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可行性研究析报告.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农家乐可行性研究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农家乐可行性研究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农家乐可行性研究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农家乐可行性研究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农家乐可行性研究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年鸿阳生态农业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概要  1.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1 项目单位名称:江西万年鸿阳生态农业旅游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1.1.1.2 所有制性质:民营  1.1.1.3 企业简介  江西万年鸿阳生态农业旅游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创建于 2008 年元月,位于 “世界稻作发源地 ”万年县大源镇原上海知青队驻地红来村。公司总占地面积 1,600 余亩,其中水面 300 余亩,山林 1,200 余亩,其他用地等100 亩 ;企业拥有职工 82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20 名。公 司生态环境优越宜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风光秀丽及人文景观得天独厚,可逐步形成 “园林娱乐、水面游玩、水中养鱼、山上种果、山坡养猪和树下养鸡 ”的集生态农业旅游、娱乐休闲、垂钓、农家乐、宾馆住宿、商务会议、园林种植、综合养殖为一体的立体娱乐型综合开发、健康环保庄园式的科技示范旅游胜地。  目前,企业注册资金 200 万元,总资产 2,100 万元,总负债 320 万元,净资产 1780 万元,资产负债率 15.24%;项目实施后年可创休闲旅游及生态农业产值 3000 余万元,税利 610 万元。                      企 业银行信用等级为 AA。  1.1.2 项目建设内容  1.1.2.1 项目名称:万年鸿阳生态农业旅游综合开发  1.1.2.2 建设性质:扩建  1.1.2.3 建设地点:上饶市万年县大源镇红来村  1.1.2.4 建设规模:项目拟建人文景观及生态旅游年接待能力 10 万人次基本设施 ;新建与生态旅游协调的垂钓农家乐及生态种养生产模式 ,达产期年产无公害优质鲜鱼 90 吨、无公害杨梅鲜果 20 吨、无公害茶油 12吨及无公害肉猪 0.8 万头,营造生态林 600 亩。  1.1.2.5 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可分为八个子项目,分别为旅游娱乐、水产养殖、垂钓农家 乐、杨梅果园、油茶园林、生态林抚育、生猪养殖和污水处理等。  新建迎宾宫宾馆、休闲娱乐城、山庄寺庙,以及亭、台、楼、阁等旅游休闲设施建筑面积 8,140m2;水上乐园面积将扩建至 200 亩,改造水产养殖面积 300 亩,新建垂钓农家乐休闲中心面积 8 亩,扩建杨梅果园 200亩、油茶林 400 亩,抚育营造生态林 600 亩,兴建生猪养殖栏舍等 4,940 m2,污水处理池窖 2620 m3,仓储及宿舍 1000 m2,配套相应水、电、路等工程。  1.1.3 项目建设方案  1.1.3.1 技术来源及先进性:项目采用人文景观乡村旅游与生态种、 养有机结合的模式,集旅游、休闲、娱乐、鲜果采摘、品尝、垂钓、餐饮等为一体,迎合不同层次及年龄结构人群需求,适应时代发展新趋势。  旅游将人文景观、稻作文化和乡村休闲结合在一起,寺庙、亭、台、楼、阁、果园及生态林等风景独秀;仙人洞及神农宫稻作文化底蕴深厚,周边名胜古迹甚多,项目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生产、供给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城乡居民生活理念的更新对各种食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提供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因此,大力开发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就成了当今农业生产的新的内涵。积极培育农产品绿色产业,对增进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促进农产品的可持续增长和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扩大农产品创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一项造福于民的绿色工程。  项目为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美好,确保水产品养殖、果园林种植环保、绿色无污染,生猪养殖是种、养殖肥源的起动环节,同时高度重视污染彻底处理和生产布局合理,配套相应厌氧发酵处理设施 ;处理后的猪粪、沼液及沼渣用于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和绿色农产品种植,沼气用于生活能源,实现节能 减排和种养良性循环。  油茶、杨梅及生猪等种、养业,种苗选用最新优良品种,整个生产过程实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杨梅将填补我县大面积人工种植空白;油茶也将开创我县大面积人工栽种先河;生猪品种为杜、长、大三元杂交一代 , 其抗逆性强、饲料报酬高、瘦肉多 ,产品质优安全。  1.1.3.2项目进度安排:整个项目建设期为一年,即 2008年 10月至 2009年 9 月。  2008 年第二、三季度为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准备阶段。 