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标准 第2部分:矿山生态修复DB64/T 1999.2-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标准 第2部分:矿山生态修复DB64/T 1999.2-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标准 第2部分:矿山生态修复DB64/T 1999.2-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标准 第2部分:矿山生态修复DB64/T 1999.2-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标准 第2部分:矿山生态修复DB64/T 1999.2-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标准 第2部分:矿山生态修复DB64/T 1999.2-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73.020 CCS D 01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64/T 1999.22024 国土空间 生态修复 工程建设 标准 第2 部分:矿山生 态修复 Construction standard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in national land space Part 2: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ines 2024-05-06 发布 2024-08-06 实施 宁夏回族 自治区 市 场监督管 理厅 发 布 DB 64/T 1999.22024 I 目 次 前 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基本 原则.2 5 地 质安 全隐 患消 除工 程.2 边坡 清危 工程.2 护坡 工程.3 封堵 工程.5 6 地形 地貌 重塑 工程.5 拆除 清运 工程.5 场地 平整 工程.6 7 土壤 重构 工程.6 一般 规定.6 表土 保护 工程.6 土壤 修复 工程.7 土壤 改良 工程.7 8 植被 重建 工程.7 一般 规定.7 乔灌 木.8 草地.8 养护 工程.9 9 配套 工程.9 灌溉 排水 工程.10 建筑 物工 程.10 田间 道路 工程.10 隔离 标识 工程.10 警示 标志.11 固沙 工程.11 附 录 A(规范 性)不同土 地复 垦方 向土 壤质 量要求.12 附录 B(规范 性)工程类 型区.13 附录 C(资料 性)不同工 程类 型区 适宜 的植 物种及 密度 栽植.14 附录 D(资料 性)主要草 种适 宜区 域、播种 量及播 种深 度.16 DB 64/T 1999.2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2020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宁 夏回 族自 治区 自然资 源厅 提出、归口 并组织实施。本文件 起草 单位:宁 夏回 族自治 区国 土整 治修 复中 心。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金智 慧、张 敏、王岩、陈 小刚、哈文 秀、左健 扬、穆小 虎、方 伟、魏岳、赵 江龙、杜 亮亮、杨 丽、杨文 轩、马 欣、刘晓 慧、张弘、仇子 瑜、秦业、刘 程越、柳希 凡、房磊。DB 64/T 1999.22024 III 引言 为加快 推进 国土 空间 生态 保护与 修复 工作,规范 国 土空间 生态 修复 工作 流程、技 术方 法和 要求,制定DB64/1999-2024 国土 空间生 态修 复工 程建 设标 准。国土空 间生 态修 复涉 及国 土整治、矿 山生 态修 复等 不同工 程类 型,为满 足国 土空间 生态 修复 的通 用性并突 出不 同工 程类 型的 特点,DB64/T 1999-2024 国土空 间生 态修 复工 程建 设标准 共分 为2个 部 分:第1部分:国 土整 治;第2部分:矿 山生 态修复。