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 7.0 8 0.2 0CCS B 3 15105四 川 省(泸 州 市)地 方 标 准D B 5 1 0 5/T 7 4 2 0 2 4古 蔺 赶 黄 草 生 产 技 术 规 程T e c h n i c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s o f G u l i n P e n t h o r u m c h i n e n s e P u r s h2 0 2 4-0 7-3 1 发 布 2 0 2 4-0 9-0 1 实 施泸 州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D B 5 1 0 5/T 7 4 2 0 2 4I目 次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产 地 环 境.15 种 植 技 术.16 采 收 及 初 加 工.37 贮 存.3附 录 A(规 范 性)赶 黄 草 主 要 病 虫 害 种 类 及 防 治 方 法.5D B 5 1 0 5/T 7 4 2 0 2 4I 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起 草。本 文 件 由 泸 州 市 农 业 农 村 局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古 蔺 县 农 业 农 村 局、泸 州 市 农 业 农 村 局、四 川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经 济 作 物 研 究 所、四川 古 蔺 肝 苏 药 业 有 限 公 司。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陈 桥、徐 慎 祥、赖 谦、郑 海 芳、戴 浩、陈 容、刘 忠 蔺、邓 洁 琼、胡 霞、李 钰、汤 嘉 秀、孙 臣 明。D B 5 1 0 5/T 7 4 2 0 2 41古 蔺 赶 黄 草 生 产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规 程 规 定 了 古 蔺 赶 黄 草(以 下 简 称“赶 黄 草”)的 术 语 和 定 义、产 地 环 境、种 植 技 术、采 收 及 初加 工、贮 存。本 文 件 适 用 于 古 蔺 赶 黄 草 生 产。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 3 0 9 5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标 准G B 5 0 8 4 农 田 灌 溉 水 质 标 准G B/T 8 3 2 1 农 药 合 理 使 用 准 则(所 有 部 分)N Y/T 4 9 6 肥 料 合 理 使 用 准 则 通 则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赶 黄 草 P e n t h o r u m c h i n e n s e P u r s h虎 耳 草 科(S a x i f r a g a c e a e)扯 根 菜 属(P e n t h o r u m)赶 黄 草(P e n t h o r u m c h i n e n s e P u r s h)的 干 燥 地 上 部分。3.2古 蔺 赶 黄 草 G u l i n P e n t h o r u m c h i n e n s e P u r s h符 合 国 家 知 识 产 权 局 2 0 1 3 年 注 册 号 第 1 1 5 1 3 2 5 2 号,公 告 范 围 及 要 求 规 定 的 赶 黄 草。3.3宿 根 繁 殖 p e r e n n i a l p r o p a g a t i o n从 收 获 后 的 赶 黄 草 的 根 的 生 长 点 生 长 出 的 植 株 作 为 种 苗 的 繁 殖 方 式。4 产 地 环 境适 宜 选 择 古 蔺 县 海 拔 8 0 0 m 以 上 地 势 平 坦,排 灌 方 便,土 层 深 厚,富 含 有 机 质 的 水 稻 土。空 气、灌溉 水 质 量 分 别 符 合 G B 3 0 9 5、G B 5 0 8 4 的 规 定。5 种 植 技 术D B 5 1 0 5/T 7 4 2 0 2 425.1 种 苗 生 产 技 术5.1.1 宿 根 繁 殖5.1.1.1 宿 根 田 的 选 择 和 整 理选 择 宿 根 连 续 种 植 未 超 过 两 年 的 赶 黄 草 田 作 宿 根 田。收 获 赶 黄 草 后 除 去 田 间 杂 草。5.1.1.2 水 分 管 理保 持 田 间 湿 润 而 不 渍 水。5.1.1.3 施 肥出 苗 前 亩 施 复 合 肥(1 2:6:9)2 0 k g,3 月 上 旬 亩 追 施 复 合 肥(1 5:1 5:1 5)1 0 k g。5.1.1.4 除 草2 月 后 田 间 杂 草 生 长 旺 盛,需 及 时 除 草。5.1.2 种 子 繁 殖5.1.2.1 苗 床 地 选 择 与 整 理选 择 背 风 向 阳 且 通 风、耕 层 深 厚、肥 力 中 等 以 上 的 地 块 作 苗 床。亩 施 复 合 肥(1 2:6:9)2 0 k g,犁 耙细 碎,整 理 平 整。5.1.2.2 苗 床 规 格苗 床 按 厢 宽 1 3 0 c m、沟 宽 3 0 c m、沟 深 2 0 c m 开 厢。