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 B60/79 雄安新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技术规程Technical standard for monitoring and surveys of forest pests in Xiongan New Area DB1331 雄 安 新 区 地 方 标 准 DB1331/T 071-2024 2024-03-08 发布 2024-03-15 实施 河 北 雄 安 新 区 管 理 委 员 会 建 设 和 交 通 管 理 局河 北 雄 安 新 区 管 理 委 员 会 综 合 执 法 局联 合 发 布雄 安 新 区 地 方 标 准 雄安 新区 林业有害 生物监测 调查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tandard for monitoring and surveys of forest pests in Xiongan New Area DB1331/T 071-2024 批准部门: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综合执法局 施行日期:2024-03-15 2024 雄安新区 18 2024 3 8 I 前 言 根据 河北 雄安 新 区管 理委 员 会 规 划建 设 局 关于 印 发2022 年雄 安 新区地 方 标准 第 一 批立项 项 目计 划的 通知 的要 求,规 程编 制组 经广泛 调 查研 究,认真 总结实 践 经验,参 考有 关 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结合雄安新区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指标体系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踏查、5标准地调 查、6种 类鉴 定、7 林业 主要 有害 生物 监测、8 林业 主要 有害 生物 调查、9 预测 预报、10 标本采集及照片拍摄、11资料汇总与上报、12档案管理。本 指 标体 系由 河北 雄 安新 区 管理 委员 会建 设 和交 通 管理 局 负 责管 理,河 北 农业 大学 负责具 体 技术 内容 的解 释。在 执 行过 程中 如有 意见 和 建 议,请寄 送至 河北省 保 定市 莲池 区乐 凯 南大街2596 号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邮编:071033)。主编 单 位:河北农 业大学 参 编 单 位:雄安城 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天域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员:李 会平、曾健勇、黄睿、李承 尧、苏筱雨、朱会 营、许子怡、崔 泽昭、杨蕴哲、王志茹、李艳、陈启帆、李靖昳、苏文娜、卫 玉锋 主要审查人员:马万里、王小艺、李国雷、鲁绍伟、张风娟、徐振华、陈 永国 目 次 前言.I 1 范围.1 2 规范性 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3.1 林业有害生物.1 3.2 踏查.2 3.3 标准地调查.2 3.4 监测.2 4 踏查.2 4.1 踏查路线.2 4.2 踏查时间.2 4.3 踏查频次.2 4.4 踏查物品准备.2 4.5 踏查方法.3 5 标准地调查.3 5.1 临时标准地调查.3 5.2 固定标准地调查.3 6 有害生物种类鉴定.3 7 林业主要有害生物监测.4 7.1 林木害虫.4 7.2 林木病害.4 7.3 入侵植物.4 7.4 鼠(兔)害.4 8 林业主要有害生物调查.5 8.1 调查原则.5 8.2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方法.6 8.3 发生(危害)程度计算公式.8 9 预测预报.8 10 标本采集及照片拍摄.8 11 资料汇总与上报.8 12 档案管理.8 附录 A(资料性)野外调查携带物品列表.9 附录 B(规范性)林业 有害生物踏查记录表.10 附录 C(规范性)林业有害生物临时标准地调查记录表.11 附录 D(规范性)林业有害生物固定标准地记录表.12 附录 E(规范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汇总表.14 1 雄安新区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文件规定了雄安新区林业有害生物踏查、标准地调查、监测的程序和方法,以及标本采集、照片拍摄、资料汇总与上报、档案管理 等要求。