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企业集群情况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企业集群情况调查汇报 关于四县市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工作会议精神,全面了解掌握全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情况,促进全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根据委关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调研活动方案的安排,调研组先后赴、四县市就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情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 近年来,四县市产业形式多样、发展迅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各具特色,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市初步形成了机械设备制造、煤化工、食品加工、新材料、纺织、生物工程、商贸物流、新型建材 8个重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2019 年,覆盖企业 1810家,销售收入 314.9 亿元。县初步形成了煤化工、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食品、药品)、机械装备制造、纺织、造纸 8 个重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2019 年,覆盖企业 196 家,销售收入 112 亿元。县初步形成了船舶制造、渔湖产品加工、新能源科技 3 个重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2019 年 ,覆盖企业 192 家,销售收入 47.8亿元。县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能源化工、纺织服装、石雕石材、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产业,并由主导产业衍化发展形成了机械加工、手套加工、石材加工、企业集群情况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木材加工、水泥制品加工、畜牧养殖等十大特色产业集群。 2019 年,覆盖企业 1674 家,销售收入 192.1 亿元。综合来看,四县市主要特点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产业集聚初具规模、形式多样。四县市注重发挥资源、区位和产业基础优势,因地制宜引导和发展产业集聚,产业集聚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煤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医药、物流、石材加工、养殖等多个 产业。从 2019 年重点产业集群情况调查表统计看,四县市中符合市级标准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销售收入 50 亿元以上、企业户数50户以上)有 5个。市 3个:商贸物流产业集群销售收入 82 亿元,企业 564 户;煤化工产业集群销售收入 72.1 亿元,企业 56 户;矿山机电产业集群销售收入 57.4 亿元,企业 460 户。县 2 个:机械加工产业集群销售收入 51 亿元,企业 122 户;石雕石材加工产业集群销售收入 50 亿元,企业 1052 户。县和县还没有达到销售收入 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县煤、盐化工产业集群销售收入 45 亿元,企业 38户,比较接近市 级重点管理范围产业集群标准,有发展后劲。 (二)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带动作用明显。各类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在规模、产量、产值和效益方面均呈快速发展态势,带动作用明显。市的万达煤机、呱呱鸭制品、合兴科技、东远石油机械等龙头企业,2019年完成产值增幅均在 30%-50%左右,这些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集群情况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相应带动了机电产业、食品加工、畜禽养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县张黄工业园区的金威煤电有限公司, 2019 年扩建,使生产规模由年产 6万吨烧碱和 7 万吨 PVC 树脂扩建到年产 40 万吨烧碱和 40 万吨 PVC树脂。金威煤电的快速发展,带 动了圣奥化工、金威华盛化工、凯得利玻璃制品、港口运输等一大批企业的发展。目前, “一矿一区 循环经济发展 ”模式初步形成,煤电港冶金机械建材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不断拉长,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县以润峰集团为代表的新能源科技产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狠抓技术创新,为全市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供了好的经验做法,带动作用明显。 2019 年,实现销售收入 21.4亿元,创利税 1.5亿元。年产一万安时环保动力电池项目,被国家列为 “863计划 ”和 “十一五规划 ”。今年,又投资 3 亿元,启动了自 主研发新型薄膜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县手套产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年产滑雪手套 35万打,年产值 1 亿元,现为中国滑雪手套的最大企业之一。目前,正在大力推广公司卫星工厂生产经济模式(公司加农户),有力地促进全民创业工作的开展,收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效果。 (三)产业分布相对集中、区域品牌效应日益明显。四县市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全力打造服务平台,共享资源,推动产业集聚,从而形成了产业分布相对集中、区域品牌效应日益明显的良好发展态势。石雕、石材加工产业主要分布在,形成了 “中国石雕之乡 ”区域品牌。