第1 部分 规定了 国土整 治的 基本原则 和工 程建设 的内 容,第2部分规 定了矿 山生 态修复的 基本 原则和工程 建设 内容。DB 64/T 1999.22024 1 国土空间 生态修 复工程建 设标准 第2 部分:矿山 生态修复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矿 山生 态修 复基本 原则、地质 安全 隐患 消除工 程、地 形地 貌重 塑工 程、土壤 重构 工程、植被重 建工 程和 配套 工程 的内容。本文件 适用 于矿 山生 态修 复工程 的规 划、设计、建 设和管 理。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2894 安 全标 志及 其使 用导则 GB/T 13306 标牌 GB/T 15776 造 林 技术 规程 GB 50330 建筑 边坡 工程 技 术规范 JT/T 1328 边坡 柔性 防护 网系统 SL 377 水利 水电 工程 锚喷支 护 技术 规范 SL 386 水利 水电 工程 边坡设 计 规范 TD/T 1070.1-2022 矿山 生 态修复 技术 规范 第1 部分:通则 DB64/T 1999.1 国土 空间 生态修 复工 程建 设标 准 第1部 分:国土 整治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矿山生 态修 复 mi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依靠自 然力 量或 通过 人工 措施干 预,对因 矿产 资源 开采活 动造 成的 地质 安全 隐患、土地 损毁 和植 被破坏等 矿山 生态 问题 进行修 复,使矿 山地 质环 境达到 稳 定、损 毁土 地得 到复垦 利 用、生 态系 统功 能得到恢复和 改善。来 源:TD/T 1070.1-2022,3.1 地质安 全隐 患 mine geological hazards 由采矿 活动 引发 或加 剧的 对人居、生 命、财产 安全 构成威 胁的 危岩 体、不稳 定边坡、废 弃矿 井地 面塌陷、地表 开裂 等地 质安 全问题。地形地 貌重 塑 landform reshaping DB 64/T 1999.22024 2 根据矿 山地 形地 貌破 坏方 式与损 毁程 度,结合 原有 地形地 貌特 点,在消 除地 质安全 隐患 和水 土流 失隐患基 础上,通 过土 地整 形等措 施,形成 与周 边地 貌景观 相协 调的 新地 貌。来 源:TD/T 1070.1-2022,3.5 土壤重 构 soil reconstruction 对矿山 损毁 土地 采用 工程、物理、化 学、生物 等改 良措施,重 新构 造土 壤基 质,形 成适 宜植 被生 长的土壤 剖面 结构 与肥 力等 条件。来 源:TD/T 1070.1-2022,3.6 植被重 建 vegetation reconstruction 综合考 虑气 候、海拔、坡 度、坡 向、地 表物 质组 成 和有效 土层 厚度 等条 件,选择先 锋、适生 植物 物种,实 施植 被配 置、栽植 及管护,重 新构 建持 续稳 定的植 物群 落。来 源:TD/T 1070.1-2022,3.7 4 基本原 则 尊重自 然,顺应 自然 尊重生 态 系统 演替 规律,自 然 恢复 与人 工修 复相 结合,人 工修 复为 自然 恢复创 造 条件,最大 限度 发挥自然 修复 能力,避 免过 度工程 治理。整体保 护,系统 修复 矿山生 态修 复应 统筹 考虑 矿山所 处区 域生 态功 能以 及各生 态要 素相 互依 存、相互影 响、相互 制约 等特点,统筹 兼顾,系 统设 计,逐 步修 复受 损生 态功 能。因地制宜,分 区治 理 统筹考 虑矿 山生 态问 题的 多样性、复 杂性、多 因性 和地域 性特 征,依据 规划 确定的 土地 用途,宜 林则林、宜草 则草、宜 耕则 耕、宜 水则 水、宜荒 则荒。经济合 理,技术 可行 按照财 力可 能、技术 可行 的原则,合 理确 定生 态修 复方向、方 式和 措施,提 高投入 产出 效率,最 大限度发 挥矿 山修 复后 的长 期效益。