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CCS B 05 5301 昆明市地方标准 DB5301/T 1142024 昆明十里 香茶种植 技术规程 2024-10-01 发布 2024-12-01 实施 昆明市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5301/T 1142024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2020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这些 专利的 责任。本文件 由昆 明市 农业 农村 局提出 并归 口。本 文 件起 草单 位:昆明 市农 业 科学 研究 院、昆明 市农 产 品质 量安 全中 心、云南 农 业大 学茶 学院、石林彝族 自治 县经 济作 物站、石林 十里 香茶 业有 限公 司。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杨 丕 琼、沈雪 梅、李家 华、陈杉 艳、罗志 伟、王芷 君、张仲 平、徐俊、戴 崔云、黄兴龙、丁 洁、张辛、蒋 露、江 波、段书 源、李国 昌、贺 玲、杨可。I DB5301/T 1142024 引 言 昆明十 里香 茶,是 云南 省 著名的 地方 历史 名茶,是 云南省 地方 群体 中小 叶茶 树良种,因产 地和 茶叶具有特 殊花 香而 得名,原 产 地为昆 明市 官渡 区金 马街 道办事 处十 里社 区十 里铺 村,曾 为贡 茶而 享有 盛名。在志书 昆 明市 志(1924 年)、云南 省志 卷七 科学 技术 志(1998年)、昆 明市 志(1997年)、昆明 市农 业志(1997 年)、官 渡区 农 业志(1999年)、中 国茶学 词典(1995年)、中 国农 业百 科全 书 茶业 卷(1988 年)、茶树 良 种(2005年)、云 南 省种 植业 区划(1992年)、云南 名茶(2006 年)和 云 南作物 种质 资 源茶 叶篇(2006年)等专业 典籍中 均有 记载。近年来,昆明 十里 香茶 产 品先后 获国 内外 奖项 十余 次,入选 全国 名特 优新 农 产品,加 工工 艺入 选市级、省级 非物 质文 化遗 产名 录,发 展前 景良 好,具有 较 好的 产业 效益。为 规范 昆 明十 里香 茶种植生产技术,保 护珍 贵种 质资 源,提高产 品质 量,特制 定本 文件。III DB5301/T 1142024 昆 明十里 香茶种植 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昆 明十 里香 茶种植 生产 的相 关术 语和 定义,规定 了品 种、园地 建设、茶树 种植、茶 树修剪、土肥 管理、主 要病 虫害防 控、鲜叶 采摘、贮 运、生 产记 录档 案管 理等。本文件 适用 于昆 明十 里香 茶的种 植生 产。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8321(所 有部 分)农药合 理使 用准 则 GB 11767 茶树 种苗 GB/T 15063 复合 肥料 GB/T 18877 有 机无 机复 混肥料 NY/T 393 绿色 食品 农 药使用 准则 NY/T 525 有机 肥料 NY/T 798 复 合微 生物 肥料 NY/T 853 茶叶 产地 环境 技术条 件 NY/T 3934 生态 茶园 建设指 南 NY/T 5018 茶叶 生产 技术规 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幼龄 茶园 Young Tea Plantation 茶苗种 植后,生 长周 期3 年内,茶行 尚未 封行 的茶 园。成龄 茶园 Mature Tea Plantation 茶苗种 植后,生 长周 期3 年 以上,茶行 封行、已 投产 采摘的 茶园。4 品种 昆明十 里香 茶(Camellia sinensis cv Kunming Shilixiang)属 山茶 科山 茶属 茶种,是昆 明市 本地特有的 品种,包 括昆 明十 里香地 方群 体茶 树品 种及 以其为 材料 选育 的品 种等。