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B44/T 2519—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B44/T 2519—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B44/T 2519—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B44/T 2519—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B44/T 2519—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B44/T 2519—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17.240 CCS Z 05 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 2519 2024 5G 移 动通 信基站电 磁辐射环 境监测技 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5G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s 2024-06-07 发布 2024-09-07 实施 广东省市 场监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44/T 2519 2024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3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3 3 术 语和 定义、缩 略语.3 4 通 用要 求.4 5 监 测系 统.5 6 监 测实 施.6 7 数 据处 理及 报告 编写.8 8 质 量保 证.8 附录A(资 料性)5G 终 端各频 段接 收灵 敏度 要求.9 附录B(资 料性)5G 移 动通信 基站 电磁 辐射 水平 理论预 测方 法.11 附录C(规 范性)监测 仪器探 头 与 5G 终端 设备、5G 移 动通 信基 站间 位置 关 系.12 附录D(资 料性)5G 移 动通信 基站 电磁 辐射 环境 监测现 场记 录.14 附录E(资 料性)电磁 管理监 测平 台内 置监 测报 告模板.16 DB44/T 2519 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广 东省 生态 环境 厅提出 并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广 东省 环境辐 射监 测与 核应 急响 应技术 支持 中心、中 国电 信股份 有限 公司 广东 研究院、广东 智环 创新 环境 科技有 限公 司。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宁 健、王战勇、李华 琴、罗森 文、李占优、汤泽 平、王华 刚、程晓波、黎文 辉、谢平展、陈 少川、刘 寒。DB44/T 2519 2024 3 5G 移动通信基 站 电磁辐射 环境监 测技术规 范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5G 移动 通信 基站电 磁辐 射环 境监 测术 语和定 义、缩略 语、通用 要求、监测 系统、监 测实施、数据 处理 及报 告编 写和质 量保 证。本 文 件 适用 于 广东 省 内工作 频 率 小于6 GHz 的5G移动 通 信 基站 电 磁辐 射 环境监 测,也适 用 于对 同一 站 址存 在5G及 其 他网 络制 式 的移 动 通信 基 站的 电磁 辐 射环 境 监测。本文 件亦 作 为5G 移 动通 信 基站电磁辐射 环境 监测 质量 监督 检查的 技术 参考 文件。