5 地质安 全隐 患消 除工 程 边坡清 危工 程 5.1.1 危岩浮 石清 除 危岩浮 石清 除应 符合 以下 要求:a)对具有 危岩 浮石 等石 块易 滑落和 滚落 的区 域,综合 考虑现 场条 件、安全、技 术 经济可 行性 等 因素,选 择适 宜的 危岩 体清 除方法,可 采取 人工、机 械、解 离等 措施;b)清除危 岩体 前须 对防 护对 象做好 安全 防护,受威 胁 对象撤 至影 响范 围之 外,必要时 设置 防护 设施;DB 64/T 1999.22024 3 c)岩质边 坡削 坡时,坡面 应预 留一定 厚度 岩层,采用 人工 或机械 修整,防止 坡面 产生 新的危 岩体,保证坡 面稳 定顺 滑;d)清除危 岩体 须采 取自 上而 下顺序、分区 跳段 方式 并将坡 面 一次 成型,每段 施工 长度 不 大于 15m;e)清除危 岩体 后的 边坡 应至 稳定岩 面,不引 发新 的危 岩体;f)清除危 岩体 后应 修整 坡面 转角处 及坡 顶棱 角,使坡 面稳定 平直,无 较大 的凸 起和凹 陷,清除 危岩体处 坡面 应与 周围 坡面 连接平 滑、协调。5.1.2 削坡开 级 对具有 滑坡、泥石 流及 断 层破碎 等危 险的 地区,采 用放坡 或分 级放 坡的 方式 进行削 坡。削 坡开 级应符合以 下要 求:a)边 坡 条件 允许 时优 先削 坡开 级,降低 边坡 坡度、高度。削 坡开 级应 统筹 边坡台 阶 再造、边坡 护坡、截 排水、坡 脚蓄 坡和 填筑台 阶等 工程;b)土质和 软质 岩石 边坡 角大 于60、坡高 大于8 m,硬 质 岩石 边坡 角大于 75、坡 高大于 15 m 时,应 分级 放坡,保 证边 坡的稳 定性;c)渣堆坡 应满 足稳 定的 坡高 和安息 角。堆 高大于 10m 时应削 坡开 级再 造台 阶,每级台 阶高 度 不超过8m,台 阶宽 度不 低于3m,坡度 不大于 30;d)削坡开 级后 边坡 应满 足稳 定的坡 高和 安息 角。削坡 高度、形式 参 照 GB64/T 1999.1-2024 规定执行。护坡工 程 5.2.1 培坡护 坡 培坡护 坡应 符合 以下 要求:a)当 边 坡后 缘削 坡受 限或 削坡 工 程量 大,坡 脚或 采场底 盘 场地 充足,可在 坡脚处 回 填渣(石)土培坡,填筑 台阶、培 坡宽 度、高 度视 场地 条件 和回 填材料 确定;b)培坡体 应满 足稳 定的 坡高 和安息 角。培坡 体 高度 8m 以 下时 坡度 小于 30,15 m 以下 时坡 度小于25;c)填筑台 阶数 量 一般 不多于3 级。回 填材 料为 黏性 土时,单层 台阶 高度 不大于8 m、宽度 4 m 6 m、边坡 坡度 小于 30;回填 材料 为渣 石时,单 层台阶 高度 不大 于12 m、宽 度4 m6 m、边坡坡 度 30 45;d)回填培 坡应 考虑 其稳 定性,按照 先低 后高 的顺 序逐 层回填 并分 层压 实,不应 顺坡倾 倒。回填 时将大块 度块 石堆 置在 底层 稳定基 底,利用 小块 度块 石、碎 渣石 填隙;e)为稳定 培坡 体和 防止 后续 坡面水 土流 失,可 在培 坡 体坡脚 处修 建拦 挡工 程并 保证其 稳定,其 高度一般 不高 于2 m,弱化 人工痕 迹。5.2.2 挡墙 5.2.2.1 重力式 挡墙 可能产 生塌 方和 滑坡 的陡 坡地段、高 填方 地 段、流水侵 蚀 的沿 河路 基地 段和 需要 特 殊保 护的 地段需设置挡 墙,确保 边坡 稳定。重力 式挡 墙应 符合 以下 要求:a)土质边 坡高 度小 于 10 m,岩 质 边坡 高度 小于 12 m 时,可 采用 重力 式挡 墙;b)重力式 挡墙 材料 可使 用块 石、条 石、毛石 混凝 土或 素 混凝土。块 石和 条石 挡墙 的墙顶 宽度 不 宜小于40 cm,毛 石混 凝土 和素混 凝土 挡墙 的墙 顶宽 度不宜 小 于 20 cm;DB 64/T 1999.22024 4 c)重力式 挡墙 的基 础埋 置深 度,应根 据地 基稳 定性、地基承 载力、冻结 深度、水流冲 刷情 况以 及岩石风化 程度 等因 素确 定;在 土质 地基 中,基础 最小埋 置 深度 在冻 土层 以下,在 岩 质地 基中,基础最 小埋置 深度 不小于 30 cm;基 础埋 置深 度应 从 坡脚排 水沟 底算 起。受水 流冲刷 时,埋深应从预 计冲 刷底 面算 起;d)重力式 挡墙 其他 参数,参 照 GB 50330 规定 执行。5.2.2.2 悬臂式 挡墙 和扶 壁式 挡墙 悬臂式挡 墙和扶 壁式挡 墙 适用于地 基承载 力较低 的 填方边坡 工程。悬臂式 挡 墙和扶壁 式挡墙 应符合以下 要求:a)挡墙采 用现 浇钢 筋混 凝结 构。立 板和 扶壁 的混 凝土 保护层 厚度 不应 小 于 35 mm,底 板的 保护层厚度不 应小 于40mm;受力钢 筋 直径 不应 小于12 mm,间距 不大 于250 mm;立 板顶宽 和底 板厚度 不 应小于 200mm;b)悬臂式 挡墙 高度 不超 过 6 m,扶壁 式挡 墙高 度不 超过 10 m;c)悬臂式 挡墙 和扶 壁式 挡墙 保护层、强 度、变形、材 料、施 工等 参数 参照GB 50330 规定 执行。