本 文件适用于雄安新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2 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林造发 2012 26 号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 林防发 2021 85 号 林业和草原主要灾害种类及其分级(试行)LY/T 2516-2015 林业有 害生物监测预报技术规范 LY/T 2520-2015 桑天 牛防治技术规程 LY/T 2111-2013 美国白 蛾防治技术规程 LY/T 2110-2013 春尺蠖 防治技术规程 LY/T 1961-2011 光肩 星天牛防治技术规程 LY/T 1915-2010 诱虫灯 林间使用技术规范 LY/T 1681-2006 林业有 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NY/T 1866-2010 外来 入侵植物监测技术规程 黄顶菊 SN/T 1848-2006 植物有害生物鉴定规范 DB41/T 884-2013 森林 害鼠预测预报与防治技术规程 DB65/T 3343-2011 森 林兔害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林业 有害生物 forest pests 对森林植物有害的动物、植物或病原体的种、株(或品系)或生物型。如 害虫、病原微生物、害鼠(兔)、有害植物。2 3.2 踏查 field route survey 按照一定路线调查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寄主、分布范围以及发生情况等开展的活动。3.3 标准地调查 standard sample plot survey 分为临时标准地调查和固定标准地调查。临时标准地调查是对达到 轻度以上发生标准的或有新传入林业有害生物的踏查林分,设置临时标准地详查,获得林业调查因子数量和质量指标值的调查方法。固定标准地调查是根据辖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森林生态系统状况,设立固定的标准地,通过系统观测获得定期连续性资料的调查方法。3.4 监测 monitoring 按有关技术规定获取指定区域靶标林业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分布、危 害情况 等信息的行为。4 踏查 4.1 踏查路线 踏查前应通过查阅资料 档案和咨询知情人员等 手段,了解踏查区域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范围、寄主种 类、发生规律以及交通等情况,制定踏查路线和踏查方案。重点踏查近年有害生物频发、人为干扰大、立地条件不良以及因自然灾害变化大的地块。踏查线路应避免重复,应基本覆盖寄主植物的主要分布区。4.2 踏查时间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生物学特性和调查目的确定踏查时间,制定踏查工作月历。预测调查宜在有害生物危害前进行;发生调查宜在有害生物发生症状显露期、危害盛期进行,虫害调查可在羽化盛期、化蛹期进行;成灾调查宜在发生盛期、发生末期或结合为害症状进行。4.3 踏查频次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期,每月至少 踏查 1 次,两次踏查时间间隔不大于 30 d。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始见期至危害末期应加大踏查频次,每世代不少于 1 次。4.4 踏查物品准备 按踏查所需准备 通讯设备、记录物品、标本采集设备等 物品(参见附录 A)。3 4.5 踏查方法 按踏查路线进行林业有害生物踏查,记录 GPS 坐标点,标记踏查线路痕迹。踏查时应注意线路两 侧视野内各项调查因子变化,记录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范围、发生面积等信息,填写附录 B。5 标准地调查 5.1 临时标准地 调查 踏查中初步判断发生程度达到轻度以上或有新 林业有害生物传入的小班,应设立临时标准地 详细调查危害情况,填写附录 C。发生程度判定参照 LY/T 1681-2006、林造发 201226 号、林防发 202185 号文件执行。文件不一致的内容,以发文靠后的为准。临时标准地设置要求、调查方法、调查内容按 LY/T 2516-2015 执行。5.2 固定标准地调查 应设置固定标准地监测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固定标准地应统一进行编号工作。固定标准地编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 雄安新区林业有害生物报表系统区划编码 第四区划等级的 9 位数字区划编码;第二部分 3 位数字(001-999),代表固定标准地连续排列序号。固定标准地设置要求、调查方法、调查内容按 LY/T 2516-2015 执行。固定标准地调查结果填入附录 D。固定标准地概况 信息每 2-3 年调查更新 一次。固定标准地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变动时,应及时补充和备案。