长 度 随 地 形 和 方 便 操 作 而 定。5.1.2.3 种 子 处 理播 种 前 4 0 温 汤 浸 种 6 小 时 后 催 芽,种 子 露 白 时 及 时 播 种。5.1.2.4 播 种1 1 月 下 旬 至 1 2 月 下 旬 播 种。每 亩 苗 床 用 种 2 0 g,将 处 理 后 的 种 子 与 3 k g 干 细 土 或 5 k g 干 草 木 灰 拌 合后 均 匀 撒 于 厢 面。5.1.2.5 盖 膜 揭 膜播 种 后 拱 盖 透 明 薄 膜。气 温 2 0 揭 膜,先 敞 两 头,炼 苗 4 d 5 d 后 再 全 部 揭 膜。5.1.2.6 水 分 管 理苗 床 厢 沟 淹 水,厢 面 湿 而 不 渍 水。5.1.2.7 追 肥3 月 中 旬,亩 苗 床 追 施 复 合 肥(1 5:1 5:1 5)1 5 k g。5.2 大 田 种 植 技 术5.2.1 选 地、整 地D B 5 1 0 5/T 7 4 2 0 2 43选 择 地 势 开 阔,排 灌 良 好、土 层 深 厚,肥 力 中 等 以 上 的 水 田。移 栽 前 1 0 d 将 地 犁 耙 细 碎,整 理 平 整,淹 水 约 1 0 c m。应 符 合 G B 3 0 9 5、G B 5 0 8 4 的 规 定。5.2.2 移 栽4 月 中 下 旬,当 赶 黄 草 苗 高 1 5 c m 左 右 时,选 壮 苗 移 栽。按 行 距 2 0 c m,株 距 1 3 c m 1 5 c m,每 窝 栽 植1 株,每 亩 栽 植 2.2 万 株 2.5 万 株。栽 植 后 田 间 保 持 水 深 约 5 c m,苗 高 5 0 c m 后 保 持 田 间 土 壤 湿 润。5.2.3 追 肥5.2.3.1 底 肥栽 植 前 结 合 整 地 亩 施 腐 熟 有 机 肥 1 0 0 0 k g 1 5 0 0 k g、纯 N 6.0 k g 8.0 k g、P 2 O 5 3.0 k g 4.0 k g、K 2 O 5.0k g 6.0 k g。5.2.3.2 追 肥移 栽 后 1 5 d 左 右,亩 施 尿 素 1 0 k g 1 2 k g;6 月 中 下 旬 亩 施 复 合 肥(1 5:1 5:1 5)2 0 k g 2 5 k g。5.2.4 病 虫 害 防 治贯 彻“预 防 为 主,综 合 防 治”的 植 保 方 针。以 农 业 防 治 为 主,提 倡 生 物 防 治 和 理 化 诱 控,科 学 应 用化 学 防 治 技 术 的 原 则。5.2.4.1 农 业 防 治合 理 轮 作、合 理 密 植、加 强 水 肥 管 理。5.2.4.2 理 化 诱 控在 赶 黄 草 集 中 种 植 地 用 太 阳 能 频 振 式 杀 虫 灯、黄 板 等 诱 杀 害 虫。5.2.4.3 化 学 防 治农 药 施 用 应 符 合 G B/T 8 3 2 1 的 规 定。主 要 病 虫 害 及 推 荐 防 治 方 法 参 见 附 录 A。5.2.4.4 中 耕 除 草移 栽 后 1 5 d 左 右,结 合 追 施 提 苗 肥 除 草 一 次,以 后 一 般 每 月 除 草 一 次,均 人 工 中 耕 除 草。6 采 收 及 初 加 工6.1 采 收9 月 中 旬 至 1 0 月 中 上 旬 选 晴 天 采 收。割 取 地 上 部 分。采 收 时 轻 拿 轻 放,减 少 叶 片 脱 落。6.2 初 加 工本 田 晾 晒 2 d 3 d 后 移 至 避 雨 处 阴 干 或 低 温 烘 干。7 贮 存D B 5 1 0 5/T 7 4 2 0 2 44赶 黄 草 应 存 放 在 干 燥、清 洁、无 污 染、防 火 的 仓 库,遮 光 保 存。库 房 应 有 专 人 管 理,注 意 防 火、防潮、防 霉 变。D B 5 1 0 5/T 7 4 2 0 2 45A A附 录 A(规 范 性)赶 黄 草 主 要 病 虫 害 种 类 及 防 治 方 法病虫害种类 发生时期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白粉病 高温多雨的6 8 月发病较重发病初期,染病部位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白色粉斑,粉斑迅速扩大,并连接成片使得叶面布满白色粉状霉。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交替防治,每1 0 d 喷施1 次,连续喷3次叶斑病6 月开始发病,7 8 月发病最重危害叶片,病斑呈圆形或多角形,黄褐色,潮湿时背面有灰色霉状物戊唑嘧菌酯、咪鲜胺交替防治,每1 0 d 喷施1 次,连续喷3次红蜘蛛 7 月8 月高温干旱时发生在叶背的叶脉附近吸取汁液,受害后使叶片发黄、变枯、脱落阿维菌素、哒螨灵交替防治,每7 d 1 0 d 喷施1 次,连续喷施3 次蚜虫 7 月8 月高温高湿时发生 取食叶片,受害叶片失绿变黄溴氰菊酯、吡虫啉交替防治,每7 d 1 0 d 喷施1 次,连续喷施3 次;黄板诱蚜。卷叶蛾以6 月下旬至7 月下旬的第一,二代幼虫危害严重初孵幼虫大部分隐藏在芽尖处危害,有的在嫩叶端吐丝卷叶,啃食叶肉,3 龄后幼虫常把附近的叶片卷结成苞,虫体隐藏在苞中取食,形成透明的枯斑,幼虫老熟后在苞内化蛹趋化性诱杀:在成虫发生期,利用糖醋液进行诱杀注:如有新的适合赶黄草生长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应优先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