5.2.3 锚固 产生坍 落、塌 陷、岩崩、滑坡等 地质灾 害的 坡面,采用锚 杆(索)方 式加固。锚固 参照以 下要 求:a)锚杆杆 体可 使用 普通 钢材、精轧 螺纹 钢,其材 料尺 寸和力 学性 能应 符 合 GB 50330 的规 定,不宜采用 镀锌 钢材。灌 浆材 料采用 硅酸 盐水 泥砂 浆,浆体配 制的 灰砂 比在 0.80 1.50 区 间,水灰 比在 0.38 0.50 区 间;b)锚杆钢筋 面积 不超 过钻 孔面 积的 20%;钻孔 内的 锚杆 钢筋保 护层厚 度,对 永久性 锚 杆不 应小于25 mm,对临 时性 锚杆 不应 小于 15 mm。锚杆 的倾 角宜 采用10 35,并 应避 免对相 邻构 筑物产生 不利 影响;c)锚杆的 锚固 段不 应设 置在 未经处 理有 机质 土、淤泥 质土、液限 大于 50%的土 层、松 散的 砂土或碎石土 中;d)锚杆长 度和 直径、施 工等 参数参 照执 行SL 377 规定执 行。5.2.4 抗滑桩 抗滑桩 适用 于存 在大 范围 滑动隐 患的 边坡。抗 滑桩 应符合 以下 要求:a)根据滑 体的 厚薄、推 力大 小、防 水要 求及 施工 条件 等选用 钢桩、混 凝土 桩及 钢筋混 凝土 桩。b)抗滑桩 锚固 段 长度、结 构、载 荷、布设 等参照 SL 386 规定 执行。5.2.5 格构护 坡 质地疏 松和 易发 生水 土流 失的边 坡,需采 用格 构护 坡 方式防 治水 土流 失。格构 护 坡应符 合以 下要 求:a)可选择 浆砌 石格 构、干砌 石格构、混 凝土 格构、土 工格室 等材 料和 方式;b)坡度小 于 20 的 坡面 采用 干砌石 或土 工格 室护 坡;坡度 20 25时,采用 浆 砌石 护坡或砌 石 混凝 土格 构护 坡;坡度 25 30 时,采 用干砌 石 锚拉 混凝 土格 构;坡度 超过 30 时采用浆砌 石锚 拉混 凝土 格构;c)石材格 构呈 方形 或菱 形,格构间 距 2 m 4 m,格构 截面高 度 30 cm 60 cm,宽 20 cm40 cm,下部埋 入土 中10 cm20 cm。在安 装好 格构 后,需要 对 其进 行填 土处 理,填土 应 达到 一定的密实度,并 且要 均匀 分布 在格构 之间,以 增加 护坡 的稳定 性;d)土工格 室采 用高 密度 聚乙 烯或聚 丙烯 等高 分子 材料 的预制 件,焊 距 80 cm,格室 高度 20 cm 25 cm,格 室壁 厚不 小于 1.2 mm,用镀锌 U 型钉 将格 室连 接。格室 与坡 面联 接锚钉 长度 1.0 m,DB 64/T 1999.22024 5 锚钉布 置采 用横 向间 距1.0 m2.0 m,纵 向间距2.0 m。格室 布设 完成 后填 充 土壤30 cm 并碾压平 整后 栽植 植物。5.2.6 防护网 道路上 方有 滑坡、落 石风 险的坡 面需 加装 坡面 防护 网。防 护网 应符 合以 下要求:a)防护网 采用 直径 不 小于 2.2 mm 镀 锌或 其他 防锈、防腐 蚀 钢材 料;b)各类防 护网 抗拉 强度、网 孔尺寸 及误 差、配套 系统 及安装 参 照 JT/T 1328 规定 执 行。5.2.7 边坡截 排水 当无措 施坡 面的 坡长 太大 时,应在 此坡面 增设 多道 截排水 沟。截排 水沟 的间 距为20 m 30 m,根 据地面坡 度、土质 和暴 雨径 流情况,通 过设 计计 算具 体确定。截 排水 沟设 计施 工参照DB64/T 1999.1规定执行。封堵工 程 5.3.1 矿洞 矿洞封 堵应 符合 以下 要求:a)废弃或 闭坑 的立 井可 用岩、土填 实,或在 井 口100 cm 以下 浇注 半径 大于 井口半 径 50 cm、厚度不小 于 30 cm 的 钢筋 混 凝盖板,盖 板上 覆土,立 井口应 设置 栅栏 和标 志;b)废弃或 闭坑 的斜 井在 井口 以下斜 长 20 m 处 砌砖、石或 混 凝墙,再 用岩、土 填至 井 口,并在井口浆砌 不少 于 1 m 厚度 的 砖、石 或混 凝封 墙,井口 应设置 封堵 提示 牌;c)废 弃 或闭 坑的 平硐 必须 在平 硐 口用 废石、废渣、废土(矿 井有 防氧 化和 防水要 求 时,应 用粘 性土)填 实,充填 深度 不小 于 20 m,再 在平 硐口 浆砌不 少于 1 m 厚度 的砖、石 或混凝 土封 墙。