企业集群情况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手套加工产业也发展 迅速, 2019年,被命名为 “中国手套名城 ”, 2019年,手套产业先后获得 “中国产业集群品牌 50 强 ”和 “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 ”称号。充分利用水稻产区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水稻加工产业,目前,形成了大米知名品牌。船舶制造、渔湖产品加工产业主要分布在,目前,已成为全省最大内河造船生产基地,渔湖加工产品也成了知名品牌。食用菌(蘑菇)加工产业主要分布在,其产品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协会和商会、担保机构和联保组织等社会化服务 体系逐步建立。目前,四县市已建成公共服务平台 11 个,其中, 2 个、 1个、 3 个、 5个,涉及到技术研发、质量监测、人才培训、物流服务等多个方面。行业协会 13 个,其中, 3 个、 4 个、 9 个,涉及到机械制造加工、纺织、种养殖、石材加工、木材加工、船舶制造、农产品加工等多个产业。在担保机构和联保组织建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方面,各县市也积极探索,成立适合自己本地的模式。成立了大联保体,相继推出了钢结构质押、出口退税质押、收费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和专利质押等新的金融产品。县依托乡机械协会,在11家会员企业自愿的基础上,成立了 “县乡机械加工大联保体 ”,企业在零抵押的情况下获得授信额度最高为 50 万元,最低为 10 万元,且利息比一般贷款户低了近 30%。 企业集群情况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二、基本做法及主要成效 (一)加强领导、制定规划。四县市高度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推动企业向园区聚集,发展方向明确。重点对煤化工、食品加工和机械设备制造等 8 个产业进行了规划。到 2019 年,力争全市规模以上煤化工工业销售收入过100 亿元;以铝业为主的冶金业实现销售收入 127.97 亿元;机械制造业发展企业 200 家,实现销售收入 50 亿元;食品加工业 发展企业 200家,实现销售收入 50 亿元。重点对煤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等8 个产业进行了 2 年发展规划( 2019 年 -2019 年)。到 2019年,力争煤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过 100 亿元,机械制造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 60 亿元。重点对船舶制造、渔湖产品加工和新能源科技 3 个产业进行了 6 年规划( 2019 年 -2019 年)。到 2019 年,力争船舶制造产业发展企业 100 家,实现销售收入 68 亿元;渔湖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企业 150 家,实现销售收入 56 亿元;新能源科技产业发展企业 36家,实现销售收入 68 亿元。重点对手套加工、石雕石材 加工和畜牧养殖等 10 个产业进行了 6 年规划( 2019 年 -2019 年)。到 2019 年,力争石雕石材加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 85 亿元,手套加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 50 亿元。 企业集群情况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二)搭建载体,引导集聚。四县市充分发挥组织、引导、协调、规范作用,认真研究产业政策,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积极规划和搭建完善产业园区,把产业园区作为培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升级的载体,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产业园区集聚,为产业集群发展构筑了良好的载体平台。市中心店镇机电产业园规划面积 2.2 平方公里,累计投资 1 亿多元,入驻机电企业 39家。县张黄镇成为 全市化工生产基地。县正在建设船舶生产基地。县已规划建设手套产业园,以引导企业集聚发展。 (三)培育龙头,拉长链条。四县市围绕产业优势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不断拉长产业链条,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能力。市于 2019 年 7 月,开展了督帮规模工业企业活动,督帮龙头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推动技改扩产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张黄镇在做大做强金威煤电、盛发焦化、正茂化工为代表的煤化工龙头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 “一矿一区 循环经济发展 ”模式,围绕煤电港冶金机械建材等为一体 的产业链条,采取招商、引资、合作等多种方式,不断拉长产业链条。目前,煤化工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张黄镇连续多年被市授予 “经济十强乡镇 ”称号。 (四)打造平台,提供服务。四县市都加大了对行业协会和商会、担企业集群情况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保机构和联保组织、技术研发、人才培训和质量监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和引导力度,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化服务水平。成立了泰山玻璃纤维和食用菌种植 2个技术服务中心,机电产业联盟、食用菌和食品 3 个协会。围绕船舶制造产业成立了船舶技术研发中心和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围绕张黄煤化工产业成立了研发质检、人才培训和物流3 个服务平台 。根据本地特色成立了手套、索具工程技术、圣润纺织等 5 家研发中心及相关产业 9 家协会。这些技术中心和协会的成立提高了为会员单位进行培训、咨询、提供技术等服务的能力。 (五)优化环境,支持发展。四县市注重从侧重管理向全方位服务的转变,成立了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集中开展了优化发展专项治理活动,进一步改善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县于 2019 年 7 月在全市率先实行了涉企收费 “一费制 ”制度,将各部门对企业的收费进行统一核算,剔除不合理的部分,在规费管理 “四不变 ”(资金所有权、性质和用途、收费单位财务自主权、执收单位经费供 给方式均不变)的前提下,参照企业前三年缴费情况,合并成一费交纳。