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制造业的未来”准备状况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制造业的未来”准备状况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2018年“制造业的未来”准备状况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2018年“制造业的未来”准备状况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2018年“制造业的未来”准备状况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2018年“制造业的未来”准备状况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度报告 2018年 “制造业的未来 ”准备状况报告 与科尔尼 管理咨询公司 合作撰写 深度报告 2018年 “制造业的未来 ”准备状况报告 与科尔尼 管理咨询公司合作撰写 2018 年 “制造业的未来 ”准备状况报告由世界经济论坛 “塑造 制造业的未来 ”系统行动倡议 项目小组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工作人员 Cheryl Martin 管理委员会成员 Richard Samans 管理委员会成员 Helena Leurent “塑造 制造业的未来 ”系统行动倡议 负责人 Francisco Betti “塑造 制造业的未来 ”系统行动倡议 主管 Margareta Drzeniek-Hanouz “塑造经济发展的未来 ”系统行动倡议负责人 Thierry Geiger “塑造经济发展的未来 ”系统行动倡议与研究及区域影响负责人 科尔尼 管理咨询公司 工作人员 Johan Aurik 管理合伙人兼董事长 Mauricio Zuazua 项目顾问 Otto Schulz 项目顾问 Andrea Blaylock 项目协调员 感谢 Mike Fisher和 Neil Weinberg承担了本报告的编辑、平面设计及布局工作。在线报告( http: /wef.ch/fopreadiness18)由 Applied Works、 Design Resources有限公司的 Robert Gale、 Traversal公司的 Travis Hensgen创建。 世界经济论坛 地址: 91-93 route de la Capite CH-1223 Cologny/Geneva Switzerland 电话: +41( 0) 22 869 1212 传真: +41( 0) 22 786 2744 电子邮件: contactweforum weforum 版权所有 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 在未经世界经济论坛事先许可的情况下,不得通过电子、机械、影印等任何手段复制、存储到检索系统内或传播本刊物的任何部分。 欲了解报告和交互式数据平台,请访问 http: /wef.ch/fopreadiness18。 ISBN 978-1-944835-16-3 使用和免责条款 2018年 “制造业的未来 ”准备状况 报告 展示了世界经济论坛汇编和 /或收集的信息和数据。本报告数据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本报告中所使用的术语 “国家 ”在任何语境下均不指代占据一定领土的实体,即不指代国际法和惯例含义下的国家。 “国家 ”一词涵盖定义明确、具有地理意义的经济区域。这些区域可能不是国家,但它们能够提供独立的统计数据。 尽管世界经济论坛采取了所有合理措施,尽可能确保本报告汇编和 /或收集数据的准确性,但世界经济论坛及其代理、高层领导和普通工作人员:( i)仅展示 “可用 ”数据的 “初始状况 ”,不以任何明示或暗示方式提供任何方面的担保,包括但不限于:适用于特定目的的担保和不侵权担保;( ii)不对本报告所载数据的准确性或其对任何特定目的的适宜性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性陈述;( iii)不承担任何使用或信赖上述数据的任何责任,尤其是不对基于本报告所载数据引申的任何解释、决定或行动担负责任。 可能存在其他方对本报告所载部分数据拥有所有权利益。世界经济论坛不得以任何方式表述或保证其拥有或控制所有数据相关的全部权利。若第三方因使用任何数据而向用户提出索赔要求,世界经济论坛不会就此事对用户承担任何责任。 世界经济论坛及其代理、高层领导和普通雇员不因本报告所提及或包含的数据、资料或内容为任何第三方产品、服务背书或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用户不得侵犯数据的完整性,特别是应避免采取任何故意干扰数据性质 或准确性的变更行为。如果用户对数据进行了实质性的转换,那么用户必须清楚地声明这一点,并且注明引用来源。 对于经本报告 “技术说明和来源 ”章节注明由世界经济论坛之外的其他方汇编的数据,用户必须了解相关方的使用条款,特别是关于数据归属、传播和复制方面的规定。经本报告 “技术说明和来源 ”章节注明由世界经济论坛汇编的数据在传播、复制时,必须以正确形式呈现,且此等数据所有权归属世界经济论坛。来源归属要求适用于数据的所有用途,无论是直接从世界经济论坛获取的还是通过用户间接获取的。 通过任何传播或下载平台将世界经济论坛数 据提供给其他方的用户必须同意尽一切合理努力,将这些条款告知终端用户,并且尽可能保证终端用户行为合规。 若用户希望将世界经济论坛数据加入某数据库,或作为独立产品出售,必须提前获得世界经济论坛( gcpweforum)的许可。 目录 序言 . 8 执行摘要 . 10 第一章:为 制造业的未来 做好准备 . 15 第二章:塑造 制造业的未来 准备状况测量 . 20 准备状况定义 . 20 方法论与框架 . 20 测量障碍 . 26 第三章: “制造业的未来 ”准备状况的评估结果 . 27 全球结果概述 . 27 典型国家分析和特定国家亮点 . 33 第四章:制造业驱动因素分析 . 45 驱动因素一:科技与创新 . 45 驱动因素二:人力资本 . 47 驱动因素三:全球贸易与投资 . 50 驱动因素四:制度框架 . 50 驱动因素五:持续资源 . 51 驱动因素六:需求环境 . 53 展望 . 54 致谢 . 55 附录 A: 2018年各区域和收入组分类 . 57 附录 B:各典型国家详细结果 . 62 附录 C:技术说明和资料来源 . 72 如何阅读国家概况 . 86 尾注 . 