5.3.2 裂缝 裂缝充 填应 符合 以下 要求:a)地裂缝 可采 用灌 浆、探槽 填土和 直接 填充 的方 式治 理。b)灌浆法 为 沿裂 缝走 向灌 入泥 浆、粘土 浆、水泥 砂浆、混凝 土或 新型 环保 材料 等;c)探槽填 土法 为沿 裂缝 走向 挖探槽,深 度1 m3 m,宽 度 为裂 缝宽 度的 8 倍10 倍,再 用具有粘性的 黄土 或三 合土 充填,必要 时在 探槽 底部 回填 30 cm50 cm 厚 的 混凝土 或 新型 环保材料等;d)宽度小 于 10 cm 的塌 陷区 地裂缝,宜 就近 取土 填埋、整平;对 于宽 度大 于10 cm 的地 裂缝,应先用 土石 方充 填裂 缝,再覆土 平整。6 地形地 貌重 塑工 程 拆除清 运工 程 6.1.1 建(构)筑 物拆 除 废弃或 不再 留续 使用 的工 业场地,包 括办 公、生活 等建筑 物在 无法 进行 综合 利用时,建(构)筑 物应全部 进行 安全 有序 拆除。清理 的建(构)筑 物等 垃圾,需运 输至 垃圾 填埋 场填埋。6.1.2 设备设 施拆 除 DB 64/T 1999.22024 6 废弃的 生产、加 工、选矿、污水处 理等 设备 设施 需全 部拆除 并清 运出 项目 区,拆除的 设备 可资 源 化利用。6.1.3 废渣清 运 影响生 态修 复的 矿渣、尾 矿等需 进行 清运 处理。废 渣清运 应符 合以 下要 求:a)清 运 的废 渣优 先资 源化 再利 用,可用 于场 地内 回填采 坑、坡脚 蓄坡、筑 路、制作 建 筑材 料等;b)排渣(土)场禁 止设 置于 沟坡 和 沟谷 内,防 止发 生滑坡 及 成为 泥石 流物 源。已设 置 的优 先将 其资源化再 利用 清理 或采 取整 形、固 化、拦挡、土 壤重 构、植 被重 建等 措施 进行 综合治 理。场地平 整工 程 6.2.1 场地清 理 进行植 被重 建的,需 清理 场地内 废物 料、生活 垃圾、废石、施 工残 留物 等生 态修复 的胁 迫因 子。场地清理 应符 合以 下要 求:a)废物料、生 活垃 圾等 需运 输至专 门的 场地 填埋 或处 理;b)废石、施工 残留 物等 可就 地掩埋 或用 于低 洼地 的回 填。6.2.2 回填整 平 回填整 平应 符合 以下 要求:a)达到稳 定状 态的 塌陷 区、地表采 坑,根据 生态 环境 修复方 向,采取 削高 填低、物料 回填、推 平等方式 回填 整平;b)应确保 回填 过程 及回 填区 域长期 安全 稳定,堆 体单 级边坡 高度 不应 高 于10 m,回 填边 坡坡面角 一 般小于 25。回填 过 程中需 对回 填物 进行 分层 碾压,以防止 沉陷;c)回填区 域对地 下水 有潜在 影响的,应结 合环 境风险 评估结 果确定 是否 在回填 区与基 础层之 间设置隔 水层,其 隔水 效力 应至少 相当 于渗 透系 数不 大于1.010-5 cm/s 且厚度 为 0.75 m 的天然基础 层;d)填充物 应根 据回 填场 地的 用途,优 先选 择利 用废 石、尾 矿、废渣 等,严禁 将重 金属污染 物或者其他有 毒有 害物 质用 作回 填材料。回 填时 应分 层充 填、分 层压 实;e)未 达 到沉 陷稳 定状 态的 塌陷 区,应采 取监 测、预 警及其 它 临时 工程 措施,对安 全隐 患 予以 警示,待塌陷 区稳 定后 再进 行地 貌重塑;f)复垦为 耕地 的应 具备 水源、土 壤、地形 条件,田 面宽 度应满 足 耕作 需要,场地平 整 度不 超过5 cm。复 垦为 林草 地的 地面坡 度 小于 岩土 自然 休止 角。复 垦为 建设 用地 的场 地平 整 度不 超过10 cm。7 土壤重 构工 程 一般规 定 主要包 括表土 保护、土壤 修复和 土壤改 良工 程。土 壤重构 工程实 施后 的土壤 质量应 符合附 录A的要求。表土保 护工 程 7.2.1 表土剥 离 DB 64/T 1999.22024 7 矿山露 天采 区、塌陷 区、废石场(排 土场)、工 业 场地等 有土 源条 件的 场地,应进 行表 土剥 离。表土剥离 应符 合以 下要 求:a)剥离后 的表 土结 合土 源的 肥力、质地 和土 源量 等情 况,分 区堆 存;b)表土剥 离厚 度根 据原 土壤 表土层 厚度、土 质情 况及 土地利 用方 向等 综合 确定。7.2.2 表土堆放 表土堆 放参 照以 下要 求:a)选择适 宜的 场地 堆放 表土,堆放 场应 设计 合理 的保 护措施,防 止水 土流 失和 地质安 全隐 患;b)表土堆 放高 度不 宜超 过 5 m,坡 度不 宜大 于自 然稳 定 坡度;c)结 合 堆放 期限 采取 相应 的围 护 措施,堆存 期一 年以内 的 应覆 盖防 尘网 或土 工布,堆 存期 限超过一年的,应 播种 草本 植物 防止水 土流 失。