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升华.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升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升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升华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升华 全面而又深刻地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及其创新意义,需要从历史发展层面把握其理论升华。 对社会矛盾的认识更加深刻。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至今,党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不断深化,正确处理各类矛盾的能力不断增强。一是从矛盾虚无论到正视基本矛盾的存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有的人曾天真地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矛盾。但随着新形势下各种矛盾逐步凸显,我们党很快就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与此相联系,社会仍然存在着性质完全不同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二是 对主要矛盾的认识从偏差回归正确。党的八大对主要矛盾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判断,但在国内外复杂因素的影响下,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不恰当地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抗性矛盾认定为贯穿社会主义社会始终的主要矛盾,并据此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导致了十年 “文革 ”内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痛定思痛,重新肯定了八大对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实现了党的工作着重点从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的转移。三是对社会矛盾的认识由片面提升到全面,由割裂不同矛盾提升到系统把握矛盾。既强调生产力不够发达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正视经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升华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济、 政治、文化和社会不同领域的矛盾,强调不能只看到某些凸显的矛盾,而看不到另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进而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科学全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以四个现代化来布局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和党的基本路线,用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和 “富强、民主、文明 ”三大目标来布局现代化建设。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统一起来,进行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科学发展观总揽现代化建设全局,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统一起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发展过程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理论认识的不断升华。 促进社会和谐的原则和举措更加完善多样。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党探索和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和谐的原则和举措。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二是坚持科学发展,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三是坚持民主法制,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四是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升华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稳定保障和谐。五是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六是突出和谐文化建设,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七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资源,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