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泉州市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铅蓄电池 涉铅车间异地技改扩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供环保部门信息公开使用) (持国环评证甲字第 2203 号) 二一四年二月 泉州市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铅蓄电池 涉铅车间异地技改扩建项目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委 托 单 位: 泉州市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 评 价 单 位: 厦 门 大 学 评 价 证 书: 国环评证甲字第 2203 号 校 长: 朱崇实(教授) 评 价 机 构: 厦门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 委 托 代 理 人: 张珞平(教授) 评价机构负责人: 石晓枫 (厦门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主任 ) 项目负责人: 兰芬 (工程师, 持环评工程师资格证书登记号 A22030150300) 审 核: 石晓枫 (副教授, 持环评工程师资格证书登记号 A22030011000;环评岗证字第 A22030012 号和环评高岗证字 HA2203001 号 ) 目 录 1目 录 前 言 1 总 则 1.1 编制依据 .5 1.2 评价目的与指导思想 .8 1.3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9 1.4 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 .10 1.5 评价工作等级 .16 1.6 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分布 .18 1.7 环境内容、重点 .20 1.8 评价技术路线 .20 2 区域环境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2.2 自然环境状况 .23 2.3 自然生态 (物 )环境 .25 2.4 社会经济环境 .27 2.5 区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28 3 现有工程回顾性评价 3.1 工程概况 .29 3.2 现有工程组成 .29 3.3 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分析 .30 3.4 现有工程主要设备及原辅材料消耗 .34 3.5 物料平衡 .35 3.5 现有工程污染控制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36 3.6 现有工程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4 3.7 涉铅车间搬迁后旧厂区的保留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 .46 4 异地技改项目工程分析 4.1 项目概况 .50 4.2 工程组成与厂区总平布置 .51 4.3 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 .55 4.4 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分析 .56 目 录 2 4.5 物料平衡与水平衡 .60 4.6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63 4.7 项目易地搬迁后污染物变化“三本帐”计算结果 .72 4.8 卫生防护距离 .73 4.9 相关产业政策与环境保护规定符合性分析 .74 4.10 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79 4.11 项目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分析 .80 4.12 厂区总平布置合理性分析 .80 5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81 5.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86 5.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89 5.4 河流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91 5.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92 5.6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93 5.7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94 5.8 人群健康背景调查 .98 6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6.1 项目建设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100 6.2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00 7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1 水环境影响分析 .112 7.2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17 7.3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21 7.4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129 7.