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8170 数 值修 约规 则 与极限 数值 的表 示和 判定 GB 8702 电磁 环境 控制 限 值 HJ/T 10.2 辐 射环 境保 护 管理导 则 电磁 辐射 监测 仪器和 方法 HJ/T 10.3 辐 射环 境保 护 管理导 则 电磁 辐射 环境 影响评 价方 法与 标准 HJ 1151 5G 移 动通 信基 站 电磁辐 射环 境监 测方 法(试行)IEC 62232 基 站 周 边 用 于 评 估 公 众 曝 露 的 射 频 场 强、功 率 密 度 和 比 吸 收 率 的 测 量 方 法(Determination of RF field strength,power density and SAR in the vicinity of base sta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evaluating human exposure)3GPP TS 38.101-1 第三 代合作 伙伴 计划;技 术规 范组无 线接 入网;新 空口;用 户设 备无线 发射 和接收;第1 部分:范 围1独 立组网(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NR;User Equipment(UE)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Part 1:Range 1 Standalone)3 术语和 定义、缩 略语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1 基站 base station 在陆地 移动 业务 中的 陆地 台,为 一个 小区 或同 站址 的多个 小区 服务 的无 线收 发信设 备。3.1.2 5G 终 端设 备 5G user equipment 承载5G 移动 通信 业务 的终 端设备。3.1.3 电磁辐 射环 境敏 感目 标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nvironment-sensitive target DB44/T 2519 2024 4 电磁辐 射环 境管 理与 监测 重点关 注的 对象。注:包括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工厂等有公众居住、工作或学习的建筑物。3.1.4 天面 the platform on the top of the building 5G移动 通信 基站 天线 架设 的建筑 物顶 部的 可立 足面。3.1.5 天面公 众活 动区 域 public activity area of the platform on the top of the building 5G移动 通信 基站 天线 架设 的建筑 物天 面有 公众 居留、办公、运 动、饲养 动物、种植花 草、晾晒 衣 物等活动 的区 域。3.1.6 监测关 键点 位 monitoring key point 反映5G 移动 通信 基站 电磁 辐射水 平的、有 代表 性的 环境监 测位 置。缩略语 下列缩 略语 适用 于本 文件。5G:第 五代(Fifth Generation)NR:新 空口(New Radio)eMBB:增强 型移 动宽 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RBW:分辨 率带 宽(Resolution Bandwidth)PCI:基站 物理 地址 识别(Physical Cell Identifier)mMIMO:大 规模 多输 入多 输 出(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FDD:频分 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TDD:时分 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4 通用要 求 资料收 集 4.1.1 开展 5G 移 动通信 基站 电 磁辐射 环境监 测工 作前,应收集 被测基 站的 基本信 息,包 括:基 站名称、运 营单 位、建设 地点、发射 频率 范围、天 线支 架类型、天 线数 量、运行 状态和 天线 离地 高度 等。4.1.2 根据监 测性 质和 目的,还 可以收 集其 他信 息,包 括:经 纬度 坐标、PCI 信 息、发射机 型号、标称功率、实际发 射功 率、平 均负载、天线 增益、天线 下倾角(机械 下倾 角+电 子 下倾角)、天 线波 瓣宽 度(水平 宽度、垂 直宽 度)、和天 线方 向图 等参 数。4.1.3 对同一 站址 存在 其他 网络 制式的 移动 通信 基站 可根 据需要 收集 同样 的信 息。环境条 件 按照HJ 1151 的 要求,监 测 时的环 境条 件应 符合 监测 仪器的 使用 要求。监测因 子和 监测 参数 移动通 信基 站电 磁辐 射环 境的监 测因 子为 射频 电磁 场,监 测参 数为 功率 密度 或电场 强度。