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1 - 党员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需理清四个关系 目前 ,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正在全面展开。笔者认为 ,各地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需要进一步理清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传承性与时代性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继承的、连续的 ,又是发展的、创新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其形成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内在逻辑性。同时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体现了党对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和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准确把握 ,彰显了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把握传承性、紧扣时代性。要用历史的、传承的眼光而不是断裂的、孤立的眼光来看待科学发展观 ,开展解放思想讨论既要勇于冲破思想藩篱 ,又要把握好 “度 ”,不偏离 正确轨道。要清醒地认识我国增长方式粗放 ,资源环境约束加大 ,贫富、城乡、区域差距拉大 ,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等突出问题 ,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 二是教育性与实践性的关系。科学的理论只有武装最广大的党员干部群众 ,才能充分发挥其强大思想武器作用。而加强理论武装 ,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因此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重视教育性、突出实践性。要把党员干部受教育作为搞好活动的基础 ,加大宣传力度 ,创新学习形式 ,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规定读本和中央一系列重要会议、讲话精神 ,真正吃透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 质。同时要针对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未见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任务艰巨的严峻形势 ,把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 2 - 实践、最重要的实际、最需要取得的实效 ,边学边查边改 ,解决突出问题 ,创新体制机制 ,以实实在在的活动效果取信于民。 三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 ,又是教立场、教观点、教方法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同时各地各单位情况千差万别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与各自改革 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因此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坚持普遍性、体现特殊性。要培养全局意识 ,树立长远眼光 ,统筹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各项工作都以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来决策、来执行、来衡量。要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 ,深入调查研究 ,创造性开展工作 ,把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 四是阶段性与长期性的关系。学习实践活动是有时间限制的 ,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却是长期的过程。学习实践活动是一次集中学习理论、集中提高能力、集中解决问题的难得机遇 ,必须备加珍惜。但学习实践活动不可 能一劳永逸 ,必须强化长远意识。因此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立足阶段性、着眼长期性。要积极参与 ,克服与己无关、疲惫厌战的消极心理 ,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到活动中去 ,努力把学习实践活动打造成民心工程、群众满意工程。同时要切实抓好第一批活动的整改落实、巩固提高工作 ,推动 一、二批联动 ,探索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 ,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为制度、成为常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