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联合帮教经验材料.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司法局联合帮教经验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司法局联合帮教经验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司法局联合帮教经验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司法局联合帮教经验材料 近年来,市司法局积极探索安置帮教工作的新途径,采取优势互补、关口前置、帮教延伸的方式,开展社会帮教向监狱内延伸、监狱监管改造向社会延伸的联合帮教 “双延伸 ”体系,实现了监狱与社会的无缝对接,促进了刑释解教人员顺利回归和融入社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破解难题,探索联合帮教新思路 由于社会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利益分配方式等发生变化,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监(所)管理和社会帮教彼此脱节。一方面,有些地方向监(所)投送犯人、劳教人员一送了之,缺乏向大墙内延伸帮教的工作机制 ;另一方面,有的监(所)因对服刑在教人员家庭状况不了解,教育改造工作缺乏针对性,致使有的服刑在教人员情绪出现波动、思想出现反复,教育改造的成果难以巩固。二是监(所)和地方沟通联系相对滞后。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信息沟通反馈不及时等多方面原因,致使部分刑释解教人员长期不报到、不落户或人户分离,甚 至不回原籍,直接流散于社会,造成脱管、漏管和失控现象。三是生活保障和就业安置互为冲突。一部分刑释解教人员,由于家庭矛盾、生活困难、就业安置等诸多实际问题司法局联合帮教经验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难以解决,引发重新犯罪。针对安置帮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地方安置帮教工作向监狱延伸,监狱的教育改造向地方延伸的联合帮教 “双延伸 ”工作思路,把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工作贯穿到从刑罚执行到刑释解教后的全过程,动员各方面力量,实行联合帮教。实践中,我们与监狱签订了联合帮教 “双延伸 ”协议书,明确了双方的主要工作任务和职责,为做好罪犯回归 后的继续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健全机制,确保联合帮教互动衔接 为使联合帮教 “双延伸 ”工作取得实效,我们狠抓了联合帮教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常态帮教机制。与监狱联合成立了联合帮教 “双延伸 ”工作协调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和解决监管改造和安置帮教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实行 “一人一档 ”动态管理,定期排查更新刑释解教人员分布、就业及重新犯罪等信息,建立服刑人员档案,记录家庭情况、急需解决的问题等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无一脱管、漏管、失控。将刑释解教人员联合帮教工作纳入绩效考评之中,形成了内外结合的 安置帮教运行机制。二是建立帮扶救助机制。定期排查长期无人会见、老人孩子无人照管、家庭婚姻关系危机等影响教育改造的突出问题,并通过谈话教育、启动监狱解困基金和社会应急救助等形式,帮助罪犯疏导情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其司法局联合帮教经验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安心改造。三是建立了监狱社会联合培训机制。通过监区、监狱、社会三个层面进行自主和联合办班,实现监狱生产技能培训与社会就业技能培训的有机结合,切实增强罪犯回归社会后自食其力的能力。四是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搭建监狱与地方司法行政机关专用网络平台,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信息通报反馈,实现信息资源互通共享 ,全面掌握罪犯入监、服刑和出狱后的各方面情况,确保刑释解教人员人人有登记、个个有着落。 三、多措并举,推动联合帮教有效延伸 为了克服过去司法行政部门协调安置帮教工作 “疲软 ”的现象,我们积极争得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支持以及社会力量的帮助,形成了齐抓共管、多措并举、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一是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由司法、民政、工商、税务、劳动、教育部门参加的联合帮教 “双延伸 ”工作协调会议,重点研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及服刑在教人员家庭困难。同时,将 “双延伸 ”工作纳入全市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和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主要目标考核责任制之中,量化细化,进行考核。二是因人施策,无缝对接。监狱按照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落实监管改造措施,努力做到因人施教、一人一策。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落实了必送必接和教育管理制度,有效防止了漏管失控。司法局联合帮教经验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三是多措并举,力求实效。为实现监、所与社会无缝对接,使刑释解教人员可查、可控、可管、可帮,最大限度地降低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市民政部门为符合低保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均办理了低保补助;劳动就业部门对刑满释放、外出务工人员免费 培训技能,推荐安置就业。我们还通过举办 “中华魂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讲座、 “情系中秋 ”亲情帮教活动、在监狱设立市司法局监狱法律援助联络处形式,放大 “双延伸 ”联合帮教工作成效。 “双延伸 ”活动开展以来,为服刑人员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现场解答法律咨询 60 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 2 起。一些县 (市 )区还专门建立了安置帮教基地,安置刑释解教人员。 四、积极推进 “两基 ”建设,拓宽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渠道 我们以 “安其身,稳其心,育其人,正其本 ”为目标,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管理为重点,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探索安置刑释解教人员 就业新途径,着重加强安置基地建设和就业培训基地建设。先后安置刑释解教人员 408 人,培训就业人员 286人,刑释解教人员得到安置和受到就业培训人员无重新犯罪。 在安置基地建设上,一是鼓励刑释解教人员创办基地。带岭区扶持两名释解人员成立私营企业,创办安置帮教基地,承担刑释解教人员的司法局联合帮教经验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过渡性安置。基地自创办以来,先后安置刑释解教人员 318人次,无一重新犯罪。二是在重点企业建立基地。区帮助刑释解教人员的木业公司、精信和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安置基地。仅 2019 年以来,三个基地就安置刑释解教人员 106 人 。三是把公益岗位做为基地。区政府预留一定数量的公益性岗位,安排刑释解教人员就业。今年以来已有近 50 人在公益岗位就业。在培训基地建设上,市政府投资 40 万元,依托南岔技师学院创办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就业培训基地,积极开展汽车维修、物业管理、电焊、机加、厨师、美容美发、种植养殖等实用型职业技能培训,现已培训学员 286 人。 联合帮教 “双延伸 ”活动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沟通顺畅,信息共享。服刑人员基本信息沟通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双方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服刑人员释放前和释放后的基本信息,无脱节现象发生。 转递刑满释放通知书(五联单)、出监鉴定意见等材料,投递准确率由过去的 87%达到现在的 100%。二是形成互补,实现共赢。通过开展联合帮教 “双延伸 ”工作,社会帮教有效地弥补了监狱自身教育改造的不足,增强了教育改造成效,使教育改造工作由空洞的“无形说教 ”变成了实实在在的 “有形动力 ”,形成了积极向上的 “效应 ”,带动了全狱罪犯的思想改造,由 “羡慕犯人的待遇 ”到 “学习犯人的行动 ”,教育改造整体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监狱顽危犯转化率达 70%以上,罪犯遵纪服法率达到 97%以上,教育改造工作在全局名列前茅,司法局联合帮教经验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有力地促进了监管安全 “四无 ”目标的实现。三是有效解决了一些监管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我们通过帮助监狱协调解决监管改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力地保障了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监狱在全省监狱系统评比中获第一名。释放的 68 名籍刑释人员全部及时接回,没有再发生流失断茬现象,无一例重新违法犯罪。四是自主创业,回馈社会。活动开展以来,全市仅刑释人员自谋职业者就占到了 60%,开办了 10 家过渡性安置企业,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共计捐款 13600元。目前,在受助者中已有 82 人考入本科,其中重本 11 人。 2019年,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后,我市的刑释解教 人员主动为灾区捐款5800元。目前全市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由去年的 2.9%降至 1%,“双延伸 ”工作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