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农村妇女工作创先争优自查剖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农村妇女工作创先争优自查剖析 按照 *市委东农组发 *7 号关于全市农村改革发展情况调研方案的要求, *市妇联对建市 25 年来全市农村妇女工作情况开展了大型调研活动,通过发放调研问卷、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等形式,全面了解掌握农村妇女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鼓励农村妇女创先争优。主要情况如下: 一、建市以来全市农村妇女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建市以来的 25 年,是我市农村改革波澜壮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 25 年,也是我市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四个文明建设并大有作为的 25 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步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25 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的推进,突破了计划经济的传统模式,全面活跃了农村经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农村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村妇女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身伟大的变革,积极参与各级妇联开展的 “双学双比 ”活动,充分发挥了 “半边天 ”的作用,为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 了突出贡献,在全面参与中实现了新的进步。农村妇女工作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妇女,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焕发出蓬勃生机,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 )农村妇女的生产力得到解放,成为振兴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 农村妇女工作创先争优自查剖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重新回到一家一户手中,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模式,为农村妇女在经济建设中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批农村男劳力流入城市或进入乡镇企业,多数农村妇女因为社会角色等原因留守在家, “男耕女织 ”的传统分工形式逐渐被 “男工女耕 ”的格局所代替。广大农村妇女坚 守土地,服务家庭,承担了大部分农业生产任务,成为发展农业的主要力量。部分农村妇女告别锅台、走向市场,从事编织、加工、运输农副产品等工作,走上了亦农、亦工、亦商的路子,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成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 随着 “双学双比 ”竞赛活动的不断深入,各级妇联组织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对农村妇女进行大规模的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妇联自办、与有关部门联办、请女能人代办培训班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农村妇女人才。截至 *年,全市共培训农村妇女 27.5 万人,有 3.39万名妇女获绿色证书, 2.32万名妇女获农民技术员职称,共有 34 人被评为省级、国家级 “双学双比 ”女能手,形成了一个不断扩大的农村妇女科技骨干群体,为发展农村经济、增收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各级妇联不断培养、扶持了一大批妇女致富骨干,创建了集生产、科研、培训、服务、创收于一体的各种 “三八 ”科技示范基地共 201 个。一些农村妇女摒弃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小农意识,不断深入发展、横向拓展,成为带领农村妇女致富奔小农村妇女工作创先争优自查剖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康的带头人。从个人养猪到带领全村妇女发展规模化养殖,成立养殖协会,建起占地 236 亩 的 “三八 ”生猪养殖示范基地的科技女状元巴兰华 ;从种植食用菌起步发展到带动起周边几十个专业村和上千个专业户进行食用菌生产的利津县绿野菇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奎,全市共涌现出巾帼创业标兵、致富女能人、创业女状元 200余人,累计辐射带动 8 万名农村妇女走上了致富道路。 (二 )农村妇女的文化科技素质明显提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以其聪明才智承担起重要责任。 改革开放初期,妇女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妇女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绝大多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全市农村妇女文化程度明显提高,具有大专及以上 文化程度的占 3.4%,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 15.78%,初中文化程度的在一半左右。各级妇联根据不同的形势要求,及时调整培训重点,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工作。面向各层面的广大农村妇女,结合 “双学双比 ”竞赛活动开展扫盲竞赛,到 1995 年底,全部扫除了全市青壮年妇女文盲,使 30%的脱盲妇女达到了小学文化程度 ;面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妇女,依托女子农函校、科技指导中心、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开展现代农业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培训,实现了平均每村有 4 5 名农民技术员 ;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妇女,开展电脑操作、家政服务、缝纫等就业 技能培训,促进了农村妇女劳动力有序转移 ;面向农产品市场营销女能手,开展营销知识培训,提高了她们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农村妇女工作创先争优自查剖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行网上营销的能力 ;面向基层妇女干部,开展业务教育培训,加强 “双带 ”能力建设,努力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叫得响、作风上过得硬的高素质妇女干部队伍。各种活动和培训拓宽了广大农村妇女的视野,求知、求富、求发展已成为现代农村妇女的共同要求。 