2008 年第四季度项目正式实施,当年旅游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并完成水上乐园及养殖水面改造工程,以及部分果园栽种、垂钓 农家乐建设任务。 2009 年第一季度全面完成果园栽种、抚育工程。 2009 年第二季度末完成生猪繁育设施兴建;同年第三季度基本完成旅游工程,并完成肉猪养殖及污水处理工程;期未扫尾项目零星工程,并对已完工工程进行全面检查,项目建设全面验收交付使用。  1.1.3.3 市场营销及组织管理:加强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及立体广告宣传力度,在县城及周边地区建立固定旅游运营网点,实施差异化竞争手段和策略,以本项目地为中心推介数条人文景观和生态浏览旅游项目。  项目生产农产品的无公害肉猪、鲜鱼、杨梅及茶油等,由于提高了产品安全和质量,具 有很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同时,项目产品数量不多。项目产品定位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及本地市民;营销策略以安全和优质为中心,产品销售以现有的渠道为主,积极开拓浦东 万年优质农副产品营销网络。  项目建设期间成立以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统筹项目规划设计及施工招投标,以及资金使用和项目验收等工作。项目建成后,理顺现有管理体制,建立总经理负责制的旅游、生产、财务、人力、技术及营销管理等机构。  1.1.4 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预计总投资 2,299.32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899.32万元 ,流动资金 400 万元。在固定资产中土建工程 1,308.5 万元,设备购置469.52 万元 ,安装 9.3 万元,种猪、种苗及技术示范等 80.8 万元 ,勘探设计及建设期利息 31.2 万元。  上述所需的 2,299.32 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金 479.32 万元 ,引进外地资金及争取政府财政(政策)资金扶助 1,100 万元,银行融资 720 万元(其中 400 万元为生产流动资金 )。  1.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5.1 主要技术指标:旅游实行乡村游与风景区游相结合的标准 ,旅游设置山庄浏览、水上乐园、娱乐城休闲娱乐、运动健 身、餐饮服务,以及周边游览,年旅游 10 万人次,建成上饶市最大的生态农庄园旅游胜地。  种植业及养殖业按相关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要求 ,场地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基地认证,主要施用发酵后的猪粪及沼液、沼渣,从严控制农药及化肥使用量,产品达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生猪出栏率 200%,成活率 95%,全程料肉比为 3.3:1(肉猪 2.9:1),胴体瘦肉率 65%左右。经产种母猪年产仔 2.2 窝,每窝平均产仔 10 头,仔猪成活率 97%,种母猪 100%实现人工授精。  1.1.5.2  主要经济指标:项目进入正常营运期后,年游览达 10 万人次 ,年出栏无公害肉猪 8000 头 ,优质鲜鱼 90 吨,杨梅鲜果 20 吨、茶油 12吨。正常年份预计服务及销售收入 2,107.6 万元,新增税收 315.1 万元,企业盈利  524.8 万元。  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期内 ,税后财务净现值为 1,917.65 万元 (折现率10%),内部收益率 26.15%,静态投资回收期 4.87 年 ;所得税前财务净现值 2,861.22 万元 ,财务内部报酬率 33.32%,静态投资回收期 4.22 年。项目平均投资利润率 21.69%,平均投资利税率 34.74%。  1.2 可行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国家旅游局与农业部为深入贯彻中 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暑,充分利用 “三农 ”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的指示,决定加强双方的合作,集合两部门的优势,开展 “百千万工程 ”,联合推进农业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等乡村旅游的发展,并联合下发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      通知指出,各级农业和旅游部门要把乡村旅游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乡村旅游工作领导机构,实行分级、分工责任制,对乡村旅游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政策保障。农村沼气、乡村道路、人畜饮水、乡村清洁等支农项目要向乡村旅游倾斜,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项目挂钩。加强对乡村 旅游发展的业务指导,帮助策划乡村旅游项目,整合、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拓展乡村旅游市场,深化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因素,探索各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满足国内外不同层次消费者休闲旅游、度假的需求。