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扶贫产品促进精准脱贫经验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扶贫产品促进精准脱贫经验材料 一、经验做法 (一)全面完成了县高原生态野生菌供销一体化建设项目,厂房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建设、设备采购及相关配套建设。县供销社按照2019 年高原生态野生菌产供销一体化项目推进方案的安排积极开展工作,于 2019年 8 月中旬已完工并已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了竣工验收,野生菌加工设备已采购完成并安装完毕,可投入使用。 (二)努力打造 “”野生菌品牌。我社已申请商标保护 2 类,申报 9类,申报图形保护 5 类,注册图形设计 1 个和著作权保护 1个;申请注册中英文网络域名 4 个,手机域名 1 个。目前正在学习申请中华供销 e家电商平台,与邮政洽谈快递下乡合作,以解决农村网点农资快递困难和问题,扩大 “”野生菌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品牌市场占有率。 扶贫产品促进精准脱贫经验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三)以企业为龙头,加快龙头产品的推介,带动生态农产品为农增收,助力脱贫攻坚。以县惠农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积极申报对已注册的 qs 质量安全许可证变更为 sc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正在努力向 “三品一 标 ”上下功夫,以进一步拓展野生菌及土特产外销渠道,提升野生菌品牌效应,为农牧民增收创造平台。 (四)积极探索上下贯通、双线运行的供销行业指导和网点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供销合作社服务 “三农 ”平台和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一是筹措资金,建好农资土特产品 “小超市 ”。对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 ”门市进行改造,配齐农业生产资料、边销茶专销产品、农药、化肥、农用工具、野生菌收购加工销售及农村日用品等,逐步将混合管理功能转变为以农资经营配送服务中心。二是初步建立起 11 个县、乡、村上下贯通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并探索建立了以 供销社行业指导、各网点具体经营服务的双线运行机制,既可以解决农牧民变废为宝,又可以为城乡环境治理和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扶贫产品促进精准脱贫经验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五)依托精准扶贫电商项目,抢抓机遇,全力推进电商发展。 依托电商,通过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和渠道,结合线上线下的方式促进的产业发展,助力特色品牌产品销往全国。 1.政府主导,构建服务网络。充分发挥政府在电商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主渠道作用,编制电商发展规划,设立 500 万元电商专项发展基金,建立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一个,搭建乡镇村三级物流服务站点 8 个,电商服务站 5个,利用县 供销社对接农户,建立定点采购网络,提升网络平台质量,形成了 6大类 30 余个品类的网销产品。 2.立足优势,创建特色品牌。将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作为独特优势,努力创建县域公共品牌 “”,开发了 “菜籽油 ”“唐卡 ”“石刻 ”“藏香 ”“牦扶贫产品促进精准脱贫经验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牛肉 ”等系列特色产品,制定支持电商助推脱贫的专项政策和销售特色产品的奖励政策。 3.线下体验,拓展运营空间。在旅游咨询、文化分享、手工工艺制作展示等一体化的线下体验店,通过直观的线下店铺结合线上网店平台的宣推运营,提升知名度,为旅游 +产品的互联网结合增加销售渠道及销售数量。 仅、两店月平均销售额牦牛肉,藏香等多种产品在15 万左右,截止 2019 年 5 月,共计销售 55 万多。其中 70%的交易是通过电商平台实现的,体验店即成了体验的地方,也成了快递发货的地方。为特色产品走出,开启了新通道。随着时间和宣传的推广,销售一定会成几何倍的增长。这为种养殖户,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贫困户提供了脱贫致富的新渠道。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意见 扶贫产品促进精准脱贫经验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一)存在的问题。 1.知名度低,销售渠道受限;产品生产制造未形成规模;缺乏认定标准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供销扶贫资金补助额小。 2.传统 经营服务水平较低,农村电商发展有待加快步伐。供销社的主营业务主要是供应农资,传统业务主要是烟花爆竹、边销茶、日用百货购销、农副土特产品、废旧物资收购等,在农产品上行和工业日用消费品下行方面还更多停留在线下实体销售上,农村电商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二)建议意见 扶贫产品促进精准脱贫经验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1.加大 “净土 ”品牌建设,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力。建议将 “”品牌作为 “净土 ”大品牌下的一个品牌。 2.建立商品标准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开展名优产品评定。 3.制定奖惩办法。以奖代补,奖励扶助品牌创优和影响 力大的企业,奖励销售业绩突出的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