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对全市涉企行政规费征收推行 “一费制 ”管理的实施意见,将 10个部门的 14 个费种由涉企行政规费征收管理办公室统一征收,将规模以上企业纳入管理范围,严格执行涉企检查收费罚款登记备案制度,实现了一口收缴、扎口管理。 “一费制 ”管理制度的实施,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强化了部门服务职能,降低了行政成本,优化了经济企业集群情况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发展环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虽然四县市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 忽视的问题,一是发展规模小。企业的规模小、技术、劳动力素质较低,所形成的产业集群表现为规模偏小、产业链条短、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替代性强、竞争力薄弱。二是功能完整性不足。产业集中度不够,产业链延伸不足,有些链条缺失;企业之间沟通联系、配套协作程度不够,合作意识差;集群很大程度上只是空间形态上的集聚,表现为企业群居状态。船舶制造业主要分布沿河地区,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状态,资源共享性差。三是创新能力弱。产业集群中多数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人才,对技术研发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大多数企业处于 “跟风 ”阶段,产品 加工多,研发新产品少,产品技术含量低。四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起步晚、进展慢,协会、担保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有的产业集群基本没有服务平台,有的虽然建了,但也没有发挥作用。在融资担保方面,只有一家担保中心,多年前就陷入了运作困境;虽然成功推出了联保融资经验,但至今还没有成立一家担保公司。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为更好地加快我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我们提出了以下八条对策建议: 企业集群情况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一)加强发展指导,科学修订规划。要结合实际,突出特色,抓紧修订完善中小企业 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做好与我市四大千亿级产业规划的对接,集中力量抓好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市场前景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升整体规模和水平。如中心店机电制造、张黄煤化工、船舶制造、石雕石材和手套加工等特色产业,要重点加强指导、给予扶持。 (二)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拉动和催生相关配套企业,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步伐。对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加大培育力度,努力实现 “四个一批 ”的发展目标:即培植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优质 品牌,形成一批产业集群,创建一批特色产业强镇。 (三)加强自主创新,提高竞争能力。要注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技术改造相结合,进而实现创新 技改 创新的良性循环;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引进开发市场前景广、技术含量高、产品效益好的新技术,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不断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集群情况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四)突出品牌带动,打造区域品牌。要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升产业集群内企业创品牌意识,推动生产要素向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流动,培养形成区域 品牌。一是积极培育国家、省级品牌,对评选为国家、省级品牌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激发企业创产业品牌的热情。二是加大产业品牌推介力度,以名牌产品为依托,打造区域性品牌,实现由产业品牌向区域性品牌的转变。 (五)强化产业招商,引导项目集聚。要把产业招商、选商招商和扶优扶强结合起来,对支柱产业进行前伸后延来壮大产业集群。张黄煤化工产业、中心店机电制造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产业链条长,吸纳劳力多,发展前景广阔。在招商引资中要紧紧围绕这些产业的链条开展工作,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使项目向园区聚集,使产业链条拉长、加宽、增厚 ,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 (六)突破区域界限,建设特色园区。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必须要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合理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优势互补。各地经济园区要突破区域界限,发挥地方特色,形成区域特色产业联合发展局面。如船舶制造产业主要分布在韩庄、夏镇、留庄、昭阳乡镇,这几个乡镇要突破镇域概念,可以考虑合作共建专业产业园区,共建一个公用技术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利益最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