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规划 ,以及建设 “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 ”的决定 ; 江西省提出的 “生态江西 ,休闲花园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 上饶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 上饶市提出的 “鲲鹏战略 ”及加快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 ; 万年县提出的 “充分发挥我县独特的自然生态优 势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 万年县旅游发展规划 ; 万年县建设 “文化万年、活力万年、生态万年、和谐万年 ”; 万年县关于 “精心打造稻作文化、田园风光、青山绿水、红色情怀 ”等。  1.3 综合评价  项目将生态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县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由于项目区离县城近,给退休人员及市民、游客节假日垂钓、休闲娱乐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杨梅及油茶种植将填补我县人工大面积种植空白,对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化农产品安全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产生重大影响。项目 将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步发展,促进了生产投入物的多层次利用,有利节能减排,维护了生态平衡。项目将直接和间接带动农户发展旅游及种养业,对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结构产生积极影响。  项目建设是可行的。一是项目建设单位已具一定的旅游及生态农业基础,将为项目建设及营运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二是项目单位已取得较好业绩,种养技术成熟,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已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三是杨梅树性强健,且耐寒、耐旱适应性广,易于栽培,是开发山地资源、绿化荒山的高质量、高效益的名、优、特经济林树种。四是油茶原属我县野生资 源,说明气候等自然条件完全适宜其生长、开花与结果,为丰产打下了基础。五是项目单位与相关旅游、种养生产院所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技术依托单位力量雄厚。六是我县具有较好区域和交通优势。东进浙、沪和南下粤、闽距离较近,并有 “三纵五横一环 ”交通优势,铁路、高速及国道任其选择,有利发展旅游产业,有利农产品保活保鲜,且运销费用较低。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与省、市、县发展规划相衔接。项目建设起点高,技术先进,布局合理,设施齐全。项目建设及营运将加速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有利新型生态农业建设,有利节能减排,有利产业化进 程,有利增加农民收入,有利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有利财税增长,有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项目建设涉及面广,基础设施多,投资较大,果林种植见效期较长,恳请有关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扶助。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 万年县人文景观概况  万年地处鄱阳湖之东,怀玉山之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于明正德七年(公元 1512 年)设县治,因县治在万年峰之南而得名,现隶属上饶市。全县辖六镇六乡,人口 38 万,土地面积 1140.76 平方公里。  万年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远古文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定居劳作、繁衍生息。境内的大源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是当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址之一,把世界稻作起源由 7000 年前推移到 1200014000 年前,是世界稻作起源地之一。  万年区位优越,有着便捷的交通条件。皖赣铁路穿境而过,国道 206 线纵贯南北,乐安河水运经鄱阳湖可直达长江;县城距华东铁路枢纽鹰潭市仅 56 公里,离瓷都景德镇不过 76 公里。与省会南昌市也只有 120 公里。沪瑞高速、景鹰高速拉近了万年与长三角的时空距离,特别是昌德高速的即将动工和建成,将进一步提升我县的对外通达水平。  万年资源富集,有着 丰饶的特色物产。森林覆盖率达 65%以上:矿产资源品位高、储量广,己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藏 35 种,银金矿品位为江西之最,石灰石、白云石蕴藏量分别在 5 亿吨和 30 亿吨以上,石灰石品位冠华东之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省级风景名胜区仙人洞和神农宫、莲花洞、黄巢山以及赣东北苏维政府旧址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引人入胜;商周文化遗址、元末明清古战场遗址、大赦庵旧址、青云塔及姚西书院等增添了古文化旅游底蕴。地方物产特色鲜明, “万年贡米 ”、 “万年珍珠 ”、 “万年生猪 ”享誉国内外。  万年是一片红色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项目 建设地处老革命根据地,留下了方志敏、邵式平等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广。