土壤修 复工 程 7.3.1 土石分 离 砾石含量 高影响 植被重 建 的土壤表 层需进 行土石 分 离。土石 分离时 将场地 的 表土刨除 并经过 人工或机械 筛土,去 除粒 径大 于8 cm 的 石块、瓦 砾、杂物等,改 善土 质结 构,再重新 摊平。7.3.2 客土回 填 当治理区 内土层 厚度和 耕 作土壤质 量不能 满足作 物 生长及耕 作需要 时,需 用 肥力较好 的客土 填筑到回填 部位,回 填厚 度大 于40 cm。7.3.3 掺沙掺 黏 整 治 为耕 地或 园地 的,当土壤 过 沙或 过黏 时,可采 用沙土 与 黏土 相互掺 混的 办法 进行土 壤质 地改 良,掺改后 的土 层厚 度30 cm 50 cm,0 cm 15 cm 土层 内粒径0.01 mm 以上 的颗 粒 含量在20%左 右。土壤改 良工 程 7.4.1 地力培 肥 地力培 肥参 照以 下要 求:a)整 治 为耕 地或 园地 的,应采 取 施有 机肥 等措 施对 修复 的 土壤 进行 培肥。增施自 然 发酵 的生 物有机 肥 料(牛 粪、羊粪 等),使用 量不 少于 20 t/hm2,商品 有机 肥按 3 t/hm24.5 t/hm2标准 施用;b)也 可 考虑 选择 土壤 微生 物或 动 物改 良土 壤,施入 有益 微 生物(菌 肥)、土 壤改良 剂 等,引入蚯蚓、蜣 螂等 土壤 动物。7.4.2 土地翻 耕 整治为 耕地 或园 地的,在 完成土 地平 整后 需进 行土 地翻耕,翻 耕深 度25 cm 30 cm。8 植被重 建工 程 一般规 定 植被重 建应 符合 以下 要求:DB 64/T 1999.22024 8 a)场地存 在严 重土 地损 毁、水资源 破坏,地 表植 被生 境受到 严重 影响,生 态退 化严重 的区 域需 进行植被 重建;b)植被重 建要 依据 不同 工程 类型区 选择 适宜 的植 物和 施工方 式,依据 气候 条件、地形地 貌、障 碍因素和 矿山 生态 修复 的技 术差异 将全 区划 分 为 4 个工 程 类型 区,包 括贺 兰山区、中 部台 地丘陵区、黄 土丘 陵区、六 盘山 区。不 同工 程类 型区 及其 所涵盖 的行 政区 详见 附 录B;c)植被重 建至 少配 置 3 个 以上 的 植物 种,采 用有 互助作 用、无相 互感 染病 虫害的 植 物进 行搭 配;单 一 植物 集中 连片 不超过20 hm2,不同区 域适 宜的 植 物和栽 植密 度详 见附 录C,树种 配置、造林 方 法参照 GB/T 15776 规定 执 行。乔灌木 8.2.1 栽植 适用于 苗木 资源 丰富、栽 植成活 率高 的树 种。乔灌 木栽植 应符 合以 下要 求:a)栽植穴 的大 小应 略大 于苗 木根系,乔 木栽 植穴 规格 60 cm80 cm,灌木 栽植穴 规格20 cm 40 cm,依 据苗 木根 系大 小 开挖合 适的 栽植 穴;b)栽植时 苗干 应扶 正,根系 应舒展,深 浅应 适当,填 土一半 后提 苗踩 实,再填 土踩实,最 后覆 上虚 土。对 于胸径 3 cm 以上的 带 土球 苗木,可 根据 造林 实 际对 树干 作支 撑处 理;c)在 旱 区、盐 碱地、水 土流失 严 重的 区域,栽植 时可施 用 保水 剂,栽 植后 可采用 薄 膜覆 盖等 保水措施;d)栽植时 间 4 月11 月。8.2.2 播种 适用大 粒种 子,或者 发芽 迅速、生长 较快、适 应性 强的中 小粒 种子,且 种子 资源丰 富的 树种,以 及土壤湿 润疏 松、立地 条件 较好、鸟兽 害较 轻区 域。乔灌木 播种 应符 合以 下要 求:a)穴 播:适用 于陡 峭和 不规则 地 形。在 植穴 中均 匀地播 入 数粒(大粒 种子)至数 十粒(小粒 种子),然后覆 土镇 压。覆土 厚度 应结合 树种 实际 确定,一 般宜为 种子 直径 的 2 倍 3 倍;b)条 播:适用 于平 缓地 形的机 械 播种。在播 种带 上播种 成 单行 或双 行,连 续或间 断,播种 入土 或播后覆 土镇 压。覆土 厚度 应结合 树种 实际 确定,一 般宜为 种子 直径 的 3 倍5 倍;c)播种时 间 4 月10 月。