广大农村妇女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身优势积极向社会传播文明新风,带头参加妇联开展的 “五好文明家庭 ”、 “平安家庭 ”、“净化居室、美化庭院 ”等创建活动, 促进了家庭环境的改善 ;带头倡导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推动了文明家风的建设 ;带头参加 “家庭读书 ”、 “万名妇女学礼仪 ”、 “廉政文化进家庭 ”等活动,提高了农村妇女文化素质。截至目前,全市评选表彰 “平安家庭 ”1800户,已有 6个村居被评为省级 “零家庭暴力村居 ”, 70 个村居被评为市级 “零家庭暴力村居 ”;评选市级以上 “美在家庭 ”活动示范乡镇 10个,示范村 80 个,示范家庭 180户 ;评选 “十星级文明户 ”36.2万户,达到 70.3%,其中,市级小康文明村创建村中 “十星级文明户 ”均达到了 85%以上。 “做文明人、建新农村 ”已成为广大妇女的自觉行动。 (三 )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社会和家庭地位进一步提高。 各级高度重视促进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制建设,妇女权益保障法深入贯彻落实。市、县 (区 )建立了妇女法律援助中心、妇女法律服务热线、家暴致伤鉴定中心、家暴投诉中心、家暴救助中心等各种维权机农村妇女工作创先争优自查剖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构,建立了妇联特邀陪审员和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制度,社会化维权格局初步形成。各级人大、政协多次对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实施情况进行视察,推动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维权,开展了妇女权益 保护等专项执法检查,妇女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广大农村妇女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利、劳动权利、受教育权利、婚姻和生育自主权利、财产继承权利等都得到进一步保障,生存健康发展条件明显改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 “维权法庭 ”、 “权益热线 ”、 “投诉站 ”等机构的建立,方便了妇女,缓解了妇女投诉无门、诉讼难的现象。妇联参与法庭陪审制度的建立,加大了维权工作力度。通过 “四五普法 ”、 “五五普法 ”、 “法律下乡 ”、 “法律进万家 ”、普法知识竞赛、以案说法等活动的深入开展,使 87%的农村成年妇女接受了法律知识教育,增强了法制观念和权益保护意 识。农村妇女在广泛参与中获得了更多的劳动机会和收入来源,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也促进了妇女家庭地位的提高。许多农村妇女增强了自主自强意识,积极参与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施展才华。 (四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日益完善,农村妇女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不断提升。 按照 “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 ”的要求,全市农村妇女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全市有乡镇 (街道 )妇联 45 个,配备妇联干部 50 名 ;有基层妇女组织 1849 个,组建率达到 100%,妇联基层农村妇女工作创先争优自查剖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组织实现 了纵向到底。各级妇联积极发展各类妇女联谊组织,团结各界妇女,共同推动妇女发展,因地制宜成立了女企业家协会、家庭教育促进会、葡萄协会、冬枣协会、畜牧协会等社团组织和 1447 支由村妇代会主任统领,妇代会成员为骨干,热心妇女工作的优秀农村妇女参加的 “巾帼文明队 ”,延伸了妇联工作手臂。根据妇女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从业人员不断增加的现状,各级妇联积极推进经济领域的妇女组织建设,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妇女组织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在从业妇女 10 人以上的 794家企业中,妇委会组建率达 37.5%;从业妇女在 5-10 人的 1128家企业 中,妇女小组组建率达 70.8%。 各级妇联组织寓农村妇女的思想政治教育于致富能力培训之中,带领广大农村妇女转变思想观念,参与农村民主政治管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据统计,仅 2019、 *两年,新发展农村女党员人数达 559 人,占发展农村党员数的 23.7%。截至 *年 9 月份,全市共有女党员 13098人,占全市党员总数的 15%,其中农村女党员 6147 人,占女党员总数的 46.9%。一大批年纪轻、文化程度较高,能够带头发展庭院经济、增加家庭收入、热心公益事业的优秀农村妇女进入党员队伍,奋发有为,干事创业,为促进全市农村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广大农村妇女凭着自己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好评和上级领导的信任,逐步成为农村领导层中的中坚力量。 2019 年村 “两委 ”换届选举以后,全市有女干部的村 291个,女性进村 “两委 ”比例为 16.34%,比上届提高 4 个百分点。其中,女性进村党支部的村 217 个,占 12.2%;农村妇女工作创先争优自查剖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女性进村民委员会的 216 人,占 12.1%。全市农村妇代会主任中 35岁以下的人数所占比例由 1990 年的 12%提高到了 27.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所占比例由 1990 年的 14.5%提高到了 43.8%。一批有文化、 年纪轻的优秀农村妇女竞选为村级妇代会主任,使农村妇女干部队伍的结构向年轻化、知识化迈出了一大步。 多年来,我市农村妇女工作多次受到全国妇联、省妇联的表彰,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后被表彰为全国 “三八 ”红旗集体、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 “双学双比 ”竞赛活动先进集体、省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省 “巾帼建功 ”竞赛活动先进集体等。以上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 ;离不开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全社会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 ;离不开广大农村妇女干部和妇女群众的拼搏、进取。 二、建市以来我市农村妇女工作的基 本经验 (一 )必须坚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在农村的中心工作,找准妇联工作的位置。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是农村妇女工作坚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 25 年农村妇女工作的发展始终是与市委市政府在农村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相联系的。