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农业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转段会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农业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转段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省农业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精神,正式启动和全面部署我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月下旬,党中央、省委分别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并举办了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明确了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对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动员和部署。我厅作为全省第一批启动的单位。为帮助开展好这项活动,省委安排汤涛同志负责联系我厅,还派来了以刘贤木同志为组长的第 16指导检查组。我代表厅党组和全厅 3200多名干部职工,向指导检查组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欢迎。我们一定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在指导检查组的指导下,认真搞好我厅的学习实践活动。 *月 28 日下午,厅党组召开了扩 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就我厅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研究和安排。下面,我根据党组会议的意见,先讲五点意见,再请刘贤木同志作重要讲话。 一、中央和省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议的主要精神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 *作出的重大决策。 *月 *日,党中央下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农业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转段会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意见,决定从 20*年 *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月 1*日至 21 日、 25 日至 28 日,中央和省委先后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活动动员大会。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中。 (一)重大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 *月 1*日的重要讲话,精辟阐述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的继续发展,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中央号召全党,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为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必须深化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把深入学习实践活动放在突出位置,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罗清泉同志 *月 25日的重要讲话,要求全省党员干部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和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坚定性。全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农业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转段会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要体现。省委要求,全省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尽快把我省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而奋斗。 (二)科学内涵 搞好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学习、提高认识、紧扣实质是基础。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首先看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是否下了真功夫,看对推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理解和把握是否有了新提高。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 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学习推动实践,以实践促进学习,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是进一步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突出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三是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研究解决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四是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提高科学发展的本领。五是进一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使人民群众真正明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什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带来什么,推动科学发展应该做什么,使 人民群众从内心深处更加拥护科学发展,更加主动投身科学发展,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基本要求 农业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转段会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第一,准确把握指导思想,确保正确方向。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 *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为主线,以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建设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为主题,努力在科学发展的认识上取得新的提高,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新突破,在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进 展,在改进作风上取得新成效,确保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第二,准确把握主要原则,确保健康有序推进。中央和省委明确指出,为确保学习实践活动的健康开展,一定要牢牢把握好 “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 ”四条主要原则。这些原则是我党长期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的经验总结,也是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经验的重要成果,必须自始至终把握好、掌握好。 第三,准确把握目标要求,确保取得实效。科学发展观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战略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全面推进各方面工作上水平, 重点在 “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 ”四个方面取得新的重大进展。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期盼,体现了学习活动的目的。 第四,准确把握方法步骤,确保扎实有效推进。全党学习实践活动用农业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转段会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自上而下分三批进行,每批半年左右。每批分为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展开,要做到 “一个步骤不少,一个环节不省,一个标准不降 ”,各地要根据实际,把握工作进度,把工作质量放在首位,坚持时间服从质量,严格把关,完成好学习实践活动各项任务。 (四)组织领导 中央和省委 要求,全党各级组织务必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的示范带动作用,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第一责任人。二是注重分类指导,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紧紧依靠群众,发扬民主,杜绝形式主义,防止文山会海。三是加强督办检查,防止走过场、出偏差,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学习实践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四是抓好舆论导向,营造良好氛围。五是坚持统筹兼顾,做到学习实践活动与各项工作 “两不误、两促进 ”,全面完成全年经济社会 发展目标。 二、切实增强农业部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是农业,农业问题没有解决好就没有科学发展的基础。中国现代化的成败取决于农民,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没有国家整体的现代化。全社会科学发展的 “短板 ”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繁荣,整个国家就没有科学发展、和谐稳定的基石。正如温家宝总理指出的农业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转段会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那样,实现科学发展,关键是要解决好 “三农 ”问题。 今年是我国农村改革 30 年。