草地 8.3.1 播种 草种播 种应 符合 以下 要求:a)条播:在地 形平 缓、可使 用 小型机 械的 地块 采用 条播 方式恢 复草 地,播种 量和 播种深 度参 考 附录D;b)撒播:在地 形陡 峭,无法 使 用小型 机械 的区 域采 用人 工或小 型飞 机撒 播方 式恢 复草地,播种深度 参 考附录 D;c)喷 播:黄土 丘陵 区、六 盘山区,坡 度3570 的岩质、土 质坡 面,采 用喷 播方式 恢 复植 被。其中坡 度小 于45 的 坡面,直 接喷 播。绿化 覆盖 率要 求 高(70%)、坡 度 大 于 45 的坡 面,采 用 挂网 喷播 方式。挂网喷 播 铺网 材料 可选 用镀 锌金 属 网或 塑料 网。固 定锚杆 采 用直 径为 25 mm 的圆 钢,锚 杆长 30 cm 70 cm,要 求在 最大 限度 满足边 坡稳 定性 要求 的基 础上有 利于 喷 播客土,锚杆 插入 角度 应尽 量垂直 于坡 面,露出 坡面 的长度 为10 cm,在6 cm 7 cm 处 用 铁丝网绑扎 固定;DB 64/T 1999.22024 9 d)播 种期 4 月8 月中 旬。8.3.2 植生毯 植生毯 应符 合以 下要 求:a)黄土丘 陵区 和六 盘山 区坡 高小 于 30 m、坡 度小 于 45的边 坡,采用 植生 毯恢 复植被;b)平整坡 面后 利用 稻草、麦 秸、无 纺布 等为 原料 加工 复合的 防护 毯,在载 体层 中间添 加选 好的 植物种子、保 水剂、营 养土,将其 铺设 并固 定在 边坡 上。铺 毯后 进入 养护 管理 阶段。8.3.3 植生袋 植生袋 应符 合以 下要 求:a)黄土丘 陵区 和六 盘山 区坡 高小 于 30 m 的、坡度 不小于 45 的边 坡,采用 植生袋 恢 复植 被;b)选择合 适的 种子 通过 工厂 预制植 生袋,施工 时袋 内 装填种 植土 封口,将其 呈“品”字 形交 错分层叠放 于修 整好 的边 坡上 并放置 PVC 泄水 管,植生袋与边 坡间 填土 密实,袋 间通过 连接 板 联结,再 在坡 面打 入一 定网度 且 长度 不小于 1 m 的 锚杆,外 敷柔 性防 护网 固定于 锚 杆上。叠袋 后进入养 护管 理阶 段。养护工 程 8.4.1 养护期 贺兰山 区养 护期 为4 年,中部 台 地丘 陵区 养护 期为3 年,黄土 丘陵 区和 六盘 山区 养护期 为2 年。8.4.2 养护标 准 养护质 量应 达到 以下 要求:a)草地:黄土 丘陵 区和 六盘 山区 1 年 后草 地覆 盖度 大于 40%,2 年后 草地 覆盖 度大 于 60%;中部台 地 丘陵区 1 年后 草地 覆盖 度 大于 30%,2 年后 草地覆 盖 度大于 60%;贺兰 山区 1 年后 草地覆盖度大 于 30%;b)林地:1 年后 林木 成活 率大 于 85%,3 年保 存率 大于 65%。8.4.3 养护方 式 养护方 式和 标准 按如 下规 定执行:a)灌 溉:植被 重建 后应 进行灌 溉,灌溉 方式 可采 用水车、喷 灌或 微灌;灌 溉频率 和 灌溉 量依 据植被类型 和区 域气 候状 况,以保证 植物 成活 率达 到养 护质量 规定 的标 准为 宜;b)施肥:植被重建要求高且 土壤贫瘠区域植被养护可 补施有机肥和化肥,有机 肥使用量 2000 kg/hm23000 kg/hm2,对于 化 学肥 料施 氮量 需达到45 kg/hm275 kg/hm2;c)抚 育:杂草 影响 林木 生长的 需 及时 进行 除草,土壤板 结、紧实 影响 植物 生长的 需 及时 松土,林木枯枝、病 虫害 枝条 每年 剪除1 次;d)补植:当林 木成 活率 和草 地覆盖 度低 于养 护质 量规 定的指 标时,需 及时 进行 补植,补植 方式 参照本文 件 9.1 和9.2;e)病虫鼠 害防 治:发生 明显 病虫害 的及 时采 用化 学防 治、物 理防 治或 生物 防治 措施进 行治 理;鼢鼠危害 严重 的区 域需 在 根系 周 围埋 设防 鼠网,深度 50cm,同 时采 取人 工捕 杀、毒 杀等 方式减轻鼠害;野 兔危 害严 重的 区域,在易 啃食 树干 外包 裹塑料 网或 铁丝 网保 护树 皮。9 配套工 程 DB 64/T 1999.22024 10 灌溉排 水工 程 9.1.1 水源工 程 水源工 程参 照以 下要 求:a)复垦为 耕地 和园 地或 植被 养护要 求高 的区 域,需配 置塘坝 或蓄 水池;b)蓄水池 的容 积应 满足 灌溉 用水量 的要 求,其位 置应 满足灌 溉系 统水 压要 求;c)蓄水池 池底 及坡 面应 作防 渗处理,宜 采用 混凝 土现 浇或混 凝土 板与 复合 土工 膜衬砌 防渗;d)水源工 程规 格、材料、配 套建筑 物等 参 照 DB64/T 1999.1 规 定执 行。