及 除险 加固工程堤坝应 结合建设 情况对堤坝 主体设置药物屏 障或盐土 屏障,屏 障设置的 条件应满 足下 列要求:a)饮用水水源 地宜设置 盐土屏障,见附录B(粘土 掺食 盐防治技术);b)其他堤坝宜 设置盐土 屏障、药 物屏障(见附录 C.3)或物理屏障。运行期预防 5.2.1 做好堤坝的 日常养护 工作,堤 坝护坡草 不宜高于15cm,不应在堤 坝上长时 间堆放木 材、柴草 和含木质纤维 素的工程 材料等。5.2.2 应保护蜘蛛、青蛙、蟾蜍等对 工程不造 成破坏的 白蚁 天敌,控制 白蚁新建 群体。5.2.3 在白蚁纷飞季节 的夜晚,不宜在堤坝 上开灯、用 光,确需开灯、用光 时,应采 取相应的防 蚁措施。5.2.4 定期做好堤坝蚁 患区和堤 坝蚁源区的 蚁情检查,可根 据需要在堤坝周 边进行蚁 情的 监测,可采用监测控制 技术中的 远程实时 白蚁监测 系统,也 可采 用普通的监 测装置。6 检查 检查组织 DB3301/T 0204 2024 3 6.1.1 日常检查 堤 坝工程 管理单 位或责 任主体 应结合工 程日常 管理和维 修养护 开展日 常检查,重点 检查曾经 发 生蚁害的部位;在 白蚁活跃 期,可组织 专业技术 人员或 委托专业机 构进行专 业检查;汛 前和主汛 期前分别开展全面检 查;发现 白蚁危害 或监测设 备报警时 应进 行重点排查。6.1.2 定期普查 堤坝工程管理单 位或责任 主体定期组 织开展白蚁 危害 及防治情况全覆 盖普查,摸清有害白 蚁种类、活动规律、危害程度、发展趋 势等。6.1.3 专项检查 专 项检查 可由堤 坝工程 管理单 位或责任 主体委 托专业机 构开展。专项 检查应 对主体 工程和工 程 管理范围进行 全面检查,时间为 春季或秋 季。春季 检查可 在5月至7月 进行,秋 季检查可 在9月至11 月进行。专项检查符 合下列规 定:a)已建堤坝工 程白蚁危 害现场调 查宜每 2 年开展一 次;b)新建、改建、扩建堤 坝工程白 蚁危害 现场调查 宜与堤 坝工程新建、改 建、扩建项目 主体工 程初步设计(或 编制实施 方案)同 步开展;c)新建或整治 过的堤坝 工程已进 行彻底灭 治和白蚁 预防 的,5 年内可不 进行白蚁 专项检查。已建堤坝已进行 过彻底灭 治的,3 年可 不进行白 蚁专项 检 查。如在日常检 查巡查 中发现有 白蚁危害迹象、白蚁 巢位指示 物、因白 蚁引起的 隐患等现 象,应立即开展 专项检查。检查范围 堤坝白蚁检 查的范围 宜包括堤 坝蚁患区 和堤坝蚁 源区:a)堤坝蚁患区 的规定范 围一般为:主 体工程及 其管理范 围内。工 程管理范 围不明 确的,土石坝水库山塘为建 筑物轮廓 及边界线 外 50 m 范围内,土质 堤防、土质 海塘为占 压区及堤(塘)脚 线外30 m 范围 内;b)堤坝蚁源区 的规定范 围一般为:土石坝水 库山塘为 蚁 患区外 50 m 500 m 范围内;土质 堤防、海塘为蚁患 区外 50 m 100 m 范围内;若上述区 域有山 体和树林时,外延范围 宜扩大 至 1000m;c)堤坝蚁患区 和堤坝蚁 源区检查 范围可结 合工程实 际情 况进行合理 调整。检查内容与 方法 6.3.1 检查内容 检查应包含 但不限于 以下内容:a)白蚁活动痕 迹,主要观察 泥被、泥线、分飞 孔以及被 蛀食物、真菌指 示物等白 蚁外露特 征,初步判断白蚁 种类和危 害情况;b)工程主体是 否有散浸、漏洞、跌窝等现 象,并分 析判 断是否因白 蚁危害引 起;c)水库大坝、堤防、海 塘迎水面 浪渣中是 否有白蚁 蛀蚀 痕迹;d)白蚁分飞期 应观察和 记录有翅 成虫的分 飞孔位置、数 量和分飞时 间,以及 相应气象 条件等。