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慈善事业促进社会和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发展慈善事业促进社会和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发展慈善事业促进社会和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展慈善事业 促进社会和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发展慈善事业 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困难群众是一个特殊群体,向他们及时提供救助,党委和政府责无旁贷。在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有助于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难题,使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通过创新理念和思路,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慈善救助之路,使慈善事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对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发展慈善事业,需要在全社会树立回馈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全新财富观。民营企业家作为一个先富群体,有能力也有义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从年起,常州市创新慈善劝募思路,把重点放在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上,开创了 “企业留本,冠名基金 ”的捐赠方式:根据企业意愿,实行助学、助医、助老、助孤、助残、助灾定向冠名救助;将热心慈善、踊跃捐助、回馈社会列入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对有突出社会贡献的企业家给予表彰,有效激发了企业家的捐助热情。目前,民营企业家捐助的慈善基金占全市总额的,其义举 得到了全市人民的赞誉,并吸引更多富有爱心的各界人士加入到创建 “慈善常州 ”的行列中来。 创新发展慈善事业的思路。常州市慈善事业虽然起步较早,但基金总额一直在万元左右徘徊,年度可用资金仅多万元。为做发展慈善事业 促进社会和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大慈善基金这块 “蛋糕 ”,让更多的困难人群得益受惠,常州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慈善事业发展模式。一是创新劝募方式。坚持自愿原则,不搞官办、不搞摊派、不下指标,依靠企业带头,方式灵活多样。企业既可以 “一次认捐、按息捐赠 ”,认捐的本金仍留在企业运作,每年上缴的利息;也可以 “一次认捐,分年捐赠 ”,如企业可以分年进行捐赠,直至如数捐赠完毕;还可以 “定向捐赠,冠名基金 ”,认捐万元以上的企业在救助活动中可以冠名。目前,全市参与慈善捐赠的企业达家,其中家捐资万元以上。二是创新组织形式。突破传统慈善总会成员构成及入会条件,提高企业与企业家对慈善事业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引导、支持和鼓励各界人士加入慈善机构。三是创新激励形式。通过在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举办主题慈善晚会等方式,介绍慈善互助的感人事迹,增强捐赠人的荣誉感。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各界人士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使全市慈善基金总 额由原来的万元增至亿元,每年可用救助资金在万元以上。 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以健全制度为手段,以阳光操作为保障,确保善款的每分钱都用到最需要帮助的人身上。一是完善慈善资金管理。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修订总会章程,确定发放比例,明确市级慈善基金每年的增值部分留作基金,用于当年救助;强化受助对象的公示程序,由民政、审计、慈善总会、镇(街)、村(社区)等联合组成评估小组,对需要救助的人员进行实地核实、综合评发展慈善事业 促进社会和谐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估,切实避免有难不救、无难乱救现象发生。二是规范慈善资金发放。遵循 “公开 透明、直接有效、准确救助 ”原则,按照 “个人申报、调查核实、社会公示、公开发放 ”程序,每年组织次大规模的救助活动。去年,全市有名困难群众接受慈善救助,总额达万元。今年,将集中开展助医、助残、助孤 “爱心慈善行动 ”。三是强化慈善资金使用监督。发挥媒体作用,定期公开善款接收、支出情况;利用镇(街)务、村(居)务公开栏,接受社会监督;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居民作为慈善监督员,及时听取意见、改进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