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服务实践经验交流.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人才服务实践经验交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才服务实践经验交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才服务实践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人才服务实践经验交流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利用网络开展党建工作,对于党建工作者来说,既是工作观念、工作手段 上的一次创新,也是工作领域上的一次很大拓展。近年来,市人才服务中心党委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积极探索网上抓党建和流动党员网上管理和教育的新路子,在 “人才网 ”上建立 “党员之家 ”, 打造了党员学习生活的课堂、交流互动的平台、自主管理的园地,中心党建工作实现了一个新的跨越。 一、人才服务机构开展网络党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网络党建 ”,是指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网络为平台,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工作和其它日常管理工作,实现 “党的工作上网 ”。它是新时期党建工作在工作领域、工作手段和 方式上的创新,是时代与科技发展给党建工作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对于推进人才服务机构党的现代化建设、拓宽党建工作领域、人才服务实践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实现党建工作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党建拓展了党建模式,促进了人才服务机构党建工作创新。 传统党建工作中思想建设理论的传播主要以书籍、会议、文件、 党课等方式来进行,在管理上采用打电话、印资料、发通知、送文件等形式,费时费力,信息量小,覆盖面窄,时效性不强。而网络媒体 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迅速、大量、广泛、交互等优势,大大提高了党的思想建设理论的传播效率;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和灵活多样的传播形式拓展了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信息化管理的高效率 ,极大地简化了日常党建操作流程工作量,提高了党建工作效率与水平。 (二)网络党建丰富了党员的教育方式,增强了教育效果。 网络党建为党员提供了自我教育的新天地。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以及沟通的便捷性,使传统的 读文件、念报纸、听报告、发资料、写汇报等单向性 “灌输 ”式教育方式向 “吸引 ”和 “参与 ”的渗透式 人才服务实践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互动式转变,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实现自我教育。网络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特点,先进的影像技术、传媒技术提高了教育的吸引力,使党员在多维感官感知中接受党的知识熏陶,升华 了思想,其效果是传统党建工作无法比拟的。 (三)网络党建畅通了党群联系的渠道,密切了党群关系。 网络的虚拟性消除了党员群众不愿袒露自己真实思想的心理顾忌,弥补了党建工作中 “直面式 ”思想理论教育和交流的缺陷,大大改进了党组织与党员群众 的沟通方式。网络为党员、群众和党组织之间 搭起了方便快捷的沟通桥梁,缩短了党员之间的心理距离,进而增强党员与党组织、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的交流、沟通与联系。有利于党组织及时、准确、透彻地把握党员群众的思想动态,及 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四)网络党建拓宽了党员教育管理平台,有效解决了流动党员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人才服务实践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中流动党员的数量大、分布广、工作地点的多变性、作息的无常性等特点,使流动党员支部在集中学习、开展集体活动、进行党员面对面交流谈心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部分流动 党 员与党组织联系较少,甚至形成流动党员短暂性的 “游离 ”于党组织之外的局面。开展网络党建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共享性、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建立网上 “党员之家 ”,搭 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新平台,使流动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通过党建网络系统保持与党组织的联系,定期参加组织生活和汇报思想,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真正使流动党员做到 “流动不离党 ”。 (五)网络党建增强了党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使党内民主、群众监督落到实处。 党建监督进网络,使党员参与党内事务这一基本权利的行使获得了便捷的途径。如将党 员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转正对象的有关资料在网站进行公示,党员、群众意见作为审查党员参考依据,切实扩大了 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增强了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使党内民主和群众监督落到实处。 人才服务实践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二、市人才服务中心开展网络党建的实践。 市人才服务中心党委一直致力于网络党建工作,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加强对广大党员尤其是流动党员的影响。中心党委自 2019 年开始在门户网站 “人才网 ”上设立 “党员之家 ”,其功能定位在:能 够真正成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 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窗口;成为党员学习交流、互相讨论的天地;成为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之 间交流经验、做法和体会的园地;成为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联系广大党员的有效载体。 (一)创新理论学习方式,实现红色理论学习进网络。 网络党建平台要提供一个内容丰富、使用便捷的红色理论学习平台。