6 有害生物种类鉴定 有害生物种类鉴定方法参照 SN/T 1848-2006 执行。尚 不具备形态学鉴 定特征 的有害生物,宜培养获得关键形态特征后再行鉴定。无法准确进行形态学鉴定的有害生物,宜采用血清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进行种类鉴定,或转送样品至具有鉴定资质的 有关单位进行 鉴定。鉴定记录必需包括有害生物的鉴定样本采集信息和鉴定 结果。鉴定样本采集信息应包括采集地点、寄主植物、采集时 间、采集人。鉴定结果 需包括有害生物、寄主植物的中文名和拉丁学名。4 7 林业主要有害生物监测 7.1 林木害虫 7.1.1 诱虫灯监测 采用诱虫灯监测趋光性强的害虫 种类和 数量。参照 LY/T 1915-2010 有 关规定执行。7.1.2 引诱剂监测 根据有效引诱距离在林间挂放诱捕器(诱捕剂)监测害虫 种类和数量。7.1.3 目测法 通过人工观测林木虫害症状发生情况,监测林木虫害发生情况。7.1.4 航 空器(含无人机)监测 采用航空器(含无人机)结合地面人工核验监测林木虫害发生情况。参照 LY/T 2516-2015 有关规定执行。7.2 林木病害 7.2.1 孢子捕捉器监测 采用孢子捕捉器监测气传病害病原孢子数量。7.2.2 目测法 通过人工观测林木病害症状发生情况,监测林木病害发生情况。7.2.3 航空器(含无人机)监测 采用航空器(含无人机)结合地面人工核验监测林木病害发生情况。参照 LY/T 2516-2015 有关规定执行。7.3 入侵植物 采取样方法监测入侵植物的株树和盖度。参照 NY/T 1866-2010 有 关规定执行。7.4 鼠(兔)害 7.4.1 土丘系数法 采用 土丘系数法监测害地下害鼠种群密度。参照 DB41/T 884-2013 相 关规定执行。5 7.4.2 百夹日法 采用百夹日法监测地面害鼠种群密度。参照 DB41/T 884-2013 相关规 定执行。7.4.3 样带法 采用样带法监测降雪后新鲜野兔足迹链数量。参照 DB65/T 3343-2011 相关规定执行。7.4.4 丝套法 采用丝套法监测野兔数量。参照 DB65/T 3343-2011 相关规定执行。8 林业主要有害生物 调查 8.1 调查原则 8.1.1 林木害虫 调查(1)食叶害虫调查 食叶害虫发生(危害)程度调查,采用目测法、诱集法等方法,统计 有虫株率、虫口密度、失叶率、虫情级等调查指标。(2)蛀干害虫调查 蛀干害虫发生(危害)程度调查,成虫期采用直接观测、羽化孔统计、信息素诱集、糖醋液诱集等调查方法,统计有虫株率、虫口密度、羽化孔密度等调查指标;幼虫期采用直接观测等调查方法,统计有虫株率、新鲜排粪孔密度、虫口密度等调查指标。(3)种实害虫调查 种实害虫发生(危害)程度调查,采用直接观测等方法,统计有虫株率、虫口密度、种实被害率等调查指标。(4)地下害虫调查 地下害虫发生(危害)程度调查,采用直接观 测法、陷阱法、灯光诱 集法、糖醋液诱集法等方法,统计被害株率、虫口密度等调查指标。8.1.2 林木病害调查(1)叶部、枝梢、果实病害调查 以植株、枝梢、叶片、果实为调查单位,统计感病率、死亡率和病情指数等调查指标。(2)干部、根部病害调查 6 以植株为调查单位,统计植株感病率、死亡率和病情指数等调查指标。对树木死亡、生长不良但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的植株应挖开根部进行调查。8.1.3 入侵植物调查 侵占林地的 有害植物发生(危害)程度调查以盖度为调查指标。藤本攀援 类和寄生类有害植物发生(危害)程度 调查以盖度或受害株率为调查指标。8.1.4 鼠(兔)害调查 鼠(兔)害调查发生(危害)程度以害鼠(兔)密度或受害株率为调查指标。地下害鼠密度调查 可采用土丘系数法或切洞堵洞法,地上 害鼠密度调查采用百夹日调查法。害兔密度调查采用样带法或丝套法。多种调查 方法的种群密度 结果出现差异时,按“就高不就低”原则处理。8.2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方法 雄安新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程度调查 要求见表 1。表 1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 发 生(危害)程度监测 调查 方法 有害生物 或 病害中文 名 有害生物 拉丁名 监测 调查 时间 监测 调查 指标 参考 执行 标准 美国白蛾 Hyphantria cunea(Drury)成虫期 诱集成虫 数量 LY/T 2111-2013 幼虫期 网幕数量、每网 幼虫数 量、有虫株率 和失叶 率 国槐尺蠖 Semiothisa cinerearia(Bremer et Grey)成虫期 诱集成虫 数量 DB11T 547-2018 幼虫期 虫口密度 和有虫 株率 春尺蠖 Apocheima cinerarius Ershoff 成虫期 上树雌成 虫数量 和诱集 雄成 虫数量 LY/T 2110-2013 幼虫期 虫口密度 和有虫 株率 梨网蝽 Stephanitis nashi Esaki et Takeya 发生期 虫口密度 和有虫 株率 DB11T 547-2018 松梢螟 