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1 - 农村社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党的十 X 大对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培训的广度和密度。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增设社会工作专业,开设社会工作课程,培养专门社会工作人才。学习教育情况,应作为评优选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六)建立健全激励评价机制。一要推行职业评价。切实贯彻落实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发布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全面实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二要科学设置岗位。各级党政机关要加快职能转变,充实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人才。重点围绕农村残疾人、五保户、刑释解教人员、精神病人、留守儿童管理等领域,科学合理地设置工作岗位。三要坚持激励引导。要真情关怀、真心爱护、真正重视农村社会工作人才,落实目标责任、政治荣誉、情感关怀、榜样带动和物质利益 “五位一体 ”的激励办法,政治上,积极吸收农村社会工作人才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在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适当提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比例。 (七)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一是完善制度体系。根据农村实际,建立包括职业资格、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从业规范、登记管理、人才选拔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出台岗位开发与设置、人才使用与管理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探索设置合理的薪酬标准,真正体现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价值。二是加大经费投入。设立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并随着经济发展逐年递增。发挥县 级财政的投入导向作用,形成县为主体、乡为带动的财政- 2 - 投入机制。加大农村转移支付力度,有效落实社会工作的人才待遇。各级安排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资金,都应把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投入部分,予以重点保证。三是强化监督约束。制定队伍建设考核细则,纳入全市人才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加强经常性的管理和监督。同时,围绕强化村务监督,有效落实农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群策群力,共同搞好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