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良种生产技术规范DB63/T 1471-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辣椒良种生产技术规范DB63/T 1471-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辣椒良种生产技术规范DB63/T 1471-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辣椒良种生产技术规范DB63/T 1471-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辣椒良种生产技术规范DB63/T 1471-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辣椒良种生产技术规范DB63/T 1471-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 CCS B 31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4712024 代替 DB/T1471-2016 辣椒良种生产技术规范 2024-06-19发布 2024-07-25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14712023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63/T 1471-2016辣椒西宁2号良种生产技术规范,与DB63/T1471-2016相比,除结构性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标准名称为“辣椒良种生产技术规范”(见封面,2016版封面);b)更改了“术语与定义”相关内容(见3);c)增加了“选地”相关内容(见5.2.1);d)更改了“整地”相关内容(见5.2.1和5.2.3,2016版的6.1.2);e)更改了“定植方法”相关内容(见5.2.5,2016版的6.1.4);f)更改了“灌水施肥”相关内容(见5.3.1,2016版的6.2.1);g)更改了“植株修整”相关内容(见5.3.2,2016版的6.2.2);h)更改了“去杂去劣”相关内容(见5.4,2016版的7);i)更改了“病虫害防治”相关内容(见6,2016版的8);j)更改了“包装、运输、贮藏、标签”相关内容(见9,2016版的10)k)删除了附录A(见2016版的附录A)。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宁市蔬菜技术服务中心 湟源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严湘萍、张晓梅、张生田、应毓楠、周红伟、谢洪福、李华。本文件及其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6年发布为DB63/T1471-2016,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DB63/T 14712023 1 辣椒良种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辣椒良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量指标、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种子采收、种子检验、包装、贮藏、运输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辣椒常规种良种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扦样 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 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 3543.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 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水分测定 GB/T 7414 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T 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 GB 20464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DB63/T 1238 辣椒基质穴盘育苗技术规程 DB63/T 1410 温室茄果类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原种 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3.2 良种 按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种子。4 产量指标 DB63/T 14712023 2 0.300 t/hm20.410 t/hm2(20.00 kg/667 m227.00 kg/667 m2)。5 生产技术 5.1 种苗生产 5.1.1 种子选择 选择用育种家种子或原种种子作为良种生产的种子。种子质量符合GB 16715.3规定。5.1.2 种子处理 50 55温汤浸种15 min后,清水浸泡8 h捞出洗净,置于25 30 催芽床上催芽,当50%种子露白时播种。5.1.3 育苗时间 定植前50 d70 d温室内育苗。5.1.4 育苗方式 采用穴盘基质育苗。基质要求及播种方法符合DB63/T 1238的规定。5.1.5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按DB63/T 1238执行。5.2 定植 5.2.1 选地 选择排灌方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地块种植。可与豆科、十字花科、葱蒜类蔬菜实行轮作倒茬,不宜与茄科作物重茬。露地繁种田与不同品种的辣椒地块之间的间隔距离达到1000.00 m以上。保护地繁种可单品种独栋种植。5.2.2 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进行土壤消毒,结合深翻土壤,施入商品有机肥9.000t/hm212.000 t/hm2(600.00 kg/667 m2800.00 kg/667 m2,N0.045 t/hm20.060 t/hm2(3.00 kg/667 m24.00 kg/667 m2),P2O50.135 t/hm20.210 t/hm2(9.00 kg/667 m214.00 kg/667 m2)。5.2.3 整地作畦 起垄覆膜,垄高20.00 cm30.00 cm,垄面宽80.00 cm,垄沟宽50.00 cm。5.2.4 定植期 苗龄四叶一心到五叶一心时,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定植。5.2.5 定植方法 DB63/T 14712023 3 采用双行单株之字形定植,株距30.00 cm35.00 cm,大行距80.00 cm,小行距50.00 cm。定植时,先挖定植穴,放入辣椒苗,然后浇足定根水,埋土封穴,浇定植水。7 d10 d后查苗、补苗。定植前1 d2 d,苗上喷施1:1的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液1次。5.3 田间管理 5.3.1 灌水施肥 5 d7 d后浇1次缓苗水。第二层花开放前,少浇水,勤中耕,适时蹲苗。花期喷施0.25%B+0.3%KH2P4。果实开始转色时控制灌水。5.3.2 植株修整 选择晴天中午,将主枝以下的侧芽(枝)一次抹除,及早摘除门椒。选用第24层果实采种。5.3.3 去杂去劣 去杂去劣分3次进行。第1次在苗期,拔除叶片过大或过小、叶形或叶色显著不同、株高差异明显的异形株和生长异常旺盛的单株;第2次在现蕾期,拔除不符合所繁品种特征特性的杂株,拔除开花过早或过迟的植株;第3次在成株期,淘汰果实特征特性不一致的植株。6 病虫害防治 按DB63/T 1410执行。7 种子采收 7.1 采收时间 种果充分老熟后适时采收,剔除病果和畸形果,后熟6 d7 d。7.2 取种方法 人工取种:将种子和胎座一起取出,去除胎座和杂质。机械取种:用取种机将辣椒果实破碎,用水淘洗,收集种子。7.3 晾晒与精选 将种子放置在通风处的纱网晾晒。种子精选,质量符合GB 16715.3规定。8 种子质量检验 种子检验按GB/T 3543.2、GB/T 3543.3、GB/T 3543.4、GB/T 3543.5、GB/T 3543.6执行。9 包装、运输、贮藏、标签 9.1 包装及标签 包装按GB/T 7414执行,标签按GB 20464执行。DB63/T 14712023 4 9.2 贮藏与运输 贮藏条件按GB/T 7415执行。运输按NY/T 1056执行。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