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 “三农 “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加快垦区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本规划。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以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认真贯彻 “多予、少取、放活 “的方针,按照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要求,协调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民主政治和党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现代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建设,发展社会事业,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农业现代化、农区工业化和农场城镇化进程,扎实推进垦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目标。 “十一五 “期末,农场实现生产总值 380 亿元,在 2019年基础上翻一番,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非农产业加快发展,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14%;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实质性转变,初步建成节约型生产体系,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20%;小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人居环境大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大改观,城镇人口比重达到 60%以上;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所有农场达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二类地区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 23%。 -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 “十一五 “期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70%,种 植业标准化率达到 98%,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 95%,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 260亿斤,实现种植业增加值 121 亿元,占生产总值的 24.2%;畜牧业标准化饲养率达到80%,实现养殖业增加值 48 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 40%;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 227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480亿元;现代流通业物流总量 2100 万吨,第三方物流占 80%以上。 -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中央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种地农户社会负担进一步减轻,种粮收益持续增加,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建立促进农户增收的长效机制。 “十一五 “期末,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 1 万元 ,年均增长 10%;恩格尔系数 0.3 以下,职工群众生活宽裕,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80%职工群众家庭达到总局级小康标准。 -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全部农场出口路及部分骨架公路实现四级以上硬化连接 ,50%的管理区与农场实现四级硬化连接。农场城镇居民住宅全部砖瓦化 ,人均住宅面积 25 平方米;农场居民自来水入户率98%,住宅集中供暖率 50%,燃气普及率 85%,城镇绿化覆盖率 30%;信息网络全覆盖,互联网家庭普及率达到 25%;管理区开通广播电视100%,数字电视节目入户率 80%以上;重点地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的粪便处理率 95%,资源化率达到 8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0%以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70%以上。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到 “双高 “普九标准,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35岁以下的从业人员学历全部达到高中文化程度,从业人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80%;居民点卫生机构覆盖率 100%,人均期望寿命 78 岁,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低于 200/1000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5以内;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全面普及;新增就业 5 万人,转移种植业劳动力 15 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5%以内,从业人员 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覆盖面 100%。 -基层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设继续加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健全,推行厂(政)务公开制度 100%,民主议事会建制率 100%。居民民主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50%的农场和 60%的管理区达到民主法制示范单位标准。人口犯罪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居民对社会安全满意率 97%。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群众满意率达到 85%以上。 (三)遵循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 式发展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职工群众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 “三农 “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加快垦区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本规划。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 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以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认真贯彻 “多予、少取、放活 “的方针,按照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要求,协调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民主政治和党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现代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建设,发展社会事业,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农业现代化、农区工业化和农场城镇化进程,扎实推进垦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目标。 “十一五 “期末,农场实现生产总值 380 亿元, 在 2019年基础上翻一番,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非农产业加快发展,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14%;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实质性转变,初步建成节约型生产体系,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20%;小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人居环境大大改观,城镇人口比重达到 60%以上;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所有农场达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二类地区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 23%。 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 “十一五 “期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70%,种植业标准化 率达到 98%,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 95%,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 260亿斤,实现种植业增加值 121 亿元,占生产总值的 24.2%;畜牧业标准化饲养率达到80%,实现养殖业增加值 48 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 40%;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 227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480亿元;现代流通业物流总量 2100 万吨,第三方物流占 80%以上。 -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中央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种地农户社会负担进一步减轻,种粮收益持续增加,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建立促进农户增收的长效机制。 “十一五 “期末,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 1 万元,年均增长 10%;恩格尔系数 0.3 以下,职工群众生活宽裕,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80%职工群众家庭达到总局级小康标准。 -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全部农场出口路及部分骨架公路实现四级以上硬化连接 ,50%的管理区与农场实现四级硬化连接。农场城镇居民住宅全部砖瓦化 ,人均住宅面积 25 平方米;农场居民自来水入户率98%,住宅集中供暖率 50%,燃气普及率 85%,城镇绿化覆盖率 30%;信息网络全覆盖,互联网家庭普及率达到 25%;管理区开通广播电视100%,数字电视节目入户率 80%以上;重点地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粪便处理率 95%,资源 化率达到 8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0%以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70%以上。