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年实施方案.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年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年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年实施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年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行、规范社区矫正执法工作,推动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社区矫正执法体制,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开展,根据社区矫正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立党为公、执法为民高度,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充分认识推行社区矫正执法规范活动的重要意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本实施方案的要求,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建立和健全社区矫正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和社区矫正执法过错追究制度,认真落实推行社区矫正执法规范活动的各项工作。 (二)基本目标。进一步明确执法职权和执法责任,加强执法监督,基本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社区矫正执法监督体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民、 高效、诚信,努力实现 “一强化两提高 ”目标。一强化,即:强化对社区矫正人员的严格监管,使得社区矫正人员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年实施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制裁。两提高,即:执法监督机制基本完善,执法监督效能大幅提高;执法人员依法执法观念得到增强,执法能力明显提高。 二、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职责 (一)组织领导。建立司法局社区矫正执法规范活动年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社区矫正和法制工作的局领导任副组长,办公室、社区矫正办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社区矫正办。 ( 二)工作机构职责。领导小组负责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年活动方案的实施,研究处理社区矫正执法中的重要问题,监督指导推行社区矫正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承办实施社区矫正执法的日常工作。 三、实施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年活动的范围和要求 (一)实施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司法局具有社区矫正执法职能的机构,包括社区矫正办以及各司法所。 (二)实施要求。开展社区矫正执法活动,应当遵循合法、合理、公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年实施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诚实守信,依法追究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 权的法律责任。严格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四、依法行使的法定职能 (一)审前社会调查职能; (二)社区矫正人员接收职能; (三)社区矫正人员日常监管职能; (四)社区矫正人员进入特定场所(区域)审批职能; (五)社区矫正人员离开居住地审批职能; (六)社区矫正人员变更居住地审批职能; (七)社区矫正警告处罚职能; (八)提请治安处罚建议职能; 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年实施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九)提请撤销缓刑建议职能; (十)提请撤销假释建议职能; (十一)提请收监执行建议职能; (十二)提请减刑建议职能; (十三)解除社区矫正职能。 五、履行执法职能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一)履行审前社会调查职能的要求和标准: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委托机关的要求,按照规定的程序、方式,在规定的时限内,全面了解被告人、罪犯的情况,注重证据材料的收集和审查,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地向委托机关提交评估意见。 (二)履行社区矫正人员接收职能的要求和标准:建立健全社区矫正人员和法律文书登记接收制度,依法落实矫正责任人,切实保障社区矫正人员的知情权,理顺衔接机制,提高接收效率。 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年实施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三)履行日常监管职能的要求和标准: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在法 定职权范围内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监管,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矫正方案合理,档案管理规范,检查制度严格;法制教育、社区服务、心理辅导、职业培训措施到位;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情形,依法及时予以处理。 (四)履行进入特定场所(区域)审批职能的要求和标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实施;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便捷服务;加强对进入特定场所(区域)审批执行的监督。 (五)履行离开居住地审批职能的要求和标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实施;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 供便捷服务;加强对外出期间的监督。 (六)履行变更居住地审批职能的要求和标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实施;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便捷服务;加强和新居住地司法行政机关的衔接。 (七)履行社区矫正警告处罚职能的要求和标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实施警告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年实施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以法律为准绳,程序合法,处罚合理;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依法保护社区矫正人员的陈述权、申辩权。 (八)履行提请治安处罚建议职能的要求和标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提请治安处罚建议; 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程序合法,建议合理;依法保护社区矫正人员的陈述权、申辩权。 (九)履行提请撤销缓刑建议职能的要求和标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提请撤销缓刑建议或呈报撤销缓刑意见;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程序合法,证据确凿,建议(意见)合理;依法保护社区矫正人员的陈述权、申辩权。 (十)履行提请撤销假释建议职能的要求和标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呈报撤销假释意见;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程序合法,呈报意见合理;依 法保护社区矫正人员的陈述权、申辩权。 (十一)履行提请收监执行建议职能的要求和标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提请收监执行释建议;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程序合法,建议合理;依法保护社区矫正人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年实施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员的陈述权、申辩权。 (十二)履行提请减刑建议职能的要求和标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提请减刑释建议;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程序合法,建议合理;依法保护社区矫正人员的陈述权、申辩权;及时审查异议人提出的异议。 (十三)履行解除社区矫正职能的要求和 标准:严格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实施解矫宣告;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程序合法,法律文书规范;做好与安置帮教机构的衔接。 六、执法职权分解和工作流程、执法责任 (一 )执法职权分解 1司法所。依法接收社区矫正人员,实施对社区矫正人员日常监管,实施社区矫正人员离开居住地 7日内的审批,实施社区矫正人员离开居住地超过 7 日的初审,实施社区矫正人员进入特定场所(区域)的初审,实施社区矫正人员变更居住地的初审,实施警告处罚案件的调查上报,实施提请治安处罚建议案件的调查上报,实施提请撤销假释建议案件的调查上报,实施提 请撤销缓刑建议案件的调查上报,实施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年实施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提请收监执行建议案件的调查上报,实施提请减刑建议案件的初审,实施解矫的初审和解矫宣告。 2社区矫正办。依法接收登记社区矫正人员,实施社区矫正人员离开居住地超过 7 日的审批,实施社区矫正人员进入特定场所(区域)的审批,实施社区矫正人员变更居住地的审批,实施警告处罚,实施提请治安处罚建议,实施提请撤销假释建议,实施提请撤销缓刑建议,实施提请收监执行建议,实施提请减刑建议,实施解除矫正并签发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依法实施审前社会调查、进入特定场所(区域)审批、离开居住地超过 7 日审 批、变更居住地审批、社区矫正警告处罚、提请治安处罚建议、提请撤销假释建议、提请撤销缓刑建议、提请收监执行建议、提请减刑建议案件的核审工作。 (二)工作流程 1依法实施审前社会调查流程:( 1)司法局收到委托调查材料后,社区矫正办应当在 5 日内完成调查事项登记、调查人员指派、调查人员公示以及书面通报委托机关工作;( 2)调查人员及时向调查对象及其近亲属送达提供书面材料通知单,并调查收集调查对象是否适合社区矫正的一切情况和材料;( 3)矫正办在接受调查指派后 7日内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初步评估意见,需延长调查时间 的,报局分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年实施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管领导批准,最长不能超过 15 日;( 4)矫正办负责人及时对调查报告、初步评估意见和材料进行审核同意后,报送评估意见给司法局分管局长签发,并在审前调查报告上签署意见(盖章);( 5)调查评估意见以及调查材料送达委托机关。 2依法实施社区矫正人员接收程序:( 1)社区矫正工作科收到决定机关的法律文书后,在 3 日内送达回执;( 2)社区矫正办为报到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建立执行档案并在 2 日内将相关材料复印件送达司法所,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报到逾期的,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3)司法所接收社 区矫正人员后,及时确定矫正小组并与矫正小组签订责任书;( 4)司法所及时组织宣告,制定矫正方案并建立工作档案。 3依法实施社区矫正人员进入特定场所(区域)审批流程:( 1)司法所经办人员收到申请材料后,对材料不完整的,一次性告知社区矫正人员补正材料;材料齐全的,在 2 日内审查完毕。对符合条件的,提出准予进入的审核建议;对不符合条件的,提出不准予进入的审核建议,填写社区矫正人员进入特定区域(场所)审批表并提交司法所负责人审查。( 2)司法所负责人签署意见(盖章)后,报社区矫正办审查。( 3)社区矫正工作科在 2 日 内审查完毕出具核审意见并退卷。( 4)经办人员报社区矫正人员进入特定区域(场所)审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年实施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批表给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并盖章,并将审批意见书面告知社区矫正人员。( 5)批准进入特定场所(区域)的,社区矫正人员进入特定区域(场所)审批表抄送原判人民法院、同级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 4依法实施社区矫正人员离开居住地 7 日内审批流程:( 1)司法所经办人员收到申请材料后,对材料不完整的,一次性告知社区矫正人员补正材料;材料齐全的,在 2 日内审查完毕。对符合条件的,提出准予离开居住地的审核建议;对不符合条件的,提出不准离开居住地的审核建议,填写社区矫正人员离开居住地审批表并提交司法所负责人审查。( 2)司法所负责人签署意见(盖章)后,经办人员书面告知社区矫正人员审批意见。( 3)经办人员报送社区矫正人员离开居住地审批表到社区矫正办备案。 5依法实施社区矫正人员离开居住地超过 7日审批流程:( 1)司法所经办人员收到申请材料后,对材料不完整的,一次性告知社区矫正人员补正材料;材料齐全的,在 2 日内审查完毕。对符合条件的,提出准予离开居住地的审核建议;对不符合条件的,提出不准离开居住地的审核建议,填写社区矫正人员离开居住地审批表 并提交司法所负责人审查。( 2)司法所负责人签署意见(盖章)后,报社区矫正办审查。( 3)社区矫正办在 2 日内审查完毕。( 4)经办人员报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