6.3.2 检查方法及 使用 检查方法一 般可分为 人工法、引诱法、探测 法等,见 附录 D。堤 坝工程 宜使用引 诱法检查 是否存在白蚁危害,如发现白 蚁活动迹 象,宜使 用人工法 检查,可采用探 测法辅助 验证。DB3301/T 0204 2024 4 检查结果 6.4.1 检查记录 检查中应对 白蚁活动 迹象、巢位 指示物等 进行现场 标 记、拍照或摄像 记录,并按 记录表格 进行记录并存档。6.4.2 现场标识 根据白蚁活 动迹象、巢位指示 物的数量 和分布综 合判 断堤坝存在 的蚁巢位 置和数量,并在经 综合判断为蚁巢位 置的堤坝 表面处设 立明显的 标识牌,绘 制 蚁巢位置分 布图。记录表 格、标识牌 要求见附 录 E。6.4.3 专项检查报 告 专项检查应 提供专项 检查报告,报告主 要内容应 包括:a)堤坝工程概 况、检查 单元划分 等;b)检查方法、检查时间、检查机 构及人员 情况等;c)该工程白蚁 治理历史、发现的 白蚁种类、白蚁危 害情 况、综合判 断蚁巢位 置及数量 等;d)检查单位初 步判断危 害等级、下一步工 作建议等;e)附件和附图 包括蚁巢 位置分布 图、白蚁活动 迹象(巢 位指示物)照片、现场 记录表 格、标 识牌设置分布图 及现场照 片等。7 危害等级评 定 评定时间 7.1.1 白蚁危害等 级评定可 结合蚁情 检查和监 测适时开 展。7.1.2 堤坝在首次 发现白蚁 危害 3 个 月内,应 结合蚁情 专项 调查进行白 蚁危害等 级评定。评定要求 7.2.1 组织要求 白蚁危害等 级评定人 员应符合 以下要求:a)现场调查人 员经过白 蚁防治相 关培训;b)成立评定专 家组,专 家组人数 不少于 3 人且奇数。7.2.2 人员要求 白蚁危害等 级评定的 组织应符 合以下要 求:a)白蚁危害等 级评定由 堤坝工程 管理单位 或责任主 体组 织;b)等级评定人 员具有白 蚁防治、水利工程 相关专业 技术 职称。7.2.3 程序要求 白蚁危害等 级评定的 程序应符 合以下要 求:a)白蚁危害等 级评定可 结合专项 检查进行,也可专 题组 织开展;b)评定专家组 形成堤 坝工程白 蚁危害等 级评定报 告(见表 F.2);c)评定组织单 位将评定 报告(结果)在其工程 受益范围 内(或互 联网)公示,公示时间 不少于 5个工作日;DB3301/T 0204 2024 5 d)等级评定报 告提交至 堤坝工程 管理单位 或责任主 体。7.2.4 评定周期 白蚁危害等 级评定周 期符合以 下规定:a)在堤坝工程 新建、改 建、扩 建及除险 加固等项 目安全 鉴定或工程 初步设计 阶段应进 行工程白 蚁危害等级评 定;b)堤坝工程白 蚁评定周 期一般为5 年,重 要工程可 缩短 评定周期;c)一个白蚁评 定周期结 束后,应 重新进行 堤坝白蚁 危害 等级评定。评定标准 7.3.1 评定单元 堤坝白蚁危 害现场调 查检查单 元应符合 下列规定:a)水库土石坝、山塘以 单坝为检 查单元;b)有桩号的土 质堤防(海塘)以 两个连续 整数桩号 之间 的范围为 1 个检查单 元;c)没有桩号的 土质堤防(海 塘),以开始检 查部位为 起 始,从上游往下 游方向每1km 为 1 个检查单元,不足 1km 的记 作 1 个检 查单元。