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到 “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双高 “普九标准,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35岁以下的从业人员学历全部达到高中文化程度,从业人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80%;居民点卫生机构覆盖率 100%,人均期望寿命 78 岁,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低于 200/1000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5以内;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全面普及;新增就业 5 万人,转移种植业劳动力 15 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5%以内,从业人员基本养老、 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覆盖面 100%。 -基层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设继续加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健全,推行厂(政)务公开制度 100%,民主议事会建制率 100%。居民民主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50%的农场和 60%的管理区达到民主法制示范单位标准。人口犯罪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居民对社会安全满意率 97%。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群众满意率达到 85%以上。 (三)遵循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职工群众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快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发展园艺型、技术型特色农业,开发农业科技园区、自然保护区、小城镇建设等旅游资源,开辟精品农业观光旅游线路。 (九)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发挥垦区资源优势,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加快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和生物基材料。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全面实施生态 家园富民工程,形成资源良性循环的生态模式。加大生物质能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加快工农结合以工哺农的循环经济的进程。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防止农业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逐步建立职工增收长效机制 (十)挖掘种植业内部增收潜力。坚持 “扩稻玉、上品质、强经特、增效益 “原则,向优质高产作物调整,力争 “十一五 “期末,水稻扩大到 1500 万亩,玉米扩大到 500 万亩。向高效经济和特色作物调整,重点发展亩纯收入 500-1000 元的高效特色经济作物。向优质专 用农产品调整,建设优质专用小麦、啤酒大麦、高油高蛋白大豆、优质水稻、高效经特作物、饲料饲草作物基地。城郊农场重点发展设施农业,推进高效集约化经营,使有限资源创造出最大的效益。 “十一五 “期末,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 2850 万亩,粮食总产力争达到 260 亿斤,商品率保持在 90%以上。 (十一)加快发展畜牧业。大力实施 “主辅换位 “战略,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扩大奶牛、肉牛、生猪等生产规模。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搞好良种的引进和培育,优化畜牧业品种结构。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生产技术,加快畜牧业由速度型、数量型的粗放式增长方式 向质量型、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效益型的集约式增长方式转变进程。建立和完善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畜牧业机械装备水平,实现畜牧业生产机械化。加快养殖小区和家庭牧场建设,推进畜牧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水平。 “十一五 “期末,畜牧业占农业产值比重达到 40%。各类养殖小区达到 1700 个,各类家庭牧场达到 3 万个,使规模化生产经营水平达到 80%以上。良种奶牛(单产 5.5 吨以上)占存栏母牛的 80%以上,肉牛改良比例达到 95%以上,商品猪三元杂交达到 95%以上,良种肉羊的比例占肉用羊存栏的 50%以上,畜牧业收入占居民家庭纯收入 30%。 (十二)大力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破除农场既得利益观念,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和职工自营经济发展,激发广大群众自主创业、追求财富的热情,形成非公有制经济竞相发展的态势。积极鼓励广大民众以民营方式,发展畜牧养殖、林下经济、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和社区服务。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各种方式,参与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民办教育、文化、科技和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用好用活发展基金和专项周转金,培育一批 “专、精、特、新 “的中小私营企业,扩大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引导企业提高素质、壮大规模,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 的大型非公有制企业。 “十一五 “期末,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 200亿元,占垦区生产总值的 40%。 (十三)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制定出台扶持转岗就业的优惠政策,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科技入户、再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加大省内外的劳务输出力度,把国际劳务输出做大做强,通过项目代劳务等方式,把企业建到国外去,在国际市场打造品牌;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就业服务队伍。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十一五 “期末,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 15 万人,每年完成 3 万人的转移就业任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5以内。 (十四)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绿色农业,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增强龙头企业对基地的拉动能力,增加职工收入。加快贫困农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改善贫困农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增加扶贫投入,完善扶贫机制,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扶贫项目建设步伐。继续实施 “1533“扶贫工程,加强对低收入职工群众的扶持,尽快使贫困群体脱贫致富,搞好人多地少的贫困农场劳动力转移培训,扶持龙头企业带动 贫困农场调整结构,拓宽贫困农户增收渠道。 “十一五 “期末,基本完成 24.5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 四、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区工业化进程 (十五)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确立垦区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构建起实力雄厚、主业突出、集群发展,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力支撑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工业产业格局。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龙头企业股份制改革,进一步优化企业股权结构,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迅速提升龙头企业的经营层次和竞争能力,努力打造若干个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年销售收入十几亿、几十亿、上百亿的大型企业,在全省食品工业基地建设中发挥 骨干作用。加强龙头企业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开拓能力,着力解决达产达效和运营质量问题,努力成为拉动基地农户增收的主力军。 “十一五 “期末,将九三油脂、北大荒米业、完达山乳业、北大荒肉业发展成核心竞争力强、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 “航母 “企业, 3户企业进入中国 500 强。 (十六)拓展工业发展领域。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和低消耗、低污染为项目准入标准,发挥资源优势,再上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瞄准新能源、新材料、新市场,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工 业项目,努力发展生物化工、粮食化工、亚麻纺织和机械制造等产业,进一步拓展工业发展领域。抓住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契机,引导产业和企业向园区聚集,尽快形成专业分工突出、协作配套紧密、规模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建设全国一流的绿色产业园区。 “十一五 “期末,打造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0 家,实现年大豆综合加工 700 万吨、水稻加工 500万吨、玉米加工 500万吨、小麦加工 100万吨、大麦加工50万吨、马铃薯淀粉加工 50 万吨,生猪屠宰加工 50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 50 万头、羊综合加工 500万只、鲜奶综合加工 100万吨。 (十七 )鼓励和引导非国有中小企业成长。各分局、农场要把发展重心转移到工业发展上来,分级构建农产品加工、特色产品加工支柱企业集群和服务型企业集群。推进农业产业化升级,强化对中小企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