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33 7.6 生态影响分析 .135 8 环境风险评价 8.1 环境风险识别 .139 8.2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141 8.3 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141 目 录 38.4 环境风险管理 .143 9 项目清洁生产分析 9.1 项目清洁生产分析 .153 9.2 本项目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153 9.3 本项目清洁生产结论与建议 .156 10 公众参与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10.1 公众参与 .161 10.2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173 11 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11.1 环境保护目标及生产管理要求 .177 11.2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78 11.3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83 11.4 退役后的环境保护及防治 .196 11.5 环保措施汇总 .197 11.6 职业病防治措施 .198 12 总量控制和排污口规范化管理 12.1 总量控制 .199 12.2 排污口规范化管理 .201 13 项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3.1 本项目经济效益简析 .204 13.2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204 13.3 环境影响经济效益分析 .204 13.4 项目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205 13.5 环保投资环境效益分析 .206 13.5 小结 .206 14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4.1 环境管理计划 .207 14.2 环境监理计划 .209 14.3 环境监测计划 .212 14.4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215 15 评价结论与建议 目 录 4 15.1 项目概况 .217 15.2 主要环境问题 .217 15.3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17 15.4 公众参与结论 .226 15.5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226 15.6 总结论 .227 15.7 建议 .228 前言 1 前 言 一、项目建设背景 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凯鹰公司 )创办于 2001 年 8 月,主营电子低压电器、蓄电池及电极板等产品的研发、制造。该 公司在建厂之初,厂区周围的环境敏感目标得到有效控制。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厂区 周围陆续建成居民居住区。居民区的出现限制了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的发展,凯鹰 公司达不到铅蓄电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11659-1989)的要求,于 2011 年 5 月 25 日被责令停产整改。考虑到凯鹰公司投产以前取得的良好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建 设做出了贡献,为此,安溪县人民政府根据安溪县人民政府关于高向荣县长调研凯鹰公司的专题会议纪要 (201158 号,附件一 )精神,同意该公司涉铅生产车间择址搬迁技改,经与凯鹰公司所在地城厢镇涝港村委会协商后,拟在安溪垃圾发电厂周边的涝港东湖征用建设用地 99.162 亩进行搬迁技改,该选址周边 1km 范围内无居民居住区等敏感目标分布。 安溪县人民政府于 2011 年 12 月 27 日向泉州市人民政府提交了“关于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异地搬迁重建的请示” (安政综 2011298 号,附件二 )。由于凯鹰公司现有厂区原环评批复的电池极板生产能力 (约 400 万片大极板 /年,折为约 130 万 kVAh/a)小于该公司配套的铅蓄电池组装生产能力 (200 万 kVAh/a),为了达到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要求,本次异地技改搬迁工程需考虑与 蓄电池组装线生产能力相匹配,扩大极板的配套产能至 200 万 kVAh。故本次涉铅生产车间搬迁技改扩建项目的建设内容为:年产 200 万 kVAh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流水生产线,包括 200 万 kVAh/a 的铅酸蓄电池极板的搬迁改扩建工程、 及下游 200 万 kVAh 蓄电池组装生产线的前段涉铅工序搬迁技改工程。项目的建设已得到安溪县经贸局的产能核准 (安经贸 201378号,附件三 )。 就项目的投资事宜,建设单位于 2013 年 6 月 20 日与安溪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投资项目框架协议书 (附件四 ),协议中明确了项目 99.162 亩用地中的 60 亩地 (涝港片区 C-1地块 )已由安溪县规划建设局出具了建设用地规划函件 (安建 2013191 号,附件五 ),剩余的 39.162 亩地,安溪县人民政府承诺在协议签订后完成征地工作,目前该工作尚处于手续办理阶段。对于项目占用的 0.25hm2防护林用地,已得到了福建省林业厅的征占预审意见 (闽林地预审 201221 号,附件六 )。 二、项目特点及环评工作重点 (1)项目特点 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铅蓄电池涉铅车间异地搬迁技改扩建项目新厂址选址于安溪县城区工业园的涝港片区,位于城厢镇涝港 东湖,项目所在的东湖自然村 (88 户 )已全部搬迁至员宅村,选址区厂址区四面环山,远离村庄,厂区周边 1km 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点分布。 2 前言 项目生产内容包括极板生产线和蓄电池组装封胶前段涉铅生产线。 蓄电池极板的生产是使用铅锭和铅钙合金,经铸造、裁剪等机械过程生产板栅。包括:将铅锭熔化,然后用铸粒机铸造成小铅 块,经过输送带输送到铅粉机研磨成铅粉,再用旋风集粉器和螺旋导入送至粉仓;将 粉仓中的铅粉与硫酸、纯水、添加剂等经搅拌合制成铅膏;接着将铅膏涂在板栅上制 成生极板,经浸酸、固化、烘干、化成生产熟极板,再经冲洗、干燥、裁剪、分片后包装。 蓄电池组装系根据客户要求,将极板按照一定尺寸包好,烧焊连接,放入蓄电池模具内,然后封胶,用不同颜色油漆标注正负 极,加入硫酸,充电,最后包装出货。本异地技改项目仅把凯鹰旧厂区蓄电池组装线 的涉铅工序搬到新厂区,在完成焊接、封胶和气密性检验后,形成半成品再送往凯鹰旧厂进行后道的注酸和充电。 