由动员妇女在承包土地上发展种养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到引导妇女转变观念闯市场,进入流通领域,再到组织妇女发展产业化经营,扶持妇字号龙头企业,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程都体现了为大局服务,为妇女服务。农村妇女工作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顺应农村改革的发展和妇女求知求富的愿望,农村妇女工作创先争优自查剖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不断地找准位置,充实内 容,开拓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妇女群众的衷心拥护。 (二 )必须把提高农村妇女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只有立足于妇女素质的全面提高,立足于新型妇女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培养,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对人才资源的需求,从根本上推动妇女进步和男女平等。多年来,我们正是抓住了提高妇女素质这个关键,下大力气建立 “女性夜校 ”,并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建立 “网络课堂 ”,积极组织农村妇女学文化,学技术,学科学,学管理,使农村妇女面貌大为改观,地位明显提高。各级妇女组织不断加强巾帼文明队的规范化 建设,把巾帼文明队作为妇联组织联系、服务、凝聚妇女群众的有效载体。目前,全市农村 1447 支巾帼文明队以文艺宣传、保洁、护绿、调解等多种形式,组织、带动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倡树社会新风。如巾帼文艺宣传队以移风易俗、科技致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编排了快板、相声、小品、吕剧等文艺节目,进行巡回演出,使广大农村妇女在娱乐中受到教育,提高了素质。 (三 )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尊重和支持群众的首创精神。妇联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尊重和支持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把群众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正确的决策。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妇女在参与农村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树立全心全意为妇女群众服务的思想,把一切为了妇农村妇女工作创先争优自查剖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女群众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把一切依靠妇女群众作为根本的工作方法,把广大农村妇女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尺度。 (四 )必须牢牢把握促进妇女发展和维护妇女权益两条主线,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农村妇女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把引导农村妇女消除 贫困、走向富裕,与消除愚昧、走向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妇女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促进妇女发展就是要推动妇女全面进步,获得与男子平等参与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妇女又是社会保护的对象,维护妇女权益就是要针对各种损害妇女权益的问题,为妇女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与帮助。两条主线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展是维权的基础,维权是发展的保证。农村妇女工作必须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通过维权,为妇女发展扫清障碍,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 ;通过发展,启动妇女内在因素,从根本上维护妇女权益。 (五 )坚持社会化的农村妇女工作格局,找到妇女参 与和社会参与相互协调的有效载体。农村妇女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关心支持,形成合力。只有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工作方式,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妇女事业发展。在 “双学双比 ”活动中,妇联正是通过社会化的方法,协调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为农村妇女提供了政策、资金、技术、信息、法律和舆论等各种服务,为农村妇女参与发展和自农村妇女工作创先争优自查剖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身进步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条件。在新的形势下,农村妇女工作必须更加面向社会,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形成 社会化的工作格局。 (六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使农村妇女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基层组织是妇联工作的全部基础,只有面向基层,夯实基础,始终把基层组织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工作位置上,帮助基层组织根据新的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地扩大工作领域,调整活动方式,改进工作方法,才能使农村妇女工作永葆活力。党的十七大为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好妇女工作指明了方向,十七届三中全会也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按照 “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 ”的要求,适应新形势下妇女群体的新变化,不断创新组 织形式,完善组织网络,扩大覆盖面。巩固提高乡镇妇联组织,进一步加强村级妇女组织建设,建设高素质的妇女干部队伍,推动农村妇女干部开拓视野,更新知识,增长才干,合理流动,才能推动妇女工作在创新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 三、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一 )组织建设方面。 “妇代会 ”是最基本的农村妇女组织,在组织农村妇女开展各项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次调研发现村级妇女组织建设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有: 一是乡镇、村级党组织不够重视。农村妇女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政的重视和支持,党政领导对妇女工作重视的乡镇,在 换届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