我县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资源逐步开发利用,已形成了以稻作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产业,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神农宫、赣东北苏维埃政府遗址、龙泉湖等一批旅游地相继迎来大批客人。  项目建设单位基于上述发展趋势,将本公司打造成集生态种养、旅游、农家乐、休闲、餐饮、娱乐、住宿、会议及客运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旅游营运中心,规划为功能齐全、安全快捷、全方位生产及服务的高水准综合性企业。  2.1.2 政策导向和行业规划  2007 年 3 月 20 日国家旅游局与农业部在京签署了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合作协议。并组成联合调查组,赴乡村旅游重点地区开展调研,为共同制定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关政策做准备。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暑,充分利用 “三农 ”资源发展旅游业,全面拓展农业的功能和领域,积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决定共同推进乡村旅游工作, “十一五 ”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共同组织实施乡村旅游 “百千万工程 ”,建成具有乡村旅游示范意义 的 100 个县、 1000 个乡(镇)和10000 个村,使己有乡村旅游项目得到明显提升和完善,基本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适中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乡村旅游格局,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旅游消费的需求。  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明确提出: “在新世纪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中,要更加重视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功能,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调整 ”;“城市郊区和有客源前景的其他农村地区,要规化建设一批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山区旅游项目和度假休闲基地、农业科教基地 ”; “有条件的企业,要精心策划、积极发展农业旅游项目 ” 在国家政策 大力扶持发展旅游产业的形势下,我省提出了 “生态江西,休闲花园 ”的旅游发展构思,以及 “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 ”的战略决策。上饶市大力实施 “鲲鹏战略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万年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县实际情况,提出了精心打造 “稻作文化、田园风光、青山绿水、红色情怀 ”旅游发展指导思想,规划了充分发挥我县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将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融入旅游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尽快将生态旅游业发展成拉动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最终成为绿色生态万年的支柱产业之一。  同时,农村经济目前还比较单一,特别是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如何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  发展生态农业、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环保农业,努力控制和减轻各类有害物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把种、养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节能减排、实施环境美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把我省建成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决定,提出力争用 23 年时间实现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65%的奋斗目标。万年县委、县政府研究作出了全方位发展生态农业规划。省、市、县分别制订了 相应生态农业和旅游发展规划。  以上种种从政策层面和行业规划上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项目建设是落实行业发展规划、发展旅游产业的需要  旅游产业是现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是适应人们回归自然、且费用较少的一种旅游,特别适合现阶段乡村消费水平。省、市、县均将旅游列为现代重要产业之一,制订了发展规划,我县提出了充分发挥本县自然生态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尽快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拉动万年经济增长的新型产业,并具体规划精心打造 “稻作文化、田园风光、青山绿水、红色情怀 ”。  