9.1.2 输水工 程 复垦为 耕地 或植 被养 护要 求高的 区域,需配 套管 道输 水工程。输水 工程 规格、技 术参数 等参 照DB64/T 1999.1 规 定执 行。9.1.3 排水工 程 复垦为 耕地 的,需配 套排 水工程。排 水工 程规 格、技术参 数等 参照DB64/T 1999.1规定 执行。建筑物 工程 桥涵、跌水、泵 站及 输配 电工程,参 照DB64/T 1999.1规 定执 行。田间道 路工 程 9.3.1 一般 规定 矿山复 垦为 耕地 的,需设 置田间 道路 和生 产路。9.3.2 田间道 路面宽 度宜 为3.0 m 6.0 m,路肩 宽不 小于25 cm。田间道 的设 置、材料 等指 标参照DB64/T 1999.1规定执 行。9.3.3 生产路 一般沿 田块 长边 布置,尽 量和灌 排农 渠(沟)相结 合。路面高 于田 面0.3 m,路宽不 大于3.0 m,在大型机 械化 作业 区,路面 宽度可 适当 放宽,路 面有 良好的 稳定 性并 且平 整,路面材 质为 土质。隔离标 识工 程 9.4.1 隔离网 对于有 水塘、涝 池等 安全 隐患的 区域 需设 置隔 离网 栏。隔 离网 采用 金属 网围 栏,高 度不 小于2 m。围栏外 设置 安全 警示 牌,注明危 险源 及违 规进 入的 责任。9.4.2 隔离墙 有滑坡 风险 的坡 面需 设立 隔离墙。隔 离墙 主要 采用 深层搅 拌水 泥土 围护 墙,利用深 层搅 拌机 就地 将土和输 入的 水泥 浆强 行搅 拌,形成 连续搭 接的 水泥 土柱状 加固 体挡 墙。隔离 墙厚度50 cm 200 cm,高度2 m。9.4.3 标识牌 DB 64/T 1999.22024 11 标识牌 应符 合以 下要 求:a)矿 山 生态 修复 工程 完成 后,工程 区均 应设 置标 识牌。标 识 牌应 设置 在项 目区 内工 程 较密 集或项目所在 地的 交通 要道 旁;b)标识牌 可采 用砌 墙、金属 制广告 牌等 方式,材 质可 使用瓷 砖烧 制、喷涂 或因 地制宜;c)标 识 牌内 容包 括:项 目名称、批 准单 位、四 至位 置、建设 规模、投资 规模、规 划 设计 单位、施工单位、监 理单 位、项目 工期、落款、项 目批 准单 位、设 立日 期等。警示标 志 在边坡、排渣(土)场坡 顶 或坡脚 以及 蓄水 池、坑 塘 等有安 全风 险的 位置,设 置显著 警示 标志(牌、碑)。警示 标 志的 设置 符合GB 2894 的要 求。警示 牌 的规格、形 状、颜色 符合 参照GB/T 13306 执 行。固沙工 程 沙地、沙漠、戈 壁等 风沙 区的矿 山生 态修 复工 程,应采取 防风 固沙 措施。固 沙方式 分为 沙障 固沙 和植物固 沙,各类 固沙 措施 的材料、布 设等 参照DB64/T 1999.1规定 执行。DB 64/T 1999.22024 12 A A 附录A(规范 性)不同土 地复 垦方 向土 壤质 量要求 不同土 地复 垦方 向土 壤质 量要求 见表A.1。表A.1 不同土 地复 垦方 向土 壤质 量要求 土地复垦方向 有效土层厚度 土壤质地 砾石含量 pH 容重 耕地 40cm 以砂壤土和砂质黏土为主 20%7.08.5 1.45 g/cm3 园地 40cm 以砂壤土和砂质黏土为主 20%7.08.5 1.45 g/cm3 林地 20cm 以砂土和粉壤黏土为主-7.08.5 1.50 g/cm3 草地 20cm 以砂土和粉壤黏土为主-7.08.5 1.50 g/cm3 DB 64/T 1999.22024 13 B B 附录B(规范 性)工程类 型区 宁夏矿 山生 态修 复工 程类 型区划 分见 表B.1。表B.1 工程类 型区 划分 工程类型区 气候类型 所属行政区 贺兰山区 干旱气候 中宁县、青铜峡市、永宁县、西夏区、贺兰县、大武口区、惠农区西部贺兰山浅山区及山前冲积扇 中部台地丘陵区 干旱气候 同心县、盐池县、利通区、灵武市、红寺堡区、海源县北部、沙坡头区南部、中宁县南部 黄土丘陵区 半干旱气候 原州区、彭阳县、隆德县西部、西吉县、海原县、同心县南部、盐池县南部 六盘山区 半湿润气候 泾源县、隆德县东部、西吉县东北部、彭阳县西部、原州区西部的土石山区 C DB 64/T 1999.22024 14 D C 附录C(资料 性)不同工 程类 型区 适宜 的植 物种及 密度 栽植 不同工 程类 型区 适宜 的植 物和栽 植密 度见 表C.1 和C.2。表C.1 不同工 程类 型区 适宜 的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