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项目建设经验交流.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审计项目建设经验交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审计项目建设经验交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审计项目建设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审计项目建设经验交流 一、制定合理的审计项目计划 审计项目的计划是审计工作的源头,对整个审计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确定的审计项目计划是否科学,能否充分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在 “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打击腐败、防范风险、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打破传统思维方式拟定计划。目前审计工作模式正处在由 “综合审计 ”向 “效益审计 ”过渡期。审计人员的角色也正在由 “裁判员 ”向“教练员 ”转变。审计的目的也应从单一的 “监督 ”向 “监督与服务 ”方面实施,不能坐在办公室随意定项目,要选择领导关心、群众关注、体制不健全、管理最薄弱的地方为初步方案,并提出积极有效的建议意见,为相关领导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二)科学确定审计面。在审计全覆盖语境下,不能理解为所有的公共资金全面审计,所有领导干部凡离必审。不能盲目追求审计数量,应采取有步骤地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重要岗位、 民生工程等审计项目计划,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统筹部署,逐步达到有成效的审计全覆盖。 审计项目建设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二、将群众路线贯穿审计全过程 当前,全国上下正处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时期。我们只有把群众观念、群众立场落实到审计工作各个环节才能将群众路线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一切审计为群众。围绕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的民生建设目标,做到审计工作有的放矢开展教育审计、就业和再就业审计、医疗卫生审计、社会保障审计、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等民生工程审计。 (二)一切审计靠群众。在审计过程中实行开门审计,年末公开向社会群众征集第二年审计项目计划安排建议,让群众主动参与审计、监督审计、宣传审计,并鼓励他们谏言献策,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不仅做审计工作的 “审视者 ”、 “评价者 ”,更要做审计工作的 “参与者 ”和 “指导者 ”。 (三)一切审计维群众。家义审计长提出:审计工作必须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目标。首先我们应从财政预算审计中换醒 “睡眠 ”钱,整合财政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事、办实事。其次,审计项目建设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从专项审计中推进政府履行民生责任,确保民生 资金惠及于民。再次,从经济责任审计中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实践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 三、充分发挥审计联动机制作用 要构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审计 “免疫系统 ”不仅是要查处问题,更重要的是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完善政策措施的意见与建议。同时,还得大胆探索因地制宜、因时适宜的审计模式,达到既节约审计资源、防范审计风险,又提高审计质量。 (一)学习运用审计署 “大兵团 ”作战工作方法。近年,审计署采取上下联动,全国审计 “一 盘棋 ”的工作思路开展了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土地出让金审计、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保障性住房建设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跟踪审计、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查等审计项目。推动了所谓的重点领域、民生专项工程的 “全覆盖 ”,既提高了审计效率,也锻炼了审计队伍。目前我们应围绕走群众路线,转工作作风,通过整合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对中央 “八项 ”规定、省委 “十项 ”规定、市委 “十一项 ”规定精神和国务院 “约法三章 ”要求对 “三公 ”经费和 “会议费 ”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专项审计,促进厉行勤俭节约,实现审计监督 “全覆盖 ”。 审计项目建设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二)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 合力作用。 随着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的出台,应结合实际修订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有关制度;制定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南。按照相关制度和操作指南各司其职,最终达到组织监督、纪检监督与经济监督有机结合,形成经济责任审计由一个部门管到九个部门联手抓的工作常态。 (三)充分发挥审计整改联席会议单位职能。 审计整改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就能解决的问题。必须建立审计整改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审计整改协作配合机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依法协助审计机关对 提出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和建议适时进行研究。杜绝屡审屡犯,整改 “无期限、无标准 ”现象,联动推进审计整改落实,实现审计整改经常性监督、动态性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