近年来,我县旅游业得到蓬勃发展,形成了以稻作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文化,既有人文景观,又有红色情怀,但还不能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发展。项目将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设功能齐全、安全快捷、全方位服务、具有较高水准的特色生态旅游。  2.2.2 项目建设是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  有的项目建设往往是开发某单一产业,其他方面兼顾较少,容易产生其他不良影响。项目建设以生猪养殖为突破口,强化污水处理,发展高效种植,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我县荒山较多,水面较广,项目油茶、杨梅及生态林等种 植和水产养殖将带动更多农户发展种、养生产,对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产品附加值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项目实施后,直接和间接带动我县生态农业建设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将得到进一步调整,农民收入将得到较快增长,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新的活力。  2.2.3 项目实施是县域经济发展、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需要  项目实施后,年直接创产值 2,107.6 万元,再加上相关产业发展,以及项目拉动产生的效益,年产值将在 3,000 万元以上 ;年财税直接增收315.1 万元 ,将进一步壮大县城经济。同时 ,通过项目旅游业及产品营销搭台 ,加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交往,促进其他项目及资金的引进,以及技术提高和经营管理完善,进而将间接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  项目起点高,设施完善,管理配套;企业年增产值 2,107.6 万元,正常年份税后利润达 524.8 万元。通过项目实施 ,企业管理制度将接近或达到现代管理水平,企业实力进一步加强 ,发展后劲进一步提高。  2.2.4 项目建设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  项目生猪养殖充分利用杂交优势,繁育杜、长、大三元杂交一代肉猪,其品种抗逆性强,饲料报酬高,胴体瘦肉率可望提高 810 百分点;加上无公害化种、养技术 ,项目产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将真正做到质优安全。项目强化养殖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并用于其他种植业。再加上区域和交通优势,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将大幅提升,经济效益进一步增长。  2.2.5 项目实施是确保种、养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我国农业生产正面临着从传统零星分散型向规模集约型转轨进程中,养殖生产同样如此。生猪规模养殖起源于上世纪 90 年代,目前发展较快,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养殖场周围污染日趋严重,影响了场群关系,环保压力也越来越大,制约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项目安排 50.4 万元资金用于养殖场废弃物处理,沼液、 沼渣及发酵猪粪全部用于油茶、杨梅等种植和水产养殖,将种养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制取目前紧缺的能源 沼气,化害为利,从源头根治污染,将突破规模养殖生产发展的 “瓶颈 ”,确保养殖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章   建设条件  3.1 项目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和区域范围  万年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乐安河下游,鄱阳湖之东,界于东径1164648至 1171510、北纬 283015至 28545之间。东与弋阳、鹰潭的贵溪相邻,南与鹰潭的余江接壤,西与余干交界,北与景德镇的乐平、上饶的鄱阳毗连。全县辖六 镇六乡, 151 个行政村,人口 38 万。万年县距鹰潭市 56 公里,至景德镇市 75,到南昌市 120 公里,离上饶市 160 公里,去上海 670 公里。  3.1.2 自然资源状况  万年县属较典型的丘陵地区,又濒临鄱阳湖,最低处湖云汪家仅 11 米(黄海高程,下同),最高的三县岭 870 米。县境内万年河、珠溪河、玉溪河及大源水分赴东、西,乐安河傍西北直下鄱阳湖。万年县土质肥沃,境内草茂林丰,山青水秀,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 72%,森林覆盖达65%以上,人文景观极为丰富。  我县属亚势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7.2 , 7-8 月平均气温28 -29.5 ,极端气温可达 41.2 ;年平均降水量 1756.3 毫米,年最大降雨 2753.3 毫米 ,年平均降雨天数 159 天 ,年蒸发量 1350 毫米 ;年太阳总辐射量为 108.7 千卡 /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 1803.5 小时 ,平均无霜期在 260 天以上 ;主导风向冬季偏北、夏季偏南,平均风速 2.9 米 /秒,气压 102.3 千帕。  3.1.3 社会经济状况  我县属鄱阳湖滨湖县,国土面积 1140.76 平方公里,人口 38 万。 2007年完成生产总值 28.55 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 10.01 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0 亿元,实现消费品 零售总额 10.72 亿元。