7.3.2 轻度危害(危害等级 级)检查单元内 发现白蚁 危害,且 符合下列 情况之一 的,检查单元白 蚁危害等 级应评定 为级:a)检查单元蚁 患区内发 现白蚁活 动地表迹 象或取食 点,且每单元少 于 10 处;b)检查单元蚁 患区内开 挖出蚁巢,主巢巢 腔最小直 径小 于等于 250 mm,或最大蚁 后体长小 于等于30 mm;c)检查单元蚁 患区内白 蚁巢真菌 指示物只 有 1 处;d)检查单元蚁 源区内仪 器探测时 疑似蚁巢 在 3 处以 上,或开挖出成 年蚁巢 1 处。7.3.3 中度危害(危害等级 级)检查单元内 发现白蚁 危害,且 符合下列 情况之一 的,检查单元白 蚁危害等 级应评定 为级:a)检查单元蚁 患区内发 现白蚁活 动地表迹 象或取食 点,且每单元 10 处及以上;b)检查单元蚁 患区内开 挖出蚁巢,主巢 巢腔最小 直径大 于 250 mm 且小于 等于 350 mm,或最大 蚁后体长大于 30 mm 且 小于等于50 mm;c)检查单元蚁 源区发现 分飞孔;d)检查单元蚁 患区内白 蚁巢真菌 指示物多 于 1 处,或分 飞孔多于 5 个;e)检查单元内 因白蚁危 害造成湿 坡、散浸 等危害水 利工 程安全的一 般险情。7.3.4 严重危害(危害等级 级)检查单元内 发现白蚁 危害,且 符合下列 情况之一 的,检查单元白 蚁危害等 级应评定 为级:a)检查单元蚁 患区内开 挖出蚁巢,主巢巢腔 最小直径 大 于 350 mm,或最大 蚁后体长 大于 50 mm;b)检查单元蚁 患区内开 挖出成年 蚁巢 3 个 以上;c)检查单元蚁 患区发现 分飞孔;d)检查单元工 程主体上 发现贯穿 性蚁道;e)检查单元内 因白蚁危 害造成漏 洞、跌窝、脱坡等 危害 水利工程安 全的较大 以上险情。评定结果 DB3301/T 0204 2024 6 白蚁危害等 级评定结 果应符合 以下规定:a)已建堤坝工 程白蚁危 害等级评 定应将一 个连续检 查期 的检查结果 作为依据;对 新建、改建、扩建堤坝工程 白蚁危害 等级评定,可将全 面检查结 果作 为评定依据;b)堤 坝工程整 体白蚁 危害等 级应以检 查单元 中最高等 级为 代表,量 化描述 应以不 同危害等 级的单元数占总 检查单元 的比例来 表达;c)评定专家组 应根据专 项检查报 告、现场核查 等综合确 定危害等级,并填 写 堤坝工程 单元白蚁危害等级评 定表(见表 F.1);d)评定专家组 在评定检 查单元的 基础上,综合 评定堤坝 工程白蚁危 害等级,并填 写 堤 坝工程白蚁危害等级 评定报告(见表F.2)。8 治理 治理方案 堤坝白蚁治 理方案符 合以下规 定:a)白蚁治理方 案应包括 工程概况、蚁 情检查和 监测情况、危害等级评定、治 理范围、治 理方案及措施、施工 组织、投 资估算等 内容;b)堤坝工程管 理单位或 责任主体 可组织工 程设计、质量 监督相关人 员对治理 方案进行 审核,形成治理方案审 核表,经 堤坝工程 管理单位 或责任主 体同 意后实施。治理实施 堤坝白蚁治 理实施符 合以下规 定:a)堤坝工程白 蚁治理方 法主要有 人工挖巢、灌 浆法、药 物隔离处理 方法、药杀法、诱 杀法、监测控制法等。具体治理 方法见附 录 C;b)白蚁严重危 害堤坝采 用药物等 非开挖治 理堤坝白 蚁后,应采用 挖巢(挖除死 巢)或灌浆等 措施对巢腔(死巢)和蚁道进 行填充处 理,挖 巢(死 巢)后回填土标 准符合 SL 176 和SL 223 等规定。