市人才服务中心党委在 “党员之家 ”上设立了 “时政要闻 ”栏目,通过定期摘录发布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新闻等, 使登陆网站的每一位党员及时了解国家重大时事、国内外政治、经济人才服务实践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发展形势,确立 正确的舆论导向,确立党在网站上的 “喉舌 ”作用。开设了 “网上党校 ”,以专题教育等形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和 政策、普及党的理论知识,有计划、适时地发布学习内容、传达党组织的党建活动信息,使入党积极分子、中心在职党员和流动党员都能在 “网上党校 ”学习,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此外 ,与有关党建网站如:先锋网、先锋网等建立链接,让广大党员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及时、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创新党员管理方式,实现流动党员动态化管理。 党建管理信息系统是集党务工作的日常管理、统计分析、信息输出等为一体的多功能 、高效率的党务管理信息系统。近年来,市人才服务中心党委充分利用办公自动化内网,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信息系 统,提高了日常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流动党员管理信息系统中记录了流动党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入党时间、组织关系转入时间、转出时间、毕业院校、专业、毕业时间、现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和党费缴 纳情况等信息,既方便党组织了解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又方便党务人才服务实践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工作者对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提高了日常工作效率。 (三)创新思想汇报模式,实现思想汇报进网络。 市人才服务中心党委打破传统的思想汇报仅向组织汇报的主要做法,在 “党 员之家 ”开辟 “思想汇报专栏 ”,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等同志,都可以将自己的思想汇报放到该专栏中,供大家学习交流 ,并听取其他同志的意见。流动党员中的预备党员通过网络递交思想汇报、预备党员转正申请,接受党组织的考察,在实践中接受群众监督,有助于他们更快地成熟起来、按期转为正式党员干部。 (四)创新组织生活模式,实现党员的组织生活进网络。 市人才服务中心党委打破了传统组织生活的方式,在 “党员之家 ”开设了 “组织生活 ”栏目,使分散在各地的流动党员都能通过网站同党组织取得联系,沟通信息,交流情况。在 “组织生活 ”中,上传 丰富详实的学习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影像资料,供支部党员学习、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中心党委还建立了 QQ 群,中心党委所属党员为群成员,大家约定时间集体在网上过组织生活,在 QQ 群里, 人才服务实践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大家畅所欲言,既可以统一学习相关文件,对时事政治的看法进行交流,又可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创新监督模式,实现党建监督进网络。 市人才服务中心党委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实行党务公开,接受党员和更多群众的监督,发现解决更多的问题。在 “党员之家 ”开设了 “情况通报 ”、 “通知公告 ”栏目,将 “预备党 员转正公告 ”、 “新发展的党员名单 ”、 “党费收缴情况 ”等上网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设立了 “党委信箱 ”和 “留言板 ”,党员和群众既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中心党委反映情况,也可以在线留言,发表意见和建 议,使广大党员 “有疑问网上提出、有困难网上求助、有见解网上发表 ”,中心党委对党员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办理,使 “党员之家 ”真正成为党员群众的信息之家、解难之家、服 务之家。 三、人才服务机构加强网络党建须注意的问题。 人才服务实践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互联网是把 “双刃剑 ”,我们在看到其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 ,人才服务机构在利用互联网加强党建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人才服务机构做好网络党建的前提。 我们应充分认识网络党建与传统党建的关系:传统党建是网络党建的基础,网络党建是传统党建的拓展与延伸,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人才服务机构党务工作者在继续做好传统党建工作的同时,要冲破 旧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模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网络党建的重要性以及网络党建覆盖面广、成本低,系统性、时效性、互动性等特点,树立创新意识,把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引入党建工作,创 新党务工作方式方法,开辟党建工 作的新领域,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人才服务机构党委要加强对网络党建工作的领导,成立相关的组织机构,负责网络党建工作的领导、建设、管理等工作,将网络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党建工作及人才网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 人才服务实践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在人力、财力、物力上予以大力支持。在每年经费预算中,专门列出资金用于建设和维护党建网络,为广大党员尤其是流动党员运用信息网络创造基本条件。 (二)加强管理、健全制度是人才服务机构做好网络党建的保障。 面对网络的自由与开放,要慎重考虑党建网站的可靠性、安全性问题。要确保信息资料不被篡改,保证党 建信息的权威性,必须严格按照党建工作的性质、原则、范围、保密程度等方面的要求,由人才 服务机构党委直接领导,组织相关部门负责具体管理,切实加强党建信息化工作的组织性、政治性、严肃性、科学性、保密性和安全性。要建立健全人才服务机构网络党建工作的管理制度,包括网络信 息安全制度、网络工作队伍管理与培训制度等,确保网络党建设工作的规范化。要不断提高网络技术,提高对网络的监控、管理等水平,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入和传播。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平是网络时代对人才服务机构网络党建的必然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