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 成虫期 诱集成虫 数量 幼虫期 枝梢受害 率 和有 虫株率 双条杉天 牛 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 成虫期 诱集成虫 数量 幼虫期 有虫株率 7 表1 主要 林业有害生物 发 生(危害)程度 监测 调查 方法(续 1)有害生物 或 病害中文 名 有害生物 拉丁名 监测调查 时间 监测调查 指标 参考执行 标准 白蜡窄吉 丁 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 成虫期 羽化孔数 量 和有 虫株率 小线角木 蠹蛾 Holcocerus insularis Staudinger 成虫期 诱集成虫 数量 幼虫期 新鲜排粪 孔数量 光肩星天 牛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成虫期 羽化孔数 量、产卵 刻槽数 量和有虫株 率 LY/T 1961-2011 桑天牛 Apriona germari(Hope)成虫期 羽化孔数 量、产卵 刻槽数 量和有虫株 率 LY/T 2520-2015 幼虫期 新排泄孔 数量和 有虫株 率 侧柏叶枯 病 Alternaria alternata(Fries)Keissl 症状表现 期 植株感病 率和病 情指数 海棠锈病 Gymnos porangium haraeanum Syd.或 Gymnosporangium yamadae Miyabe ex G.Yamada 症状表现 期 植株感病 率和病 情指数 桧柏锈病 Gymnos porangium haraeanum Syd.或 Gymnosporangium yamadae Miyabe ex G.Yamada 症状表现 期 植株感病 率和病 情指数 柳锈病 Melampsora coleosporioides Diet 症状表现 期 植株感病 率和病 情指数 黄栌白粉 病 Uncinula vericiferae P.Henn 症状表现 期 植株感病 率和病 情指数 油松落针 病 Lophodermium conigenum Hilitzer 症状表现 期 植株感病 率和病 情指数 杨树黑斑 病 Marssonina brunnea(Ell.et Ev)Magn.症状表现 期 植株感病 率和病 情指数 杨树溃疡 病 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 症状表现 期 植株感病 率和病 情指数 杨树腐烂 病 Valsa sordida Nit 症状表现 期 植株感病 率和病 情指数 黄栌枯萎 病 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症状表现 期 植株感病 率 樱花根癌 病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ith&Townsend)Conn 症状表现 期 植株感病 率 黄顶菊 Flaveria bidentis(L.)Kuntze 生长季 株数和盖 度 NY/T 1866-2010 反枝苋 Amaranthus retroflexus L 生长季 株数和盖 度 8 表1 主要 林业有害生物 发 生(危害)程度监测 调查 方法(续 2)有害生物 或 病害中文 名 有害生物 拉丁名 监测 调查 时间 监测 调查 指标 参考 执行 标准 圆叶牵牛 Ipomoea purpurea(L.)Roth 生长季 株数和盖 度 豚草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 生长季 株数和盖 度 8.3 发生(危害)程度计算公式 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常用计算公式如下:有虫 株率()=(有虫株数/实际调查株数)100 失叶率()=(单株树冠上损失的叶量/单株树冠上的全部叶量)100 种实被害率()=(被害种实数/实际调查种实总数)100 感病率()=(感病株数/实际调查株数)100 病情 指数=(各病级代表数值 该级株数)/调查总株数 最高病级代表数值 100 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样地面积)100 9 预测预报 发生期、发生量、发生范围、发生程度预测预报 参照 LYT 2516-2015 有关规定 执行。10 标本采集及照片拍摄 有害生物发生期采集生活史标本,拍摄有害生物及其危害状照片。有害生物及危害状的标本(照片)应有编 号,并标注或记录有害生物名称、寄主植物名称、采集(拍摄)地点、采集(拍摄)日期、采集(拍摄)人姓名。有害生物和寄主植物种类应注明中文名和拉丁学名。11 资料汇总与上报 雄安新区各级主管部门应定期汇总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汇总数据录入附录表 E,并按相关文件要求上报主管部门。若发现危害大的检 疫性有害生物危害或无法确定的疑似症状,应第一时间上报主管部门,以便及时采取 相应措施。12 档案管理 野外调查记录 和数据应整理归档。