监测高 度 按照HJ 1151 的 要求,监测 仪器探 头距 地面(或立 足 点平面)1.7 m。也 可以 根 据不同 目的 选择 监测DB44/T 2519 2024 5 高度,并在 监测 记录 和监 测报告 中注 明。监测管 理要 求 在 广 东 省内 开 展移 动 通信基 站 电 磁辐 射 环境 监 测应上 线 广 东省 通 信基 站 电磁环 境 管 理与 监 测平 台(以下 简称电 磁管 理监测 平台),移动 通信 基站电 磁辐射 环境监 测全 过程应 在电磁 管理监 测平 台留痕。5 监测系 统 系统组 成 5G 移动 通信 基站 电磁 辐射 监测系 统由 选频 式电 磁辐 射监测 仪、5G终 端设 备、支架等 组成。选频式 电磁 辐射 监测 仪 5.2.1 基本要 求 选频式 电磁辐 射监 测仪应 满足HJ/T 10.2 要 求,并 配 备各向 同性探 头,其工作 性能应 满足待 测电 磁场要求,监 测仪 器的 检波 方式应 具有 方均 根检 波方 式。5.2.2 电性能 要求 选频式 电磁 辐射 监测 仪的 电性能 指标 应满 足表1要求。表1 选频式 电磁 辐射 监测 仪电 性能要 求 指标 性能要求 频率响应 900 MHz 3 GHz,偏差1.5 dB 900 MHz 或3 GHz,偏差3 dB 动态范围 60 dB 测量范围 上限25 W/m2(100 V/m)下限7 10-6 W/m2(0.05 V/m)线性度 偏差1.5 dB 频率误差 被测频率的千分之一 各向同性 900 MHz,偏差2 dB 900 MHz 3 GHz,偏差3 dB 3 GHz,偏差5 dB 5G 终 端设 备 5G 终端 设备 应具 备通 信主 管部门 颁发 的进 网许 可标 识,性 能应 满足 表2 要求。表2 5G 终 端设 备性 能要 求 指标 性能要求 频率范围 6 GHz 发射功率 26 dBm 接收灵敏度 符合3GPP TS 38.101-1 接收灵 敏度的要求,见附录A 运行内存 8 GB DB44/T 2519 2024 6 表2 5G 终 端设 备性 能要 求(续)指标 性能要求 操作系统 支持5G通信的操作系统 网络制式 支持与被测基站建立连接的5G(NR)通信制式 支架 选频式 电磁 辐射 监测 仪和5G 终端 设备 的架 设支 架应 使 用不易 受潮 的非 导电 材质 支架。6 监测实 施 场景选 取 监测时,被 监测 的5G 移动 通信基 站应 为正 常工 作状 态,确 保5G 终端 设备 与被 监测的5G 移 动通 信基 站建立连 接,应使 用eMBB 应 用场景 下的“数 据传 输(下载)”模 式,每个 监测 点位下 载总 流量 为3 GB。监测关 键点 位 监测关 键点 位包 含以 下三 个点:a)天面公 众活 动区 域最 大值 监测点:5G 移 动通 信基 站 天线架 设天 面有 公众 活动 区域内 的电 磁 辐射水平 最大 值点 位;b)主瓣方 向最 大值 监测 点:5G 移动 通信 基站 各天 线主 瓣方向 公众 活动 区域 内(不包括 天线 架 设天面)的电 磁辐 射水 平最 大值点 位;c)公众活 动区 最大 值监 测点:5G 移动 通信 基站 周围(不包括 天线 架设 天面 和主 瓣方向)公 众 活动区域 内的 电磁 辐射 水平 最大值 点位。点位布 设 6.3.1 布点区 域 6.3.1.1 监测点 位应布 设在 5G 移 动通信 基站天 线覆 盖范围 内的电 磁辐射 环境 敏感目 标处,重点布 设在以 5G 移 动通 信基 站发 射 天线地 面投 影点 为圆 心,半径 80 m 为底 面的 圆柱 体 空间内 的公 众活 动区 域;优先布 设在 公众 居住、工 作或学 习距 离天 线最 近处,但不 宜布 设在 需借 助工 具(如 梯子)或 采取 特 殊 方式到达 的位置。5G 移动 通 信基站 天线架 设天 面属于 公众活 动区域 的,应在该 天面公 众活动 区域 布设 监测点,根据 监测 需要,可 在基站 周围 扩大 监测 范围 或增加 监测 布点。6.3.1.2 可根 据5G 移动 通信 基站 相 关参数,通 过理 论预 测(按照 IEC 62232 中mMIMO 技术 的 5G 移动通信基 站远 场轴 向功 率密 度预测 模式,5G 移 动通 信 基站电 磁辐 射水 平理 论预 测方法 见附 录 B)和 现场 巡测确定 监测 关键 点位。6.3.1.3 监测时,监 测仪 器探 头置 于支架 上,探头 尖端 与操 作人员 躯干 之间 不少 于 0.5 m;避免 或 尽量减少 周边 偶发 的其 他电 磁辐射 设施 的干 扰。6.3.1.4 监测仪 器探 头 与5G 终端 设 备、5G 移 动通 信基 站间 位 置关系 应符 合附 录C 的规 定。