1 DB5301/T 1142024 5 园地建 设 产地环 境 5.1.1 茶 园 环境 应符合 NY/T 853、NY/T 3934 的规 定。5.1.2 新茶园 宜选择 海拔在1 500 m2 000 m,坡度 25,地下 水位 100 cm 的丘 陵缓坡 区域,土壤为红 壤或 黄红 壤,土层 深厚,pH 值4.5 6.0。园地规 划 5.2.1 园地规 划应 利于 保护 和改 善茶园 生态 环境、保 持生 物多样 性、发挥 茶树 品种 优良种 性。5.2.2 茶园应 设置 干道、支 道、步道,路面 平整 易于 排水,适应 小型 机械 化作 业。5.2.3 茶 园 水利 配套 设施 宜符合NY/T 5018 的规 定。5.2.4 茶园内 种植 行道 树、防护 林、遮 荫树、绿 肥,生态 景观宜 符 合 NY/T 3934 的 规定。园地开 垦 5.3.1 茶园开 垦宜 在 11 月 次年 3 月 进行,依 具体 建园地 的 地形、地 貌以 及原 有植 被 因地 制宜 开垦。5.3.2 开 挖 种植 沟,园地 坡度 1 5 按环 山等 高线 由下 而上 水平梯 面开 挖;园地 坡度 15直接 开挖。种植沟 深 50 cm,宽50 cm,表土 和底 土分 开堆 放,开 挖 好的 种植 沟日 光曝晒30 d 以 上。5.3.3 种植沟 施基 肥,施 基肥时 将开挖 种植 沟的 表土 回填 于种植 沟底 部,施 肥量为 每 667 施 有机肥800 kg1 200 kg 或农 家厩 肥 2 000 kg 3 000 kg,另加 入磷 肥 100 kg。底土 的 1/2 回填 于种 植沟 中部与肥 料均 匀混 合,剩余 底土回 填于 种植 沟上 部作 为定植 层。6 茶树种 植 茶苗质 量 符合GB 11767的规 定。时间 有灌溉 条件 的地 块,4月10月均 可种 植;无灌 溉条 件的地 块,宜6 月7 月上 旬种植。密度 采用双 行单 株方 式种 植,大行距150 cm200 cm,小行距30 cm,株 距30 cm 35 cm。方法 6.4.1 种植时 茶苗 根系 避免 与基 肥接触。6.4.2 种植深度宜与根茎部 持平,根系自然舒展,适 度压 实,浇足“定根水”,不露 须根,避免根茎 部被深埋。6.4.3 定植后 宜铺 草或 覆盖 黑色 可降解 地膜,定 期除 草,保持土 壤湿 润。7 茶树修 剪 2 DB5301/T 1142024 定型修 剪 幼龄茶 园需定 型修 剪3次,不宜以 采代剪。每 次修剪 时剪口 处枝条 颜色 由绿色 转为棕 红色、呈半 木质化即 可修 剪:a)第一次 修剪,植 株高 至 25 cm30 cm,且 满足 剪口 处枝 条 修剪 条件,在 离地 12 cm15 cm 处修剪;b)第二次 修剪,第一 次修 剪 后,新长 出的 枝条达 20 cm 以 上,且 满足 剪口 处枝 条修 剪 条件,在离地 30 cm 处修 剪;c)第三次 修剪,第二 次修 剪 后,新长 出的 枝条 达 20 cm 以 上,且 满足 剪口 处枝 条修 剪 条件,在离地 45 cm 处平 剪。轻修剪 成龄茶 园宜每 年进 行1次 轻 修剪,采摘夏 秋茶 的成龄 茶园,每季采 摘结 束后,平剪或 略带弧 型剪 去树冠表 面3 cm5 cm。每 次修剪 深度 应比 上次 剪口 提高3 cm5 cm。深修剪 当茶树 蓬面 过高,应 剪去 树冠10 cm 15 cm,刺激 潜伏芽 萌发 新梢。修 剪时 间宜为 秋冬 季节。重修剪 当茶树 树势 衰弱、分 枝稀 疏、枝条细 弱、新梢 萌发 无力,蓬面 形成“鸡爪 枝”,对夹 叶 增多,产量逐步下降 时,在离 地面30 cm 45 cm处修 剪。修剪 时间宜 为 秋冬 季节 或春 茶采 摘后10天内 进行。台刈 树势严 重衰 老,多枯 枝、病虫枝,鲜 叶产 量和 品质 严重下 降,在离 地面5 cm10 cm处剪 去地 上部分全部 枝干,台 刈后 的茶 树按幼 龄茶 树管 理方 法培 养树冠。8 土肥管 理 土壤耕 作 宜每年 或隔 年结 合茶 树秋 冬季管 理进 行耕 作,耕作 深度20 cm 25 cm,保持 茶园土 壤疏 松。茶园施 肥 8.2.1 茶 园 施肥 以有 机肥 为主,平 衡 施肥。肥料 宜符 合 GB/T 15063、GB/T 18877、NY/T 798、NY/T 525的规定。