治理验收 8.3.1 验收依据 堤坝工程管 理单位或 责任主体 参照 SL 223 和合 同约 定的条款对 堤坝白蚁 防治情况 进行验收。8.3.2 效果检验 堤坝白蚁治 理完成后,堤坝工 程管理单 位或责任 主体 可参照第 6 章内容和 方法检查 治理效果,也可委托第三方 进行验证 检查。8.3.3 资料管理 验收的资料 满足工程 管理的要 求,并符 合下列规 定:a)内容应包括 防治单位 基本情况、项 目概况、白蚁 危害 情况、防 治目标、防治 内容、防治方 法、防治人员培 训与承担 的工作任 务、施 工进度安 排和完 成情况、防 治效果验 收标准和 达到的 质量水平、施工安全 保障措施 与履行情 况、后期管 理建议、项目经费预算 与使用情 况、白蚁防 治合同、白蚁防 治图片等;DB3301/T 0204 2024 7 b)堤坝工程管 理单位或 责任主体 应按照 水利工 程建设 项目档案管 理规定 将堤坝工 程白蚁 防治资料进行整 编、归档、妥善保 存,保管 期限与工 程资 料保存期一 致。质量保证期 堤坝工程管理单 位或责任 主体委托的 专业机构对 堤坝 工程经白蚁治理 后的质量 保证期应不 少于1年。特别注意事 项:包括但不仅 限于:a)每年汛期(4 月15 日至10 月15 日),在水库、12 级堤防(海塘)和山塘(包括 高坝山塘、屋顶山塘、日供水 200 吨及以 上饮用水 水源地山 塘等),禁止采 用人工挖 巢;b)非汛期及 以上防汛 响应或堤 坝工程高 水位时,禁止 采用人工挖 巢;c)经综合判断,蚁巢位 于防渗体,禁止采 用人工挖 巢;d)禁止采用在 工程主体 普遍喷洒 对水源污 染的药物 处理 方法;e)堤坝工程白 蚁防治所 用药物应 符合国家 和地方的 规定,并附具农 药登记证、生产 许可证和 产品质量标准,药物的使 用浓度和 使用剂 量应符合 药物产 品标签或说 明书的要 求,不同 类型的 药物不应擅自混 配使用。不应在饮 用水水 源地采用 药物屏 障技术、药 物灌浆法 和液剂药 杀法等 可对水源造成污 染的防治 方法;f)堤坝工程挡 水期间,在高 水位时发 生因蚁害 导致工程 出现漏洞、塌坑、散 浸、裂缝等 险情时,按照“先抢险后 治蚁”的原则,先进行应 急抢险,水 位退到安全 水位以下 后再进行 白蚁危害 处置。发生突发性 大面积白 蚁活动痕 迹时,应立即 标识和 封闭区域,采取 处理措施,并 加强观测、记录,适时 进行灭治。DB3301/T 0204 2024 8 附录A(资料性)管理范围 A.1 大型水库大 坝 管理范围为 大坝两端 以外不少 于 100 m 的地 带(或者 以山头、岗地脊 线为界),以及 大坝背 水坡脚以外100 m 至300 m 内的地带。A.2 中型水库大 坝 管理范围为 大坝两端 以外不少 于 80 m 的地带(或者 以山头、岗 地脊线为 界),以 及大坝背 水坡脚以外80 m 至200 m 内 的地带。A.3 小型水库大 坝 管理范围为 大坝两端 以外不少 于 50 m 的地带(或者 以山头、岗 地脊线为 界),以 及大坝背 水坡脚以外50 m 至100 m 内 的地带。A.4 山塘 山塘坝体两 端管理范 围为:两 端以外大 于等于 10 m 的地带;背 水坡脚外 管理范围 为:坝高 小于等于10 m 的,为 10 m 范围内地 带,坝高 大于 10 m 的,为坝高值 范围内地 带。