财政总收入2.2731 亿元,三产业结构比例为 21.58:44.8 :33.62 。农业方面组建了贡米、生猪、珍珠三大集团,粮食总产 4.74 亿斤,出栏生猪 50.1 万头。第三产业的商业流通网点 7950 个,物流企业 23 家,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9463.3 万元,完成房地产投资 1.93 亿元。全年进资 44.14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 2340 万美元;外贸出口 3075 万美元。县城人口 8.3 万,面积 8.36 平方公里,县城绿化覆盖率 36.8%,亮化率、硬化率上升到96%。我县荣获江西创文明城市先进县称号,石镇、 裴梅、湖云、齐埠被评为江西省第二届文明村镇,林业局等 7个单位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2008 年举全县之力打造 “文化万年、活力万年、生态万年、和谐万年 ”,计划完成生产总值 33.69 亿元,财政总收入 2.7276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26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65 亿元,出口创汇 2200 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093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719 元。努力把万年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良、人民富裕的现代化强县。  3.1.4 交通通讯  万年县处于南昌、上饶、九江、景德镇四个中等城市交会 的中心地带,位于南昌 1 小时经济圈内。万年县拥有 “三纵五横一环 ”交通优势,皖赣铁路、 206 国道及景鹰高速纵穿县境南北;昌万公路直达南昌 120 公里,经 311 高速到杭州、上海只有 57 小时的车程,邻近的浙赣铁路畅通东西。县境内乡镇公路全部硬化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业已形成。项目实施地紧邻省道珠曹公路 (县城至弋阳曹溪通上饶 ),上景鹰高速仅半个小时 ,离 206 国道只有 6 公里。我县通讯发达,有、无线通讯覆盖全县。  3.1.5 项目建设地  项目建设地为上饶市万年县大源镇红来村,电力及公路均已具备,地下水为清凉的山泉水,矿物质丰 富。项目地紧邻世界稻作起源地 大源仙人洞和江南最大的神农宫溶洞。  项目地周边散布旅游地有鹰潭的龙虎山、上饶的三清山、婺源、庐山、武夷山等,红色情怀有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弋阳的方志敏故居、上饶集中营和南昌的系列革命遗址。  3.1.6 本项目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万年县旅行社等服务机构先后成立,周边人们旅游休闲已逐步形成,仙人洞、神农宫洞及龙泉湖等已辟为旅游、考察佳地, 2007 年综合旅游收入达 9,000 余万元。  油茶及杨梅是我县农产品之一,由于某种原因,目前产量较小,尚未形成规模;水产养殖是万年县的主导产业之一, 特别是珍珠养殖声誉较高,但鱼类养殖发展较为滞后。  生猪养殖是万年县传统农业支柱产业,  2002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我县试验实施了 “养殖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项目 ”。目前,全县已成立江西万年生猪产业集团,拥有江西省山庄等年出栏万头以上养殖企业 15 家,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4 家获 “出境动物养殖企业注册证 ”。  鄱阳湖平原为我省粮仓,各类饲料来源广;养殖所需玉米可从铁路直接调运到县城。产品远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港、澳,最近洽谈的浦东 万年优质农产品销售网络,进一步拓展了产品销售。  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2.1 政策环境  国家为旅游业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及增加农民收入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有关部门制订了旅游业及生态环境农业发展中短期规化等,从政策和产业导向上,为项目建设和实施提供了政策层面的保障。  3.2.2 资源优势  项目区属鄱阳湖滨湖地区,基本无工业 “三废 ”污染,并具有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水热资源等优势,气候条件好,人文景观丰富,森林覆盖率高,交通方便,运输成本,农村劳力充足。种植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有机肥料,而养猪业的发展增加了肥源,有效地解决有机肥的需求矛盾,“猪 沼 果 ”农业生态模式能有效地促进投 入物多层次利用和生态平衡,有利节能减排。  3.2.3 市场优势  我县旅游具有独特资源,周边又遍布中、小城市,目前休闲旅游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旅游市场优势明显。  项目农产品也具一定市场优势。杨梅为春夏相交首先上市的鲜果,其果实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又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茶油不仅可以食用、药用,还是高档女性婴儿护肤品的底油和高级精油的基础油,仅赣中、赣南出产,目前市面上价格节节攀升,经济效益较好;生猪近期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价格日趋上扬。水产品蛋白质丰富,并含有特殊营养物质,且容易消化吸收。项目 农产品全程实施无公害生产标准,质优安全;再加上交通方便、运输快捷,有利保活保鲜,拥有巨大的市场优势。  