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血,艾灸.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补气血,艾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补气血,艾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补气血,艾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补气血,艾灸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精选 补气血,艾灸 -WORD版 导读: 一、补气血艾灸哪里 二、补气血吃什么 三、补气血吃什么中成药 补气血艾灸哪里 1、补气血艾灸哪里 心气不足,心血瘀滞 症状:胸闷,心前区疼痛,气短乏力,脸色苍白,头上出虚汗,嘴唇发乌,手脚冰凉。 艾灸取穴: 主穴:内关穴,心俞穴 ;配穴:膻中穴,通里穴,膈俞穴,郄门穴。艾灸这些穴位可以养血活血,调理心气,且能理气不致气滞。 血不足 症状:头发逐渐稀少脱落,嘴唇,指甲淡白,失眠,头晕,女性经血量减少。 艾灸取穴:脾俞穴,中脘穴,气海穴,足三里穴。 艾灸这些穴位,坚持每日一次,以皮肤潮红为度,可以起到补益气血的作用。 气血瘀滞 【精选】补气血,艾灸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气行血行,气不通了,血肯定不畅,这类人群容易出现嘴唇指甲紫暗,皮肤青紫或粗糙,局部刺痛或绞痛固定不移,或触及肿块。 艾灸取穴:气海穴,膈俞穴,血海穴。 艾灸这些穴位可以活血化瘀,避免因血液运行瘀滞,阻碍气的运行,使气血变得通畅。 补肺气 主要症状:咳嗽,四肢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声音低怯,体倦乏力等气虚症状。 艾灸取穴:肺俞穴,太渊穴,阴陵泉穴。 艾灸这些穴位能保持肺功能正常,使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和调,清气吸入充足,有效调畅气机。 肝气郁结,肝血不足 主要症状:心情抑郁,两肋胀痛。睡眠质量差,头昏脑胀,眩晕,胃口较差,倦怠乏力,胸闷,胸部两侧疼,女性多伴随月经不调或乳房胀痛,舌质淡红。 艾灸取穴:肝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穴。人的肝血不足,肝气就容易勃发,导致人易急躁易怒,甚至肝区出现隐痛,艾灸这些穴位,有补肝养血,健脾益肾的作用,能有效改善肝气郁结,肝血不足的现象。 2、艾灸补气血的常用方法 悬灸法:一手持艾条,以掌根为支撑点保持艾条的稳定,另一手食指,【精选】补气血,艾灸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中指分开按在所灸部位,以防过热灼伤患者,在施灸部位上方,上下移动艾条,温灸距离一般 以患者自我感觉微温即可,根据体质不同,温灸距离可在 2-10厘米变化。 隔蒜灸:将大蒜切成 0.5厘米厚的薄片,中间扎小孔,放在穴位上,用艾炷灸。 隔姜灸:将新鲜生姜切成 0.5厘米厚的薄片,中心用针扎数个小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位上燃灸,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稍许上提,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继续灸,反复进行至局部皮肤出现潮红为止。 3、哪些人不宜艾灸 阴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和实症不适合。 热性体质 (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 )人群。 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皮肤过敏者不适宜用艾灸。 高血压患者,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先控制血压,再辨证取穴。 体内有金属埋件者,谨慎艾灸。 良性肿瘤需要辩证施灸,恶性肿瘤不建议艾灸,以免导致热血妄行。 心脏部位不可多灸、久灸,外阴、乳头等娇嫩部位不能灸 (仅针对传统艾条施灸,灸大夫隔物灸仪系列除外 )。 脉搏每分钟超过 90次以上禁灸。 【精选】补气血,艾灸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补气血吃什么 当归黄芪乌鸡汤 原料:乌鸡肉 250克、当归 15克、黄芪 20克。 制作:乌鸡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洗净,一齐置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调味服食。 乌鸡向来是补血佳品,再加上当归,达到气血双补的效果。 双红南瓜补血汤 原料:南瓜 500克,红枣 10克,红糖适量。清水 2000毫升。 做法:南瓜削去表皮挖瓤,洗净,切滚刀块儿。红枣洗净,去核。将红枣、南瓜、红糖一起放入煲中,加水用文火熬至南瓜熟烂为止。 功效:南瓜益气补血,红枣益气养血,红糖能暖胃活血,三者合用,有非常好的补气补血的功效。女性常食用,能使气血充足,脸色红润,增加皮肤弹性。 补气血吃什么中成药 麦味地黄丸 功能滋阴益气。主治肺肾两虚,阴虚发热,口燥咽干,咳嗽气喘等症。 补中益气丸 能补益中气,升阳举陷,调补脾胃。主治中气不足,脾胃虚弱,食少神疲,恶寒自汗,内脏下 垂。 参杞冲剂 【精选】补气血,艾灸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5 页 具有补气益血,健脾胃,养肝肾等功效。主治脾胃气虚,肝肾阴虚,头晕目眩等症,有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