A.5 堤防(海塘)一级堤防(海塘)的管理范 围为堤(塘)身 和背水坡 脚起 20 m 至 30 m 内 的护堤(塘)地,二、三级堤防(海 塘)的 管理范围 为堤(塘)身和 背水坡脚 起 10 m 至 20 m 内的 护堤(塘)地,四、五 级堤防(海塘)的管理 范围为堤(塘)身和背 水坡脚起5 m 至10 m 内 的护堤(塘)地(险工地段 可适当放 宽)。DB3301/T 0204 2024 9 附录B(资料性)粘土掺食盐 防治技术 B.1 掺入食盐量 一般防渗粘 土中掺入 的食盐量 约 0.8%(干土质量 比)。即在需铺 垫盐土的 位置,按1 m3夯 实的防渗粘土和每 层厚 0.25 m 计算,每层粘土 中施放 食盐 约 4.0 kg。B.2 盐土铺垫位 置的确定 B.2.1 筑于堤坝内 的蚁巢,一般修筑 于粘土层 表面 1.5 m 以 下(内),浸 润线以上 的位置。由于表层 土体中的盐分 含量容易 被日晒雨 淋渗透流 失,因此,为 减少防渗粘 土中的盐 份流失,粘 土中掺食 盐后的盐土铺垫位置 宜在坝体 内侧。B.2.2 对于均质坝、心墙坝、斜墙坝 的盐土铺 垫位置,在防 渗粘土表面 1.0 m 以 下(内),水位浸润 线以上范围。防渗粘土 中掺入食 盐的位置 分别见图B.1、图 B.2、图 B.3。图B.1 均质坝盐土 铺垫位置 断面图 图B.2 心墙坝盐土 铺垫位置 断面图 DB3301/T 0204 2024 10 图B.3 斜墙坝盐土 铺垫位置 断面图 B.3 施工工艺 堤坝施工时,无 论是新建 堤坝时 的白蚁危 害预防,还 是有白蚁危 害老堤坝 的防治,都 要在防渗 粘土到达堤坝后,按含食 盐量的要 求在防渗 粘土中撒 上食 盐后,再松 动土料,让食盐均 匀拌入防 渗粘土,然后再夯实。B.4 新建堤坝时 的预防 在新建河道 堤防、水 库大坝、山塘的过 程中,为 预防 白蚁对堤坝 的危害,减少影响 工程安全 运行的隐患,可直 接在需铺 垫盐土位 置的防渗 粘土中掺 入食 盐进行预防。操作方 法,在需 填放盐土 的位置,按上述含盐量 要求和施 工技术,自下而上 层层掺入 食盐 进行预防。B.5 无白蚁危害 老堤坝的 预防 B.5.1 在堤坝中活动的 白蚁非常 隐蔽,不容 易被发现,一旦 暴露,白蚁危害 往往已相 当严重。因 此,在提高河道 堤防、水 库大坝、山塘的防 御标准,当需 要在无白蚁 危害(堤 坝内也无 蚁巢、蚁 道等隐患)的老堤坝上 进行加高 或加固时,应对老 堤坝的白 蚁危 害进行预防。B.5.2 在对无白蚁危害 的老堤坝 进行预防时,应先清除 坝面 的草根浮土,处 理缺陷并 翻松和削碎 表层土10 cm 左右,开挖 0.4 0.4 m 左右,深 度不小于1.0 m 的孔洞,孔洞之间 的间隔 1.5 m,再用 盐水(含盐量 1%左右)适 当浇灌原 坝体,使 盐水渗入 堤坝 土埝内,然 后再在坡 面上铺盖 土料后夯 实。B.6 有白蚁危害 堤坝的防 治 对有白蚁危 害堤坝的 防治,其方 法是:先用套 井回填 等方法取出 原堤坝中 的土埝,然 后用防渗 粘土回填,在回填至 水位浸润 线高程 时,在需铺垫 盐土位 置的防渗粘 土中按比 例掺入食 盐,将粘土 与食盐拌均匀后,再 回填夯实。DB3301/T 0204 2024 11 附录C(资料性)堤坝白蚁治 理方法 C.1 人工挖巢法 C.1.1 追踪蚁道挖 巢法 沿分飞 孔、白蚁在地 表活动痕 迹或采取 开沟截道 等方 式确定追挖 蚁道,直 至挖取蚁 巢。C.1.2 判定巢位挖 巢法 C.1.2.1 应用白蚁分 群孔分布 图像判断 巢位。C.1.2.2 应用真菌指示物 判断巢位。