这 30 年,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 “三农 ”的 工作认识不断深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措施不断强化,农业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取得了实质性的提高。特别是党的 *以来,全省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方略,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在制度上、政策上、投入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消农业税,终结了 2600 多年农民缴纳 “皇粮国税 ”的历史,建立农业补贴制度,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极大调动农民和基层政府积极性,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主要农产品增产较多。 20*年在耕地比 1*78 年减少 *71万亩的情况下,粮食总产达到 437亿斤,比 1*78年增产 *2 亿斤;生猪出栏 3130 万头,增 2211 万头;水产品 2*8万吨,增 285 万吨。农民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3*7 元,是 1*78年的36倍;生产生活设施有较大改观,农村通电率达到 *%,通村公路率达到 *0%,合作医疗普及率达到 80%,农机化率达到 50%。干群关系更为融洽。农业农村发展迎来了历史最好的时期。今年,尽管先后遭受了 50 年一遇的冰雪灾害、历史罕见的作物病虫害、来势凶猛的暴雨洪涝以及波动起伏较大的市场 风险,农业仍然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预计粮食实现连续五年增产,增产 7亿斤,农民收入增加 500元左右,可望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农业连年稳定农业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转段会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增产、农民连续大幅增收,对于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农业农村发展仍处于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突出。农业依然是全省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农村依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难点,农民依然是最需要关心和扶持的社会群体,城乡失衡仍然是最大的社会结构性矛盾。这些都是影响我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突 出问题,也是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努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具体地讲,主要存在 “七大 ”矛盾: (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现在从上到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组织实施 “工业强省、强市、强县 ”战略,招商引资,征地建工厂,搞开发,对推动经济发展作用巨大,成效有目共睹。问题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争地、争资源的矛盾相当突出。尽管国家出台了占补平衡、土地整理的政策,但是要看到,占去的是良田,补回的是 “生 ”地,耕地数量仍然是减少。过去 10年,全国耕地减少 1.2亿亩,人口每 年增加 *00 万人;我省耕地减少 400 万亩,人口每年增加 20万人。土地硬性减少,人口刚性增加,保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压力很大。 (二)发展粮食生产与优化农业结构的矛盾。这几年,我们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业板块,促进优势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比如粮食集中在 46 个县市,水产在 26 个农业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转段会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县市,生猪在 30 个县市等等,农业优势产业布局初现雏形。可是,从 2019 年开始,全球出现 “粮荒 ”, 38 个国家缺粮,世界粮价高位运行,各国加紧控制粮源。中央从国家安全考虑,实施 “粮食千 亿斤增产规划 ”,划定包括我省在内的 7 个省为重点增产省份,到 2019 年,我省粮食比 20*年要增产 100亿斤。多年谋划、建设成形的板块布局,可能面临重新洗牌。既要抓紧 “米袋子 ”,又要稳定 “菜篮子 ”;既要保总量平衡;又要抓农民增收,无论是认识上还是操作上,难度可想而知。农业各产业的科学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三)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与确保质量安全的矛盾。目前全世界出现农产品供求紧张,国家更加重视农产品数量,要求大力发展粮食,保障供给。比如去年开始实施粮油创高产行动,目标就是多产粮油。与此同时,社会需求对农产品质量的要 求越来越高。这几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不断,让人心惊肉跳,瘦肉精、孔雀石绿、毒大米、禽流感等影响都很大,内销外贸备受牵制。最近牛奶三聚氰胺问题,震动不亚于汶川地震。现在农村土地残留累积,水源污染严重,化肥、农药、地膜大量使用,农作物废料和畜禽、水产养殖废弃物大幅增加。20*年全省每亩化肥施用量达 60.8 公斤(折纯),农药每亩施用量近2 公斤,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产品要实现既高产、又优质,突出科学发展人本理念、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有效需求的难度很大。 (四)现代农业对科技的依赖与推广体系不健全的矛盾。科技 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应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因素。这几年,我们按照省农业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转段会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委、省政府的部署,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构建新的体制和机制,取得一些进展。但是由于农科教联系不紧密、应用成果比较少、务农的农民接纳农业技术的能力低、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网破人散 ”的局面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总体上科技普及水平不高,贡献率在 45%左右,比全国低 3个百分点,比世界平均水平低 20-30 个百分点。农业生产仍是习惯或传统技术为主,实用技术在相当一部分地方进不了村、入不了户。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科技种养,提高农业效益,促进科学发展还 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 (五)农业市场的全球化与农民生产的分散化的矛盾。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特别是加入 WTO 以后,我国农业生产与世界市场紧密相连, “洋 ”农产品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来。比如,美国大豆,基本打垮我国大豆产业;新奇士脐橙,挤兑了我国柑桔产品出口。同时,国外对农产品进口,检验指标越来越苛刻,技术壁垒日渐增多。这些问题,对我们农业经营方式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目前,我们农业土地规模小,农民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进入板块的农作物不到总播面的 30%,纳入产业化一体化经营的不到20%,合作组织覆盖面不到 20%,土地规模经营不到 10%。 “老人农业 ”成为常态, “看守农业 ”、 “口粮农业 ”问题突出。靠分户零散生产、弱小的市场主体与全球化到农产品市场抗衡、竞争,实现农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无异于 “画饼充饥 ”、 “水中捞月 ”。 (六)农业发展中的 “予 ”与 “取 ”的矛盾。从投入上上看, “予 ”仍不足农业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转段会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取 ”。这几年,尽管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农业补贴增加,今年我省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达到 44 亿元,比去年增加近 20 亿元,但由于农资等上涨过快过猛,种粮比较效益下降,我们算账,农民要增加成本支出 50 亿元。投入在财 政支出的比例不升反降,中央财政 “三农 ”支出比重,由 1*6 年的 21%下降到 20*年的 17%;我省财政支农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由 1*6 年的 7.*%下降到 2019年的 6.5%。从农业要素上看,外流也相当严重。农村良田好地每年减少近 70 万亩。农村年轻力壮劳动力每年 80 万人转向城市,他们把青春贡献给城市,把伤残病老留给农村。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从农村 “抽血 ”问题突出,只存不贷现象普遍。我们调查一个县信用社, 20*年存贷差达到 12 亿元。落实中央 “多予、少取 ”方针、促进农业科学发展,还有很多文章要做。 (七)城乡实施 统筹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矛盾。中央提出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实行 “以工补农、以城带乡 ”方针,出台了很多措施,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但由于社会发展变化速度大大超过农村速度,有的结果让人生忧,农村好多东西统筹到城市;而城市不要的东西统筹到农村。城市修路、办电、饮水,不要市民配套,农村则是要农民出劳力、拿资金。城乡收入比由 1*78 年的 2.57:1,扩大到 20*年的2.87: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 75*元。归结到一点,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合力推进 “三农 ”工作的局面尚未很好形成,重视农业、重视粮食生产 的目标考核、绩效评价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