93 序言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决策者们在制造业领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不确定因素。科技并不仅限于与数字革命相关的电脑计算能力,还通过机器人技术和新的生产方法改变了实体世界,从物理、心理和经验层面增强了人类的能力,并且广泛融入 社会环境中,进一步增强了互联互通、监控管理和资源利用效率。物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技术和增材制造等迅速涌现的技术正在推动新生产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发展,而这些技术和商业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制造业。与此同时,这些技术也带来了既分散又相互联通的新价值链,生产力和包容性增长工业战略的制定与执行本就充满了挑战,而科技变化速度之快,涉及范围之广,使这项任务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面对变幻莫测的动态世界,世界经济论坛的 “塑造 制造业的未来 ”系统行动倡议 旨在引导各国朝着可持续的制造业目标前进: 以问题为导向:科技可以解决以前无法克服的挑战。 以人为本:科技能够通过新的方式解放创造力、创新力和生产力,释放人类潜能。 可持续性:科技可以改进生产流程,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节约能源和资源,实现碳中立目标。 包容性: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企业和雇员均可受益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和制造业体系的转型。 在系统行动倡议的框架内, “各国 塑造 制造业的未来 准备状况 ”项目重点关注第四个目标:包容性转型与增长。由于制造业体系正处于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边缘,各国需要树立对制造业变化性质的认识,研究如何做好准备以便 从本次产业转型中获得最大收益,如何实现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令准备工作更加充分。这个项目是建立在世界经济论坛的竞争力和标杆专项研究工作基础上,是 “制造业的未来 ”与 “经济发展的未来 ”两个 系统行动倡议 项目小组的合作成果之一。 世界经济论坛与科尔尼 管理咨询公司 共同制定了一套新的基准测试框架、诊断工具和数据集,以帮助各国了解其目前对 塑造 制造业的未来 的准备程度及相应机遇和挑战。本报告分享了 对 印度、日本、墨西哥、俄罗斯、南非等特定国家 塑造 制造业的未来 准备状况的初步评估结果以及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深度分析结论。本研究结果旨在促进多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对话,对现代工业战略的制定产生深刻影响。公共和私营部门的领导人需要共同应对关键挑战,齐心把握机遇,在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制定共同行动方案。 我们非常感谢各位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来自不同领域的领 导者 与专家学者协助开发了这套工具。我们特别 感谢国家准备状况项目指导委员会和 专注于 制造业发展的 全球 未来 理事会 成员,他们为这个项目贡献了宝贵时间和深刻 见解。此外,许多机构为我们的分析工作提供了重要数据,我们在此同样向它们表示谢 意。 Helena Leurent 世界经济论坛 “塑造 制造业的未来 ”系统行动倡议 负责人 Johan Aurik 管理合伙人兼董事长 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 执行 摘要 背景 第四次工业革命 1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技术和增材制造等新兴技术正在推动新生产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发展,而这些技术和商业模式将从根本上颠覆制造业。生产力和包容性增长工业战略的制定与执行本就充满了挑战,而科技变化速度之快,涉及范围之广,使这项任务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试图通过低成本制造业出口模式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策略在近期技术变革的冲击下显得岌岌可危。各国需要决定如何有效应对新的生产模式,如何通过国家战略与愿景将制造业变成本国竞争力。因此,各国应首先了解哪些因素和条件会对本国的制造业体系转型产生显著影响,然后评估本国 对 塑造 制造业的未来 的准备程度。接着,各国政府及业界、学术界和民间社团应当采取适当的行动,尽可能达到理想的 塑造 制造业的未来 准备状态。 方法 2018 年 “制造业的未来 ”准备状况 评估 报告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各国在多大程度上做好了准备,有多大的能力可以重塑制造业并从其持续变化的特性中得益。国家对于 塑造 制造业的未来 的准备程度一般指该国把握未来制造业机遇、降低风险、应对挑战的能力,并在面临未知的未来冲击时体现的恢复能力和敏捷性。如图 1所示,准备程度评估由两部分组成:制造业结构(即该国当前的制造业基准)和制造业驱动力(即利用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制造业体系转型的关键因素)。 我们对 100个国家和经济体进行评估,根据它们在制造业驱动因素(竖轴)和制造业结构(横轴)上的表现分成四种典型,如 图 2所示。 该评估测试由 59 个指标组成,基本涵盖制造业驱动因素及要素结构。本报告末尾附有详细的 国家概况 介绍内容,供决策者、商界领袖及其他人士了解特定国家在实施制造业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机遇和挑战。 图 1:准备状况诊断模型框架。 图 2:典型 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