找到鸡枞 菌,巢区就 在其 下方;找到三踏 菌,主蚁 巢就在其范 围内;找到炭 棒菌,死 亡的蚁巢 就在其下 方。C.1.2.3 应用锥探找 蚁巢。根据白 蚁活动的 地表迹象,判 断蚁 巢的方位后,利 用锥探法 过程的“吊锥”感判断蚁巢 位置。C.1.2.4 根据地形地貌和 白蚁活动 迹象判断巢 位。地形起 伏时,根据地貌变化 和白蚁活 动迹象的走 向进行判断,蚁巢一般 位于坡面 或顶部。C.1.3 其他原则 C.1.3.1 挖取蚁巢时,应连续 追挖,取 出主巢和 所有副巢,抓 获蚁王、蚁 后,灭杀 残存白蚁。C.1.3.2 取巢完成后,要 及时清除 周围松动的 土地,并采 用与 工程原土料类似 的回填土 夯实至原貌,回填土标准 符合 SL 176 和SL 223 等规 定。C.1.4 回填方法及 标准 可用人工夯 实或小型 震动碾压 设备。根 据 SL 189 要 求,填筑标 准要求如 下:a)压实干密度 应达到大 坝建设或 除险加固 设计标准。b)压实度应为 95%97%。c)填筑含水量 与最优含 水量的允 许偏差为 3%。C.2 灌浆法 C.2.1 蚁道灌浆 从分飞孔或口径2厘米以上 的蚁道灌进 泥浆(或 药物 泥浆)。若蚁道 较多时,先灌蚁道口 较大和上方,后灌平 行和下方 的蚁道。C.2.2 钻孔灌浆 钻孔的布置 和施钻应 满足下列 条件:a)布孔。在工 程主体范 围内按梅 花形状布 孔,孔距 1.0 m 1.5 m,在初步定 位蚁巢附近,孔距 加密至 0.5 m。b)钻孔。采用 机械钻孔 和人工钢 锥造孔,深度为 3.0 m 5.0 m。钻 孔应铅直,避免串 孔。DB3301/T 0204 2024 12 C.2.3 灌浆所用浆 液 应符合以下 指标:a)水土比例:1:1.15 1:1.25;b)泥浆容重:1.29 t/m31.60 t/m3;c)粘度 30 s 100 s;d)稳定性 0.1 g/cm3;e)胶体率 80%;f)失水量 10 cm/30 min 30 cm/30 min;g)灌浆压力 0.05 Mpa 0.15 Mpa;h)含药量:按 药物使用 说明书中 确定的剂 量配药;i)灌浆应遵循 少灌多复、灌满为 止的原 则。局部 灌浆最 好一次灌浆 与前次灌 浆应间隔 三天以上。C.3 药物隔离处 理方法 C.3.1 基本原理 在山塘、水库大坝、堤防 工程主 体加固整 治好后(填 筑种植土前),采用低毒、长 效和安全 的药物稀释兑水,使用车载 高压喷雾 机对大坝 土壤层进 行全 面喷洒,不 留死角,要求喷洒 均匀,渗 透土壤深 度3 cm以上,形成最后 一道药物 隔离防蚁 屏障,既能 防 止大坝周边、附 近的白蚁 蔓延、分飞 侵入到新 加固的大坝上来,建立新 群体,繁 殖危害,又能有效 杀灭 大坝表层的 新生幼龄 巢(外运 土方可能 携带土栖 白蚁的新生巢、幼龄巢)。C.3.2 药剂用量 药剂用量应 为3 L/。药物的 使用浓度、剂量的调 整 必须根据施 工过程中 当地气候、土 壤、地下水及现场的具 体情况来 掌握,必 须保持药 物的有效 成分 含量不变。C.3.3 主要设备 应包括:a)一台 3.3 马 力柴油机 作为动力,2.43 千 瓦功率;b)药泵:流量 50 L/min 70 L/min,工作 压力 2.0 Mpa 3.5 Mpa;c)射程:水平 20 m25 m,垂直15 m18 m;d)转速:2600 r/min;e)附属配件为 30 mm 的 橡胶输药 管 25 m60 m,配 药桶 一只。