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2019 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已列入县政府民生工程,为规范有效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根据市 2019 年新型农民培训实施办法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省人民政府关于 2019 年实施33 项民生工程的通知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围绕创建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以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发展能力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为核心,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 “三位一体 ”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全县计划培训人员 750人, 具体目标任务如下: 1、职业农民培训 550人。培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 400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 50 人、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 100人。对培训合格者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对培训合格并经认定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培训合格率达到 90以上,认定并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率达到 60以上。 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商人才(以下简称 “电商人才 ”)培训 200 人。培训合格率达到 90以上,对培训合格者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 (三)奖补标准 新型职业 农民培训奖补资金实行直补培训机构的办法,具体奖补标准是: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按人均 3000 元、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均按人均 1000元,电商人才培训按人均 2019元。奖补资金的具体拨付、使用和管理要求,按照省财政厅、省农委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四)实施范围 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在全县各乡镇实施,重点培训范围是美丽乡村中心村、贫困村的新型职业农民。各乡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分解情况见附件 1。 二、重点工作 (一)确定培训对象 1、职业农民。职业农民 培训主要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三类。生产经营型主要培训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涉及茶叶、猕猴桃、中药材、高山米、蔬菜、笋用林、畜牧等七个产业;专业技能型主要培训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的工人和雇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员;专业服务型主要培训统防统治植保员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对象遴选条件:长期稳定从事农业,有培训需求和愿望迫切,初中以上文化、年龄不超过 60 周岁,其中生产经营型培训对象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2 倍以上,且产业达到一定生产规模(见附件 3)。培训对象遴选遵循立足产业、农民自愿的原则,由 县农发委按照个人申请、村委推荐、乡镇初审、县农发委确定的程序择优确定。 2019、 2019年已培训的职业农民今年不再培训。 2、电商人才培训。主要培训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中,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等。培训对象遴选条件:已开展或有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愿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 50 周岁、有电脑和智能手机应用基础。培训对象遴选由县农发委按照职业农民遴选程序择优确定。电商人才与职业农民培训对象不得重复。 (二)确定培训机构 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根据市 2019 年新型农民培训实施办法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择优确定县农广校作为全县 2019 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见附件2),同时将职业学校作为职业农民培训理论教学基地,共同组织培训。县农广校负责学员整个培训期间教学实践管理,制定培训计划,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台账,职业学校负责制定学员理论教学期间管理办法,全程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三)明确培训内容 按照农业部推介发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要求,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和课程,培训内容要符合我县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广泛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训需求,鼓励采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点单式 ”培训。培训内容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部分。 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1、职业农民培训。公共基础课重点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素养、涉农政策法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生态环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市场营销、 “互联网 +”农业、现代农业经营与管理等内容。专业技能课重点培训农业绿色增产增效攻关模式、良种良法配套、农信农机农艺融合、一控两减三基本、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等技术技能。 2、电商人才培训。公共基础课参照职业农民培训内容安排。专业课重点培训 农产品电子商务知识、网络店铺建设、产品包装、客户服务、网络店铺营销等内容。 (四)创新培训方式 1、职业农民培训。实行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参与式、重实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训、强服务的培训方式。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5天,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 7 天。为提高培训效果,原则上每期培训班不超过 50 人;结合农业生产周期、农时季节和农民对技术需求等,分时段培训,每段培训时间不超过 2 天;注重实践技能操作,理论课和实践课时间按 1:2 安排;做到系统知识培训与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理论教 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传统培训方式与现代培训手段相结合。 2、电商人才培训。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 7 天,其中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 5 天、参观学习 2天。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员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实效性。 (五)做好考试考核和认定发证工作 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采取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方式,对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学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县农发委审定。对考核合格者,由培训机构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对培训合格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按照省农委皖农科 2019125 号文件要求,进行新型职业农民认定, 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对培训合格的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进行统计造册。 三、进度安排 按照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按照以下步骤有序推进实施。 (一)精心制定方案( 3 月中旬前)。制定实施方案。按照市2019 年新型农民培训实施办法要求,结合实际,及时分解落实培训任务,认真制定整体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工作、进度安排和保障措施等,实施方案报省农委、省财政厅及市农委、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市财政局备案。制定分专业培训方案 。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要求,围绕创建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由县农发委牵头组织县农广校和产业专家等共同制定分专业培训方案。方案要按规定时间( 15 天或 7 天)和分阶段( 7 次或 3 次)培训要求制定,主要明确每期培训班的培训机构及培训具体时间、地点、内容、形式和工作要求等内容,以便培训机构实施。分专业培训方案及培训机构承担任务情况报省市农委备案。三是制定教学管理方案。县农广校、职业学校要根据专业培训方案,制定每期培训班教学管理方案。方案主要反映组织领导、学员名单、教学计划、培训管理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报经县农发委批复后实施,做到 “一班一案 ”。 (二)认真开展培训( 3 月中旬至 11 月中旬)。县农广校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分专业培训方案和教学管理方案开展培训,严格培训时间进度和质量。遴选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和教学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深受农民欢迎的专家、教授、农技推广人员,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为授课教师,每期培训班至少聘请一名省级专家。电商人才培训师资主要聘请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讲师团成员,并根据需要扩大聘请师资范围。认真选择教材,并保证参训学员人手一套省级以上统 编教材(公共课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