6.3.2 建筑物 外 6.3.2.1 5G 移 动通 信基 站天 线在 可 视范围 内,监测 仪器 探头 与 5G 终端 设备、5G 移动 通信基 站天 线 应保持在 同一 条直 线上,监 测仪器 探头 与 5G 终 端设 备 间水平 距 离 1 m,监测 仪器 探头 与5G 终端 设备、5G移动通 信基 站天 线间 位置 关系应 符合 图 C.1 的 规定。DB44/T 2519 2024 7 6.3.2.2 5G 移动 通信 基站 天线 在可 视范围 外,监测 仪器 探头 与 5G 终端 设备 高度 保持 一 致、水 平距 离1 m,监测 仪器 探头 与5G 终端设 备间 位置 关系 应符 合图 C.2 的 规定。6.3.3 建筑物 内 6.3.3.1 监测仪 器探 头与 建筑 物内 带电设 备之 间距 离不 少 于1 m。5G 移 动通 信基 站天 线 在可视 范围 内,监测仪 器探 头与 5G 终 端设 备、5G 移动 通信 基站 天线 应保持 在同 一条 直线 上,监测仪 器探 头与 5G 终端设备间 水平 距 离1 m,监 测仪器 探头 与 5G 终 端设 备、5G 移动 通信 基站 天线 间 位置关 系应 符合 图C.1 的规定。6.3.3.2 5G 移 动通 信基 站天 线在 可 视范围 外,5G 终端 设备 与 监测仪 器探 头高 度保 持一 致、水平 距离 1 m,监 测仪 器探 头 与 5G 终 端设备 间位 置关 系应 符合 图 C.2 的规 定。监测 点位 应布设 在朝 向 5G 移动 通 信基站天 线的位 置,监测仪 器探头 应在窗 框(阳台)界面以 内;也 可根 据监测 需要在 室内其 他位 置布点。仪器设 置 6.4.1 监测频 率应设 置为 被测 5G 移动 通信基 站发 射天线 工作状 态时的 下行 频段,根据实 际需求 可同时包含 其他 电磁 辐射 设施 的频段。6.4.2 仪器RBW 应 设置 为500 kHz。6.4.3 若监测 仪器具 备自 动调节 量程功 能,应 优先 采用自 动调节 功能;若监 测仪器 不具备 自动调 节 量程功能,应 将监 测仪 器量 程设置 为稍 大于 实际 场强 值,不 能小 于实 际场 强值,也不 应过 大。数据读 取 读取任 意连 续6 min 内方 均 根值的 平均 值。监测记 录 6.6.1 基站信 息 记录4.1 中 收集 的相 关信 息。6.6.2 监测条 件 6.6.2.1 记录环 境温 度、相对 湿度 和天气 状况。6.6.2.2 记录监 测日 期、监测 起止 时间、监测 人员、监 测频 率 范围、监测 仪器(含 探头)型号和 编号、RBW、5G 终 端设 备型 号和 数量,监测 仪器(含 探头)量值 溯源 信息。6.6.2.3 记录监 测时 数据 下载 总流 量、eMBB 应用 场景 下的 最 高下载 速度 等。6.6.3 监测信 息及 结果 6.6.3.1 绘制现 场监 测点 位示 意图,标 注 5G 移动 通信 基站 天 线及其 主瓣 方向、监 测点 位和其 他可 视 范围内的 电磁 辐射 设施 位置。6.6.3.2 记录监 测点 位的 名称、经 纬度、电磁 辐射 环境 敏感 目标 与 5G 移动 通信 基站 天 线的相 对位 置 关系(如 垂直 距离、水 平距 离等),记 录监 测数 据并 备注监 测关 键点 位。6.6.3.3 监测时 保留频 谱图 和列表 图,频 谱图中 应包 含监测 时间、频率和 监测 数据等 信息,列表图 中应包含 监测 起止 时间、监 测对象 的频 段和 该频 段监 测数据 以及 其他 频段 监测 数据等 信息。6.6.3.4 对同一 站址存 在 5G 移 动 通信基 站及其 他网 络制式 的移动 通信基 站开 展电磁 辐射环 境监测,必要时 使用 选频 式电 磁辐 射监测 仪的 列表 模式,取 得 5G 移动 通信 基站 及其 他 网络制 式移 动通 信基 站 的电磁辐 射监 测数 据。6.6.3.5 监测时 应拍 摄监 测关 键点 位处测 量照 片,照片 中宜 包含 5G 移 动通 信基 站(天 线可视 范围 外 的可不包 含)、监 测人 员、监测仪 器、5G 终端 设备 和 时间等 信息。DB44/T 2519 2024 8 6.6.3.6 现场监 测记 录内 容与 格式 见附 录 D。6.6.4 其他信 息 必要时,记 录被 测5G 移动 通信基 站的PCI 信息。7 数据处 理及 报告 编写 数据处 理 7.1.1 监测仪 器采用 校准 方式进 行量值 溯源的,应 根据最 接近频 率和场 强的 校准结 果对监 测数据 进 行修正。7.1.2 监测数 据修 正后,应 按 照 GB/T 8170 的要 求进 行修 约,监 测结 果宜 保 留 2 位 有效数 字,标准 偏差宜保 留 1 位有 效数 字。