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监管调研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农资市场监管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资市场监管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资市场监管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农资市场监管调研报告 “三农 ”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深化改革的大局。农资商品质量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抓好农资市场监管是工商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 “红盾护农 ”行动的重中之重,更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职能所在。我局对从去年开始至今,对农资市场监管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县农资市场现状 共有农资经营户 217户,其中,按经营品种分:种子经营户 51户、化肥经营户 63 户、农药经营户 84 户、农膜经营户 19 户;按经营类别分:企业 127户、个体户 90户。 二、农村农资市场及监管工作中的问题 1.农资经营行为 “乱 ”。主要是进货渠道乱、价格乱、品种乱、管理乱,无序竞争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是一些经营户,在农资销售旺季时经销农资,多以杂货店、百货店的形式出现。极少数经营户对食品、服装、化肥、农药等混和经营,未能严格分开,危及食品安全与生命健农资市场监管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康,存在着二次污染的可能。 2.农资经营主体 “弱 ”。调查发现,农 资市场经营主体有三种类型,一是个体工商户,这是当前农资市场经营的主要力量;二是农技人员自己承包经营,有一定的技术服务水平;三是原供销社解体后,原职工个人经营。多数农资经营主体实力较弱,一旦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无赔偿能力。 3、农资经营秩序混乱,准入制度形同虚设。据对我县一些农资销售单位的调查统计,他们中有合法经营资质的经营户占 30%左右,有近30%无经营资质,存在大量的 “挂靠 “、 “假集体 “现象,经营资质严重不规范。甚至有少数小贩走村串户销售各种农药、种子、肥料等,擅自从事农资产品经营;有的村干部、种田大户或 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以服务农民为借口,组织大批农资直接在田间地头进行摊派销售;还有一些化肥公司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在乡镇进行垄断经营;超范围销售情况也存在,一些农村集镇经营其他商品的店面未经许可也在从事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经营。 4.农资经营布局 “散 ”。由于农村存在着自然村落和农村地域广博,无论交通是否便利,农资经营户都会在各个村落中存在。这样农资经营网点星罗棋布,既形不成规模,其布局也不尽合理,又无相关证照。农资市场监管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给行政执法监管也带来一定难度。 5.法律法规的滞后 ,门槛较高,导致农药经营挂靠和无照现象较多。农药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 “下列单位可以经营农药:( 1)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 2)植物保护站;( 3)土壤肥料站;( 4)农业、林业技术推广机构;( 5)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 6)农药生产企业;( 7)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经营单位 ”。我县乡镇供销社已改制完毕、在乡镇基本上没网点,而农业 “三站 ”基本上是瘫痪状态,农民又需要农药,怎么办?只有个体户才行,而个体户要经营农药要么挂靠、要么无照经营,因此农药经营挂靠和无照现象较为普遍。 三、对农村市场和农资市场监管的建议 1.要严格涉农经营的市场准入。尤其是经 营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的农资、种子、农药、化肥等企业 ,不仅要审查经营主体资格 ,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把好农资商品的货源进出环节 ,建立完善农资商品质量保证制度。 2.加强对涉农企业的信用监管。指导和督促农村市场经营者在建立健全 “两帐两票、一卡一书 ”制度基础上推行农资 “一单通 ”。选择一些管理规范的农村市场经营者,建立进销货台帐、进销货发票,农村食品农资市场监管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质量信誉卡、农村食品质量责任书,推动诚信经营,不断提高农村市场监管效能。对涉嫌坑农、害农、损农的违法企业 ,也要进入企业信用体系 “黑名单 ”,对其实施市场禁入 ,并追究其违法行政 责任和刑事责任 ,把损害农民合法权益的事件公布于众 ,接受社会监督,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3.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在农药市场管理中,工商部门负责农药经营的注册登记(即颁发营业执照)、假农药、劣质农药、虚假农药广告的查处,依照农药管理条例第五条 “国务院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农药登记和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县农业部门设置有专职农药监督管理机构,农业部门是农药监管的主管部门,工商部门应主动与农业部门加强协调配合,整合执法资源和执法技术 ,进一步加大对农药市场的监督管理 ,清除高残留剧毒农药。 4.按照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化肥的管理。按照工商总局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严格执行其规模和资金要求,同时,按国务院 “三定 ”方案的规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生产领域的商品质量管理工作,工商部门负责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管理。为了杜绝劣质化肥进入流通领域,从源头上加大管理,要加大抽检力度,彻底杜绝不合格化肥流入市场,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农资市场监管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5.严把农村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关,坚决取缔无照经营,加大对超范围经营的查处力度。要严格按照 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先证后照,把好农村食品市场生产经营主体准入关。凡未取得前置审批许可、不符合登记条件的,一律不得核发营业执照,坚决依法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 四、我局对农资市场监管的初步探索 (一)制作农资监管公示栏张贴上墙,促进监管公开化。 为优化农户维权诉求方式,促进农资经营户信息公开透明,我局制作了农资市场主体信息公示栏,印制采用工商蓝背景、标有红盾徽章,同时含有以下信息,一是按工商总局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将重新整理的县农资市场经营质量监管六 项制度,即农资经营预警制、农资商品准入制、购假农资预赔制、问题农资商品退市制、种子留样备查制和重要农资商品备案报检制列入公示栏内容,方便农户了解维权信息和申诉渠道。二是将辖区工商所监管干部的照片、姓名和申诉举报电话,以及农资预警信息向社会主动公开,强化信息公开力度,促使工商干部公平公正执法。三是按省农资经营者信用分类监管实施办法审定公示农资农资市场监管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经营户信用等级信息,引导经营者加强经营自律,提高农户购买农资的甄选能力。四是在公示栏上划定营业执照张贴区域,既公示了主体资格,又解决了营业执 照办照率、亮照率不高等问题。 (二)首创建立农资经营 “电子台帐 ”,台帐管理电子化。借助网络和电脑的速普及,我局探索在电脑上建立农资电子台帐,这样既节约了纸张,又便于长期保存,还可避免出现纸质农资购销台账毁损或乱扔乱放现象。我们在河边工商所辖区,选定河边供销合作社正西街农药门市部,按照 “两账两票、一书一卡 ”的要求,分农药和种子两个类别,在电脑上建立规范统一的农资购销电子台帐,取代了手工书写的农资购销纸质台账,取得良好成效。现已在全县 100 多农资经营户建立了电子台帐。 (三)试行农资经营户票证 “一单通 ”, 票账管理便利化。在农资监管中,我们发现 “两账两票、一书一卡 ”存在诸多弊端,一是填写单据较多,且存在重复项目,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二是单据多造成经营户和农民保管麻烦,增大投诉难度;三是单据过多纸张使用量较大,致使经营户成本不断增加。因此,农资经营户对建立 “两账两票、一书一卡 ”的热情不高,敷衍、抵触情绪较重,在台账建立和索证索票制度执行等方面成效不甚明显。于是我们创新推行了农资商品 “一单通 ”制度,即将 “两账两票、一书一卡 ”中的农资商品经营者使用的销售票农资市场监管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据、农资商品经营承诺书和农资商品质量信誉卡 “三合一 ”,统一粘 贴在一张单据上、不再做书式纸质台账,简变为 “两账两单 ”,使索证索票更为便利,经营户更容易接受和使用。并在农资经营 “一单通 ”的进、销货单据封面内页印制了总局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和工商所巡查记录表,既进行法规宣传又留下了监管痕迹;还在进货单据封底印制农资市场监管工作目标责任书,强化对农资市场监管慢作为、乱作为和不作为的处罚力度。现已在全县 100 多农资经营户中推行,受到市局的通报表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