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副县长报告国民经济发展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 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副县长报告国民经济发展讲话 各位代表: “十一五 ”到 2019 年,既是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也是我县搞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时期。科学的制定和实施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我县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十分重要。下面,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十一五 ”规划和 2019 年远景目标纲要,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意见。 一、 “十五 ”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及特点 (一) “十五 ”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五 ”时期,县委、县人民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使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预计年实现生产总值 11.4 亿元,年均增副县长报告国民经济发展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 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长 9.2%,完成 “十五 ”计划 10.78亿元的 105.7%;三次产业结构由年的47.8:19.2:33 调整为年的 35.1:30.3:34.6。农业和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二、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增强。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科教兴龙战略稳步推进,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提高。改革力度不断增强,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内联外引程度提高,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平安创建得以推进。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 (二) “十五 ”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的特点 “十五 ”以来取得的成绩是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县委、政府正确领导的具体体现。其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主要特点有 6点: 承上启下,创新思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作为创新发展思路的关键,在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发展政策的同时,着力搞好调查研究,确立了 “农业稳县,工业强县,非公经济活县,生物资源开发富县 ”的发展思路,真抓实干,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副县长报告国民经济发展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 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高度重视投资拉动,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十五 ”期间,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机遇,高度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不断扩大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 ,实施重大项目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0.13 亿元,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5.6个百分点。 发挥优势,调整结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 “ ”以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资源为基础,改革为动力,科技为支撑,企业为龙头,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调优第一产业,以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主线,突出调强第二产业,以扩大就业为重点,稳步调快第三产业,使全县产业结构呈现出可喜变化,为实现 “二一三 ”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突破基础 “瓶颈 ”,改善发展条件是国民经济 增长的重要推动。 “十五 ”以来,县委、政府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来抓,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努力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使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 4个突破:以水能资源开发为重点的电力基础设施有了突破,电力紧张状况得到明显缓解;以 “四横两纵全网 ”交通运输体系为重点的公路建设有了突破,公路质量显著提高,通达能力大大加强;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有了突破,建成高产稳产副县长报告国民经济发展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 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农田 12.8万亩,水利化程度达 55.8%,提高 6.8个百分点;以信息建设为标志的邮政、通信、电视、电子网络有了突破,信息推动国 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露。 深化改革,完善机制体制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积极推进和深化各项改革,为加快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和强大动力。 民族团结,以人为本,平安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边疆稳定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把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和充分调动全社会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当作重要任务来抓,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发展观;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积极倡导社会公共道德,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 创建 “平安 ”,全县呈现出平安和谐的良好局面。 二、 “十一五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及发展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届五中全会、市委一届八次、九次全会及县委十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副县长报告国民经济发展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 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实施 “农业稳县、工业强县、非公经济活县、生物资源开发富县、文化旅游扬县 ”五大战略,围绕把建成 “绿色经济县、能源矿冶基地县、农特产品加工县、特色旅游县和提升文化先进县 ”五大目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落实 “兴边富民 ”工程和 “工业连续倍增计划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强化科教兴县意识,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公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脱贫进程和富民、壮乡、强县目标的实现。