结果评 价 根据不 同监 测目 的,应按 照GB 8702 和HJ/T 10.3 相 关要求 对监 测结 果进 行评 价。监测报 告 7.3.1 基本要 求 监测机 构应通 过电 磁管理 监测平 台自动 生成 监测报 告。监 测机构 的监 测报告 可利用 平台内 置模 板,电磁管 理监测 平台 内置监 测报告 模板见 附录E,也 可 根据自 身需求 进行 个性化 定制,均应纳 入监 测机 构质量管 理体 系的 报告 模板。7.3.2 报告生 成 7.3.2.1 线上获 取监测 环境 条件、监测数 据及现 场监 测布点 示意图 等,电 磁管 理监测 平台匹 配监测 人员、监 测仪 器等 信息,按 照流程 自动 生成 监测 报告。7.3.2.2 线下记 录的监 测环 境条件、监测 人员、监测 仪器、监测数 据及现 场监 测布点 示意图 等信息 录入电磁 管理 监测 平台 后,按照流 程自 动生 成监 测报 告,并 应对 监测 全过 程留 痕管理。8 质量保 证 5G移动 通信 基站 电磁 环境 监测质 量保 证应 包括:a)监测机 构应 具备 与所 从事 的电磁 辐射 环境 监测 业务 相适应 的能 力和 条件;b)监测点 位的 选取 应具 有代 表性,应符 合6.2 的 要求;c)监测仪 器(含探 头)应定 期开展 量值 溯源,并 在其 证书有 效期 内使 用;d)每 天 监测 前 后均 应检 查 仪器 状 态,宜 采用 标准 的 检验 器 进行 检 验来 确认 监 测仪 器 是否 处 于 正常工作 状态;e)监测人 员应 经过 业务 培训,现场 监测 工作 应不 少 于2 名监 测人 员才 能进 行;f)监测时 应排 除干 扰因 素,包括人 为干 扰因 素和 环境 干扰因 素;g)监测中 异常 数据 的取 舍以 及监测 结果 的数 据处 理应 按照统 计学 原则 处理;h)任何存 档或 上报 的监 测结 果应经 过复 审;i)应建立 完整 的监 测文 件档 案。DB44/T 2519 2024 9 附录A(资料 性)5G 终 端各 频段 接收 灵敏 度 要求 3GPP TS 38.101-1对5G终 端各频 段接 收灵 敏度 见表A.1。表A.1 5G 终 端各 频段 接收 灵敏 度 要求 工作频段 子载波间隔 kHz 5 MHz(dBm)10 MHz(dBm)15 MHz(dBm)20 MHz(dBm)25 MHz(dBm)30 MHz(dBm)40 MHz(dBm)50 MHz(dBm)60 MHz(dBm)70 MHz(dBm)80 MHz(dBm)90 MHz(dBm)100 MHz(dBm)双工 模式 n1 15-100.0-96.8-95.0-93.8-92.7-91.9-90.6-89.6 30-97.1-95.1-94.0-92.8-92.0-90.7-89.7 60-97.5-95.4-94.2-93.0-92.1-90.9-89.7 n3 15-97.0-93.8-92.0-90.8-89.7-88.9-82.3 FDD 30-94.1-92.1-91.0-89.8-89.0-82.4 60-94.5-92.4-91.2-90.0-89.1-82.6 n5 15-98.0-94.8-93.0-86.8 FDD 30-95.1-93.1-88.6 60 n8 15-97.0-93.8-91.4-85.8 FDD 30-94.1-91.7-87.2 60 n28 15-98.5-95.5-93.5-90.8-78.5 FDD 30-95.6-93.6-91.0-78.6 60 DB44/T 2519 2024 10 表 A.1 5G 终端 各频 段接 收 灵敏度 要求(续)工作频段 子载波间隔 kHz 5 MHz(dBm)10 MHz(dBm)15 MHz(dBm)20 MHz(dBm)25 MHz(dBm)30 MHz(dBm)40 MHz(dBm)50 MHz(dBm)60 MHz(dBm)70 MHz(dBm)80 MHz(dBm)90 MHz(dBm)100 MHz(dBm)双工 模式 n41 15-94.8-93.0-91.8-89.9-88.6-87.6 TDD 30-95.1-93.1-92.0-90.0-88.7-87.7-86.9-85.6-85.1-84.7 60-95.5-93.4-92.2-90.1-88.9-87.8-87.1-85.6-85.1-84.7 n78 15-95.8-94.0-92.7-91.7-90.9-89.6-88.6 TDD 30-96.1-94.1-92.9-91.8-91-89.7-88.7-87.9-87.2-86.6-86.1-85.6 60-96.5-94.4-93.1-92-91.1-89.9-88.8-88.0-87.3-86.7-86.2-85.7 