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基层党员为民服务创先争优 活动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基层党员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我省把加强全省农民服务站建设作为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有效载体和措施来抓,依托农民服务站为广大群众提供“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 ”,受到群众普遍欢迎。目前,全省已建成乡镇农民服务站 1308 个、村级农民服务点 11453 个,分别占乡镇数的 94.6%和行政村数的 86.7%,初步形成覆盖全省农村的服务体系。 在服务基层生产发展上创先争优。全省广大基层党组织依托农民服务站,积极服务农村基层、服务农民群众。一是整合所辖站所的工作力量,打破乡镇职能条块分割和办公分散的格局,抽调政策业务熟、工作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党员干部到农民服务站工作,及时把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传达到农民群众中。二是完善农民服务站服务工作流程,实行免费全程代办,由行政村党员干部轮流值班,提供全天候服务。昆明市坚持直接办理制、承诺办理制、联合办理制、上报办理制、退办答复制等五项制度。楚雄州发放农民服务联系卡,值班人员必须 24 小时开机,方便群众联系 。三是整合涉农部门的组织、人力、科技、财力等要素资源,解决偏远山区农户缺资金、少技术、市场信息不灵、参与市场竞争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通过帮助农民群众建设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抓好农产品加工、基层党员为民服务创先争优 活动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销售和农资供应服务,为各地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科技支撑、产业扶持,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农民服务站建设以来,共开展各类服务活动 30 余万次,为群众办实事 40 余万件,接受群众来访、咨询 110 余万人次,受理群众申请事项 70 余万件,办结 67 万余件。 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创先争优。农民 服务站把办公室设到农民群众的家门口,变群众跑为党员干部跑,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一是推行 “一站式 ”服务,变群众多头跑为干部集中办。曲靖市农民服务站实行集中办理或转办群众申办事项,让前来办事群众 “进一家门,办多家事 ”。二是推行 “代理式 ”服务,变群众自己跑为干部全程办。楚雄州对党员、群众申请办理的一般性事项,由行政村收集汇总后,指定专人到乡镇为民服务站集中代办。三是推行 “流动式 ”服务,变群众上门跑为干部下村办。德宏州在坝区乡镇以建设 “一站式 ”固定办公窗口为主,山区乡镇以建设流动服务队为主,半山半坝区乡镇则采取固 定、流动相结合的方式,变群众上门跑为干部下村办。盐津县盐井镇长沟村村民说: “我们村离镇政府有 20 多公里,以前办理独生子女证、领取国家补助补贴金都得跑到镇上,光往返车费就要花 30 元,现在许多事情村里就能办妥,村里办不了还可以委托村干部到镇上办理,真是又方便又省事。 ” 基层党员为民服务创先争优 活动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在维护社会稳定上创先争优。农民服务站工作人员在通过贴心服务进一步了解民情的同时,认真做好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工作,及时上报乡镇党委、政府进行防控和处置,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各乡镇依托司法站(所)和驻村民警,坚持把 “大接访、大下访 ”活动与拓展农民服务站法律服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深入开展“村情民意,乡村联解 ”、 “流动调解庭 ”等工作,认真登记群众反映的有关问题,并及时给予处理和答复。乡镇干部从中也较全面地掌握群众的真实意愿,及时掌握一些带有苗头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早排查、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公务员之家 通过建设农民服务站,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降低了农民群众的办事成本,让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农村群众对农民服务站工作的满意度,集中表现为 “三多三少 ”:一是笑声多了、骂声少了。过去群众对少数乡 镇干部不作为、乱作为骂声不断;现在乡镇干部下乡是为群众办实事、排忧解难,群众是笑脸相迎。二是服气多了、怨气少了。过去群众对 “办事难、难办事 ”的干部官僚作风很有怨气,现在群众对 “事好办、好办事 ”的干部工作作风很是佩服。三是支持多了、抵触少了。过去在农村推动一项工作比较困难,一些群众不支持、不配合;现在基层组织的威信提高了,号召力、凝聚力增强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