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根本,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确保社会政治稳定,促进 “三个文明 ”协调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 ”到 2019 年期间,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年人均 GDP 比年翻一番以上;资源 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 GDP能源消耗比 “十五 ”期末降低 12%左右;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教育改革取得新成果,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体、卫生副县长报告国民经济发展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 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到 2019 年,全县 GDP 达到 39.7 亿元,比年年均增长 6.3%左右,经济总量比年翻两番以上,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十一五 ”期间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奋斗目标是: 经济综合实力有所增强,结构调整取得成效。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年全县 GDP年均增长 13.5%以上(现价),达到 21.5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 3.4%,第二产业年均增长 26.3%(工业年均增长 39.0%),第三产业年均增长 7.5%;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 12.6%以上,达到 2.7 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 8%以上,达到 1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62.8 亿元,增长 2.1 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9 亿元,年均增长 6.8%;外贸进出口总额 1000 万美元,年均增长 27.2%。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初见成效,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三次产业结构由年的35.1:30.3:34.6调整为年的 22.0:51.6:26.4,工业占 GDP的比重达 42.3%;城镇化水到 1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达 75%。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年全县总人口达28.29 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7.7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副县长报告国民经济发展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 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收入达到 9000 元,年均增 长 4.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300 元,年均增长 5.9%;就业岗位大幅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下;基本建立覆盖全县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覆盖率达到 100%;全县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70%;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 60%;工伤、生育保险覆盖率 80%;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88%。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努力保护生态环境,到年全县耕地保有量控制在 40 万亩以上,确保粮食安全;森林覆盖率达 61%;水利化程度达 61%;万元 GDP 能源消耗量 9 吨标 煤;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 9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50%;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80%;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0m2;自来水普及率 80%;城镇空气质量指标保持优级标准。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会全面发展。科技投入增加,科教文卫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明显提高,科研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 1%以上。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教育水平切实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得到巩固和发展,小学入学率 98%,辍学率控制在 0.5%;初中入学率 98%,辍学率控制在 1%;普通高中毛入学率达 55%,高考升学率 75%以上;全 县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8 年。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有所缩小。城乡医疗卫生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疾副县长报告国民经济发展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 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不断提高,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艾滋病、传染病防治和救助措施全面落实;人均期望寿命达到 70 岁。广播、电视实现 “村村通 ”,覆盖率分别达到 96%,县乡文化站、图书馆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各项社会事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社会发展滞后局面得到明显改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国防建设取得新成就,平安和谐初步建成。 三、 “十一五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产业规划 (一)第一产业 到年实现总产值 7.0亿元,增加值 4.73亿元,年均增长 3.4%。 重点产业: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步发展粮食产业,巩固提升甘蔗、畜牧、茶叶等传统产业,着力培植麻类、中药等后续产业。规划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保证在 40 万亩左右,实现粮食总产 10.3 万吨;稳定甘蔗种植面积 12 万亩,实现农业总产 65 万吨;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新增人工草场 1.5 万亩,农田种草 3 万亩,加快黄山羊、高峰黄牛发展步伐,实现肉类总产量 1.8 万吨;积极扶持茶叶生产,新植无性系茶园 2万亩,改造 中低产茶园 3 万亩,使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 8副县长报告国民经济发展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 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万亩,总产达到 3600 吨;加快培植大麻(亚麻)产业,建成基地 5万亩,实现农业总产 2万吨;积极开发中药产业,把中药培植成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力争建成石斛基地 2 万亩、草果 2 万亩。到年,农、林、畜、渔结构由年的 58.4:13.3:27.8:0.5 调整为57.4:13.4:28.7:0.5;粮、经、饲结构由 63:27:10调整为 55:34:11。 (二)第二产业 到年实现总产值 41.4 亿元,增加值 11.1 亿元,年均增长 26.3%,实现税金 2.43亿元,年均增长 14.5%。 重点产业: 1、加快发展能源产业 积极开发流域水能资源。在加快苏帕河二级和五级电站、河冲河二级电站、腊寨电站和公养河二级电站建设进度的同时,开工建设腾龙桥一、二级电站,等壳电站,公养河一、三、四、五级电站,勐梅河三级电站,以及蛮关河一、二级电站。年,全县境内装机容量达到 78.42万 kw,新增 55.25 万 kw;年发电量达到 30.84 亿 kwh,新增 20.59 亿kwh。 副县长报告国民经济发展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 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2、加快以农副食品加工为重点的生物资源开发产业 加快开发可再生资源,围绕 “一三七 ”发展目标,即使生物资源开发产业为财政 增长 10%,为工业增值 30%,为农民增收 70%。到年,实现白砂糖总产 7.8 万吨、酒精 1 万吨、精制茶 1500 吨、优质精米 1.8万吨、石斛(枫斗) 80 吨、茶多酚 600 吨、食品级甘油 1000 吨、马铃薯淀粉 2500 吨、麻纤维 2400吨、反刍动物饲料 1.1 万吨。继续抓好甜龙竹、山苍子、咖啡、大青菜等生物资源的深度开发,最大限度地提高潜在的工业附加值。 3、改造提升以非金属矿物制品和有色金属冶炼为重点的冶金产业 加大矿业开发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到年,生产金属硅 5 万吨、多晶硅 500吨、水泥 12 万吨、电锌 3万吨、粗铅 1 万吨、氧化锌粉 1万吨、四针状氧化锌吨、铟 5吨、硅铁 10万吨。 4、展延和优化采矿业 到年,年开采铁精矿 30 万吨、硅矿 36万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