n79 15-89.6-88.6 TDD 30-89.7-88.7-87.9-86.6-85.6 60-89.9-88.8-88.0-86.7-85.7 DB44/T 2519 2024 11 附录B(资料 性)5G 移 动通 信基 站电 磁辐 射 水平理 论预 测方 法 为了解5G 移动 通信 基站周 围电磁 辐射水 平,科学制 定5G移 动通信 基站 电磁辐 射环境 现场监 测方 案,可采用IEC 62232 的 统计 预 测方法,对 采用mMIMO 技术 的5G 移 动通 信基 站远 场轴 向功率 密度(Pd)进行 计算,详 见式(B.1):=64 2(B.1)式中:Pd 功率 密度,单 位为 瓦每平 方米(W/m2);P 天线 额定 发射 功率,单位 为瓦(W);G 天线 增益,单 位为 倍数;对mMIMO 天线,指 天 线总增 益(单元 增益+赋 形 增益);r 预测 位置 与天 线距 离,单 位为 米(m)。DB44/T 2519 2024 12 A 附录C(规范 性)监测仪 器探 头 与 5G 终端 设 备、5G 移 动通 信基 站间 位 置关系 天 线 可 视范 围 内 监测 仪 器探 头 与5G终 端 设 备、5G 移动 通 信 基站 间 位 置关 系 应符 合 图C.1,天 线可视范围外 监测 仪器 探头 与5G 终端设 备位 置关 系应 符合 图C.2。图C.1 天 线可 视范 围内 的 位置关 系 DB44/T 2519 2024 13 图C.2 天 线可 视范 围外 的 位置关 系 DB44/T 2519 2024 14 B B 附录D(资料 性)5G 移 动通 信基 站电 磁辐 射 环境监 测现 场记 录 5G移动 通信 基站 电磁 辐射 环境监 测现 场记 录表 见表D.1。表D.1 5G 移动 通信 基站 电 磁辐射 环境 监测 现场 记录 表 基本信息 委托 单位 测量时间 天气 状况 温度/湿度 基站信息 基站 名称 运营单位 建设 地点 经纬度()运行 状态 正常 不正常 天线离地高度(m)发射频率范围(MHz)天线数量(根)天线发射方向()天面公众区 是 否 天线支架类型 天线支架类型 铁塔 通信杆 桅杆 美化天线 其他 网络制式类型 Y-NR(3 GHz 以下)D-NR(3 GHz以下)L-NR(3 GHz 以下)D-NR(3 GHz 以上)L-NR(3 GHz 以上)Y-NR(3 GHz以上)Y-NR(700 M)其他 共站址 是 否 发射机型号*机械下倾角()*电子下倾角()*天线增益(dBi)*天线发射功率(W)*监测仪器基本信息 监测仪器名称 主机型号/编号 探头型号/编号 检定/校准证书编号 有效期 仪器状态 正常 不正常 监测辅助设备 设备 名称 型号/编号 检定/校准证书编号 有效期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现场 监测布点示意图 DB44/T 2519 2024 15 表 D.1 5G 移动 通信 基站 电 磁辐射 环境 监测 现场 记录 表(续)监测 记录 序号 点位名称 地面 点位a 与天线距离(m)数据传输情况 基站天线信息 终端设备信息 测量读数 W/cm2 V/m 校准系数 修正结果b W/cm2 V/m 经纬度()c 备注 水平 垂直 总流量(GB)最高网速(M/s)运营商 频段(MHz)品牌型号 数量 注:标记*的信息根据需要选填。a 若是地面点记“”,反之记“”。b 修正结果=测量读数校准系统 k。c 经纬度以小数点形式表示,保留至小数点后 6 位,例如:经 度 113.321846,纬度23.093530。DB44/T 2519 2024 16 附录E(资料 性)电磁管 理监 测平 台内 置监 测报告 模板 电磁管 理监 测平 台内 置监 测报告 模板 见图E.1 图E.7。图 E.1 DB44/T 2519 2024 17 图 E.2 DB44/T 2519 2024 18 图 E.3 DB44/T 2519 2024 19 图 E.4 图 E.5 DB44/T 2519 2024 20 图 E.6 DB44/T 2519 2024 21 图 E.7 DB44/T 2519 2024 22 广东省地方标准 5G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 环境监测 技术规范 DB44/T 25192024*广东省 标准 化研 究院 组织 印刷 广州市 海珠 区南 田 路563 号1304 室 邮政编 码:510220 电话:020-84250337 DB44/T 2519 20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