项目运营期间的主要环境影响表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铅废气、含酸废气、铅酸废水污染、含铅危险废物等方面。 (2)环评工作重点 根据项目的工艺特点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和周边公共配套设施分析,本项目环评关注重点包括: 迁建工作严格遵守 “增产不增污 ”、 铅污染物排放 “减量置换 ”的原则,项目搬迁技改扩建后污染物排放量不得突破原 环评批复总量;生产过程产生的铅酸生产废水、淋浴洗衣废水、企业日常办公污水 和雨水分流收集和分流处理;铅酸工艺生产废水经达标处理后回用地板冲洗与冲厕; 其余污水处理达到安溪县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不得对安溪县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稳定性 (水质 )和处理能力 (水量 )造成影响;生产过程所产生的铅、酸废气及组装 线封胶恶臭气体得到有效控制,不影响周边环境空气质量,项目满足行业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边角料等生产固废应尽量综合利用,铅泥铅渣等危 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理处置;控制铸板机、制粉机、鼓风机、空压机等设备噪声污染,确保厂界噪声达标。 三、环境影响评价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2008 年 10 月 1 日实施 )的有关规定, 2013 年 3 月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委托厦门大学环境影响评价 中心承担泉州市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铅蓄电池涉铅车间异地技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影响评价工作 (见附件七 )。 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规定首先将项目的环评信息在公共网络 (安溪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安溪县环保局 )和项目周边居民区进行了首次公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踏 勘,收集相关资料及调查研究,根据项目性质、规模和项目所在地周围区域环境特征 ,进行项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污染因子筛选和工程分析,对项目产生的主要环境影 响进行了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的前言 3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与措施,制定了环境管理与 监测计划,得出本项目环评结论。根据环评结论,编制了环评报告简本,在公共网络上 (安溪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和项目周边居民区进行简本公示,以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在完成各个专题工作后,汇总编制完成了泉州市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铅蓄电池 涉铅车间异地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送审本 ) 。受省环保厅委托,泉州市环保局于 2013 年 10 月 29 30 日在泉州市主持召开了泉州市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铅蓄 电池涉铅车间异地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审查会,会议通过并形成了“ 泉州市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铅蓄电池涉铅车间异地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审查意见” (见附件八 )。 2013 年 12 月16 日环境保护部批准发布了 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0484-2013), 要求自 2014年 3 月 1 日起实施,电池工业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按该标准规定执行。评价单位根据项目环评技术审查意见和刚发布的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对环评报告进行了修改与完善,形成本报批本,以供建设 单位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日常环境管理的依据。 四、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1)水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本项目废水处理实施生产废水、淋浴洗衣废水、企业办公污水和雨水的分流分治方案,厂区内自建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将生产 废水、初期雨水进行处理达到回用水水质标准后回用于地板冲洗与冲厕。职工沐浴洗 衣废水与企业办公污水分流收集后排入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前者经除铅处理后再与 后者一同生化处理后拉管排入创冠垃圾焚烧发电厂已建成的市政污水收集管网中,最 后排入安溪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雨水经厂区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厂区西侧的排洪 山沟内。经过以上处理,本项目所产生的废水基本不会对周边地表水环境产生污染影响。 本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生产废水运输管道发生渗漏;生产车间发生渗漏;生产废水处理站废水池发 生渗漏;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发生渗漏。凯鹰公司现有厂区建厂运营十来年期间,对地 下水环境产生的污染影响不大,附近的涝港村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能达标。