3.2.4 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建设地濒临珠曹省道,距县城火车站 6 公里,上 206 国道仅 4 公里,进景鹰高速入道口仅约 9 公里,均有省、国道直达。项目地有线和无线通讯具备,高压输电线业已接入。项目建设腹地,地形起伏,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有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3.2.5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油茶和杨梅大面积人工种植是项目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但我县上世纪五十年代野生油茶、杨梅资源丰富,结果累累,说明水土及气候资源完全 适合其生长、结果与繁殖。无公害农产品要求较高,也不可忽视。  解决上述不足的方法:一是增设种植专业科技队伍,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经验的提炼;二是进一步考察学习已开展相关种植、养殖的先进地区和单位;三是依托相关的旅游及生态农业科研院所等。  第四章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4.1 建设单位概况  江西万年鸿阳生态农业旅游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创建于 2008 年元月,位于 ”世界稻作发源地 ”万年县大源镇红来村。公司总占地面积 1600 余亩,其中水面 300 余亩,山林 1200 余亩,其他用地等 100 亩 ;企业拥有职工82 余人,其中专业技术 人员 20 名。公司生态环境及人文景观得天独厚,现已初步形成了: “岛上游玩、水上娱乐、水下养鱼、山坡养猪、山上种果、树下养鸡 ”的集生态农业旅游、娱乐休闲、垂钓、农家乐、宾馆住宿、商务会议、园林种植、综合养殖为一体的立体娱乐型综合开发、健康环保庄园式的科技示范旅游胜地。  4.2 开发能力  本公司建立了作物病虫害防治实验室、生猪人工授精室、兽医防治室等机构,还聘请了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相关种、养技术推广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及时掌握了种、养生产中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的技术成果,并在本公司推广。  4.3 企业财务状况  目前,企业注册资金 200 万元,总资产 2100 万元,总负债 320 万元,资产负债率 15.24 %;项目实施后年可创休闲旅游及生态农业产值 3000万元,税利 610 万元。   企业银行信用等级为 AA。  4.4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江西万年鸿阳生态农业旅游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为严进根,大专文化程度,经济师技术职称。该同志于 1980 年参加工作,先后在盘岭乡、大源镇、陈营镇等地工作,待人真诚、热情豪爽、工作经验极为丰富。曾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创业模范、优秀党员等光荣称号。 2008年初创办江西万年鸿阳生态农业旅 游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通过艰苦奋斗,企业得以逐步发展壮大。  该同志及其企业无任何破产及银行不良欠资等记录。  第五章   市场分析和产品销售方案  5.1 市场分析  5.1.1 旅游及项目产品市场现状  5.1.1.1 旅游市场现状  旅游休闲是一项新型的朝阳产业,在工作和学习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已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内容。据统计,我县去年旅游综合收入达 9,000余万元,婺源县旅游创产值 10 亿元以上。周边的三清山、龙虎山及圭峰等旅游地旅游休闲综合产值在数十亿元。我县仅有神农宫及龙泉湖两处小型旅游休闲地,与全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全 不能适应,也不能满足人们对旅游休闲的需求发展,其市场最为看好。  5.1.1.2 肉猪市场供应现状  我国生猪生产大省原有 10 个,现除浙江省外,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湖南、湖北、四川仍雄居全国前列,其他省市也不同程度从事这一产业,社会基础非常广泛。  据我国肉类资料分析:猪肉产量占肉类总量比例虽然从 1991 年的77.99%下降到 2003 年的 65.18%,但同期猪肉产量从 2452.3 万吨上升到4518.6 万吨,增长 84.26%,年平均递增 5.23%。江西是一个生猪养殖大省,畜牧业生产以生猪饲养为主。据统 计全省肉类产量 2003 年为 195.2万吨。同期猪肉产量为 142.7 万吨。近年我省肉类和生猪生产发展相对滞后,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猪肉是我国肉类消费的主导品种,呈现需求快速绝对增长发展趋势。由于产业的递度转移,生猪生产和需求出现新的 “洗牌 ”;尤其是近年因种种原因,猪肉供应与生产出现了新的情况,肉价节节攀升,养殖盈利空间较大,市场现状看好。  5.1.1.3 项目其他产品市场供应现状  水产养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为解决 “吃鱼难 ”而奋斗。进入 21 世纪后,人们的膳食观念逐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 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膳食营养的认识已不再简单地为保证维持自身生命的需要,即不仅仅是吃饱,而会更深刻地认识到通过膳食来调节人的生理机能,提高免疫能力,促进健康,达到延年益寿。鱼等水产品是膳食消费中可得到的最有营养的富含优质蛋白的食品上品。