C.3.4 注意事项 全面喷洒易 对环境产 生污染,故使用该 方法可在 新建、改建、加 固工程填 筑种植土 前。当工 程土体表面有茂盛 草坪或植 物时,使 用该方法 前应对工 程主 体环境进行 判断,不 推荐使用 该方法对 已完工堤 坝工程进行白 蚁防治。C.4 药杀法 C.4.1 投药时间 应选择阴天 或晴天的 早、晚进 行,不应 在下雨前 或雨 天投药。C.4.2 投药方法 DB3301/T 0204 2024 13 C.4.2.1 泥线、泥被 投药。在 有白蚁活 动的泥线、泥被边 缘置 放饵剂,用 树叶等遮 盖。C.4.2.2 蚁道投药。挑开分群 孔的泥帽,放进诱 饵剂后封 闭。C.4.2.3 蚁道投药。直接 把饵剂放 进较大的蚁 道,用泥土 等进 行封闭。若蚁道 较小,可 把诱饵剂放 在蚁道口,用 树叶等物 遮盖,泥 土等封闭。C.4.3 闭环处置 药杀后,应 采用挖巢 或灌浆等 措施对巢 腔和蚁道 进行 填充处理。C.4.4 投药警示 在投药位置 设置醒目 的警示牌,可参照E.3 标识 牌。C.5 诱杀法 附录D.2中检 测盒中放 入白蚁治 理药物诱 杀。C.6 监测控制法 C.6.1 产品要求 用于堤坝工 程 白蚁防 治的监测 控制装置 应有注册 商标、使用说明 书和产品 合格证,电子监测 控制装置除符合上 述要求外 还应符合 国家现行 有关产品 标准 的规定。C.6.2 安装间距 监测控制装 置的安装 间距横向 宜大于等 于5 m、纵向 宜大于等于10 m,安 装两排及 以上的监 测控制装置时,宜 以彼此交 错的方式 安装。C.6.3 检查与维护 安装的白蚁 监测控制 装置应定 期进行检 查和维护,检 查和维护的 时间与次 数应符合 下列规定:a)安装区域尚 无白蚁活 动,安装的监 测控制装 置起监测 白蚁入侵活 动的作用,每 年检查 2 次,分别在5 上旬 6 月上 旬及 9 月 上旬10 月下旬进 行;b)安装区域有 白蚁活动,安 装的监测 控制装置 起灭治白 蚁的作用,自安装 日起,每隔 1 个月检查1 次,直至用 药剂将 白蚁群体 灭杀完为 止;c)检查和维护 过程中,在监测控 制装置内 发现有白 蚁活 动时,应用 饵剂或粉 剂对其进 行处理;d)检查和维护 过程中,发现监测 控制装 置内的饵 木被白 色真菌完全 包裹或已 腐烂时,应对其 进行更换;e)检查和维护 过程中,发现监测 控制装置 损坏或丢 失时,应补充安 装。DB3301/T 0204 2024 14 附录D(资料性)堤坝白蚁检 查方法 D.1 人工法 D.1.1 检查人员距 约为 2 m 左右,排 成一字形,在对 工程检 查范围内采 用“之”字行进的 方式,对 工程主体和工 程管理范 围进行“地毯式”检查,每 行一 步,都要前 后左右仔 细观察。D.1.2 通过铁锹或挖锄 将土体表 层或白蚁喜 食的植物根 部和 枯萎植物、腐朽 的树桩、树叶、木材 等翻开,查看是 否有白蚁 活动迹象。D.1.3 检查人员应 不少于 2 人,对检 查发现的 白蚁活 动迹象、白蚁巢位 指示物、堤坝隐患 等应进行 现场复核。D.2 引诱法 在堤坝工程 主体及其 管理范围 内设置白 蚁检测装 置或 设置引诱堆、引诱桩、引诱坑、检测盒 等,其中引诱堆和 引诱桩可 就地取材、制作安 装简单,推荐 由堤坝工程 管理单位 或责任主 体作为日 常检查和 专项检查的主 要方法;因开挖量 较大,不 推荐使用 引诱 坑:a)引诱堆:把 饵料直 接放在地 表,用 土块或石 块加盖遮 光。饵料一般 可采用 蕨、铁芒 箕、甘 蔗渣、杨梅木块、松木块等,堆间隔 宜为 10 m。