凯鹰 公司本次涉铅车间的搬迁技改项目所在地区的水文地质天然防渗性能优于凯鹰公司旧厂区 (旧厂区距离河滩较近 ),由此推测,本次异地技改搬迁涉铅车间项目只要采取有效 地下水防渗措施,能较好的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地下水渗污染问题。而对项目周边地区 的地下水利用情况调查发现,当地由于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故地下水资源开采很少 ,即地下水的环境敏感性相对较小,本项目对区域地下水资源利用的影响不大。 (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对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铅酸废气排放进行模拟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在正常运行 4 前言 工况下,评价范围铅烟 (尘 )的最大小时、日均和年均落地浓度贡献值依次为 3.05g/m3、0.49g/m3和 0.059g/m3, 其中年均贡献值占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的比率为 11.75%(年均 ),可满足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硫酸雾的最大小时落地浓度影响值为 39.14g/m3(叠加背景值后 ),占标率为 13.05%,均能达到相应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对各个居住区敏感点的铅、硫酸雾贡献值很小,可保证各敏感点空气质量中的铅、酸雾达标。 (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铅渣、含铅边角料、废板栅、废挂耳等,废水处理过程产生含铅污泥,袋式除尘器截留 的铅尘和水雾除尘塔洗涤沉淀的铅粉,以及员工生活垃圾等。新厂区建设,把含渣危 险废物的安全处置作为重点建设内容之一。含铅边角料、废板栅、废挂耳等基本均能 回用到合金炉进行铅钙合金的配置,铅粉可再用于生产。近期新厂区与现有工程对铅 渣、铅泥的处置方式保持一致,继续运往华鑫铅业集团有限公司处理。 (4)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由于铸板车间、铅粉机、风机等集中分布在厂区生产区西部,且紧邻厂界,在各设备噪声不采取减震降噪等措施的情况下,会 对这些车间附近厂界点产生较大的噪声影响,使西厂界的最大噪声贡献值达 61dB,东、南、北厂界由于与主要噪声源距离相对较远,受到的影响较小,昼、夜噪声均能达 标。为了使北、西厂界能够达标,应采取必要噪声防治措施,除了车间应建成封闭式 厂房,通过墙体进行隔声外,必要时加装消声装置,应将高噪声设备进行减震隔声处理,则基本能满足厂界标准限值要求。 (5)评价总结论 泉州市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铅蓄电池涉铅车间异地技改、扩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也符合地方法律 (法规 ),项目选址具有环境可行性。项目清洁生产水平能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在落实 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项目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可行的。 总则 5 1 总则 1.1 编制依据 1.1.1 有关项目前期立项依据 (1)安溪县人民政府关于高向荣县长调研凯鹰公司的专题会议纪要 精神 (201158)号; (2)关于泉州市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预申请地块 (涝港片区 C-1 地块 )建设用地规划函 (安建 2011363 号 ); (3)安溪县人民政府关于泉州市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异地搬迁重建的请示 (安政综 2011298 号 ); (4)福建省林业厅关于安溪县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工业项目征占用林地预审意见书 (闽林地预审 201221 号 ); (5)安溪县经济贸易局关于泉州市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铅酸蓄电池异地技改扩建项目核准的批复 (安经贸 201378 号 ); (6)项目环评任务委托书, 2013 年 3 月。 1.1.2与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2002 年 10 月 28 日颁布, 2003 年 3 月 1日实施;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253 号, 1998 年 11 月 29 日;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2008 年 9 月 2 日; (4)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环发 200628号 ),原国家环境总局, 2006年 2 月; (5)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环发 201277 号 ),环保部, 2012 年 7 月 3 日; (6)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发 201298 号 ),环保部, 2012 年 8 月 8 日; (7)关于进一步加强铅酸蓄电池行业环境监管工作的通知 (台生态办 20119 号 ),2011 年 3 月 18 日; (8) 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环发 2010113 号 ); (9)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确定防护距离标准问题的复函 (国家环境保护部 环函 2009224 号 ), 2009 年 9 月 18 日; (10)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国家环保总局第 13 号令, 2002 年 2月; 6 总则 (11)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 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规定的通知 (闽环发 20124 号 ), 2012 年 3 月 6 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