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1 - 品牌建设的论文 品牌是一种高潜质的战略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兴衰的标志和综合实力的象征,培育品牌,实际就是培育新的战略资源,谁拥有更多更好的品牌,谁就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近年来, XX 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区域竞争力为目标,实施质量兴市,名牌兴企战略,并在发展经济,提高效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xx 年,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 2 个,占全省的 1/5,占宜春市的 100%;江西省重点保护产品 6个,占宜春市的 1/3;国家免检产品 2 个,占宜春市的 1/2;江西名牌产品 11个,占宜春市的 40%以上。拥有中国驰名商标 1 个,占全省 9.1%;省著名商标 22个,占全省的 5%,宜春市的 34.9%,并荣获宜春市唯一一个实施名牌战略先进县市。在地方经济中,已基本形成了品牌、免检产品等的集群效应,作 为县级市,在全省独占螯头,在全国也占有一席之地。 正是因为品牌效应, 20xx 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 48.7 亿元,工业增加值 17.4 亿元,销售收入 47.2 亿元、上缴税收 2.94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0%、 31.5%、 31%、 69.92%,是 “十 X 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同时,积极在企业与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牵线搭桥,引进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以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4、申报的投入。 20xx年 XX市制订了企业争创名牌奖励制度,制定实施品牌培育规划,重点指导和帮助企业、行业有针对性的开展品牌工作,争 取将更多优势产品收入 “中国名牌产品 ”评价目录,同时,实施积极的品牌激励政策,对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奖励 10 万元 ;对荣获省级名牌产品的企业奖励 5 万元 ;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奖励 10- 2 - 万元,获得省著名商标的奖励 10 万元。几年来,政府兑现的奖金达200 余万元。 三、用品牌精在会推介 “酒香也怕巷子深 ”,当前的产品销售不能仅仅满足于周边几条巷子的消费群体,而应放眼全社会。如果不善于宣传推介,广大消费者不了解,产品再好也没有人买。 一是加强宣传力度。 XX 市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等各类新闻媒体,由宣传部牵头,从质监、工商、广 电、文化等部门抽调专人,对获得名牌产品企业的管理、名牌产品效益分析等方面,开辟专栏和专题节目,进行了深度报道,并在全市 “三个文明 ”表彰大会上,对创名牌的企业进行了褒奖,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创名牌的意识和积极性。20xx 年、 20xx 年,申报名牌产品的企业分别超过 13 个。 二是加大媒体投入。电视媒体宣传具有公众性、渗透性和表现性,产品与媒体宣传是互相依存、紧密联系的。要想成为真正的品牌、永久的名牌,就要充分运用现代媒体宣传手段。 XX 市要求有关部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多方面获得宣传信息,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产品推 介会,展销会,鼓励企业参与省级及中央电视台广告招投标,进一步提升了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如仁和集团投入近 2 亿巨资在央视、湖南电视台等媒体宣传自己的产品,均获得极大的回报, “妇炎洁 ”系列产品成为国内销量单打冠军。 四、保品牌善在持久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由于制度建设还不是很规范、完善,因此企业创品牌不易,保品牌更难。 XX 市是有过沉痛教训的,保护- 3 - 企业品牌显得尤为重要。 1、用质量保品牌。 XX市以 “秦池大曲 ”等产品兴衰案例,要求企业加强自律,形成产品质量时时讲、天天讲、月月讲的氛围,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管理, 牢固树立质量为本的观念,有关部门加强对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继续完善质量监督抽查制度,规范市场,优化消费,服务企业。 2、用诚信保品牌。引导企业牢固树立 “信誉就是品牌,是老百姓对产品的认可度和美誉度 ”的观念。企业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一定要搞好售后服务,保证名牌的信誉企业实行定期巡回上门服务,按区域设立服务点,建立起一套使消费者修起来方便、咨询起来容易的售后服务网络,解决和消除了消费者后顾之忧,做到生产厂家、经销商、消费者三满意。 3、用法律保品牌。为进一步加强对品牌创建和品牌保护工作的领导, 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分别由市长和分管市长担任正、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为成员,主要职责就是通过调研、信息收集梳理,例会制度,召集成员单位协调解决争创名牌和保护名牌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同时,为了维护品牌声誉,政府专门成立了品牌产品打假办公室,从质监、工商、公安、法院抽调精干人员专门从事品牌产品的打假工作,通过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始终保持对制假售假行为的高压态势,同时认真做好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保护工作,上饶天佑医药科技公司假冒仁和集团 “妇炎洁 ”品牌案中,市委、市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全力支持配合企业进 行维权,有效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 4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