水产品含有完全的优质蛋白质,它提供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大多数鱼蛋白 85 95是可消化的,而且鱼等水产品富含维生素和碘、镁、钙、磷、铁、钾、铜、氟化物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因此,多食水产品对人们的健康大有好处,是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食物源。特别是人们节假日垂钓 休闲,既能休心养性、又能增强体质、促进家庭和睦。垂钓农家乐是人们节假日娱乐休闲的最好场所。  茶油由于风味独特和营养丰富,有长寿油的美称,能软化血管、增强血管弹性和韧性、防止血索释放,有效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对 “三高 ”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还可有效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老年白内障、老年性便秘和冠心病等,老年人可因食用茶油而健康长寿。茶油不仅可以食用、药用,还是高档女性婴儿护肤品的底油和高级精油的基础油。特别是近年发现含有美容物质,深受人民喜爱。管理得当每亩油茶可产油 100 斤左右,按每斤 20 元计算,每亩产值 在 0.2 万元左右。由于近几十年营林开发等原因,我县资源急速下降,有的乡镇基本绝种,产品逐年下降,市场价格逐年攀升。  杨梅,是我国特产果树,其果实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在人们都重视食疗与健康的今天,扬梅因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而更引起人们的重视。  据测定,优质杨梅果含糖量可达 12 15,含酸量为 0.5 1.0,甜酸可口,富含维生素及各种氨基酸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祖国中医认为: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愤恶气。具有消食、除湿、消暑、御寒、止泻、利尿、治痢疾、治霍乱等功效。用烧酒浸杨梅果实,更 具有消暑开胃,舒气爽神之效果。杨梅鲜果除可鲜食外,还可制成果酱、蜜饯、果汁、果干和果酒等,对丰富食品市场起到一定的作用。以杨梅鲜果加工的糖水杨梅罐头,更是享誉国内外,远销欧美、东南亚地区,是出口创汇的传统产品。  杨梅树性强健,耐贫瘠、耐瘦、耐寒、耐旱,适应性广,易于栽培。它全身是宝,树根、干、枝、叶、果、核,均有很高的利用价值。种核含油率达 40,可提炼高级植物油。叶片可提炼香精,制造高级香水。根和枝干的表皮,富含单宁,可做染料,木材质地致密,可供细木加工之用。又因其枝叶繁茂,终年常绿,即能起水土保持作用,又能美化环境,因而常作为荒地绿化的先锋树种用,在园林绿化中,也常把杨梅作为园林绿化的树种。在杨梅的经济栽培中,一般年份每亩产量可达 500 千克左右,其树的经济寿命可以有百年以上。所以在项目地发展杨梅产业化栽培,将是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美丽画卷中的神采之笔。  项目的生态旅游及其他种、养产品都将迎合市场需求发展新趋势,再加上产品质优安全,市场前景极为看好 。  5.1.2 旅游项目及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旅游休闲是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越发达该产业所占比重越大,也是经济发展中的地区脱贫致富主要项目。在项目建设地周边 200公里之内,拥有数千万人口,大中城市十余座,其中宜于旅游休闲人数在千万人以上。再加上项目区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展前景极为可观。  我国目前面临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产业递度转移进一步加快,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更多考虑的是土地利用价值、环境卫生和产业利润指数,投资方面向高新产业转移,种、养业由盛变衰,天然资源也呈下降趋势 。我国中部地区拥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养殖业和种植业发展优势日渐凸现,项目实施地上述优势更为明显。项目生产为集约化规模生产,由于品种优良,以及统一原材料质量、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管理制度,产品质量可得到完善保障,项目产品前景市场同样光明。  5.1.3 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项目的旅游及种养产品有如下优势: A、该地区以农业为主,工业少,环境好,污染少,植被好,资源丰富,宜于旅游休闲及优质农产品生产;B、由于项目优势明显,项目产品市场稀缺,具有较大市场竞争优势; C、项目生产的种源、饲料、肥料及防疫植 保等实行全过程监控,产品按无公害标准组织生产,食品安全有保障; D、消费市场近,交通便利、快捷,有利吸引旅游消费; E、由于区域和交通优势,项目产品运销费用低,还有利保活保鲜; F、项目地劳动力成本低,再加上产销优势,项目产品较市场平均价格约下降 5%-10%。由此可以看出,项目产品是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5.2 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  5.2.1 生产方案  项目肉猪养殖,按我省无公害农产品地方标准规模养猪生产技术规程( D1336/T3692001)及其他有关种猪生产标准设计建设。生产以周为单位,实行同步配种 、同步产仔、同步断奶、同步转群和同步上市,按计划按批次实施全进全出封闭式生产。  项目的茶油、杨梅及鲜鱼生产实施规范化、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  5.2.2 技术方案  项目的二元杂交良种母猪组合雄性为纯种长白,雌性为纯种大约克。肉猪雄性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