b)引诱坑:在 土壤中开 挖长 500 mm、宽 400 mm、深 300 mm 的坑,将饵料放 置其中并 加盖,坑间隔宜为 10 m。c)引诱桩:将土栖 白蚁喜食 的木料削 制成长 250 mm、宽50 mm、高 50 mm 的桩,直接插 入土壤中约 200 mm,桩间隔宜 为 10 m。d)检测盒:把 白蚁喜食 的食物,装入 20 1510 cm 盒 体内,盒底 部开若干 个小孔,利于白 蚁通道进出,埋 入工程地 表 10 cm 20 cm 即可,一般埋 设三天后检 查一次,检查装置 内饵料的 取食情况。或 安装专用 的白蚁监 测装置使 用说明。e)在检查过程 中如发现 饵料或引 诱桩缺失、霉变等 情况 应及时补充 或更换。f)引诱法装置 平均每 25 m2检查 范围设 置 1 处,工程 主 体迎水面和 背水面分 别 不少于4 处,管理范围 不少于4 处,设 置应分布 均匀。D.3 探测法 可采用探地 雷达、高 密度电阻 率法等仪 器对白蚁 巢位 进行辅助检 查。DB3301/T 0204 2024 15 附录E(资料性)记录表格、标识牌示 要求 E.1 堤坝白蚁检 查记录表 见表 E.1 和表 E.2。表E.1 水库(山塘)白蚁检 查汇总表 工程 概况 水库 名称 库容 工程 规模 工程 所在 地 市 县(市、区)镇(乡)是否 饮用 水水 源 管理 单位 主坝 情况 坝型 坝长 坝高 引水 坡护 坡方 式 背水 坡护 坡方 式 副坝 情况 1.副坝 坝型 坝长 坝高 迎水 坡护 坡方 式 背水 坡护 坡方 式 2.副坝 坝型 坝长 坝高 迎水 坡护 坡方 式 背水 坡护 坡方 式 3.副坝 坝型 坝长 坝高 迎水 坡护 坡方 式 背水 坡护 坡方 式 检查 情况 检查 类型 日 常检 查 定 期普 查 专 项检 查 蚁患 所在 部位 危害 等级 危害 处数 蚁患 区处 数 蚁源 区处 数 白蚁 种类 危害 具体 情况 主体结构 离坝 脚50m 内 蚁患 区外50500m 主坝 未评 定不填写 如渗 漏、塌陷 跌窝 等情况 1.副坝 2.副坝 3.副坝 其他 天气 温度 检查 时间 检查 方式 蚁患 处置 建议 介绍 治理 时间 安排,治 理方 法,应急 措施 等 DB3301/T 0204 2024 16 表E.1 水库(山塘)白蚁检查 汇总表(续)工程 概况 检查 单位(公 章)检查 人 联系 电话 注1:护坡 方式 指:草皮 护坡、干(浆)砌 石护 坡、混凝 土护 坡或 其 他护 坡等。注2:检查 方式:根 据地 表指 示物 普查、引 诱普 查、仪器 普查 或其 他 方式 等。注3:此表 应附 与检 查类 型对 应的 检查 报告 和堤 坝白 蚁危 害分 布图。注4:此表 可另 附页 补充 说明。表E.2 堤防(海塘)白蚁检 查汇总表 工程 概况 堤防 名称 堤防 级别 工程 所在 地 市 县(市、区)镇(乡)是否 饮用 水水 源 管理 单位 堤防 长度 起止 桩号(起 始桩 号 终止 桩号)单元 数 普查 长度 起止 桩号(起 始桩 号 终止 桩号 单元 数 检查 情况 检查 类型 日 常检 查 定 期普 查 专 项检 查 周边 环境 情况 蚁患 所在 部位(起 止桩 号)危害 等级 危害 处数 蚁患 区处 数 蚁源 区处 数 白蚁 种类 危害 具体 情况 主体结构 离堤 脚30m 内 蚁患 区外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