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版本2.0.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版本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版本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版本2.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版本2.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 (版本 2.0) 工业 互联网产业联盟 ( AII) 2019 年 2 月 指导单位 : 工业和信息化部 联合牵头编写单位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有限 公司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参与编写单位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海尔 集团、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一研究所、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万向集团公司研究院、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电子六所、 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六方云科技有限公司、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编写组成员: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魏毅寅、李曙春、张萍、柴旭东 、侯宝存、王飞、李国栋、朱虹、秦鹏、李云鹏、于文涛、邹萍、姜海森、谷牧、孙博雅、黄健、石伟、黄羿清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续合元、石友康、李海花、黄颖、沈彬、张恒升、罗松、刘默、刘棣斐、田慧荣、李艺、杜霖、李南、刘棣斐、池程、田娟、陈洁、林欢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曾鹏、李栋、刘意杨、刘阳、张华良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秦尧、李汉涛、张朝辉、王雨晨、彭炎、周亚灵、赵黎黎 海尔集团:陈录城、张维杰、王晓虎、任涛林、张海港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贺东东、王锦霞 中国电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杨震、孙健、王志宏、张东、李 洁、龚晟、张建雄、徐敏捷、程涛 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陶耀东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陈晓天、许冬勇、巫灵珊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陈维、王荣、张峰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刘松、张大江、刘欢、李俊平、胡鑫、杨国彦、刘宇航 清华大学:王建民、王晨 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王战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楚俊生、张博山、李斌、王继刚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曹志月、陆成长、高庆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杨宝刚、梁栋 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朱志浩、张晓、余涛、白鸥 富士康科技集团:高子和、蒋逸文、 王雷、夏芳华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一研究所: 何小龙、周剑、陈杰、邢腾飞、张健、李君、肖琳琳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刘丹、闫晓风、赵艳岭、谢素芬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谢兵兵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俞文光、陆卫军、黄文君 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杨勇、张启亮、郭辉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杨峰、丁凯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李健华、张旭 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朱毅明 万向集团公司研究院:陈军、马吉军、杨晨、谢超、蒋海军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丛力群、欧阳树生 中国电子 信息产业集团电子六所:张尼、卢凯 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刘震、文博武 、 彭卓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罗小平 北京六方云科技有限公司:李江力 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李鸿彬、崔君荣 编 写 说 明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 +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工业互联网、标准先行”,标准化工作是实现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技术基础。 为指导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解决标准缺失、滞后、交 叉重复等问题,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 +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在紧密结合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版本 1.0)、全面总结工业互联网标准化需求基础上,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组织撰写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版本 2.0),修订了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及重点标准化方向,梳理了已有工业互联网标准及未来要制定的联盟标准,形成统一、综合、开放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 工业互联网是一个长期发展和演进的过程,联盟将根据国内外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情况,持续推进标准化需求研 究,广泛吸纳产业界的反馈意见,适时修订和发布报告新版。 目 录 编 写 说 明 . 5 一、 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 . 1 (一)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 1 (二)工业互联网重点领域标准化发展情况 . 2 二、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路及原则 . 6 (一)指导思想 . 6 (二)基本原则 . 7 三、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 . 8 ( 一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 . 8 (二) 重点标准化领域和方向 . 10 四、 工业互联网标准化 推进及 实施 建议 . 19 附件 1: 工业互联网 相关名词术语和缩略语 . 21 附件 2: 工业互联网 标准明细表 . 24 1 一、 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 (一)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工业互联网通过系统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 和应用模式,见图 1 所示。 图 1 工业互联网体系 架构 其中, 网络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 将连接对象延伸到工业全系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可实现人、物品、机器、车间、企业等全要素,以及设计、研发、生产、管理、2 服务等各环节的泛在深度互联,包括网络 联接 、标识解析、边缘计算等关键技术。 平台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 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 载体,其中平台技术是核心,承载在平台之上的工业APP 技术是关键。 安全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保障, 通过构建 涵盖 工业全系统的安全防 护 体系 , 增强设备、网络、控制、应用和数据的安全保障能力,识别和抵御安全威胁,化解各种安全风险,构建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安全可信环境 , 保障 工业 智能化的实现 。 新模式 新业态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的特色应用。 我国工业企业、信息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 积极 开展工业互联网 应用 探索和模式创新,形成了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 等诸多新模式新业态。 (二)工业互联网重点领域标准化发展情况 1 网络与联接 在传统工业网络领域,虽然我国自主研发的工厂自动化用以太网( EPA)、面向工业过程自动化的无线网络( WIA-PA)等 技术已成为国际标准,但在 工业互联网 整体产业和技术方3 面基础仍较为薄弱 ,急需制定相应标准。目前,联盟已发布或在开展工厂内网 工业 EPON 系统技术要求、工业互联网 标杆网络 工厂外网技术要求标准制定,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在时间敏感网络 (TSN)、软件定义网络( SD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5G)、支持互联网协议第六版 (IPv6) 、确定性网络( DetNet)、低功耗 无线网络、工业无源光纤网络( PON)、工业无线 等 重点领域加快技术标准及产业布局 。 2 标识解析 标识解析系统是工业互联网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目前,国内外存在多种标识解析技术,包括标码( Handle)、对象标识符( OID)、物联网统一标识( Ecode)编码、国际物品编码( GS1)等。现有标识解析技术大部分面向物联网个别领域应用,缺少针对工业互联网特定应用场景、复杂工序流程等特定应用设计,在数据互认、互操作等方面也缺技术方案,无法 支撑 构建统一管理、高效、安全可靠、互联互通的网络基础设施。 目前, CCSA 和工业互联网产业 联盟正在制定 工业互联网 标识解析 信息协同共享技术要求 等相关标准,将从整体上构建一套体系完整、兼容性强、能够满足各行业应用的工业 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体系。4 3 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是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构建的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分布式开放体系和关键技术 ,其国内外标准化工作刚刚进入起步阶段,国内正在制定 工业互联网 边缘计算节点模型和技术要求 边缘控制器 工业互联网 边缘计算节点模型和技术要求 边缘网关 等通信行业标准。目前, 联盟尚未发布边缘计算相关标准,正在加快推动边缘计算相关的总体架构、资源抽象和虚拟化、边云协同、节点管理、设备资源开放等方面标准研制工作。 4 平台与数据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 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云平台的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 全球工业互联网 平台 发展 迅速,涌现出 一批 优秀 平台 产品和 创新 应用 ,但整体上 看,当前 平台发展还处于初级 阶段 ,产业发展与标准化共识正在形成,数据采集 、 资源管理与配置、 工业大数据、工业微服务、工业应用开发环境、平台互通适配等领域成为标准化和产业推广布局的重点。 目前,联盟已发布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平台 通用要求 、 工业互联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