有害生物及危害状照片应该归档。电子资料应存盘备份保存。9 附 录 A(资料 性)野外调 查携 带物 品列表 物品类 别 个人物 品 记录物 品 采集用 具 其他物 品 物品名 称 饮用水 数码相 机 捕虫网 调查方 案 登山鞋 GPS 修枝剪 参考资 料 防晒物 品 喷漆 镊子 地图 驱蚊物 品 记录表(本)解剖刀 望远镜 防雨物 品 电子记 录设 备 广口瓶 放大镜 通讯设 备 标签 乙酸乙 酯 卷尺 照明设 备 中性笔 脱脂棉 砍刀 急救用 品 记号笔 纸袋 铲子 检疫执 法制 服 标本管 锯 手套 乙醇 绳 封口袋 注:以上物品均为参考物品,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补充。10 附 录 B(规范 性)林业有 害生 物踏 查记 录表 注:(1)按踏查路线分别填表。(2)踏查点名称为具体小地 名。(3)地理坐标格式为度分 秒格式。E 代表东经,N 代表北纬。(4)林分组成填写主要树种组成,如白蜡纯林、9 侧柏 1 黄栌等。(5)有害生物 一栏填写林业有害生物中文名。(6)寄主植物一栏填写受 害植物中文名。(7)临时标准 地编号一栏按实际编号填写,若未设立临时标准地则记“无”。县名 乡(镇)名 踏查路 线编 号 序号 踏查点地名 地理坐 标 林分 组成 有害生物 寄主 植物 危害 部位 临时标 准地编号 备注 经度 纬度 调查人 踏查日 期 年 月 日 11 附 录 C(规范 性)林业有 害生 物临 时标 准地 调查记 录表 踏查点 地名 踏查路 线编 号 标准地 编号 面积 代表面 积 调查人 员 调查日 期 有害生 物 寄主植 物 样株编 号 发生(危害)情 况 备注 调查指 标 统计单 位 调查指 标 统计单 位 调查指 标 统计单 位 平均 注:(1)踏查点地名、踏查路 线编号、标准地编号、有害生 物、寄主植物信息与踏查记录表一致。(2)调查指标:填写实际调查指标,如虫口密度、有虫株率、感病株率等。(3)面积:填写临时标准地规格或面积,如 30 m 30 m 或900 m2。(4)代表面积:填写临时标准地代表的调查面积,如:5 hm2。(5)统计单位:填写表格左侧列调查指标数值的单位,如%、头/株等。(5)平均:填写调查指标数值的算术平均值。12 附 录 D(规范 性)林业有 害生 物固 定标 准地 记录表 固定标 准地 编号 有害生 物 发生类 型 地名 林班号 小班号 经度(E)纬度(N)标准地 面积(hm2)标准地 代表 面积(hm2)土壤质 地 土壤厚 度(cm)土壤 pH 林木组 成 株数 林龄(a)胸径(cm)树高(m)郁闭度 冠幅 生态条 件 病虫史 样株编 号 发生(危害)情 况 备注 监测调 查指 标 统计单 位 监测调 查指 标 统计单 位 监测调 查指 标 统计单 位 平均 调查人:调查 日期:13 林业有害生物固定标 准地 记录表填写项目说明 1.固定标 准地 编号:填 写固 定标准 地统 一编 号。2.有害生 物:填写 有害 生物 监测种 类中 文名。3.发生类 型:选填 常发、偶 发、自 控。4.地名:填写 县名、乡(镇)名以 及小 地名。5.林班号:填 写固 定标 准地 所在的 林班 号。6.小班号:填 写固 定标 准地 所在的 小班 号。7.经度:填写 固定 标准 地地 理位置 经度 值,记录 格式 为度分 秒格 式。8.纬度:填写 固定 标准 地地 理位置 纬度 值,记录 格式 为度分 秒格 式。9.标准地 面积:填 写固 定标 准地的 面积 大小。10.标准地 代表 面积:填 写固 定标准 地所 代表 的监 测面 积大小。11.土壤质 地:选填 砂土、壤 土、粘 土。12.土层厚 度:填写 地表 枯枝 落叶层 以下 到生 土层 以上 的厚度。13.土壤 pH 值:填写 固定 标 准地土 壤氢 离子 浓度 指数,选 填 0-14 之间 的数 字。14.林木组 成:填写 林木 的组 成比例。如:7 油松 3 栾。15.株数:填写 固定 标准 地乔 木株数。16.林龄:填写 固定 标准 地内 林木的 平均 年龄。17.树高:填写 固定 标准 地内 林木的 平均 高度。18.胸径:填写 固定 标准 地内 林木的 平均 胸径。19.冠幅:填写 固定 标准 地内 林木的 平均 冠幅。20.郁闭度:填 写中 乔木 树冠 遮蔽地 面的 程度,选 填 0 1 之 间的 数字。21.生态条 件:填写 固定 标准 地所在 林地 的自 然生 态状 况。选 填优、良、中、差。22.病虫史:填 写固 定标 准地 所发生 过的 重大 病虫 危害 事件。23.监测调 查指 标:填写 实际 调查监 测指 标种 类,如:虫口密 度、有虫 株率、感 病率等。24.统计单 位:填写 调查 监测 指标数 值的 单位,如:%、头/株。25.平均:填写 调查 监测 指标 数值的 算术 平均 值。26.调查时 间:填写 调查 日期。27.调查人:签 署调 查人 员姓 名。28.备注:注明 一些 特殊 事项。14 附 录 E(规范 性)林业有 害生 物监测 调 查汇 总表 汇总人:审核 人:汇总单 位 汇总时 间 有害生 物名 称 寄主植 物名 称 分布地 点 受害林 木面 积(hm2)中文名 拉丁学 名 中文名 拉丁学 名 轻度 中度 重度 合计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