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弘扬人文精神.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弘扬人文精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弘扬人文精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弘扬人文精神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弘扬人文精神 社会的人文环境如何,对社会是否和谐有直接影响。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需要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问题,是近年来理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所谓 “人文 ”,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 “人文精神 ”,是指一种超越动物性感性欲望和工具性功利的精神价值。孟子说,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是指体现这种精神价值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在西方,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高扬人性的时代精神。中西方主流文化都认为,这种精神价值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简言之,人文精神是指人性、教养。它决定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和伦理取向。它表现为道德,或者说是道德的依据。对人文精神定义的表述多种多样,但不管如何 表述,其内核要素都是人格精神。 当前,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人文精神的缺失由来已久,其认识上的根源,是因为长期以来儒家道德扼杀人的灵性,而近代的反孔批儒又助长了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在现阶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坚定不移的,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急功近利、见利忘义大有市场,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有所抬头,轻视人文建设的倾向有所加剧,人文精神滑坡,伦理道德弱化。在改革开放中,新价值、新规范、新道德的构建尚不如人意。在这样的背景下,种种不讲人性,不讲人道主义精神,不尊重人的价值,无视人的尊严, 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弘扬人文精神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至为了个人利益丢掉尊严、丢掉人格的恶劣现象时有发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滑坡,导致出现一定程度的人的异化、物化和兽化。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在政治、经济、伦理等领域,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 “在国民教育中加大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 ”这说明了党对人文教育的高度重视。弘扬人文精神,要通过传授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阅历经验,使人能够较好地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弘扬人文精神,目的在于教育和鼓励人们追求理想世界、理想人格 ,高扬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完善,谋求个性解放,坚持理性,反对迷信和盲从,使人们的社会理想、生存意义、价值目标、自我实现得到升华,保持健康走向,从而提高全民族人文修养的水准和素质。 胡锦涛同志指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这一精辟论断中,公平正义与诚信友爱都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人与人的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社会和谐必须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这就要求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注重社会公平,搞好社会管理,体现社会关爱。和谐社会 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就要求在人与人之间强调诚信友爱,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提倡 “四个尊重 ”,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从而使社会活力迸发,使社会更加公平、幸福、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弘扬人文精神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人文精神的内涵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的处境的无限关怀,强调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在现今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当中,主要的缺失是人的尊严的缺失。人的尊严的缺失最缺的就是诚实、信任、友爱。人文精神讲究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注,而讲究人的尊严和人格,就必须诚实、守信用、友爱,因为诚实、守信 用、友爱是以对人的尊严、对人的尊重这种精神意识为基础的。因此,只有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培养树立诚信、友爱、宽容等各种美德,才能真正做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