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05 DB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T 15672018 塑料大棚辣椒高效固碳生产技术规程 2018-01-10发布 2018-03-10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4/T 15672018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大棚结构与性能.1 5 茬口安排.1 6 种苗.2 7 整地施肥.2 8 定植.2 9 田间管理.2 10 二氧化碳施肥.3 11 病虫害防治.3 12 采收.3 13 生产档案.4 DB14/T 1567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西农业大学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少文、聂红玫、张静、侯雷平、李梅兰、孙胜、董琳、武喆、邢国明。DB14/T 15672018 1 塑料大棚辣椒高效固碳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大棚辣椒高效固碳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大棚结构与性能、茬口安排、种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CO2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塑料大棚辣椒的高效固碳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 GB/T 17187 农业灌溉设备 滴头和滴灌管 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JB/T 10594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 DB14/T 1281 果菜类蔬菜高效固碳育苗技术规程 DB14/T 1288 塑料大棚二氧化碳施肥技术规程 DB14/T 607 无公害青椒设施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高效固碳生产 在设施蔬菜生产中,通过优化设施环境,选择CO2施肥方法,控制CO2施肥浓度,调节CO2释放时间,配套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充分挖掘设施蔬菜固碳效率和增产潜力,从而达到设施蔬菜优质高产高效的一种生产模式。4 大棚结构与性能 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执行JB/T 10594的规定。大棚内白天最高气温不高于32,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8,室内10 cm土层的日最低温度不低于10;光照时数不少于8 h,植株顶部水平光照强度不低于6 000 lx,室内光照分布均匀;室内空气相对湿度60%90%,土壤相对湿度65%80%。5 茬口安排 春提早栽培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从6月份开始上市;秋延后栽培6月上中旬播种育苗,9月中旬开始上市。DB14/T 15672018 2 6 种苗 6.1 品种选择 春提早辣椒生产选用固碳能力强、前期耐低温、后期耐热,坐果率高,果实生长发育快,抗病性强,商品性好,丰产耐储运的品种;秋延后辣椒生产选用早、中熟,植株长势旺,商品性好,固碳能力强,耐高温,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的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16715.3的要求。6.2 穴盘育苗 选用标准规格的50孔或72孔的穴盘进行育苗。育苗技术执行DB14/T 1281的规定。6.3 壮苗标准 春提早辣椒苗龄 6070 d,秋延后辣椒苗龄 4550 d。株高 15 cm20 cm,真叶68片,叶片颜色浓绿、茎杆粗壮、节间短、根系洁白、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7 整地施肥 塑料大棚提前710 d扣棚,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5 000 kg8 000 kg和配方肥25 kg50 kg,深翻25 cm30 cm,肥、土混合均匀,整平。栽培畦底宽70 cm、作业道50 cm,畦高10 cm15 cm。距畦边10 cm15 cm处铺设两道滴灌带,覆盖地膜,滴管设备符合GB/T 17187的要求。8 定植 8.1 定植时间 春提早辣椒3月底至4月初定植,秋延后辣椒7月下旬定植。8.2 定植密度 采用宽窄行定植,宽行70 cm,窄行50 cm。辣椒畦上株距35 cm40 cm,行距45 cm50 cm,每667 m2定植2 7003 100株。青椒畦上株距40 cm45 cm,行距50 cm55 cm,每667 m2定植2 4002 700株。8.3 定植方法 定植时膜上打孔,基质上表面低于畦面1 cm,封严定植孔,及时浇定植水。9 田间管理 9.1 温度管理 缓苗期棚内白天25 30,夜间18 20。缓苗后白天24 28,夜间15 20,地温14 18。结果期白天25 30,夜间不低于15。9.2 光照调控 DB14/T 15672018 3 保持棚膜内外表面清洁,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在阴、雨、雪天时,进行人工补光。秋延后栽培前期,适当覆盖遮阳网遮光。9.3 湿度调节 通过地膜覆盖、通风排湿、温度调控、精细灌溉、温度调控等措施调节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缓苗期空气相对湿度80%90%,开花、结果期空气相对湿度60%70%。9.4 水肥管理 采用膜下滴灌,滴灌设备质量执行GB/T 17187的要求。定植后710 d 浇缓苗水,门椒坐果后结合浇水追一次肥,每667 m2追施硫酸铵20 kg或尿素15 kg;盛果期结合浇水每1520 d 追肥一次,每667 m2每次追用水溶性氮磷钾复合肥10 kg15 kg,同时每隔710 d叶面喷施一次0.1%0.3%的磷酸二氢钾液。9.5 植株调整 9.5.1 整枝打岔 采用四干整枝或多干整枝法,晴天上午整枝打杈,门椒下的侧枝及时打掉。生长中后期摘除底部老叶、黄叶、病叶,并疏掉弱枝、空果枝。9.5.2 保花保果 春提早栽培生长前期及时保温,中期及时通风;秋延后栽培生长前期注意遮荫降温,中后期注意保温。控制适宜的湿度,增施磷钾肥,保证养分均衡供应;也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保花保果。10 二氧化碳施肥 10.1 施肥浓度 缓苗后,棚室内CO2浓度控制在800 ppm1 000 ppm。若连续长期应用,选择适宜浓度的低限。CO2施肥结束时,应逐渐降低施用浓度、避免突然停止施用。10.2 施肥时间 缓苗后开始施用,施肥在晴天日出1 h后进行,时间为2 h 3 h。当棚内气温达到28 时,根据需要适当打开顶通风口、不开侧通风口,大通风前0.5 h1 h停止施用。晴天提早施放,阴天推迟施放,雨雪天不施放。10.3 施肥方法 采用钢瓶释放法或商品气肥法。执行DB14/T 1288的规定。11 病虫害防治 按DB14/T 607的规定执行。12 采收 DB14/T 15672018 4 辣椒果实充分膨大,表面具有较好光泽时及时采收。采收时,应轻摘轻放,尽量防止机械损伤。13 生产档案 建立生产档案,对塑料大棚环境、田间管理、CO2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等生产环节进行详细记录。档案保存3年以上。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