8.2.2 施用基 肥结 合秋 冬季 深耕 时施用。追 肥根 据树 势和 采摘目 标进 行,在各 茶季 采摘 前20 d30 d结 合 中耕 施用,全 年追肥2 次。灌溉 当土壤 相对 含水 量低 于70%时,茶 园宜 灌溉。春 茶萌 芽前20 天30天灌 溉一 次,促 进发 芽整 齐。9 主要病 虫害 防控 3 DB5301/T 1142024 防控原 则 因地制 宜,预防 为主,综 合防治。农业防 控 结合茶 园病 虫害 的发 生规 律,优 先应 用采 摘、修剪、施肥、耕 作等 农业 措施 控制病 虫害。物理防 控 利用灯 光诱 杀鳞 翅目 成虫,宜 在1 hm 茶园 安装 频振 式诱虫 灯1 盏,每天 开灯8 h。利 用彩 色板 等引诱或干 扰刺 吸式 口器 害虫,在虫 害发 生初 期宜667 用30 张40张彩 色板 诱杀 害 虫。用人 工方法捕杀蛀干害虫。生物防 控 创建生 物多 样性 防控 体系,保护 和利 用天 敌,优先 使用微 生物 药剂、植 物源 药剂或 矿物 源药 剂。化学防 控 应使用 符合GB/T 8321(所有 部 分)、NY/T 393、NY/T 5018 规 定的 农药,宜轮换 使 用防 治药 剂。在减 量、控 量的 基础 上,治早、治小、点 治、挑治。主 要 病虫 害防 治指 标、防治 适 期及 推荐 防治药剂、安全间隔 期等,宜 按照 附录A 和NY/T 5018的要 求执 行,应 严 格控 制安 全间 隔期。秋冬防 控 在 每 年茶 芽停 长后,结合树 体 修剪 清除 全园 病虫 枝后 及 时清 园,并 结合 秋冬深 翻 施肥,以增 强树 势并减少 病虫 害。全园 喷施0.5 B 0.8 B 石硫 合剂,成龄茶 园在 采摘 前60 d以上 喷 施。10 鲜叶采 摘、贮运 采摘 根据茶 树生 长特 性和 各茶 类对加 工原 料的 要求,遵 循采留 结合、量质 兼顾 和 因园制 宜的 原则,按照标准,适时 采摘。贮运 采用清 洁、透气 的竹 编或 网眼容 器盛 放鲜 叶,避免 日晒雨 淋、挤压,保 持空 气流通,防 止变 质 和 混入杂物,及 时运 输至 茶厂 加工。11 生产记 录档 案管 理 应建立 生产 档案,生 产档 案包括 但不 限于:a)农资投 入品 档案,包 括投 入品采 购、入库、出 库使 用相关 信息;b)农 事 操作 档案,包括 种植、施肥、灌溉、修剪、病虫害 防 治、采 摘以 及田 间操作 管 理措 施等 信息。档案记 录信 息准 确、完整、清晰,保 存期 不少 于 3 年。4 DB5301/T 1142024 附录A(资料 性)茶树主 要病 虫害 防治 指标、防治 适期、推 荐防 治药 剂及使 用方 法 茶树主 要病 虫害 防治 指标、防治 适期、推荐 防治 药剂 及 使用 方法 见表A.1。表A.1 茶树主 要病 虫害 防治 指标、防治 适期、推 荐防 治药 剂及使 用方 法 防治对象 防治指标 防治适期 推荐防治药剂 有效成分含量(%)剂型 使用 方法 每100 kg 水使用剂量(g或mL)安全间隔期(d)最多使用次数(次/年)茶假眼 小绿叶蝉 第一虫口高峰(5 月上旬7 月 上旬)每百枝有虫率超过5%;第二虫口高 峰(8 月上旬10月下旬)每百枝有虫率 超过10%。若虫占总量的80%以上,且与下一批鲜叶采摘间隔30天,喷生 物农药防治。百部.楝.烟 1.1 乳油 喷雾 125 mL 166 mL 7 1 2 茶黄蓟马 一、二龄虫每百枝有虫率超过10%(4 月上旬10月下旬)。配合茶假眼小绿叶蝉同步防治。乙基多杀菌素 60 悬浮剂 喷雾 30 mL 50 mL 7 1 2 茶毒蛾 每百丛茶树卵块5 个以上。1 龄2 龄幼虫期。印楝素 0.3 乳油 喷雾 125 mL 160 mL 7 1 2 茶炭疽病 茶树嫩叶初见病斑。5 月上旬至10月下旬结合虫害防治同步喷杀菌剂防治。苯醚甲环唑 10 水分散粒剂 喷雾 66 g 100 g 7 1 2 茶饼病 每百丛茶树10 个病斑叶以上(嫰叶和新梢多见)。7 月10月结合虫害防治同步喷杀菌剂防治。苯醚甲环唑 10 水分散粒剂 喷雾 66 g 100g 7 1 2 多菌灵 50 可湿性粉剂 喷雾 66 g 100 g 7 1 2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