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南宗初祖张伯端籍贯考辨.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道教南宗初祖张伯端籍贯考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道教南宗初祖张伯端籍贯考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道教南宗初祖张伯端籍贯考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道教南宗初祖张伯端籍贯考辨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精选 道教南宗初祖张伯端籍贯考辨 -WORD版 导读: 内容提要:北宋紫阳真人张伯端是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入清以来,他的籍贯出现了 “临海说 ” 内容提要:北宋紫阳真人张伯端是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入清以来,他的籍贯出现了 “临海说 ”与 “天台说 ”之争,至今不息。本文就 “临海说 ”代表作台州道教考所列主要依据,归纳成 “郡人就是临海人吗、雍正御书认可张伯端是临海人对吗、齐召南为什么要变更张伯端籍贯、张伯端真的只有临海立传天台无吗 ”四个问题进行剖析研究,认定张伯端确实是天台人无疑。 关键词:紫阳真人 张伯端 籍贯 天台 考辨 紫阳真人张伯端,自称天台人( 1),此后六百多年亦无异义( 2)。然而,自从康熙二十二年 (1683)的临海县志和台州府志(下简称 “康熙两志 ”)称其为临海人后,原本并不存在的张伯端籍贯问题,却成了学界的争论议题。历史的责任感驱使我们探寻真相。 任林豪先生是临海学界名流,其力作 2009年版台州道教考堪称 “临海说 ”之集大成者。( 3)然细研其据,颇觉牵强。现就其中几个关键问题作些分析,就教于同道,并与任林豪等 “临海说 ”学者商榷。 悟真篇序( 1075) -自署天台张伯端 一 、 “郡人 ”就是 “临海人 ”吗? 【精选】道教南宗初祖张伯端籍贯考辨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台州道教考写道:临海一说的主要依据则是南宋临海人陈耆卿的记载:张伯端 “郡人,字平叔 ”。 陈耆卿、吴子良、林表民均为临海人,他们均自称 “郡人 ”,可见当时所谓 “郡人 ”者即为 “临海人 ”的事实。( 4) 然而笔者考证的结论是:陈耆卿称张伯端为 “郡人 ”恰恰说明他是 “天台人 ”。南宋临海人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原文是这样的: 张用诚,郡人,字平叔。曾入成都,遇真人得金丹术。归以所得粹成秘诀八十一首,号悟真篇。已而仙去。至淳熙中,其家早起,忽有一道流居主席而坐,叩其家事历历,会其孙他出,乃去 。人以为用诚之归云。( 5) 在这里,陈耆卿将 “天台张伯端 ”改称为 “郡人 ”,成为后世 “临海说 ”学者称张伯端为临海人的最根本的依据。他们认为, “郡人 ”就是 “临海人 ”,自称 “天台人 ”的不一定是天台人。然而,通过对嘉定赤城志的深入研究发现,陈耆卿称张伯端为 “郡人 ”,恰恰说明张伯端不是临海人而是天台人。其理由如次: 1 “郡人 ”,通常用于郡府级志书中本籍作者署名时的自称。 “临海说 ”学者列举的陈耆卿、吴子良、林表民三位自称 “郡人 ”的临海人莫不如是。他们分别是嘉定赤城志、赤城续志、赤城三志的编撰人,其具体 署名分别是: “国子司业郡人陈耆卿寿老撰 ”、 “郡人吴子良拾其所遗续载之 ”、 “郡人林表民逄吉撰 ”。( 6)如果郡人就是临【精选】道教南宗初祖张伯端籍贯考辨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海人,为何编纂康熙临海县志的临海人洪若皋却自称 “邑人 ”而不称 “郡人 ”呢?这说明称郡人与临海人是有严格区别的。 嘉定赤城志( 1223) -郡人 2郡治所在地在临海,并不说明郡人就是临海人。陈耆卿的嘉定赤城志中, “郡人 ”与 “临海人 ”是泾渭分明的。如该志称张伯端为 “郡人 ”,但同页相隔仅一行的临海屈元应,就称 “临海道士 ”而不称 “郡人 ”。( 7)如果张伯端真的是临海人,陈耆卿为什么不像称屈元应那样 直称 “临海人 ”而别出心裁地称什么 “郡人 ”呢? 常识告诉我们,其时的赤城郡相当于后来的台州府,所谓 “郡人 ”应指“台州人 ”而不是 “临海人 ”。大明一统志对张伯端的记载基本沿袭嘉定赤城志,但 “郡人 ”已改为 “台州人 ”就是明证。 (8) 3除自称外,郡志中称 “郡人 ”的情况比较少见。如果不是属县不明,便是有不便明说之隐情。王舟瑶的光绪台州府志和喻长霖的民国台州府志称张伯端为 “郡人 ”,是在不能直说张伯端为 “天台人 ”的情况下 (因为此前的雍正皇帝曾被李卫误导而认可了 “临海说 ”),对康熙两志 “临海说 ”的委婉否定。 (9) 4陈耆卿称张伯端为 “郡人 ”亦有隐情。陈耆卿的生活年代与张伯端仅相差百余年,张伯端是长期任职台州府吏的天台人这一基本事实,他应该是比较清楚的。郡治所在的临海,可以说是张伯端的第二故乡。爱乡心切的陈耆卿有把张伯端拉入临海籍的想法也不奇怪,然而又因【精选】道教南宗初祖张伯端籍贯考辨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时近亊明不便贸然否定其 “天台人 ”的事实,便用了 “郡人 ”这一含糊说法。陈耆卿的 “郡人说 ”给入清后 “临海说 ”的产生提供了空间,是导致紫阳真人籍贯争论三百年的始作俑者。 5至于自称 “天台人 ”的不一定是天台人的情况倒是有的。 “临海说 ”学者列举了宁海胡三省、黄岩陶九成 等若干例证,然而却没有一个与张伯端同时代或此前的例子。 (10)即使有,也不能 “假作真时真亦假 ”吧。虽然有一些邻县名士以自称 “天台人 ”为荣,却不能因此就成为自称 “天台人 ”的张伯端就不是天台人的理由。 综上所述, “临海说 ”学者主张 “郡人 ”就是 “临海人 ”的说法不能成立。陈耆卿将 “天台张伯端 ”改称为 “郡人 ”,是有心把张伯端拉入临海籍而又因时近亊明不便贸然行事的无奈之举,恰恰证明了张伯端确系 “天台人 ”无疑的历史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